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1正确牵引轮式拖拉机配挂悬挂犁时,拖拉机的轮距必须与犁的总耕幅相适应,才能保证正确牵引,也有利于采用内翻法耕地时耕到地边。拖拉机轮距可按下式调整:拖拉机轮距=犁总耕幅+1/2单犁体宽+轮胎宽度(cm)履带式拖拉机,例如东方红—802型配挂悬挂犁时,可采用两点悬挂,即左右下拉杆的前端合并成一个铰接点,这样有利于拖拉机耕地时走直。悬挂犁正确牵引的标志是耕地过程中拖拉机左右下拉杆处于对称位置,犁架纵梁与机组前进方向一致,前犁铲翼偏过拖拉机右轮内侧约10~25mm,即单犁耕宽的重叠量。2调整犁的前后、左右水平调整。应根据…  相似文献   

2.
1正确牵引轮式拖拉机配挂悬挂犁时.拖拉机的轮距必须与犁的总耕幅相适应,才能保证正确牵引.也有利于采用内翻法耕地时耕到地边。拖拉机轮距按下式调整:拖拉机轮距一犁总耕幅十1/2单犁体宽十轮胎宽度(。m)履带式拖拉机,例如东方红一802型配挂悬挂犁时,可采用两点悬挂,即左右下拉杆的前端合并成一个铰接点,这样有利于拖拉机耕地时走直。悬挂犁正确牵引的标志是拖拉机耕地中左右下拉杆处于对称位置.犁架纵梁与机组前进方向一致,前犁铲翼偏过拖拉机右轮内侧约Ic~25mm.即单犁耕宽的重叠量。2调控2.l犁的前后、左右水平调整。应…  相似文献   

3.
正拖拉机与悬挂犁的正确挂接与调整,是提高机组工作效率,保证耕翻地的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在翻耕的过程中,悬挂犁在拖拉机上的挂接应正、直、平,即犁的纵梁应与前进的方向一致,直线前进,犁架前后左右都呈水平,犁的阻力就会较小。1拖拉机轮距调整进行耕地作业时,为使拖拉机轮距与犁的总耕幅相适应,实现正牵引,在农具挂接前应对拖拉机轮距进行必要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使犁耕时犁的阻力中心线基本上能与拖拉机的纵轴中心线相重合,  相似文献   

4.
1.轮式拖拉机的轮距调整一般悬挂犁与轮式拖拉机相配,因受牵引力限制,轮式拖拉机轮距总是大于犁的耕幅,通常轮式拖拉机犁耕机组耕地时,拖拉机一侧驱动轮走在前趟犁沟中,当拖拉机轮距过宽时易出现偏牵引现象,影响机  相似文献   

5.
悬挂犁的正确牵引和调整刘有贵曾经在60年代和70年代通过正规培训的拖拉机驾驶员,相继退出了拖拉机驾驶员队伍,接着又有大批“新兵”加人。他们虽经拖拉机驾驶和农机具操作的培训和考核,但有些人缺少悬挂犁的正确牵引和调整知识,直接影响耕整地质量。为此本文将对...  相似文献   

6.
正确调整机引恳挂犁,对于降低耕地成本,延长拖拉机使用寿命,减少驾驶员劳动强度,十分重要。 1.拖拉机轮距的凋整。进行耕地作业时,拖拉机的轮距应与犁耕幅宽相一致,否则应凋整:调整的目的是使犁耕时的掣阻力中心线基本上能与拖拉机的纵轴中心线相霍合,以消除机组的偏牵引、计算轮距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7.
对机引悬挂犁进行适当调整,可降低耕地成本,延长拖拉机使用寿命,减少驾驶员劳动强度,提高耕地效率和质量。1.拖拉机轮距的调整进行耕地作业时,拖拉机的轮距应与犁耕幅宽相一致。若不一致,应调整拖拉机的轮距。调整的目的是使犁耕时犁的阻力中心线基本上能与拖拉机的纵轴中心线相重合,以消除机组的偏牵引。计算轮距的方法是:拖拉机的轮距=犁的工作幅宽+1/2单铧幅宽+1个轮胎宽度。调整方法:用千斤顶或其它工具将拖拉机支起,使后轮悬空,拧松驱动轮在驱动轴上的定位螺钉,向里或向外移动驱动轮,使其与犁耕幅宽相适应后,再拧紧定位螺钉。2.犁与拖…  相似文献   

8.
悬挂犁的挂接与调整是影响作业质量、生产效率、油耗及机具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拖拉机牵引悬挂犁耕地时经常发生耕后地面不平,拖拉机走不直,驾驶员操作困难等现象。悬挂犁正确挂接和调整的标志是除了耕地时达到规定的深度和耕深均匀外,还应达到“平、正、直”。“平”就是犁架前后、左右水平。“正”就是犁架纵梁同机组前进方向一致,不偏斜。“直”就是拖拉机直线行动性好,操作轻便。做到了平、正、直不仅耕地质量好,而且阻力小,又省油。悬挂犁的正确挂接和调整可按下述步骤进行。1应保证犁的技术状态良好,各部件调节机构灵活,这是正确挂接…  相似文献   

9.
用泰山—25型拖拉机耕地时,要注意拖拉机轮距与耕幅相适应。若拖拉机轮距不能适应耕幅,就会出现偏牵引。确定拖拉机轮距的依据是:  相似文献   

10.
(1)拖拉机轮距的调整进行耕地作业时,拖拉机的轮距应与犁耕幅宽相一致,使耕地时犁的阻力中心线基本上能与拖拉机的纵轴中心线相重合,以消除机组的偏牵引现象。计算轮距的方法是:拖拉机的轮距=犁的工作幅宽+1/2单铧幅宽+1个轮胎宽度。调整时,用千斤顶或其他工具将拖拉机支起,使后轮悬空,拧松驱动轮轴上的定位螺钉,向里或向外移动驱动轮,使其与犁耕幅宽相适应,再拧紧定位螺钉。(2)犁与拖拉机相对位置的调整①悬挂装置限位链长度的调整。拧松拖拉机悬挂装置限位链调节螺杆的螺帽,通过改变调节螺杆的长度,使左右下拉杆…  相似文献   

11.
悬挂犁的调整,应先检查、调整拖拉机后轮胎内侧距,使其近似等于犁的总耕幅加1/2个犁体耕幅的宽度。 悬挂系列犁在悬挂架的上下悬挂点各有两个挂接孔位,使用时应根据土壤条件、耕作要求、机组类型及技术状况选用。一般情况下,用高度调节的机组,应先满足入土性能的要求,并兼顾重量转移,以下悬挂点靠下挂、上悬挂点靠下挂或上挂为主;用力调节的机组,只取决于入土能力的需要,以下悬挂点靠上挂、上悬挂点靠上挂或下挂为主。  相似文献   

12.
刚加入农机具驾驶员队伍的新兵,虽然经过拖拉机驾驶和农机具操作的培训和考核,但是仍然有些人缺乏牵引犁的正确牵引和调整知识,直接影响到耕整地的质量。从最基本的牵引犁的检查出发,对牵引犁的正确牵引和调整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3.
耕地时拖拉机有时会产生经常性的向某一方向自动偏移的现象,使得犁行走不稳定,拖拉机操作困难,这种现象叫做偏牵引。产生原因是总耕幅宽与拖拉机的履带间距或轮距不配套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悬挂犁的调整,应先检查、调整拖拉机后轮胎内侧距,使其近似等于犁的总耕幅加 1/2个犁体耕幅的宽度。 1.耕深调整 采用高度调节的悬挂犁,提高限深轮的高度则增加耕深,反之,则耕深减小。当犁达到预定耕深  相似文献   

15.
三点悬挂的左右支板不可互换或改变我在下乡检查机耕情况时,遇到小赵驾驶丰收一37拖拉机正在田地里犁地,看见他时而停车调整犁的上拉杆和左右提升杆,时而试犁;最后又调整了悬挂轴,经过多次调整,总是发现犁不能保持一定的耕幅,出现漏耕,耕地质量变差;拖拉机自动...  相似文献   

16.
<正>1.第一犁体的配置 一般轮式耕地机组工作时,拖拉机的右轮走在犁沟内。为使第一犁与上一犁行程衔接,保证不漏耕或重耕,一般第一犁体犁铧的未端至后轮内侧的距离为1—2厘米,并将拖拉机的轮距调整至与工作幅宽相配合。 2.耕深调节 采用高度调节的悬挂犁提高限深轮的高度,则耕深加深;而下降限深轮的高度则减少耕深。作业时,要使液压系统处于浮动状态。这样,限深轮可根据地形控制犁体升降,工作部件对地表的仿形性好,容易保持耕深一致。  相似文献   

17.
悬挂犁是一种耕地工具,由犁架、犁体、悬挂架、悬挂轴和耕宽调节装置等组成。犁通过悬挂架和悬挂轴上的3个挂接点和拖拉机悬挂机构的上、下拉杆末端球铰连接。其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犁的安装和调整不当,是造成耕地质量不能满足农技要求的主要原因。要想耕好地,必须了解犁的结构,掌握犁的正确安装、调整和使用方法。l牵引犁由犁架、犁体、牵引装置、犁轮、油缸、起落机构及耕深和水平调节机构等组成。牵引犁通过牵引装紧单点挂接在拖拉机牵引板上。这种单点挂接方式,其约束性质犹如球铰链,拖拉机对犁只起牵引作用。犁本身由3个犁轮支撑,耕地时,沟轮和尾轮走在沟底,地轮走在未耕地上,通过耕深调节机构调整地轮位置,可改变犁的耕深。当3个犁轮一起相对犁架向卜运动,犁架和犁体即被抬起,犁呈运输状态。犁从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自动偏头,转向困难原因:牵引线与拖拉机驱动力不平,且两者偏离一点距离,这样使拖拉机自动向一侧偏头。排除方法:当拖拉机出现向右偏摆时,可通过右移悬挂轴或左悬挂点方法,使牵引阻力线与驱动力重合,消除拖拉机向右摆头;反之则应做反向调整。前后犁体耕深不一致原因:犁架纵向不水平。调整方法:前犁铧耕浅,后犁铧耕深时,应将拖拉机悬挂上拉杆缩短;反之,则应使  相似文献   

20.
一、悬挂犁不入土其原因主要是犁尖过度磨损、入土角过小和土壤硬度过高等。犁尖磨损变钝后要进行修理或更换;入土角过小可调整上拉杆,对于犁柱变形引起的入土角变小,应先修复或更换已变形的犁柱,按规定调整入土角;土壤过硬时,要先耙后耕,或在犁架上加适当配重。二、机组操向困难调整偏牵引的原则是:使土壤作用力的作用线接近或通过牵引中心。当拖拉机向已耕地偏头时,可把悬挂轴相对犁向已耕地移动,这样犁在水平面内的瞬心将移向相反方向,使牵引线通过动力中心成为斜牵引状态。在没有悬挂轴而装有耕宽调节器的犁上,可把左耕宽调节器右移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