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萍  王芳芳  翁歆之 《中国水产》2016,(11):109-112
正目前,具代表性的海水池塘综合养殖模式主要有:鱼虾混养模式、虾参混养模式、虾贝混养模式及多品种综合混养模式。本文从浙江省三门县最具代表性的海水围塘虾蟹贝混养模式出发,就模式发展历程、养殖特点做简要介绍,并重点对模式优势、存在问题做重点思考及分析。一、发展历程三门县是浙江省海水养殖重点县,该县海洋资源丰富,养殖历史悠久,现有海水围塘虾蟹贝(脊尾白虾、青蟹、缢蛏、泥蚶)立体综合生态混养面积8万多亩。发展初期以滩涂贝类增养殖为  相似文献   

2.
海水池塘混养技术已发展多年,方法多种多样,有虾鱼、虾蟹、虾贝、虾海参、虾藻等。本文介绍虾、蟹、贝、鱼混养,立体生态综合利用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五放七收。  相似文献   

3.
<正>对虾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中最具活力的养殖产业之一。在闽南地区除有排污条件的高位池及棚室工厂化养殖模式外,传统的土塘养殖目前仍然是虾类主要养殖方式。闽南沿海地区主要养殖的虾类为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金刚虾(斑节对虾),适宜采用鱼、虾、贝混养模式。在虾塘混养合适的鱼和贝类不仅可以清除病虾、抑制虾病发生,提高虾的成活率,还可增加混养种类的收入。漳州沿海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对虾海水养殖地区之一,本文对几个对虾养殖区的不同混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最佳的海水虾塘混养方案,以供对虾养殖户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从1993年我国海水养殖虾类遭受白斑病毒病的危害以来,海水虾类养殖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一般虾农抗风险能力差,所以自然地就派生出了多品种混养,这种不收那种收,大大降低了由于病害而带来的风险。混养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有虾鱼、虾蟹、虾贝、虾参、虾藻等。日照市东港区总结推广了海水池塘虾蟹贝“四放五收”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亩均效益达6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混养是指在主养某种品种的同时兼养其它一种或多个品种的混合养殖模式,主要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生物品种及数量比例,利用虾、蟹、鱼、贝及水生植物等共生原理,调整生态布局,提高池塘自身净化能力,保持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从而降低发病率,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海水鱼、虾、贝生态混养就是通过鱼、虾、贝的生理、生态的不同进行养殖,根据混养品种在栖息水层、食性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正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即为通俗意义上的鱼、虾、贝混养,就是通过鱼、虾、贝的生理、生态的不同进行养殖,根据混养品种在栖息水层、食性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互补特点,进行水中养鱼、池底养虾、泥里养贝。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是互相促进、生态互补的,是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是典型的"碳汇渔业"。这种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品种成活率、节省饲料成本、缩短养殖周期,还可以合理使用饵料,恢复池塘生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全雌梭子蟹养殖池塘的条件、准备、苗种投放、池塘管理、病害防治等,重点是梭子蟹苗种的挑选、运输、暂养.结果显示,在周边地区虾蟹混养效益普遍不景气的情况,蟹、虾、贝等混养模式获得利润6152元/667m2元,其中在不增加池塘成本的情况下,雌蟹的销售产值占池塘的产值的75%以上.  相似文献   

8.
梭子蟹与脊尾白虾、贝类生态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混养是一种模仿生物原始生态系统的科学的水产养殖模式。在同一海水池塘中养殖蟹、虾与贝类,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域空间与池塘滩面,实现水中有虾、水底有蟹与泥中有贝类的全方位、立体化养殖模式。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岛乡共有350hmz海水池塘采用蟹虾贝混养技术,平均每667m^2产缢蛏200kg、脊尾白虾15-20kg、梭子蟹60-75kg,每667m^2。产值8000~11000元、利润4500~5500元,创建了一套经济效益较为稳定的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拟穴青蟹亦称青蟹,肉质细嫩鲜甜,富含丰富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是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蟹品种.在浙南沿海一带,拟穴青蟹、南美白对虾和缢蛏为围塘主要养殖品种,养殖模式以虾、蟹、贝混养为主.传统青蟹养殖基本是投喂冰鲜饵料,部分冰鲜饵料常带有病菌,易导致病害暴发,使养殖效益降低.围塘生态混养技术以配合饲料代替冰鲜饵料,采用多营养层级...  相似文献   

10.
海水池塘多品种混养模式是经过近二十年不断探索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根据池塘的生产条件及管理水平可采取"鱼虾贝"、"蟹虾贝"等多种养殖模式。在多年的养殖生产与技术推广实践中,总结并形成适合于沿海海水池塘多品种生态养殖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虾池混养技术在我国兴起,已形成多种的混养模式,其中对虾池中混养文蛤是虾贝混养的主要模式,被称之为生态养虾新技术,其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贝的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海水围塘虾、蟹、贝混养模式是浙江宁波、台州沿海一带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养殖模式,具有综合经济效益高、饲料利用率高、塘内水域空间利用率高、单一养殖品种成本低、环境污染少等优势,近年来发展很迅速,宁波、台州沿海一带养殖面积达到近10万亩,养殖经验逐渐成熟,效益逐年增加。而以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虾池综合养殖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海水池塘养殖模式的研究工作,对海水池塘生态混养过程中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形成了一套海水池塘虾、蟹、贝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既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又形成了养殖生态系统上的互补,同时降低了养殖风险,每667m^2养殖效益近万元。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93年我国海水养殖虾类遭受白斑病毒病危害以来,海水虾类养殖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一般虾农抗风险能力差,不贸然在天然海水池塘中单养虾类,而是多品种混养,大大降低了由于病害而绝产的风险。下面介绍虾、蟹、贝混养,四放五收。这种方法混养的品种为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和菲律宾蛤仔。  相似文献   

15.
对虾与文蛤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虾池混养技术在丹东地区兴起,已形成多种的混养模式,其中对虾池中混养文蛤是虾贝混养的主要模式,被称为生态养虾新技术。虾池混养文蛤一般亩产文蛤1500kg~2000kg左右,其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贝的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泥蚶、河豚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至今未找到有效解决对虾暴发性病毒病的方法,虾池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此,近年来我们在虾池的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先后进行了蚶虾、虾蛤、虾蟹、鱼虾等多品种、多方式的混养,其效果较单一对虾养殖要好。在实践中,发现利用虾池进行泥蚶、河豚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是现有虾池养殖模式中较好的一种,其优势表现在:一是通过贝、鱼、虾混养,可使水质得到改良,使贝、鱼生长速度快,使虾不得病或晚得病;二是充分利用有效水体,饵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一养殖。利用虾池进行三个品种的混养,可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为虾池的多品种养殖创出一条新路。具体技术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为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污染,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引领海水养殖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实现海水池塘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笔者开展了海参、海蜇、对虾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混养品种搭配技术、苗种投放技术、水质调控技术、饵料投喂技术等,为构建生态良好、环境优良的水产养殖环境提供技术依据。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开展了一种海水池塘混养异位净化养虾废水模式的中试研究。不同于养虾池内原位净化,该模式将高位池排放的养虾废水引入海水养殖池塘,池塘混养沙蚕、贝类、鱼类等经济动物,以期通过生态位互补的理念,大幅降低养殖废水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同时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和经济产出,为海水高位池养虾废水的无公害处理提供新的思路。一、养殖地点养殖中试地点位于浙江温州市龙湾区永兴围  相似文献   

19.
由于至今未找到解决对虾暴发性病毒病的方法 ,虾池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挖掘虾池潜力 ,近年来 ,我们在虾池的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大量研究 ,先后进行了蚶虾、虾蛤、虾蟹、鱼虾等多品种、多方式的混养 ,其效果较单一进行对虾养殖要好。并在实践中发现 ,利用虾池进行泥蚶、河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是现有虾池养殖模式中较好的一种。其优势表现在 :一是通过贝、鱼、虾混养 ,可使水质得到改良 ,使贝、鱼生长速度快 ,使虾不得病或晚得病 ;二是充分利用有效水体 ,饵料利用率高 ,周期内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一养殖。利用虾池进行三个品种的混养 ,可达到…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对虾和缢蛏都是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虾蛏混养是一种高产、高效的养殖技术,它通过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优化池塘条件,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实行池塘虾蛏混养是当前海水养殖的一种重要养殖模式。我镇发展虾蛏混养已有多年的历史,但由于资金缺乏,技术水平较低,加上多年的养殖虾池老化,养殖成活率低,病害时有发生,致使部分养殖户减产亏损,制约了虾蛏混养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