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建 《长江蔬菜》2009,(12):12-13
飞碟瓜,又叫碟形瓜、齿缘瓜、扁圆西葫芦,果缘具棱齿,扁圆、碟形或钟状,为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的一个变种。飞碟瓜在我国栽培的历史很短,20世纪90年代从俄罗斯、韩国、美国等地相继引入栽培。生长习性和一般西葫芦相似,凡能栽培西葫芦的地方,均可种植。瓜色因品种不同而异,分绿色、黄色、乳白或微绿色三类。  相似文献   

2.
李兵  卞颖 《蔬菜》2011,(3):14-16
西葫芦别名茭瓜、美洲南瓜,葫芦科南瓜属,原产北美洲南部,现已广泛种植。由于西葫芦含有一种千扰素的诱生剂,具有抗病毒和肿瘤的作用,食用西葫芦还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以及美容的功效,消费市场广阔。在北方常利用日光温室生产冬春一大茬西葫芦,  相似文献   

3.
金皮西葫芦系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种中皮色金黄的品种,其嫩瓜色泽浅黄,艳如香蕉,又被称为"香蕉瓜".金皮西葫芦以嫩瓜供食,营养丰富.可炒食、做汤或做馅,口感细腻,肉质脆嫩.食用品质优于其它皮色的西葫芦.近年来作为特种蔬菜在大城市郊区有少量种植,经济效益颇高.  相似文献   

4.
王芳德 《中国蔬菜》2010,1(9):41-42
1今年春天大拱棚西葫芦、西瓜、甜瓜等为什么坐瓜节位高、瓜码稀?答:今年春天有很多菜农反映种植的大拱棚西葫芦、甜瓜、西瓜等坐瓜节位高(较往年高2~4节),瓜码稀,出现裂瓜,瓜胎不正常(畸形),雄花多(花朵小而多),叶片大,茎蔓粗壮。3月中下旬应该进入结瓜  相似文献   

5.
西葫芦原产于美洲,也叫美洲南瓜、角瓜,在我国已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西葫芦栽培方法比较简单,产量高、上市早,栽培面积逐年扩大。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利用小拱棚、中棚进行早春栽培,解决了淡季蔬菜供应,改善了西葫芦生长发育环境,减少了病毒病和白粉病的危害,提高了产量和品质,效益比  相似文献   

6.
西葫芦也称南瓜,是一种栽培面积广、经济效益好的大众化蔬菜。西葫芦目前多为早熟保护地栽培,以食用嫩瓜为主,西葫芦喜温,最适宜生长温度在15-25℃之间,8℃以上能正常生长,随着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7.
金皮两葫芦系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种中皮色金黄的品种,其嫩瓜色泽浅黄,艳如香蕉,又被称为“香蕉瓜”。金皮西葫芦以嫩瓜供食,营养丰富。可炒食、做汤或做馅,口感细腻,肉质脆嫩。食用品质优于其它皮色的西葫芦。近年来作为特种蔬菜在大城市郊区有少量种植,经济效益颇高。 1 特征特性 金皮西葫芦根系强大,主根入土可达2米以上。易发侧根,根群分布直径可达90~100厘米,吸水吸肥能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保护地种植西葫芦效益好,但因管理不当化瓜会造成不必要损失,了解化瓜原因并对症施治,可提高坐瓜率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生产上常见的有如下表现。  相似文献   

9.
邯郸市秋冬茬西葫芦病毒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邯郸市秋冬栽培的西葫芦病毒病大发生。表现为叶片变小、皱缩、畸形 ,多为蕨叶、裂片 ,叶面上有深绿色的疱状突起 ,后期叶片黄枯 ;植株矮化 ,生长缓慢、结瓜少或者不结瓜 ;瓜表面呈花斑瘤状突起或畸形。据对永年县小龙马乡栽培的秋冬茬西葫芦调查 ,病田率达 10 0 %,轻病田病株率一般在10 %~ 6 0 %,重病田提前拉秧甚至毁种 ,给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 发病原因1.1 苗期染病 秋冬栽培的西葫芦前期生长在露地 ,多数植株苗期就已感染病毒 ,虽然气温下降时扣上大棚 ,但是病毒病可继续发展蔓延。1.2 品种感病 目前 ,还没有对西葫…  相似文献   

10.
西葫芦史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宜生 《中国瓜菜》2008,21(1):49-50
<正>西葫芦(别称美洲南瓜)俗称茭瓜、番瓜、白瓜、洋梨瓜等。由于葫芦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而西葫芦仅是明末清初才从西洋传入,它们的植物学形态有不少相似之处,所以被称为西葫芦。在植物学的分类上,西葫芦属于葫芦科、南瓜  相似文献   

11.
西葫芦耐低温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世江  张继宁  刘洁 《蔬菜》2010,(4):21-23
西葫芦是葫芦科南瓜属中的一个栽培种,其叶片少有白斑,果柄五棱形。它原产于北美洲南部,因此也称之为美洲南瓜,在欧美国家普遍种植,19世纪传入我国。其味道清香嫩脆,与黄瓜相比,西葫芦炒食不变味,并且农药残留量比黄瓜低得多,现已成为城乡人民喜食的以食用嫩瓜为主的瓜类蔬菜。  相似文献   

12.
丰喜西葫芦是从荷兰引进的适于保护地和露地种植的西葫芦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旺、整齐度好,连续坐瓜能力强,单株结瓜30个以上,瓜长22~25cm,粗5~6cm,长棒形,表皮偏深绿色,光泽度好,耐贮运、商品性优、产量高,抗逆性强,尤其耐寒、抗病,特别适合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  相似文献   

13.
嫁接西葫芦因抗逆性强,增产幅度大,结瓜期长,产量高,深受菜农青睐。嫁接西葫芦生长的中后期,天气逐渐变暧,膨瓜速度加快,肥水需求量增大,病虫害发生也有所加重,因此,嫁接西葫芦优质高产的关键是做好中后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王斌 《吉林蔬菜》2016,(1):16-17
西葫芦又称美洲南瓜,现已成为保护地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该瓜以其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富含营养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西葫芦的正常成熟时期在每年的5~6月份.为了满足人们对这种蔬菜的需要,很多地区采用大棚早熟种植的方式来培育,所以一年四季都能在菜市场见到它的身影.  相似文献   

15.
秋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胡元善(河南省鹤壁市农科所458000)为增加秋菜花色品种,满足蔬菜市场对西葫芦等瓜菜的需求,提高种植蔬菜的经济效益,本所蔬菜研究室自1990~1992年,对秋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试验。3年平均产量每666.7m2为3925kg...  相似文献   

16.
郭世荣 《蔬菜》1991,(5):10-11
西葫芦又名美洲南瓜,对气候和栽培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属于速生果菜类,是我国北方的主栽蔬菜之一。几年来,我们利用小拱棚进行西葫芦生产,每亩可收西葫芦6000多公斤,产值一季纯收可达千余元。试验证明,小拱棚西葫芦生产,是一项投资少、收益大,技术简便,易于掌握的种植方法。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吉林蔬菜》2011,(6):51-51
西葫芦是南瓜的一个变种,又名快瓜、笋瓜、搅瓜、白南瓜、角瓜、美洲南瓜、茭瓜。西葫芦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早,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西葫芦的果实含有丰富的糖、淀粉、维生素A和维生素C,是群众喜欢的果菜之一。营养成分: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不同品种每100g可食部分(鲜重)营养物质含量如下:  相似文献   

18.
1西葫芦化瓜原因及种类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形不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脱落,这种现象称为化瓜。化瓜是西葫芦栽培中的常见现象,尤其是日光温室冬茬西葫芦,苗期日照短,温度低,雌...  相似文献   

19.
根据自身种植经验,总结出一套早春拱棚西葫芦栽培技术.选择早熟、短蔓类型西葫芦品种,于2月上旬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定植后做好温度调控、植株调整、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4月中下旬当根瓜质量达到250 g时即可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以西葫芦自交系ST05作母本、自交系SW221为父本配制成西葫芦一代杂交品种利园8号。利园8号西葫芦具有株型紧凑、早熟、连续坐瓜能力强、耐病耐热、商品性好、品质优、产量高等特性,适合北方春季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春露地、越夏及秋季露地种植。该文介绍了利园8号西葫芦的选育过程、多点多茬口试验结果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