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安庆地区位于东径115°46′~117°44′,北纬29°43′~31°15′之间.年平均气温16.5℃,无霜期240天左右,年雨量1200~1400毫米,其中4~8月的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70%;大别山区的岳西等县,年平均气温14.5℃,无霜期180~200天,年雨量1500毫米左右.自六十年代后期起,全区双季稻的栽培面积稳定在230万亩上下,单季晚稻约10万亩,中稻20万亩.一般丘陵和圩畈区都以栽培双季稻为主,少数社队混栽单季晚稻,其中"一肥两稻"的面积占70%以上;大别山区则以栽培一季中稻为主. 1970年以前,我区褐稻虱发生很少,进入七十年代后,褐稻虱的为害渐趋严  相似文献   

2.
南阳地区的内乡县、浙川县和邓县,位于东径111°00′—112°10′,北纬32°10′-33°41′之间,北部属秦岭东延的伏牛山地,南部则多为丘陵、缓岗以及平原。该地区地处长江中游:汉江水系的北部,主要河流有刁河、湍河、丹江和灌河;海拔100—200公尺,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左右,年平均降雨量700—1000毫米;无霜期200—240天。主要农作物有  相似文献   

3.
<正>松溪地处闽东北部,位于北纬27°25′~27。52′,东经118°30′~118°45′。东界浙江庆元县、南连政和、西南与建阳田比连。年平均降雨量1661毫米,年平均气温的18.1℃,7月份平均气温28℃,极高温度39℃,一月份平均气温7℃,最低气温-7.6℃,年平均湿度79%,早霜出现在11月下旬,晚霜于2月下旬结束,全年平均无霜期269天。全县有林地面积86.6万亩,人工杉木林16.4万亩。全县年育杉木苗600亩,发生立枯病较严重。 病害的空间分布型是种群的属性之一,它是在一定空间内有机组合的群体,这种空间组合群体是种的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适应的结果。研究主要病害的空间分布型,不  相似文献   

4.
旱地分带轮作的发展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北纬28°05′~29°09′,东经121°18′~121°53′,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7℃,最低1月平均气温5℃以上,年降水量1500~1600毫米,年辐射量104千卡/厘米~2,年日照时数1860~2000小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发展旱地多熟制十分有  相似文献   

5.
豫西地区降水条件与农业气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豫西地区(本文指原洛阳地区所属十五县市)处伏牛山区北段,北纬33°33′—35°06′,东径110°20′—112°55′,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农业以一年二熟和两年三熟制为主。年平均降水量600~700mm,大于或等于10℃活动积温4500℃以上;年平均气温13—15℃,一月份平均气温0℃左右。总体上看,全区光照资源丰富,尤以伊洛盆地和黄河谷地各县条件更好。但由于本区降水总量普遍偏少,季节分配很不平均,降水变率大,几乎所有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水旱灾害发生,成为本区农业生产中十分突  相似文献   

6.
我省生态条件与发展养羊业的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省的自然生态条件我省位于北纬31°23′~36°22′,东径110°21′~116°39′,南北宽约530km,东西长约580km总面积为16.7万km~2。地貌主要包括:海拔200m以下的平原和盆地,面积约9.3万km~2;海拔200~500m的丘陵,面积约3.0万km~2;海拔500m以上的山地面积约4.4万km~2。我省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年平均气温绝大部分为13~15℃,无霜期为190~230天。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为两年三熟或一  相似文献   

7.
<正> 安庆地区位于东经115°45′至118°48′45″、北纬29°32′30″至31°17′30″的亚热带与暖湿带接缘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长,霜期短,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年均温14.5—16.5℃,无霜期215—257天,大地貌由大别山地、皖南山地、江淮丘陵和长江冲积平原构成。地带性黄棕壤、红壤以及区域性潮土,对本区农业生产有着深刻的影响。本区共十县,耕地总计484万亩,其中水田339万亩。近几年来,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8.
<正> 当涂县紧靠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东经118°21′至118°52′,北纬31°17′至31°41′,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10℃有效活动积温5020℃,无霜期230天,日照时数2133.2小时,年降水量1056毫米,是以油(肥、麦) 稻稻一年三熟制为主的水网地区. 虽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由于小麦生产耕作粗放,肥料少,管理不及时,加之生育期间降水量过多,特别是春季低  相似文献   

9.
比利时位于西欧北海沿岸,介于东经2°30′—6°24′,北纬49°30′—51°30′之间,总面积30506平方公里,有人口987.6万(1987)。全国有3/4的土地处于北欧大平原内,因此地形大部平坦,呈东南向西北倾斜。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比利时气候温和,雨量分布均匀,冬温夏凉,全年平均温度8.5—9.8℃,6—8月气温月平均为15—18℃,1—2月的月平均温度为0.9—3.5℃。无霜期从东南山区的152天到中西部的223天。全年雨量680—880毫米,适宜于农牧业和林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美姑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州东北部.东经102°53′~103°21′、北纬28°02′~28°54′,幅员面积2731.6平方公里,海拔640~4042米。境内属于高原性立体气候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11.4℃,年降水量814.6毫米,无霜期达240天:境内河流众多.水利资源非常丰富.全县耕地面积24.3万亩.占总面积的5.94%,林地176.6万亩,  相似文献   

11.
国营旺茂农场位于桂东南,北纬22°05′00″—22°12′00″,东经109°41′48″—109°53′52′。气侯温暖、年平均气温22.1℃、最低日平均温度9.5℃、极端低温—1.1℃。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75.5mm。阳光充足,年日照平均时数为1756.8小时。全场种植 H·11648麻(俗称剑麻,下同)面积3467.4亩,主要分布在博白县的亚山  相似文献   

12.
<正> 在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内,要不要发展农田防护林体系?我们在唐山市的六县三区作了调查,现简要总结如下:调查区域大体在东径117°31′—119°18′、北纬39°03′—40°27′,南临渤海,东靠滦河,北、西有燕山环绕,成为阻挡西北季风南下和湿润的海风北上的天然屏障,形成了依山面海的独特的区域性自然环境。属季风温暖带滨海半湿润区,春天旱,夏季雨量集中,秋短,冬长少雪。1987年平均气温10.3—11.3℃,降水686.8—811.2毫米,无霜期172—202天,  相似文献   

13.
福清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北纬25°18′~25°52′,东经119°03′~119°42′,年平均气温19.6℃,年降水量1326毫米,无霜期346天。福清市是福建省枇杷生产基地之一,现有枇杷种植面积3万多亩;枇杷种植被科技部列入2007年度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一、自然资源概况自治区畜牧厅乌鲁木齐种畜场南山种羊分场位于乌鲁木齐西南70余公里天山北坡低山带谢家沟地区。场属范围东径87°25′—87°33′,北纬43°07′—43°在47′,主要部分分布在自土圈低山至西白杨沟高山带,部分夏场在后山阿不西台高山区。场属范围总面积301,700亩,其  相似文献   

15.
<正> 围湖造田,是人为地干预自然、获得生活资料的一种手段.枞阳县自1958年开始围湖造田,进行粮食生产,至今已有20多年.本文试以我县湖区围垦生产为例,论述其利弊,探讨湖区开发利用的最佳方案和应采取的经济、技术措施,达到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建立和维护新的生态系统平衡,获得经济上最大效益. 枞阳县位于安徽中南部,紧靠长江北岸,居东经117°04′~117°44′,北纬30°39′~31°05′之间,无霜期为251天,年降雨量1323.6毫米,总面积1808.1平方公里,水田462,664亩,旱地197,135亩,境内有白荡湖、菜子湖和陈瑶湖三个较大湖泊,解放初期湖泊水面为519,000亩,占总水面84.8%.1958年开始围湖造田后,水面大大减少,目前只有26万亩,自然生态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 宜昌市地处北纬29°56′~31°34′,东经110°15′~112°04′,年平均气温16.9℃,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4.7℃,10℃以上积温5.376℃,年降水量1159mm。宜昌是我国重要的柑桔产区之一,是长江中下游水果开发带的重要基地,现有柑桔栽培面积35000hm。早在公元前270年,宜昌就有柑桔盛行的历史。近10年来.宜昌市柑桔区域化栽培的蓬勃发展,给广大柑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7.
江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纬24°30′~30°04′,东经113°3′~118°29′,属中亚热带。总面积16.72万平方公里。年均气温16.3~19.5℃,7月平均气温28~30℃,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1月平均气温3.6~5℃,极端最低气温-10℃左右。无霜期240~300天,活动积温5000~6000℃。光照1600~2100小时。年均雨量1400~2000毫米,4~6月的降雨  相似文献   

18.
<正> 宿县地区小麦面积占耕地面积60—70%,小麦产量占全区粮食总产35—50%,居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我区小麦的生态条件,对小麦品种的演变情况进行认真回顾,深化对当前生产应用品种特点的认识,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同时努力培育和应用新品种,是发展我区小麦生产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宿县地区小麦生态条件和小麦生态型淮北地区属于半湿润冬麦气候区.地处黄淮海平原的东南部,位于东经114°55′~118°10′,北纬32°25′~34°35′,为海拔15—16米之间的广阔平原,只有东北部有少数低山残丘.年平均温度14—15℃,1月平均温度为0.7—-1.3℃,最冷极端气温平均在-13℃左右,极端最低温度-24.3℃,这样的低温只是十几年  相似文献   

19.
西藏——“世界屋脊”,以其独特的生态地理貌见著于世,是我国一个特有的中低纬高寒地区。该区地处北纬26°52′—36°32′,东经78°24′—(?)°(?)6′,总面积约12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八分之一。境内海拔平圴在4500米以上,高山绵亘,河流纵横,雪峰巍峨,湖泊遍布,构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1.1地理位置: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在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之南,故名海南。地理位置在北纬34°39′-37°18′;东径98°54′-101°40′,总面积4.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18%,海拔2168—304米,年平均气温在-4.6——+7.2之间。属于干旱半干旱农牧业交错区,年降雨量在250-400毫米,境内草场面积5256万亩,农业总耕地面积147万亩,其中水浇地42万亩,旱地105万亩。森林面积250万亩,森林覆盖率3.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