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作为稻田难以防除的恶性杂草,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为发掘具有防治稻田稗草潜力的生防菌,本研究从江苏、广西、贵州三省采集感病稗草,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10株对稗草致病性较强的优势菌株。通过观察优势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结合rDNA-ITS、GAPDH、EF-1α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确定10株菌分别为新月弯孢Culvularia lunata、尖角突脐蠕孢Exserohilum monoceras、禾长蠕孢菌Setosphaeria rostrata、稻平脐蠕孢Bipolaris oryzae、梭形突脐蠕孢Exserohilum fusiforme、澳大利亚弯孢Curvularia australiensis、双色平脐蠕孢Bipolaris bicolor、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亚隔孢壳属Didymella americana和亚隔孢壳属Didymella pinodella。该研究丰富了稗草病原菌生物资源,为进一步开发稻田生物除草剂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2.
三株病原真菌对稗草生防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稻田中采集自然感病的稗草标样,分离获得10余种病原真菌,经生测,链格孢菌、尖角突脐孢菌和内脐孢菌是3株很有希望的稗草生防潜力菌。对它们的生长及产孢特性、寄主范围及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对水稻和稗草的致病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菌各有优缺点。链格孢菌对稗草致病力稍差,对水稻有轻度感染,但其产孢速度快,产孢量大;尖角突脐孢菌对稗致病力强,对稻无影响,但产生孢子慢,产生菌丝多;内脐孢菌对稗致病力强,对稻安全,菌落生长较慢,但产孢速度快,产孢量多,气生菌丝少。黑暗、空气充足有利于3菌株的生长及产孢。  相似文献   

3.
尖角突脐孢对稻田稗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温室内进行了露水期、接种量、喷液量及稗草叶龄对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monoceras)除稗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条件下,尖角突脐孢对4叶期以下的稗草幼苗具有极好的防效.要达到理想的除稗效果需要至少24h的露水期,接种菌液的孢子浓度在1.25×105孢子/ml以上.接种孢子浓度和喷液量对尖角突脐孢除稗效果的影响也极明显,它们与防效呈S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种筛选稗草生防潜力菌的简易生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催芽至露白的稗草和水稻种子直接接种在于PDA培养基上培养形成的 4种稗草病原菌 (交链孢菌、弯孢菌、禾长蠕孢菌稗草专化型、尖角突脐孢菌 )菌落上 ,观察稻、稗苗感病情况 ,调查根、芽生长抑制率。结果表明 ,4种菌对稻、稗的致病性和生长抑制率与常规生测法结果基本吻合。说明在培养基中初步测定、筛选稗草生防潜力菌是可行的。该方法与常规生测法比较 ,可节省一半时间左右 ,同时可减少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尖角突脐孢菌在温室环境下侵染稗草的致病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稗属(Echinochloa)杂草是全世界水稻等作物生产中的一类恶性杂草。人工除稗安全但费时费力,化学除稗高效但伴随农产品安全和环境相融友好方面的潜在风险。因此,寻求安全高效的除稗活性成分和施药技术成为国际上除稗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研究和开发生物除稗剂的技术体系中,满足高通量筛选安全、高效的除稗生防因子的温室检测体系是极为重要的支持平台,同样,生物除稗剂的田间科学施药技术亦应依据生防因子在稗草上致病和致害所需的最佳条件来制定。基于此,亟需探明生防因子侵染稗草致病的相关条件并建立快速有效的生防因子除稗效果温室检测体系和田间施药技术。本文系统研究了影响尖角突脐孢菌侵染稗草的相关因子,建立了稳定的温室环境下尖角突脐孢菌侵染稗草的致病体系。  相似文献   

6.
禾长蠕孢菌和尖角突脐孢菌防治稗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病原真菌禾长蠕孢菌稗草专化型(Helminthosporium gramineum Rabenh f.sp.echinochloae,HGE)和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 monoceras,EM)在稗汁葡萄糖中的发酵滤液对稗草种子的发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发芽抑制率分别为30.9%和13.5%.HGE菌在改良Fries、稗汁葡萄糖,EM菌在改良Fries中的发酵滤液对稗草根和芽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HGE菌发酵滤液与其孢子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对稗草的防效明显提高,稗草感病株率、致死率分别达86.3%和69.5%,病情指数为78.7;发酵滤液与孢子结合(先后喷雾)使用后稗草的感病株率、致死率分别为83.9%和67.9%,病情指数为72.8.HGE与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孢子混合喷雾接种对稗草防效明显高于2种菌孢子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稗草病原菌产孢最佳配方培养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筛选生防菌最佳产孢培养基是高效、大量生产生防菌孢子的基础。应用均匀设计法结合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从众多因素中筛选出稗草病原菌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和互格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最佳产孢培养基组分,建立多元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弯孢菌最佳产孢组分为胡萝卜、芹菜、欧芹、水芹、莴苣、蔗糖和Vc;互格交链孢菌最佳产孢组分为胡萝卜、芹菜、水芹、莴苣和蔗糖。根据回归模型计算理论(拟和)产孢值。比较实测产孢量和理论产孢值,结果表明,稗草病原菌的实测产孢量和回归模型拟合产孢值非常接近,拟合误差小。说明采用均匀设计法从众多因素中筛选培养基最佳成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稗草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杂草之一,对世界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危害较大。二氯喹啉酸作为一种优良的除稗剂,在世界各地水稻田中已广泛应用20多年。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部分地区稗草因选择压力和遗传因素对二氯喹啉酸产生了抗药性,且情况日益严重。文章综述了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产生抗药性的现状,讨论了二氯喹啉酸的作用机制和选择机制,对其抗性机理作了一定的分析,并对如何减少和延缓抗性产生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稻田稗草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稗草为世界性恶性杂草,能够危害大部分农作物如水稻、大豆、棉花、玉米、小麦、蔬菜、果树和牧草。我国稗草有9种5变种,广泛分布于各省耕田和路边。由于种子休眠、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萌发以及在与水稻竞争中强的生长势,稗草是稻田中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杂草。本文从稻田稗草的休眠与萌发方面详细综述了其生物学特性,并探讨了稻田稗草综合防治方法,展望了今后稗草防治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与稗草在大田条件下的竞争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类型不同密度的水稻与一定密度的稗草混合种植 ,结果表明 :在低密度条件下稗草的生长速率显著高于水稻 ,而在高密度条件下水稻的生长速率显著高于稗草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 ,水稻的生长速率逐渐增大而稗草的生长速率逐渐减小。所有条件下稗草的相对生长速率都显著高于水稻的相对生长速率。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在试验条件下随水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且差异显著。相对来说 ,稗草对穗重型品种的影响比对穗数型品种的影响更大一些 ,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马唐病原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马唐罹病植株上分离到 6种病原真菌 :中隔弯孢、新月弯孢、多节长蠕孢、灰梨孢、链格孢和粉红镰孢。其中新月弯孢和多节长蠕孢对玉米有致病作用 ,灰梨孢对水稻有轻微的致病作用 ;另3种病原真菌中 ,链格孢和粉红镰孢对马唐致病性弱 ,而中隔弯孢菌株对 4叶期以下的马唐有极强的致病作用 ,室内控制效果可达 1 0 0 % ,田间控制可达 75%以上。对中隔弯孢菌株QZ 2 0 0寄主范围测定表明 :该菌对水稻、玉米、大豆、棉花、小麦、向日葵、花生等作物及黑麦草、高羊茅和狗牙根等草坪草十分安全 ,具有开发为作物田和草坪真菌除草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水稻橙叶病分子检测及其在华南地区的发生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华南地区水稻橙叶病(rice orange leaf disease)进行病原菌分子检测和病情发生与分布调查。结果表明,该病是一种由电光叶蝉(Inazuma dorsalis)和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ticeps)传播的植原体(Phytoplasma)引起的病害,早期感病植株在分蘖期全株叶片表现为橙黄色,不久干枯死亡,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为害。电镜下观察,病株幼叶叶脉筛管细胞中存在大量植原体。巢式PCR可从来源于水稻病株及介体电光叶蝉和黑尾叶蝉DNA抽提物中获得单一扩增产物,PCR产物核苷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的水稻橙叶植原体16S r 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KR061356)同一率均为99.8%以上。2015年广东各主要稻区及海南中部和广西东南部均有该病发生与分布。  相似文献   

13.
1992-1996年对水稻橙叶病的发生流行条件进行了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结果证明,当地水稻品种全属感病和高感品种、人工接种发病率为40%-93.3%,只有几个新近引进或准备诉品种属抗病或高抗。秧苗尤以3-5叶龄期最易感病,6叶龄后抗耐病性逐渐增强,在分蘖盛期后病株基本死亡。  相似文献   

14.
杂草稻Oryza sativa f. spontanea是一种危害水稻生产、具有杂草特征的水稻,筛选可防除杂草稻的除草剂可有效解决防除杂草稻的难题。为明确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SC)防除杂草稻的使用策略,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25%双环磺草酮SC 不同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用药方式 (喷雾法和毒土法) 对杂草稻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5%双环磺草酮SC按有效成分150~375 g/hm2的剂量分别于杂草稻萌芽期、立针期、1~2叶期和2~3叶期施用,当采用喷雾法施药时,其对杂草稻的株数防效分别达98.0%~100%、94.0%~100%、94.0%~100%和83.0%~100%,而采用毒土法施药时,其防效分别为51.0%~100%、56.0%~93.0%、27.0%~89.0%和28.0%~71.0%;在有效成分为187.5 g/hm2和375 g/hm2剂量下,喷雾法施药对水稻各项生长指标无不良影响,而毒土法施药则对水稻株高、根长、根系和植株鲜重等均有抑制作用。表明与毒土法相比,喷雾法施药具有防除效果好、使用期宽和对水稻安全性高等优点,但该药的速效性较差,施药后20~30 d方能达到最佳防效。本着高效、经济、安全的原则,推荐25%双环磺草酮SC防除杂草稻的使用策略为:于杂草稻萌芽期至1~2叶期采用喷雾法施药,推荐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50~187.5 g/hm2,如推迟至杂草稻2~3叶期防除,则使用剂量应提高至187.5~225 g/hm2。施药时应有水层1~2 cm,施药后保持水层5 d以上。  相似文献   

15.
稻穗颈瘟流行的通径分析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孕穗末期至成熟期的雨湿日数、日平均气温是感病品种穗颈温流行的主导因素,分蘖末期叶瘟对穗颈温流行的直接作用不大,但通过雨湿日数将产生较大作用,由此建立了穗颈温流行趋势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6.
 水稻紫鞘病是我国南方稻区生产上的一个新问题,发生面广,为害较重。经1978~1984年的研究,找到了引起紫鞘的病原茵是Acrocylindrium oryzae。带菌种子是本病的主要初次侵染来源;保存在干燥状态下的病稻草也有传病作用,稻田后期的某些虫、螨,可以传播病菌。紫鞘病病原菌的主要侵染方式是系统侵染。水稻孕穗期喷雾接菌,也能形成紫鞘,但注射法伤口接种时,大多形成虎纹斑烂鞘。因此,紫鞘是水稻叶鞘腐败病的又一种典型症状。病菌生长与产生孢子的适温为25~30℃。孕穗期接菌,其潜育期:30℃为1天,25~28℃为2天,23℃为3天,19℃为4天。  相似文献   

17.
双环磺草酮是在我国取得水稻田使用登记许可的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杀草谱广,尤其对抗性千金子、杂草稻等恶性杂草表现出良好的防除效果。为进一步探索双环磺草酮在直播稻田的应用前景和应用技术,采用盆栽试验法,开展了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 (SC) 对不同叶龄期水稻品种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水稻1~2叶期、2~3叶期和3~4叶期浅水层条件和水稻1~2叶期湿润条件下,按有效成分150~375 g/hm2剂量施用25%双环磺草酮SC,对上海地区主栽的3个常规粳稻品种南粳46、沪软1212和松香粳1018 以及申优26杂交粳稻品种生长均安全,对水稻株高、植株地上部分鲜重、根长、根系鲜重等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表明双环磺草酮对水稻粳稻品种安全,待进一步明确应用技术后,有望成为直播稻田优秀的除草剂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丁草胺等除草剂对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在盆栽水稻上用丁草胺、恶草酮、二氯喹啉酸、灭草松等进行土壤或茎叶处理,测定了药后水稻的伤流量、叶鞘内游离氨基酸含量、蔗糖含量、总酚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丁草胺、二氯喹啉酸处理后5、10、15d水稻的伤流量均比对照低,20d后则比对照高,说明药后早期根系活力被抑制;各处理的水稻叶鞘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比对照有所增加,而蔗糖含量则均比对照减少,其中丁草胺(60%EC,1350ml/hm^2)处理后10、16d及恶草酮(12%EC,1350ml/hm^2)处理后16d的蔗糖含量比对照显著减少;丁草胺1350ml/hm^2、灭草松(48%SL)1500、3000ml/hm^2处理后稻叶鞘内的总酚含量有所下降,而其他处理则比对照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Rice blast, caused by the fungal pathogen Magnaporthe oryzae, is a serious threat to rice production worldwide. In temperate regions, where rice is not cultivated for several months each yea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initial onset of the disease in the field. The main overwintering and primary inoculum sources reported are infested residues and seeds, but the subsequent steps of the disease cycle are largely unknown, even though a systemic infection has been proposed but not demonstrated. The present work follows rice blast progression in infected seeds from germination to seedling stage, with direct and detailed microscopic observations under both aerobic conditions and water seeding. With the use of GFP‐marked M. oryzae strains, it was shown that spores are produced from contaminated seeds, infect emerging seedling tissues (coleoptile and primary root) and produce mycelium that colonizes the newly formed primary leaf and secondary roots. Using different rice cultivars exhibiting distinct levels of resistance/susceptibility to M. oryzae at the 2/4‐leaf stage, it was observed that resistance or susceptibility of a considered genotype is already established at the seedling stage.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when plants are inoculated either at ripening stage (mature panicles), heading stage (flowering/immature panicles) or even before heading (flag leaf fully developed), they produce infested seeds. These seeds produce contaminated seedlings that mostly die and serve as an inoculum source for healthy neighbouring plants, which gradually develop disease symptoms on leaves. The possible rice blast disease cycle was reconstructed on irrigated rice in temperate reg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