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豆品种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个绿豆品种(系)进行适应性试验,调查其生育期、抗性、田间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筛选适合于广西种植的绿豆品种,为广西绿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参考。试验结果表明,秦豆6号、保865-18-9和中绿5号表现为早熟、直立、株高适中、抗倒伏性强、粒大、子粒绿色有光泽,商品性好,产量高,产量排名前3位,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104.31%、99.86%和90.08%,是比较理想的绿豆品种,较适宜于广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筛选出适宜广西种植的早熟、高产的绿豆新品种,为绿豆间套种技术提供品种参考。【方法】以地方品种为对照,引进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和山东6个不同来源的16个绿豆新品种到广西进行种植观察,调查记录各个品种的物候期、主要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结果】综合两年表现,冀绿11号、冀绿10号、冀绿7号和保绿942-34籽粒产量均比对照增产102%以上;其中冀绿7号在两年试验中籽粒产量表现稳定,平均 1317.98kg/ha,均为当年参试品种中最高。【结论】6个不同来源引种地区中,河北地区的品种在广西种植表现最好;16个供试绿豆新品种中,冀绿7号生育期短、抗旱耐涝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籽粒产量高,最适宜于广西种植。  相似文献   

3.
以地方品种为对照,对从不同省份引进的16个绿豆新品种在广西进行种植观察,综合2年表现,冀绿11号、冀绿10号、冀绿7号和保绿942-34子粒产量均比对照增产102%以上;其中冀绿7号在2年试验中子粒产量表现稳定,平均1317.98kg/hm~2,均为当年参试品种中最高。河北地区的品种在广西种植表现最好;冀绿7号生育期短、抗旱耐涝性强、综合性状优良、子粒产量高,最适宜于广西种植。  相似文献   

4.
引进13个中绿系列绿豆品种进行品种鉴定试验,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性状、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分析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绿10号、中绿2号、中绿4号、中绿6号表现抗病,抗倒伏性强,早熟、直立、株高适中,子粒绿色有光泽,产量较高,在2250kg/hm~2以上,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11.79%、11.28%、8.30%和9.34%,是比较理想的绿豆品种,适宜鲁西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湘苎三号和中苎一号等湖南主要推广品种为对照,对苎麻新品系R057新麻的产量与品质及其产量构成的数量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系R057新麻平均产量高达566.25kg/hm^2,比对照(产量平均值)增产26.48%,增产效果明显;纤维支数(1735.7m/g)次于Tri-2,但优于其余对照,纤维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6.
为做好第十三师优质棉花品种筛选,探讨新引进疆内品质比较好的11个棉花品种(系)在哈密垦区的性状表现,在第十三师植棉团场开展多点展示示范,结合2022年引进棉花品种种植情况和棉花参示品种(系)纤维品质,对比分析展示示范棉花品种(系)综合品质,结果显示:生育期最短的棉花品种(系)是塔河2号,117 d;纤维长度表现较好的是H33-1-4号,纤维长度达30 mm以上;断裂比强度较好的是塔河2号,达31.12 mm以上;大面积种植实收产量塔河2号较对照新陆中67号增产1.29%,综合稳产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广西地方品种为对照(CK),对27个小豆品种(系)进行连续2年筛选试验,综合评价各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抗性及一些主要的质量性状,筛选出适宜广西地区春播的小豆优质品种(系),为广西发展小豆生产提供优良品种(系)参考。试验结果表明:27个小豆品种(系),均属于直立、无裂荚、高矮适中、生育期较短、结荚性较好,子粒大小达中大粒标准,综合抗性亦较强的品种(系)。综合2年试验结果,唐红2009-73、保9326-16和冀红9301子粒平均产量均比对照增产40%以上,产量较高且稳定,结荚性好,子粒较大,综合抗性较好,较适宜在广西地区春季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8.
绿豆机械化生产是未来绿豆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南阳盆地种植28个绿豆品种(系),分析其农艺性状与第1批荚果产量的关系,为适宜机械化的绿豆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第1批荚果产量与其主要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荚数>单荚粒数>主茎节数>株高>生育期>荚长>百粒重>主茎分枝数,其中与单株荚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与单荚粒数、主茎节数、株高、生育期和荚长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通过表型聚类发现,绿豆品种(系)遗传基础狭窄,在改良适宜机械化生产性状的同时,应拓宽品种(系)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9.
苏抗4号番茄     
品种来源:系江苏省农科院用矮黄做母本、524做父本育成的杂交种,1983年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引进,1989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83、1984年在全国鲜食番茄区试(露地)的兰州试点表现综合性状优良,亩产分别为6315公斤和7797公斤,比对照增产33.5%和35%,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前期产量较对照分别低75.7%和44.6%。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筛选优良玉米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引进12个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黔259产量最高达776kg/667m^2,比对照增产16.8%,安2032产量达737.6kg/667m^2,比对照增产11%,春喜4号产量达725.3kg/667m^2,比对照增9.1%,登海3790产量达721.3kg/667m^2,比对照增8.5%,4个品种群体产量高,综合性状好,适合兴义市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