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硼量对油菜产量及硼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5—2016年,在贵州省铜仁学院试验基地,以华杂9号和中双1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硼肥施用量处理,即B0(0 kg/hm~2)、B1(3.75 kg/hm~2)、B2(7.50 kg/hm~2)、B3(15.00 kg/hm~2)和B4(30.00 kg/hm~2),研究硼肥施用量对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因子以及硼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硼肥可提高油菜植株茎粗、分枝数、分枝角果数和单株角果数等性状参数值;对每角粒数、籽粒产量、角果皮产量、地上部产量影响显著;油菜各部位的硼素含量及硼素累积量随着施硼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施硼量在3.75~30.00 kg/hm~2,B1处理硼肥的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最高,其次是B3处理的;综合油菜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硼肥的利用效率考虑,推荐贵州省油菜种植区的硼肥使用量为15.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2.
油菜硫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施硫肥能促进油菜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增加菜籽产量。各施硫处理与对照相比 ,株高、单株结果数、每角果粒数及单株生物学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菜籽产量为 2 6 76 .2 kg/hm2 ,施硫处理产量增加 15 7.43~ 314.85 kg/hm2 ,增幅为 5 .83%~ 11.76 % ,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施硫处理产投比为 2 .31~ 6 .30。处理 3(施 S95 45 kg/hm2 )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钾肥施用对安徽贵池地区油菜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钾肥施用对安徽贵池地区油菜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华双5号为油菜供试品种,在氮、磷、硼肥配合施用的基础上,考察K_2O施用量为0、60、120、240 kg/hm~2的4个处理下油菜株高、一级分枝高、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等指标,并测定每小区产量。[结果]增施钾肥能显著促进油菜生长。同时,钾肥施用对改变油菜的群体生物学性状具有显著正向相关性,呈现株高、单株二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籽粒和茎秆产量均增加的统一趋势。施用钾肥240 kg/hm~2可以达到产量效益最大化。[结论]该研究为直播油菜轻简化栽培的肥料施用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实践前瞻。  相似文献   

4.
以陇油10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硼量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硼能够显著增加油菜单株角果数、单角果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单株角果数和产量随着施硼量的增加而增加,单角果粒数和千粒重会随着施硼量增多先增加后降低。油菜产量与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有显著的正相关。在和政县,当施硼量为2.10~3.15kg/hm~2时,能够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硫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1年度试验表明:施硫肥能促进油菜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增加菜籽产量.各施硫处理与对照相比,单株结果数、每角果粒数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施硫处理比对照处理的菜籽产量增加75.00~246.79 kg/hm2,增幅为4.54%~14.92%,施硫处理与对照之间的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施硫处理产投比为1.46~4.94.施用45kg/hm2 硫肥95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试验为研究高海拔冷凉地区春油菜施硫效应,开展了春油菜单因素施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增施硫肥可显著增加春油菜产量,施硫60 kg/hm~2为最佳施用量,产量为4 012.5 kg/hm~2,较对照增产799.5 kg/hm~2,增产率为24.9%。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豫南地区直播油菜适宜的硼肥播量,以华油杂62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硼肥效果试验,研究了种子与硼肥同播方式不同硼肥施用量(0、4.5、9.0、13.5 kg/hm~2)对油菜苗期群体性状、菜籽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硼肥处理相比,施用硼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直播油菜苗期群体、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同时可显著提高直播油菜收获期有效株数,进而提高产量11.2%~19.5%。施用过量硼肥时直播油菜收获期产量较施用少量硼肥产量出现下降。因此,豫南地区直播油菜硼肥推荐用量为9.0 kg/hm~2。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镁肥对红壤耕地油菜的增产提质效果,在典型红壤丘陵区(江西进贤)的水田和旱地分别设置了0、15、30、45和60 kg/hm2等5个镁肥施用量试验,研究了施用镁肥对油菜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镁肥显著增加了油菜籽粒产量,当镁肥施用量介于34.9~46.7 kg/hm2时,油菜籽产量达到最高。与不施用镁肥相比,增施镁肥增加了油菜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质量,但对收获密度影响不显著;施用镁肥显著提高了油菜籽含油率,但降低了油菜籽的蛋白质含量,对油菜籽的含水率和硫甙含量则无显著影响;施用镁肥显著增加了单位面积籽粒油脂产量和蛋白产量,当镁肥施用量介于30~45 kg/hm2时,两者均达到最高;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施用镁肥对籽粒油酸含量和亚麻酸含量均有显著提升效应,同时降低了亚油酸和芥酸含量,而对其他脂肪酸组分的影响较小。综合上述,红壤耕地镁肥施用量介于30~45 kg/hm2时,有利于提高油菜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及千粒质量,并提高了籽粒含油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蛋白产量,协同实现了增产提质。  相似文献   

9.
选用3个不同类型的紧凑型油菜品系,以松散型杂交油菜秦优7号为对照,在6个密度下(15万、30万、45万、60万、75万、90万株/hm~2)分析了紧凑型油菜的产量潜力、高产结构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紧凑型油菜品系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60万~75万株/hm~2)可获得高产(4500 kg/hm~2以上),且产量水平与对照松散型杂交油菜在适宜低密度下(15万~30万株/hm~2)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高产紧凑型油菜的产量结构为,一级分枝3~4个,单株有效角果数76~102个,其中主花序角果数和产量分别占单株角果数和产量的50%左右。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紧凑型油菜的植物学性状和产量性状,探讨了高产类紧凑型油菜能获得高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春油菜产量养分吸收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春油菜青杂5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和品质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在本试验中,30%OM处理产量最高,达2431.5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大小顺序为30%OM50%OM10%OM0%,有机肥配施处理中籽粒产量不是随有机肥施用比例的增大而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每角果粒数的变化规律与产量基本一致,其中每角果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8783;籽粒品质中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与产量一致,而油分含量与其相反。试验结果还表明30%OM处理的产量、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均最高,土壤中速效养分吸收较完全,为较合适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  相似文献   

11.
施氮量对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油菜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油菜的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较大;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该试验条件下,为获得较高产量和保证双低品质,苏油8号的适宜氮肥用量为325~352 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在西藏机械化生产油菜,研究不同氮肥水平下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品种藏油12号为试材,在常氮(285 kg/hm~2)和低氮(150 kg/hm~2)条件下,设置种植密度为30万、60万、90万、120万株/hm~2,分析氮肥水平与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主茎长度和有效分枝数明显减小,株高略有降低,而分枝高度呈持续增加的趋势,且常氮处理的各株型指标高于低氮处理。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方面,随着密度的增大,单株产量减小,千粒质量持续增加,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油菜产量先增加后减小,常氮处理在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时各值达到最大,低氮处理在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各值达到最大。因此,施氮量正常时(285 kg/hm~2),种植密度应控制在60万株/hm~2左右;施氮量较低时(150 kg/hm~2),种植密度应控制在90万~120万株/hm~2范围内,这有利于油菜农艺性状的发挥和籽粒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氮肥施用量对双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双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油菜的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施纯氮360kg/hm~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为2885kg/hm~2,以施纯氮270kghm~2处理较高产、经济;(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籽粒含油率、油酸、棕榈酸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亚油酸、亚麻酸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芥酸和硫甙含量变化没有规律;(3)增加施氮量油菜的株高、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明显增加,而千粒重呈下降的趋势;(4)油菜苗期、蕾薹期绿叶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根颈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油菜品种中双1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薹肥不同施用量对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蕾薹期适当追施氮肥,尤其是与钾肥配合施用,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其中施尿素75kg/hm~2处理较对照增产13.7%,施尿素75kg/hm~2+氯化钾75kg/hm~2处理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7.25%。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生姜地迟播油菜品种和播种方式,建立种植模式,为罗平县油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正常播种和推迟播种下品种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差异分析,通过推迟播种品种比较试验分析迟播油菜产量与产量构成要素间的相关性,开展迟播油菜移栽、点播、撒播比较试验研究适宜播种方式。[结果]生姜地迟播种植油菜,除每角粒数增加外,其余经济产量指标均呈下降趋势,生育期、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密切相关,产量与花期、植株高度、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主序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呈正向相关关系,与生育期和每角粒数呈负向相关关系;杂交油菜品种较常规优质油菜品种具有较高的植株高度、有效分枝高度、第一次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从而能获得更高的收获产量;采用撒播不定苗的方式播种生姜地迟播油菜,产量可达2346 kg/hm~2,纯收益5029.2元/hm~2。[结论]罗平生姜地于11月中旬迟播油菜,选用营养体健壮、生育期在150 d以内的云油杂15号等杂交油菜品种,控制用种量3kg/hm~2撒播,出苗后不间苗不定苗,收获密度约30万株/hm~2,产量2000~2500 kg/hm~2,最高纯收益可达5000元/hm~2,实现罗平坝子油菜连片规模化种植,对保持罗平油菜花旅游等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实现油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秦加能 《农技服务》2011,28(3):301-302
进行了不同施硫肥处理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有效硫18.6mg/kg水平下,舒城县沙泥田上水稻增施硫肥增产效果显著,增施纯硫15kg/hm~2水平下增产430.5kg/hm~2,增产4.9%,每1kg硫增稻谷28.7kg;增施纯硫30kg/hm~2水平下,增产447kg/hm~2,增产5.1%,每1kg硫增稻谷14.9kg;增施纯硫60kg/hm~2水平下,增产501kg/hm~2,增产5.8%,每1kg硫增稻谷8.35kg;增施纯硫90kg/hm~2水平下,增产543kg/hm~2,增产6.2%,每1kg硫增稻谷6.0kg。水稻增施硫肥,生长健壮,叶色嫩绿,扬花期、灌浆期较对照推荐施肥早1~2d,增产的主要因素为增加每穗实率数,平均每穗增加8.1~9粒。增施硫肥经济效益显著,常规施肥比增施纯硫15kg/hm~2增产值1033.2元/hm~2,纯硫30kg/hm~2增产值1 072.8元kg/hm~2,纯硫60kg/hm~2增产值1202.4元/hm~2,纯硫90kg/hm~2增产值1303.2元/hm~2。产投比:施硫处理比常规对照高0.22~0.26。  相似文献   

17.
控释肥在油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施用控释肥对油菜种子含油量、产量、千粒重、单株角果数、产油量影响明显,且达到显著水平,以基施控释肥450 kg/hm2、追施尿素75 kg/hm2的油菜产油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播种量、肥料处理对油菜角果层结构特征的影响。[方法]以德油15号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即播种量(1.50、2.50、3.00、3.75、4.50 kg/hm~2)、氮肥(0、75、150、225、300 kg/hm~2)、磷肥(重过磷酸钙约含P2O512%,0、300、600、900、1 200 kg/hm~2)、钾肥(K2O,0、75、150、225、300 kg/hm~2)4因素5水平,对油菜角果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播种量、施氮量、施磷量以及施钾量的不同,对油菜单株有效角果结角层长度、角果数、角果总表面积,角果风干重、籽粒风干重均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角果数、角果总表面积、角果风干重、籽粒风干重在不同处理中均有较大的差异。但不同的处理对于油菜的经济指数(即籽粒风干重与角果风干重的比值)并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该试验为四川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氮磷配施对麦后复种饲料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适宜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生产的氮磷用量,研究氮磷施用量对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生长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以华油杂6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施氮水平(纯N1=75 kg/hm~2、N2=150 kg/hm~2、N3=225 kg/hm~2),3个施磷水平(P1=60 kg/hm~2、P2=120 kg/hm~2、P3=180 kg/hm~2)。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在150~225 kg/hm~2时,饲料油菜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显著改善和提高。不同施磷量对饲料油菜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均不显著。不同氮磷组合对饲料油菜生物产量、肥料经济效益影响明显,N2P1处理产量达94 016 kg/hm~2,产投比最高(12.68);N2P2处理的饲料油菜产量最高(100 832 kg/hm~2),产投比居中,而净收益最高。因此在饲料油菜生育期内配施N 150 kg/hm~2、P120 kg/hm~2的肥料用量,能使饲料油菜获得高产,节约肥料成本,增加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不同施肥水平研究对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中梁30号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肥(折合施N 50.60 kg/hm~2,P_2O_514.88 kg/hm~2,K_2O 10.20 kg/hm~2)、中肥(折合施N 101.20 kg/hm~2,P_2O_536.60 kg/hm~2,K_2O 25.50 kg/hm~2)、高肥(折合施N 151.8 kg/hm~2,P_2O_554.96 kg/hm~2,K_2O 40.80 kg/hm~2)处理下中梁30号的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前1~2 d,而成熟期则推迟,说明施肥能促进冬小麦的前期生长。成穗数、结实小穗数和有效穗数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穗均粒数和千粒重在中肥水平下为最高,高肥处理反而使穗均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氮磷钾配施高肥与中肥相比增产不显著,中肥施用量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