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在草鱼、鲤鱼、鳊鱼、鲫鱼苗种的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夏花到鱼种阶段,常出现吃食差或死鱼现象。笔者根据近几年在对宁夏、山西、陕西、甘肃等市场用户的鱼病服务过程中发现,此阶段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寄生虫感染,尤以车轮虫感染为主,偶见指环虫感染主要表现为:投饵时部分苗种集群于食场边缘,不去抢食颗粒饲料或者水面粉料;感染苗种集群  相似文献   

2.
克胜 《海鲜世界》1989,(1):25-26,32
随着产量提高,放养鱼种数量增加。网箱养鲤中的鱼病越来越多,并引起大最死亡的鱼病、虫引绦虫接威协着生产的发展。其中主要的鱼病大概有以下几种!细菌性鱼病有烂鳃病、肠炎病、帝疮病、竖鳞病、水霉等.寄生虫引起的斜管虫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绦虫病、孢子虫病等。现分别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3.
<正>淡水鱼类的斜管虫病病原体只有一种,即鲤斜管虫。鲤斜管虫属于纤毛虫门,是一种单细胞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鳃、鳍、体表缝隙。斜管虫病为低温季节流行病,是鱼苗、鱼种的大敌,会引起苗种严重死亡。养殖中由于环境条件限制和高密度精养,水体恶化,鱼体抗病能力下降,斜管虫病经常暴发。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控制,鱼的死亡率超过80%,尤其在小面  相似文献   

4.
斜管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鱼类的斜管虫病病原体只有一种,即鲤斜管虫。鲤斜管虫属于纤毛虫门,是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鱼鳃、鳍、体表缝隙。斜管虫病为低温季节流行病,是鱼苗、鱼种的大敌,能引起严重的死亡。由于养殖过程中周围环境条件限制和高密度精养,养殖水体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5.
草鱼绦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克苏地区是新疆淡水鱼养殖生产基地之一,2007年9月上旬,该地区某水库附近的三口池塘饲养的草鱼种同时暴发一种疾病,病势猛,发病急,每日死鱼近百尾。发病初期该场采用多种鱼药泼洒治疗,效果不佳。我们通过现场调查、解剖,发现发病草鱼肠内含有大量的寄生虫,镜检鉴定为双线绦虫。随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3天后病情得到控制,一周后鱼种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适合江西省情的黑尾近红鲌苗种培育技术模式,引进2~3 cm的夏花鱼种,开展了该鱼的冬片鱼种池塘培育试验.选用鲤鲫、罗非鱼专用配合料作为替代饲料,采取不定期检测水质,持续加注微流水,施药时开启增氧机,科学合理投饲,定期测量生长数据等措施,强化试验过程中藻相、氨氮、投饲率和病害等关键节点的掌控.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相似文献   

7.
本季渔事     
四月:四月份池塘平均水温15~20℃,是家鱼人工繁殖的季节。家鱼人工繁殖有渔谚总结:产前流水刺激,产后强化饲养,春季浅水培育。长江以南地区人工繁殖在4月中旬已开始,北方地区5月下旬至5月初,成鱼养殖的池塘,开始投喂颗粒饲料。室外野生甲鱼结束冬眼状态开始摄食。河蟹已开始放苗养殖,各养殖品种在放养前均要做好池塘清整消毒和苗种投放前的消毒预防工作。 本季常发生的疾病有:水霉病、鲤春病、竖鳞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及指环虫病等,要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五月:五月份平均水温在20~25℃,苗种培育已进入夏花培育阶段,要注意培肥水质,调节好水体,室外养殖的甲鱼要加强亲鳖的培育,准备亲鳖产卵和孵化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青海地区冬季池塘冰封期长,极大地限制了青海湖裸鲤的生长,为了提高青海湖裸鲤生长速度,加大增殖放流规格,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2015年8月建成工厂化恒温循环水苗种培育车间,并于2015年10月投放鱼种进行试运行,至今已培育3个养殖周期的鱼种。车间共有7个独立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系统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注排方便。养殖池为7米×7米方形圆角池,水深1米,通过3个周期的鱼种养  相似文献   

9.
建鲤较普通鲤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同时,它易捕捞,疾病少,对暴发性传染病也具有抵抗力。我县1992年从河北省引进6.5万尾建鲤乌子头进行培育,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建鲤易感头槽绦虫病、小三毛金藻病、烂鳍病、气泡病及水霉病等。本文是笔者对建鲤头槽绦虫病的观察和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0.
洱海鲤是山东省昌乐县为改善当地养殖品种结构而引进的新品种, 经过成鱼养殖证明洱海鲤在当地养殖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了解决苗 种问题,我们在县鱼种场进行了洱海鲤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利用 养殖成功的洱海鲤作为亲鱼,再通过亲鱼培育进行人工繁殖,获得苗种 26.5万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鱼类的病害日趋严重,绦虫作为一种大型寄生虫对于鱼类的危害较大。绦虫侵入鱼体肠道而引起的寄生虫疾病叫绦虫病,由于病鱼摄食量减少、口常张开,又叫"干口病"。绦虫病主要危害团头鲂、四大家鱼、鲫鱼、鲤鱼等,其中以草鱼和团头鲂尤为严重。草鱼和团头鲂体内寄生的为九江头槽绦虫,鲫鱼体内寄生的是舌形绦虫,鲢鱼体内寄生的为双线绦虫,鲤鱼体内寄生的为鲤蠢绦虫。关于罗非鱼  相似文献   

12.
正一、基本情况重庆永川某养殖基地,鱼池2口,每口池塘2~3亩,主养草鱼,混养有鲢鳙鱼和少量的鲤鲫鱼,草鱼投喂新鲜的草料,未投喂其他饲料。2016年4月20日,池塘中草鱼鱼种突发性地大量死亡,其他鲢鳙鱼、鲤鲫鱼未出现死亡。二、检查情况水质检测:p H 7.8,氨氮0.5毫克/升,亚硝酸盐0.01毫克/升,溶解氧4.5毫克/升。目检:草鱼体色发黑,翻开鳃盖鳃丝分开,部分鳃丝颜色变淡,鳃部镜检未发现寄生虫寄生。解剖:鱼体的肝脏  相似文献   

13.
1998~2001年,笔者通过在姜堰市特种水产养殖场、姜堰市娄庄珍品养殖场近4年的暗纹东方的养殖实践,总结了暗纹东方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现述如下:一、环境消毒鱼种下池前应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清塘消毒,以杀死致病菌及有害生物。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00~150千克,漂白粉用量为30~40克/米3,一星期后蓄水放鱼。二、苗种消毒苗种下塘可用2毫克/升罗红霉素浸泡5分钟。苗种培育阶段常见的疾病有水霉病、小瓜虫病以及气泡病,特别易发生水霉病,小瓜虫病可通过改善水质和施用硫酸亚汞进行预防和治疗,气泡病通过大换…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人们在异育银鲫苗种培育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成活率不高、整齐度不够、肝胆出现早期退化和流行疾病增多等。导致鱼苗鱼种产量低,经济效益差,某种程度上也直接影响到异育银鲫成鱼生产。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做好彻底清塘、选好鱼苗、精心投喂和调控水质四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5.
黑鲷人工养殖技术讲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三讲 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1 鱼种培育 培育鱼种可采用苗种中间培育、鱼种单养、鱼种套养及混养等方法。1.1 苗种中间培育 培育池选用水深1米的室外水池,放苗种前彻底清池、消毒,全长30毫米左右的鱼苗,就可放入中间培育池进行培育,每平方米放养40~50尾,培育至  相似文献   

16.
苗种培育 斑点叉尾(鱼回)苗种培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鱼苗培育阶段,即从鱼苗孵出后4~5天到鱼苗达10厘米这段培育期;第二阶段为鱼种培育阶段,即从10厘米的鱼种培育成30~50g的大规格鱼种。苗种培育池以1~2亩为宜,鱼苗下池前10~15天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清塘,然后用有机肥料肥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8月份,全省气温较高,往年当月的平均温度约为31℃以上,最高气温可能会达到37℃,平均水温可能在29℃左右,鱼类生长旺盛。受高温、鱼载量、投喂量增大的影响,养殖池塘水质、底质趋于恶化,尤其是氨氮、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趋高,频繁诱发细菌性和寄生虫病疾病。广大养殖户应加注新水,多开增氧机,强化水质调控,加强管理,及时预防。一、病情预测1.鲫鱼: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疑似疱疹病毒病、锚头鳋病高发,培育的鲫鱼种的地区,注意预防孢子虫病。全省池塘高密度养殖鲫鱼区及鲤鲫鱼苗种培育地区为重点关注区域。  相似文献   

18.
<正>自从1994年以来,广东省鳜鱼养殖主产区每年5-10月都会大规模暴发流行性疾病,常见病害如指环虫、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出血病和白肝病等。鳜鱼疾病暴发与养殖水体浮游生物总量的降低、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水质因子超标有强相关性。因此,如何在高密度的鳜鱼投放量情况下维持养殖水体水质稳定,成为预防疾病暴发的关键因素。笔者通过定期控制水体鳜鱼寄生虫数量以及定期调水,实现了鳜鱼"标粗"和成鱼养殖整个培育过程的少发病甚至不发病的目的。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一、养殖方法1.基本情况3口标粗池面积5~10亩,沙土底质,底泥厚度小于15厘米,水深1.5米左右。6口成  相似文献   

19.
鲢鱼鱼种体内寄生双线绦虫的裂头蚴(Digrammasp. Larva),它隶属绦虫纲、多节绦虫亚纲、裂头科、双线绦虫属,第一中间寄主为桡足类,第二中间寄主为鱼类,终寄主为捕食鱼类的鸟类。过去,双线绦虫病只在大中型水库的鲤、鲫鱼体内发病,近年来,池塘养殖的一龄鲢鱼鱼种中常有大量鱼体感染双线绦虫病,并造成较大危害,根据我们在黑龙江省绥滨县周边地区12个渔场的调查统计:最高的池塘感染率达89%,感染强度最高时每尾鲢鱼鱼种体腔内有11个裂头蚴,患病鱼种越冬死亡率高达80%。一、发病症状患病鲢鱼鱼种腹部膨大,用手轻压病鱼腹部有坚硬实体的感觉(患水…  相似文献   

20.
2.鱼种培育鱼种培育池塘水深1.2~1.8米,经常注水保持水质清新,加注水时应注意防逃和避免有害生物进入。随着苗种个体的不断生长,食性也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