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通过整理、分析古代文献中古代医家治疗男性不育症所用方药,探讨古代治疗男性不育症用药特点。方法 收集古代文献治疗男性不育相关方剂93首,把方剂中所用中药录入Excel表格,进行频数频率统计,对高频次药物功效、归经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3首方剂共215味药物,药物的临床功效共20种;古代男性不育症的病机以虚证为主;其中使用频数在前22位的药物功效主要是补虚药、温里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安神药、活血化瘀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清热药,入肾药物占91.0%。结论 古代治疗男性不育症用药特点是以补虚药为主,同时攻补兼施、寒热并用、表里兼顾,注重调和阴阳气血平衡及补肾益精。  相似文献   

2.
男性不育症原因有先天及后天诸多因素,其中特发性少精症,占不育症的80%左右,多用中、西药物治  相似文献   

3.
熊继柏教授认为《黄帝内经》诊法学内容主要包括:诊法学的整体观思想;四诊合参的诊察方法;审察病机的纲领。望诊之法包括察部位、辨脏腑,察神色、观成败,察形态、测病变;闻诊之法包括听声音、嗅气味;问诊之法包括问病情、审病因;切脉之法包括诊脉的一般要求、切脉的部位、测脉的至数、察脉的胃气、脉象的主病、脉合四时阴阳、脉合病证阴阳。审察病机的纲领主要包括五脏六气病机、阴阳寒热病机、邪正虚实病机、气血营卫病机。《黄帝内经》诊法学思想内涵丰富,对中医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肝癌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尚未明确。蒋益兰教授认为脾肾亏虚乃肝癌发病之本,痰、郁、毒、痰、瘀乃致病之标。蒋益兰教授临证治疗肝癌中西医学结合,辨病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灵活运用,整体局部全面兼顾;善补气血阴阳,注重护肾保肝;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提出健脾补肾、化瘀解毒、疏肝解郁的肝癌基本治法,临证运用,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刀医学力平衡理论与阴阳学说中阴阳平衡的关系。方法:分别从对人体生理状态的认识、对人体病理状态的认识以及对运动系统疾病治疗的认识三个方面探讨针刀医学力平衡理论与阴阳学说中阴阳平衡的关系。结果:针刀医学理论与阴阳学说在人体生理状态、人体病理状态以及运动系统疾病治疗的认识上是一致的。结论:在针刀治疗的临床中,能否在现有针刀医学理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应用阴阳学说理论加以指导,改进一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人体阴阳本体结构为主线,辅以八纲辨证与标本两端,从《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入手,对六经的时相变化以及六经病提纲证与代表方作出了诠释,从而使六经的实质得以阐明,即六经乃是人体一阴一阳在内阳外阴本体结构范围内的不同时区的六种不同的气化形式或气化单元,亦称“六经时相”。并认为六经实质能如此直接认定,不需它求,根本在于《伤寒论》六经的提出与人体内阳外阴本体结构遵循着中医理论共同的基本原理,即阴阳运动的一致性与交感性;还在于张仲景将六经阴阳的气化交感运动与阴阳四时的生长收藏变化直接对应起来,而人体阴阳本体结构正是作为如实反映阴阳的四时消息变化的一个定式而提出的,故能两两相契。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中医阴阳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在临床上的体现和应用。着重强调了中医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明确了掌握中医阴阳的关系能更好地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医理论,更有利于在临床上明确诊断、确立治疗原则和指导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刀医学匀平衡理论与阴阳学说中阴阳平衡的关系。方法:分别从对人体生理状态的认识、对人体病理状态的认识以及对运动系统疾病治疗的认识三个方面探讨针刀医学力平衡理论与阴阳学说中阴阳平衡的关系。结果:针刀医学理论与阴阳学说在人体生理状态、人体病理状态以及运动系统疾病治疗的认识上是一致的。结论:在针刀治疗的临床中,能否在现有针刀医学理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应用阴阳学说理论加以指导。改进一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瘀和痰为中风的重要致病因素,通过对阴阳、左右、气血、肝肺的属性特点分析,结合其“阴升阳降”、“左肝右肺”、“左血右气”理论,并根据朱氏治疗中风对于病位在左者以行血补血治瘀为主,常用四物汤加减;病位在右者以化痰行气为主,多以二陈汤化裁的诊疗思路,笔者总结出丹溪论治中风“左瘀右痰”的观点,临床运用,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0.
温胃饭菜     
《福建农业》2009,(3):37-37
胃痛,常以胃炎、胃溃疡、胃下垂多见。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如果关注饮食上的调理,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一日三餐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症状选择食物,如寒体寒病,宜多吃温热食物;热体热病,宜多吃凉润的食物,利用食物的寒热偏性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少服药,或不服药,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阐述了陈新宇教授“阴平阳秘”的诊疗思路在失眠治疗中的具体应用。陈新宇教授从阴阳角度出发,将失眠病机本质概括为阳虚所致的“阳不入阴、阴阳失交”,在“谨熟阴阳”的辨证基础上,提出“温扶阳气、潜阳入阴、调和阴阳”的治疗大法以达到阴平阳秘。  相似文献   

12.
人之寤寐,取决于卫气,卫气昼行于阳,动而为寤,夜行于阴,静而为寐。营卫失和引起失眠,病机分为阳不入阴,邪气阻滞,营卫虚衰。周德生教授临床上基于脏腑辨病辨证施治,注重从营卫盛衰、营卫交会、邪气性质、兼病兼证综合考虑,调和营卫法有益营卫、和营卫、畅营卫之侧重不同,联合使用辛甘、苦平、温润、动静药性兼有或者动静相伍的药物,同时掌握各类药物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王若光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从多方面、多环节影响卵泡的发育和成熟、排卵、受精、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着床和发育导致不孕不育。王教授认为其中医主要病机为“虚、瘀、痛”,实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两虚,黄体不足,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标实为湿瘀夹杂,胞脉阻滞不通则痛,治疗上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三期论治:经期重在活血化瘀、调理气血、利水化湿、软坚散结、抗炎为大法;经后期滋阴助阳、宁心益肾健脾、暖宫促孕、促排卵,排卵后补充孕激素;经前期以补益脾肾兼理气,以“调经助孕,改善卵巢功能”为治疗大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王寅教授认为失眠与脏腑虚损、气血不足密切相关,其病位主要位于胃、肝、心等脏器,但主症不同病机各异,治疗总则以调节气机为主,针刺治疗采用辨证施针与对症施针相结合,并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注重患者自我调护,本文根据王教授治疗失眠的临证经验做出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临床上治疗肝经所经过之处的痛症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针对病机选方用药必合以金铃子散。列举熊老师运用金铃子散复方治疗肝经所过之处痛症案例:会阴胀痛、尿痛、胁痛、睾丸肿痛、胃痛验案5则,通过对上述异病同治案例的分析,总结其运用金铃子散的临证经验,以示熊继柏教授的辨证思路,为临床上应用金铃子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临床上善于诊治各种疑难杂症,本文列举熊老师运用宣痹汤复方治疗疑难病案例:反复发热案、淋巴瘤发热案、类风湿性关节炎案、发热皮疹案、肺部占位并全身结节案5则,其病机均属湿热痹阻经脉,通过对上述异病同治案例的分析,以示熊继柏教授的辨证思路,并为临床上应用宣痹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周平  周德生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1):1253-1257
桥本氏脑病以心肝火旺、气郁痰结为基本病机,以痰热内扰、风火相煽、阳亢为标,热毒痰浊,夹风上犯,药毒叠加,脑窍壅闭,以致神机障碍。陈大舜教授以热毒痰浊闭窍证、肝阳化风夹痰证、气郁痰结火旺证为基础,以主证定主方,选用菖蒲郁金汤加减、镇肝熄风汤加减、清痰汤加减。在用药方面主张辨症与辨证相参合,并对含碘中药黄药子、浙贝母、海藻、昆布、牡蛎、海浮石、夏枯草等,和毒性中药枯矾、朱砂等的运用见解独到,体现了辨证相结合以及和法论治的学术思想,临床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袁肇凯教授辨证治疗心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规律及遣方用药特色等几个方面介绍袁肇凯教授治疗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的经验,疗效显著。袁教授认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责之于心气阴两虚、阳气不足为主,标实责之于寒凝、气滞、痰阻、血瘀,且诸邪每多夹杂,主张补通二法作为本病防治的重要原则。心律失常辨证的关键在于分清寒热属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辨证多为心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阳,镇静安神;缓慢性心律失常辨证多为心阳气亏虚证,或心脾两虚证治以温阳养心,复脉安神;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为心肾阳气虚衰,血瘀水停,临证以强心扶阳、温肾利水为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探析首届全国名中医王行宽教授基于"虚、郁、热"的病机特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证思路:口腔溃疡责之心脾积热,治当清心泻脾,方用导赤散合泻黄散、清胃散加减。而复发性口腔溃疡易伤阴耗气,需加用益气养阴之品。在此基础上,王老师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治虽不可执一而论,然其论治终不离肝、肾两脏,治必加用疏肝利胆、滋阴补肾之法,方用丹栀逍遥散、柴芩温胆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阐述了袁肇凯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证经验。袁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心、脾、肾),标实为血瘀、水饮、痰浊。治疗上温通心肾为根本,益气化瘀、温阳利水是关键,并注重西为中用,衷中参西,中西理论汇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