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农业科技》2006,(2):11-11
科技部、商务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2006年4月20日在京签署“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与长效机制的探索”项目文本。该项目将在我国农村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特派员将与农民共同创业、分享收益,从而帮助农民提高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科技》2008,(3):14-17
2月19日至20日,国家科技部、商务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简称为UNDP)驻华代表处联合在广西北海召开了“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信息平台建设国际研讨会”。会议围绕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发挥政府、企业以及民间组织在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方面的作用开展了专家讲座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3.
2月26日,由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共同主办,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和玉林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和长效机制探索"项目总结表彰暨成果展示会在玉林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充满激烈竞争与挑战的世纪。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13亿人口中有9亿在农村.要在新世纪初期加速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农业的发展将备受世人瞩目。但是,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农村的现状还不容乐观:生产力落后.主要靠手工和体力劳动.粗放型生产.劳动生产率低,自给自足经济占相当比重:农业人口多,教育、科技、文化落后.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  相似文献   

5.
6月30日至7月4日,由科技部农村中心科技扶贫与科普处处长白启云带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官员、中国农科院专家、新华社记者组成的专家项目考评组,对宁夏盐池、彭阳两个试点县,承担联合国计划署(UNDP)“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和长效机制探索”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调研和检查评估。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科技》2007,(10):80-80
简介中国科技特派员国际合作网是由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实施的"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和长效机制探索"项目中的主要合作内容。该网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和通信技术,以科技特派员制度及优势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为内容,通过优化整合集成,将建成中国一流的科技特派员制度网络信息门户。该网站与科技部、商务部、人事部、农业部以及  相似文献   

7.
天山南北     
《农村科技》2006,(11):63-63
新疆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近日,"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和长效机制探索"项目在乌鲁木齐正式启动。国家科技部、商务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署协议,计划在4年时间里,投入740万美元支持中国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作为该项目确定的六个重点试点省区之一,新疆初步选定了库尔勒市和疏附县作为项目执行点,主要开展科技特派员国内外培训、农民社区发展的培训和农民农业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8.
国际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研讨会由中国社会发展科学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单位联合发起主办的"国际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研讨会,于1993年5月25─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农经学...  相似文献   

9.
《世界农业》2006,(1):60-60
2005年11月29日由科技部、英国国际发展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英国驻华使馆、巾国驻英使馆协办,陕西省科技厅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承办的叫,英农村可持续发展适用科技研讨会”在陕西杨凌召开。来自中英双方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11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作为“中英科技年”的一项活动,研讨会的主题是“适用技术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目的是通过研讨农村可持续发展适用科技.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农村资源和能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和农村环境保护技术.促进农村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中英双方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构建互利合作的平台.加快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笔     
《中国农村科技》2008,(5):76-77
长年奋战在一线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他们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农村科技事业发展默默做着贡献。在这些科技工作者中不乏文学爱好者,创作要来源于生活.多年的农村科技工作实践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丰润土壤。他们从中汲取养料.用手中的笔反映农村科技工作中的喜怒哀乐.用文字挥洒对土地的依恋和对“三农”工作的关切。使命与责任凝于文字,热情与希望表于语言。这些基层科技工作者是农村科技工作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他们的作品或厚重、或亲切、或发人深省、或引人沉思。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登科技工作者的文学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在重庆农村生产第一线,时下正活跃着一个特殊的科技服务群体——科技特派员。他们投身农村.活跃在田间地头,与农民群众结成多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带动了试点企业、基地及周边的农业结构调整.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12.
娄底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全市415万人口,70%在农村.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地区。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正确分析农村科技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建立完善配套的社会保障体制和科学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并积极实践,推广双峰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验.较好地实现了现代农业科技与农村产业的成功对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科技》2011,(9):16-16
2011年10月19~20日,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科技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南方中心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决温饱、进入小康的前两步战略目标;进入新世纪,开始全面实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对中国这样一个农村经济实力不强、农业科技储备不足、市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压力。粮食等部分重要农产品仍在统购或变相统购,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国家农村贫困问题北京农学院胡锡骥尽管二战后世界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均收入和食品占有量均超过战前,然而,由于人口迅速和绝对地增加,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均,世界贫困问题仍广泛地存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最近,FAO在一份对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进...  相似文献   

16.
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中国科技扶贫领域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合作,成功地实施了以“科技扶贫能力建设”为目标的小额信贷项目等多个扶贫发展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探索了多种基于中国国情的扶贫项目模式。尝试着评估了小额信贷项目的效绩,希望对于今后实施其他的扶贫发展项目、以至于对中国的扶贫事业和社会发展实践,能起到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像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其发展历程中也采取了赶超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农业税和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来支持城市和工业的发展.这样一条农村支持城市发展的道路导致农村和农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尤其是“九五”以来农民增收问题尤为突出.1997年农民实际收入增长4.6%.1998年增长4.3%,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1999  相似文献   

18.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迅速推进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工农业发展严重失去了均衡,农村问题十分突出。韩国政府和学者们基于国情和农情。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把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家伦理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一个发展中国家成功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TIPS 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执行的一项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计划.目的在于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信息交流与合作。目前共有中国、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巴西、秘鲁、墨西哥、埃及、肯尼亚和津巴布韦等十个国家参加。TIPS 的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中国国家分部设在北京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我院是中国分部的用户网点之一,由情报研究所检索室负责联络工作。参加国彼此提供的技术、交流信息都是适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已成熟的,可投入实际运用的技术、工  相似文献   

20.
据科技部介绍,“十五”以来,我国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了一大批重要创新成果.我国国家竞争力在世界国家和地区排名显著上升,从2000年的第30位提高到2004年的第24位,整体科技实力已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重点和关键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事业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科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我国已建成一支规模宏大、数量名列世界前茅的科技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