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抗旱性优良的草莓种质,以5种野生草莓(东方草莓,黄毛草莓,森林草莓,木犀草莓和五叶草莓)为试验材料,通过测量其叶片解剖结构(角质膜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层数、海绵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层数等)指标,计算出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SR)等,以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5种草莓的抗旱性。结果表明:上、下表皮以五叶草莓最厚,分别为27.28μm和18.80μm,而森林草莓最薄(19.59μm和7.29μm);角质膜以黄毛草莓最厚而木犀草莓最薄,分别为7.15μm和3.78μm;叶片和栅栏组织厚度以黄毛草莓最厚,分别为221.21μm和95.86μm,东方草莓最薄(137.12μm和65.51μm);栅海比以五叶草莓最大而木犀草莓最小,分别为1.89%和1.13%;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和疏松度(SR)以东方草莓最大,分别为47.78%和35.96%,五叶草莓最小(34.97%和18.52%);气孔以五叶草莓最大,为45.84μm~2,黄毛草莓最小(30.18μm~2),气孔密度以木犀草莓最大(702.6个·mm~(-2))而黄毛草莓最小(489.9个·mm~(-2))。隶属函数综合评价5种草莓的抗旱性表现为:五叶草莓黄毛草莓东方草莓森林草莓木犀草莓。  相似文献   

2.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孩儿参属植物中的石生孩儿参的叶表皮微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统计并测量表皮细胞和气孔的大小、密度以及气孔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石生孩儿参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形状无规则,垂周壁深波状,上表皮细胞大小约为70.2μm×146.5μm,细胞密度约为106个/mm2;下表皮细胞大小约为78.6μm×96.3μm,细胞密度约为167个/mm2。上表皮无气孔器,下表皮有气孔器,气孔密度约为91个/mm2,气孔大小约为25.6μm×32.4μm。石生孩儿参叶表皮细胞与本属其他植物种类的叶表皮细胞没有太大差异,其中表皮细胞大小、密度以及气孔器的大小、密度等都居本属植物中等水平。从总体来看,本属植物所有植物种类中,石生孩儿参与异花孩儿参叶表皮结构的各项数值最为接近,说明它们之间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分布区地枫皮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采用冷冻切片和叶表皮离析法,对广西靖西、马山、平果3个自然分布区地枫皮叶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地枫皮叶为典型异面叶,叶片中脉发达,平均厚度为546.67μm,木质部所占比例约50%;栅栏组织2~3层,第1层排列整齐且紧密;海绵组织3~4层,细胞疏松;上表皮由1层细胞组成,外侧具有角质层,厚度为靖西马山平果;下表皮角质层较薄,有气孔器分布,气孔器为平列型,密度为197~288个/mm~2,气孔指数为13.53%~17.37%,气孔器长25.77~26.44μm,宽15.75~18.50μm,3个分布区地枫皮的气孔数目、大小及数量随海拔的变化趋势并非呈线性。3个分布区地枫皮叶片的组织成分差别不大,仅一些成分数量和部分组成区域有差别。地枫皮叶的解剖特点显示出其具有旱生植物的特点,随着海拔增加及光照强度增大,主要表现在上表皮细胞变小及角质层增厚、栅栏组织较紧密、下表皮气孔器密度增大,从而适应干旱、光照强、土层浅的石灰岩裸露山顶的恶劣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梨育种选择、选配亲本及性状的早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2×山梨(乔化)、S2×山梨(矮化)、S2、山梨、极矮化种质为材料,从叶片气孔密度、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导管密度等指标来判断各种质的矮化性状。气孔密度的测定:选择实生苗主干中部、向阳面成熟叶片,10:00~10:30采叶。观察气孔时用指甲油涂抹叶背主脉中间两侧,干燥几分钟后,用镊子将指甲油层揭下,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利用Olympus显微图像分析仪分析,选择气孔密度中等的视野,观察气孔密度和大小。枝皮率的测定:选取一年生枝条10个,利用游标卡尺按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除皮前后的枝条直径,以(1-ab/AB)×100%计算枝皮率(A、B为枝纵横径,a、b为去皮后枝纵横径),取平均值。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及导管密度的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法测定。材料用FAA液固定,利用切片机切片,在DMB5、Moticam 1300显微影像系统摄影,Motic Image Advanced 3.2捕捉图像并进行显微测量。[结果]5种梨种质中生长势强的山梨枝皮率(27.4%)、叶片厚度(200.5μm)、栅栏组织厚度(93.8μm)及栅海比(0.75)最小,而气孔密度(396.00个/mm~2)和导管密度(377.7个/μm~2)最大。生长势弱的梨极矮化种质枝皮率(45.0%)、叶片厚度(248.3μm)、栅栏组织厚度(140.4μm)、栅海比(1.59)最大,而气孔密度(235.75个/mm~2)和导管密度(287.0个/μm)最小。各种质在气孔密度、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导管密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气孔密度、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以及导管密度可作为梨树体生长势早期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3种黄连叶片表皮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三角叶黄连、峨嵋黄连、味连等3种黄连的叶片气孔长度、气孔指数、气孔密度及气孔周围细胞数等表皮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黄连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型,叶片上表皮细胞垂周壁以波纹型为主;叶片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有深波纹型、波纹型和浅波纹型,其中三角叶黄连以深波纹型为主。3种黄连叶片气孔分布在下表皮,属于无规则型。SSR测验气孔长度、气孔指数、气孔密度及气孔周围细胞数等均表现种内差异性比种间差异性大。  相似文献   

6.
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叶片形态结构及气孔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南方红豆杉叶片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叶片上、下表皮细胞近长方形或正方形,均覆盖一层角质层,角质化程度不同,角质层平均厚度分别约为14.78μm和12.53μm。在同一叶片的不同区域,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大小变化较大,叶中脉处的表皮细胞最大,为152.20μm×37.59μm,长/宽约为4.05;气孔区的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大小起伏较大,最大细胞为154.8μm×29.6μm,最小为43.1μm×47.1μm,平均大小为83.89μm×45.31μm,长/宽约为1.85;非气孔分布区的表皮细胞平均大小为99.13μm×40.17μm,长/宽约为2.47。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中脉两侧,呈带状,每条气孔带含8~12列气孔,气孔密度为98~159个/mm2。雌雄植株不同高度叶片的气孔密度均从基部到株顶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雌雄植株同一高度叶片的气孔密度变化差异不大。在同一高度的叶片中,阳面叶片的气孔密度普遍高于阴面叶片;在同一叶片中气孔密度最高的区域在叶片的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少,与叶片着生植株的雌雄、方位和高度无关。  相似文献   

7.
以刮片法研究了10种木本植物、10种草本植物以及2种水生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量.结果表明:木本植物叶片的气孔均分布在下表皮,上表皮没有气孔;双子叶草本植物叶片的气孔在上、下表皮均有分布,其中上表皮的气孔数量少于下表皮;单子叶草本植物叶片的气孔主要分布于下表皮,少数单子叶草本植物叶片的上表皮有少量气孔分布;浮叶型水生植物叶片的气孔仅分布于上表皮,下表皮无气孔分布;挺水植物叶片的气孔在上下表皮均有分布,且下表皮的数量多于上表皮.另外,同一物种幼嫩叶片的气孔密度普遍大于成熟叶片;木本植物树冠外层叶片的气孔密度高于树冠内层叶片;木本植物叶的气孔密度通常大于草本植物;说明环境因素对植物叶片气孔密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对H2771,8833-4,H3130等15个蚕豆品种进行了抗锈病性鉴定, 并观察比较了这些品种1~3台叶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和开启度及其与抗锈病性的相关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蚕豆叶片气孔密度下表皮明显高于上表皮;下表皮气孔密度第3台叶明显高于第1、第2台叶并且气孔密度与开启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品种的抗锈病性随下表皮气孔密度的增加抗性减弱。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龙眼品种的叶片结构及差异性,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钟村农场果树标本园的5个龙眼品种为试材,通过石蜡切片、扫描电镜和离析法对5个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同时对叶片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龙眼品种叶片均为异面叶,上下表皮由单层细胞组成;下表皮密布乳状突起,每一乳状突起均由呈管状的细胞围绕而成;气孔仅分布在下表皮,主要在各级侧脉附近。不同品种在叶片厚度、上表皮角质层厚度及气孔长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品种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乳状突起密度及气孔短轴存在差异。龙眼叶片气孔数量少。不同龙眼品种叶片结构的差异性可以为龙眼种质资源的鉴定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银杏观叶新品种叶片解剖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银杏观叶新品种筒状叶银杏、金条叶银杏、黄叶银杏叶片解剖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新品种叶片与银杏原种结构相同,均由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下表皮构成。上、下表皮及栅栏组织均只有一层生活细胞,维管柬与粘液道交替排列。但3个新品种叶片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维管柬粗度等较原种有不同程度变异。另外,观察到下表皮上较为普遍双气孔与三气孔集生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对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材料在播种后60 d的叶片表皮细胞面积及密度、气孔面积及密度、维管束面积及数目的形态结构差异进行分析,以确定不同类型玉米的叶片表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材料的叶片形态存在差异。1)表皮细胞,昌7-2的上表皮细胞面积最大,为582.72μm2;NS39的下表皮细胞面积最大,为491.35μm2;表皮细胞密度的大小与面积呈反比;2)气孔,NS39的上表皮细胞气孔面积最大,为243.82μm2;郑58的上表皮细胞气孔密度最大,为9.04个/mm2;P138的下表皮细胞气孔面积最大,为423.27μm2;B19-1的下表皮细胞气孔密度最大,为11.30个/mm2;3)维管束,极早白的维管束面积最大,为6 066.07μm2;黑478的维管束数目最多,为11.9个;不同自交系间的维管束面积和数目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6个品种变叶木的叶表皮,研究不同品种变叶木的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的特征,测定了气孔器长轴、气孔器短轴、气孔指数、气孔密度等指标。结果显示:6种变叶木表皮细胞排列都很整齐,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呈弧形、浅波状或波状。气孔密度最大的是桃珊瑚变叶木,为209.18个/mm2;气孔密度最小的是仙戟变叶木,为127.80个/mm2。6种变叶木的气孔指数在20.36%~30.23%。气孔面积最大的是仙戟变叶木,为1 757.86μm2;气孔面积最小的是紫红变叶木,为1119.35μm2。气孔器的长轴和短轴与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气孔面积呈显著正相关。6种变叶木气孔各指标体现了变叶木在进化和演变中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烘烤过程中烤烟烟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结构变化。【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适熟的上部烟叶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烘烤过程中(烘烤前、36℃末期、38℃末期、42℃末期、48℃末期、54℃末期和68℃末期)烟叶下表皮微形态特征。【结果】随着烘烤温度的升高,烤烟叶片气孔器长度从烘烤前的27.46μm减小至68℃末期的22.47μm;气孔器密度从烘烤前的103.76个/mm2增加至68℃末期167.48个/mm~2,气孔器逐渐突出于表皮之上,形状从阔椭圆形逐渐变为椭圆形,气孔外拱盖内缘形状从浅波状到深波状;表皮细胞密度从烘烤前的463.24个/mm~2增加至68℃末期的895.42个/mm~2,垂周壁波纹显著加深,平周壁逐渐凸起;表皮细胞角质层从近于光滑到具条纹甚至具脊状突起;表皮蜡质纹饰从稀疏小颗粒状到大颗粒状甚至为块状。具分泌功能的腺毛顶部细胞形状从完整饱满状到细胞壁明显凹陷,部分从柄细胞处脱落。【结论】烤烟烘烤过程中表皮微型态特征变化显著,这些特征变化可为烤烟烘烤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乃东  李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5):186-188
[目的]比较霍山石斛野生植株、组培植株与河南石斛的叶表皮微形态结构特征,为霍山石斛的真伪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霍山石斛野生植株、组培植株与河南石斛的叶表皮微形态结构,并测定气孔器密度、分布及气孔指数等。[结果]3种石斛叶的上表皮细胞多为规则的六边形,霍山石斛野生植株、组培植株下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和近多边形,河南石斛的下表皮细胞为多边形,3种植物垂周壁式样相似;3种石斛叶的上表皮均无气孔,下表皮气孔无规则分布,霍山石斛野生植株、组培植株与河南石斛气孔长宽比分别为1.12、1.55、1.31,气孔器密度分别为109、156、94个/mm2,气孔指数分别为8.9%、12.5%、8.2%。[结论]霍山石斛野生植株、组培植株与河南石斛叶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分布、垂周壁式样均比较相似,难以作为分类的依据。气孔器形状、密度、大小表现出比较稳定的差异,可以作为这3种石斛之间区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彩椒不同叶位的叶片,采用过氧化氢-醋酸离析法进行叶表皮切片的制作并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从低位到上部叶的不同叶位彩椒的叶表皮细胞形态均为多边形,差异很小;上、下表皮都有气孔的分布,同一叶位上表皮的气孔密度与气孔指数比下表皮少;随叶位的递增,上表皮气孔的形状呈现椭圆形—长椭圆形—椭圆形变化,下表皮气孔的形状由椭圆形—近圆形转化;上、下表皮气孔密度总体来说均呈增加的趋势;说明叶表皮的气孔特征与叶位的高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百合叶表皮微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4种野生百合和14个百合品种叶片上、下表皮进行研究,并测量气孔的大小、密度及表皮细胞大小、侧向垂周壁长及式样等性状。结果表明:百合气孔多为椭圆形,均分布于叶片的下表皮;保卫细胞为肾形,无副卫细胞;叶表皮细胞近似于长方形,垂周壁式样分为平直、浅波状、深波状三种。所得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较好反映出试验材料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石蒜科中玉帘属的葱兰、石蒜属的石蒜、水仙属的水仙和朱顶红属的朱顶红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进行了解剖学显微结构比较.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片的海绵组织发达,叶脉中的维管束都为有限外韧型维管束,且维管束鞘由薄壁细胞组成,气孔器都由2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无副卫细胞,气孔器的长宽比都很小,在1.03~1.44之间.但是,葱兰叶片横切面轮廓基本呈“肾形”,石蒜、水仙和朱顶红叶片横切面轮廓基本呈浅“W”或“V”字形;葱兰叶片横切面的上、下表皮分界不明显,无叶缘结构,而石蒜的叶缘为楔形,水仙的叶缘为乳突状,朱顶红的叶缘为圆弧形;葱兰、水仙和朱顶红均为等面叶,而石蒜为异面叶且下表皮细胞上具有明显的尖刺状乳突;石蒜、水仙和朱顶红叶片海绵组织内相邻维管束间有大而明显的薄壁细胞,这类细胞破裂后可形成较大的空腔,葱兰则是以花环状的薄壁细胞围成小空腔;叶表皮细胞有长细胞和短细胞之分,葱兰、石蒜、水仙的叶表皮细胞形状多数为长矩形,朱顶红的叶表皮细胞多数近椭圆形或近圆形;葱兰和水仙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器分布密度差异很小,石蒜和朱顶红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器分布密度差异明显.说明4种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种间差异,可为石蒜科植物的种属关系确认与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天津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征,园林绿化时应选择抗旱性强的植物。本试验通过徒手切片的方法,以西府海棠、珠美海棠、北美海棠3种植物为试验材料,通过测量其表皮厚度、气孔密度、气孔大小、叶肉厚度及主脉厚度等指标,分析3种海棠的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显示:西府海棠表皮最厚为80.55μm,珠美海棠表皮最薄为47.6μm;西府海棠的角质膜厚度最厚为39.83μm,北美海棠次之为35.6μm,珠美海棠角质膜最薄为21.1μm;表皮气孔密度最大的是西府海棠(197个·mm~(-2)),最小的是珠美海棠(88个·mm~(-2));北美海棠的栅栏组织较珠美海棠(537.39μm)和西府海棠(540μm)厚,为674μm;西府海棠的主脉最厚,为1 975.7μm,珠美海棠主脉最薄,为1 654.6μm;北美海棠的栅海比最大,为139.83%,西府海棠的栅海比最小,为62.01%;北美海棠的叶片组织紧密度最大,为49.29%,西府海棠组织结构紧密度最小,为32.83%。根据以上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3种海棠的抗旱性为:西府海棠北美海棠珠美海棠。  相似文献   

19.
桃叶片组织结构与其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6个栽培桃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并测定了叶片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叶片厚度、表皮毛密度、上表皮细胞大小、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疏松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等指标差异较大.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气孔长度各品种间无明显差异.其中,气孔密度大、栅栏组织较厚、叶片组织紧密度大、疏松度小、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较高、上表皮细胞较小者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黄瓜果期不同叶序对叶片气孔特征及其开度的影响,以黄瓜品种探索为试材进行模拟试验,利用数码显微成像系统和数码测距软件对叶片气孔长度、宽度、开度、开张比、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气孔参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随着黄瓜植株叶序的增大,气孔长度、宽度、开度、开张比均有增大的趋势;叶片气孔密度则随叶序增大有减小趋势;与第3张叶片相比,叶序的增大对叶片气孔指数无显著影响。在同一叶序条件下,叶片上表皮的气孔长度、宽度、开度、气孔指数、开张比均高于下表皮,而下表皮的气孔密度则明显高于上表皮。本研究有效证明叶龄对气孔的形态、开度、开张比及其气孔密度有着显著的影响,为黄瓜生长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