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和平板培养法对花脸香蘑菌丝体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粉是花脸香蘑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源,浓度在3%时菌丝长势好,长速可达9.2 mm/d;蛋白胨和酵母膏氮源是最佳氮源,适宜浓度为0.3%,长速可达8.2~8.4 mm/d;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台蘑小香蕈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葡萄糖、蔗糖、马铃薯汁、无机盐等常用碳源与氮源对台蘑液体发酵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台蘑小香蕈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蔗糖3.0%、麸皮汁3.0%、玉米粉5.0%、马铃薯汁30%、植被汁10%、NaNO_3 0.3%、K_2HPO_40.1%、KCl 0.1%、FeSO_4 0.001%,pH 7。[结论]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能明显提高台蘑液体发酵的菌丝生物量,配方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3.
花脸香蘑菌丝体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花脸香蘑菌丝体发酵条件。[方法]研究花脸香蘑菌丝体发酵中碳源、氮源、pH、时间对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培养条件中对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影响的顺序为:碳源>时间>pH>氮源。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花脸香蘑菌丝体液体最佳发酵条件为:玉米粉3%、酵母膏0.2%、pH值6.0、培养时间8 d。[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花脸香蘑生物资源提供了理论参考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姜宁  刘晓鹏  杨洪  秦恩华  马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29-6430
为了优化金针菇液体培养基。选取影响金针菇生长的4个主要营养因子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及其不同配比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确定了金针菇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金针菇液体培养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黄豆粉,最佳无机盐为KCl,最佳维生素为VB2;最佳培养基配方为3%的可溶性淀粉、4%的黄豆粉、0.15%KCl7、.5 mg/100ml的VB2。该研究为金针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碳源和氮源对人工栽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菌丝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人工栽培花脸香蘑菌株为研究对象,利用液体培养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菌丝体麦角固醇含量和多糖产量,研究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影响.[结果]通过比较分析麦角固醇含量结果显示,果糖、甘露糖、纤维二糖、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都可以作为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的碳源,但相比之下,前三者生长效果更好,选择果糖作为碳源,多糖产量最高;丙氨酸、甘氨酸、黄豆粉和蛋白胨都可以作为氮源使用,其中以丙氨酸为氮源生长效果最好,以黄豆粉为氮源的多糖产量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花脸香蘑菌丝体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5种不同碳、氮营养源对香菇的培养研究,筛选出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麸皮。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行菌种液体培养基最佳配方的筛选,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麸皮100%、麦芽糖3%、MgSO_40.15%、KH_2PO_4 0.1%。该研究为香菇液体菌种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野生珍稀食用菌花脸香蘑菌丝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脸香蘑菌丝能较好利用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淀粉、玉米粉等多种碳源和蛋白胨、麸皮、酵母粉等多种氮源。菌丝体在供试的20-25℃和pH6.0~8.0的范围内生长良好,经发酵的培养料优于未发酵的培养料。  相似文献   

8.
酒红球盖菇液体摇瓶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酒红球盖菇菌丝在液体摇瓶培养基内培养,结果表明,液体培养最佳碳源是蔗糖、最佳氮源是麸皮;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量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酒红球盖菇液体摇瓶最佳培养基为:蔗糖2%,可溶性淀粉1%,麸皮2%,蛋白胨0.5%,KH2PO4 0.1%,MgSO4 0.05%。  相似文献   

9.
付文杰  张莎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668-5669
[目的]为了获得培养茶新菇的最优碳源、氮源、无机盐配比和最适培养条件。[方法]通过对茶新菇菌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组分中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的种类进行选择性试验分析,寻找茶新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合。[结果]单因子试验证明最优碳源为蔗糖、最优氮源为蛋白胨、最优无机盐为KH2PO4;其中碳源浓度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氮源,最小是无机盐,组分配方的最佳组合是:蔗糖3%、蛋白胨1%、KH2PO40.10%,最适培养条件为25℃、转速150 r/min、接种量5%、摇床振荡培养4 d。[结论]在最优组分配比和最适培养条件下,茶薪菇菌丝体生物量最高,该研究为其高效生产提供了定量的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0.
配制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接种干巴菌菌种,研究不同配方碳源、氮源培养基对干巴菌母种、栽培种菌丝长势、生长速度、满袋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巴菌母种培养基用松针水配制,栽培种培养基中添加40%的松针,其菌丝生长速度均较快。干巴菌母种培养基菌丝最适合的主要碳源是马铃薯,菌丝生长速度最快(4.53mm/d),最适合的主要氮源是蛋白胨与酵母粉1:1的混合物,菌丝生长速度快(5.06mm/d)、菌丝长势强。干巴菌栽培种碳源以糯米最好,生长速度快(5.89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短(39d);栽培种氮源以麸皮最好,生长速度快(5.75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短(40d)。  相似文献   

11.
以5 种不同碳源和氮源设计海鲜菇液体培养基,对菌丝干重、菌丝球密度、菌丝球接入到平板培养基后的萌发速度及生长速率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最适合作为海鲜菇液体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结果表明,碳源为淀粉、氮源为酵母粉时,海鲜菇菌丝干重最大、菌丝球均匀浓密、接回平板后萌发最快并且生长迅速,因此海鲜菇液体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酵母粉。  相似文献   

12.
通过泰山赤灵芝菌种在不同碳源、氮源及不同配方的母种培养基上的生长试验,筛选出适合其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和最适母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泰山赤灵芝菌株菌丝体在玉米粉、蔗糖、葡萄糖这几种碳源中,以玉米粉为最适碳源;在麸皮、酵母膏、蛋白胨等几种氮源中,以麸皮为最适氮源;在5种不同的培养基试验中,棉籽皮浸出液蛋白胨综合培养基是最适合泰山赤灵芝生长的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生长特性和不同营养要素对产孢量的影响,为其规模化发酵工艺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以D.flagrans F088分离株为研究对象,研究该菌培养过程中pH值、厚垣孢子产量、菌丝干质量等指标的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几种常见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和碳氮比对厚垣孢子产量和菌丝平均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供试真菌在培养2 d后进入对数生长期,4 d时达到高峰(OD_(600)值为7.46,菌丝干质量为12.07 g/L),而pH快速下降至4.45;3 d开始产生厚垣孢子,4 d时呈爆发式增长。OD_(600)与菌丝干质量、厚垣孢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产生厚垣孢子的最佳碳源为白糖,氮源为大豆蛋白胨,碳氮比为40∶1,维生素为V_(B_1)、无机盐为MgSO_4;菌丝生长较好的碳源为红糖,氮源为大豆蛋白胨,与对照相比,无机盐和维生素对菌丝生长无显著促进作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显示,D.flagrans F088产生厚垣孢子和菌丝生长的最佳配方组合为:30 g/L白糖、4 g/L大豆蛋白胨、1 g/L MgSO_4和30 mg/L V_(B_1)。【结论】初步明确了D.flagrans F088培养过程中pH、厚垣孢子产量、菌丝干质量等的变化趋势,确定了该菌菌丝平均生长速率和厚垣孢子产量达到最佳时的营养要素和配方组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出适合紫丁香蘑(Lepista nuda)菌丝生长的液体发酵培养基。[方法]以紫丁香蘑菌丝体干重和胞外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适合紫丁香蘑菌丝生长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结果]碳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KH_2PO_4和氮源,最后是MgSO_4。[结论]最适液体发酵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2%(w/V),酵母浸粉0.5%(w/V),KH_2PO_40.3%(w/V),MgSO_40.05%,CaCl_20.001%,VB10.001%(w/V),pH 7。  相似文献   

15.
竹荪液体培养适期营养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试验分析 ,研究了几种碳源、氮源、无机盐对液体培养竹荪菌丝生长的影响和菌丝体生长规律 ,并测定了菌丝和子实体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 ,液体培养 9d ,菌丝生物量最高。菌丝的最适碳源和氮源为蔗糖与黄豆粉 ,无机盐MgSO4 、CaCl2 、ZnSO4 可显著促进菌丝生长。菌丝体与子实体营养成分种类相似 ,但菌丝体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却显著高于子实体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戊唑醇降解菌的培养基,扩大菌株生长繁殖,提高其降解能力。试验以实验室分离出的戊唑醇降解菌B1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该菌株生长的最适碳氮源、无机盐及其基础盐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降解菌B1的基础盐培养基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蔗糖、酵母浸粉,培养基最优配方:蔗糖0.2%,酵母浸粉0.1%,K_2HPO_4 0.15%,KH_2PO_(4 ) 0.1%,MgSO_4·7 H_2O 0.03%,CaCl_2·2H_2O 0.002 5%,Fe_2(SO_4)_3 0.000 8%。影响菌体生长的主次因素:K_2HPO_4蔗糖酵母浸粉CaCl_2·2H_2OKH_2PO_4Fe_2(SO_4)_3MgSO_4·7H_2O。优化培养基组成,可为B1的大量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菌丝干重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榆黄蘑菌种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的种类和添加剂量。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汁10.00%、葡萄糖1.00%、玉米粉0.30%、黄豆粉0.25%、磷酸二氢钾0.15%、V_C0.001%。该配方碳、氮源取材比较方便,物美价廉,便于大规模工业化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18.
坏损外担菌(Exobasidium vexans)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十分缓慢,影响后续研究。为筛选促进坏损外担菌(E. vexans)生长的改良培养基。本文在PDA培养基中添加常用的4种碳源和4种氮源,配制16种培养基,初步确定培养坏损外担菌(E. vexans)适宜的碳、氮源组合。再用正交试验,确定碳、氮源用量与比例。结果显示:碳源对坏损外担菌(E. vexans)生长的影响大于氮源;有机氮比无机氮更适合其生长;最佳碳源、氮源为蔗糖+酵母粉,理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酵母粉12 g/L、马铃薯150 g/L、蔗糖25 g/L。与PDA培养基比较,该菌在最佳培养基上生长速率快,菌丝更饱满。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不同营养元素及其浓度对羊肚菌菌丝生理特性的影响,优化羊肚菌母种培养基。本试验通过对母种培养基成分中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单因素试验表明羊肚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宜碳源为6%淀粉,氮源为纯氮含量0.1%酵母膏,0.02%磷酸二氢钾,0.03%硫酸镁;L9(3~4)正交试验结果显示羊肚菌最适宜母种生长培养基配方为:淀粉6%,酵母膏纯氮含量0.1%,磷酸二氢钾0.03%,硫酸镁0.02%。  相似文献   

20.
香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发酵控制条件等方面,对香菇(Lentinus edodes)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香菇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麦麸。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最佳配方为麦麸70%、麦芽糖3%、Mg SO40.15%、KH2PO40.2%;适宜培养条件为250 m L三角瓶装液量100 m L,p H值5.0,接种量13%,转速180 r/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