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 ,我县生产的苹果水心病发生呈上升趋势 ,有些园片苹果水心病病果率为 2 5.1%~ 31.8%。一般红富士、新红星、北斗等品种的病果率较高 ,金冠、国光等品种的病果率较低。苹果水心病开始发生在果心及其附近 ,以后蔓延到果肉任何一个部位。故初发病时难以观察到 ,待果面出现变褐现象 ,苹果的大部分果肉已显示糖蜜病症 ,严重时大部分果肉烂掉 ,在采前 1个月左右至采后 1个月内 ,如遇气温较高、干燥的气候条件 ,通常 3~ 5天 ,整个苹果烂掉 ,损失很大 ,我们通过调查和试验表明 ,采取下述综合措施可将苹果水心病降到较低限度。( 1)增施有…  相似文献   

2.
<正>1苹果霉心病发病特点及发生规律苹果霉心病以苹果果心分生霉菌以及自果心到果肉部位霉变腐烂为特征。霉心病轻的病变范围仅限于心室及萼筒,重的则扩散到整个果心,少数则导致果肉发生腐烂且味苦。同时,病菌的侵染还会引起幼果的大量脱落,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3.
苹果贮藏期间发生的几种生理性病害和寄生病害,是影响贮藏效果的重要因素。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可以大幅度减少果品损失,增加经济收益。1.苹果苦痘病:此病一般在果实接近成熟时即可发生,在贮藏初期的1—2个月最重。症状初期,皮下果肉褐变,果面稍有凹陷,色较暗,病斑呈圆形,在绿色品种上为深绿色,在红色品种上呈紫红色。病斑下的果肉坏死干缩,深0.5厘米左右,味苦。严重后病斑显著凹陷,变为深褐色至黑褐色。一般近果顶处发病较多。此病的发生主要与果实中的氮、钙含量及氮钙比有关。氮量过大造  相似文献   

4.
笔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个苹果品种(金冠、恩皮尔、罗岛青皮)成熟和冷藏期间果皮及果肉内的酚类化合物。发现三个品种苹果主要酚类化合物是表儿茶素(epicatechin)和原花青素B_2(Procyanidin B_2)。苹果果肉中具体酚类化合物含量在发育初期明显降低,而后在成熟和冷藏期间保持相对稳定。果肉和果皮的多酚化合物含量直接相关。果实在整个发育成熟期间褐变倾向减小。  相似文献   

5.
应用土窑洞加简易气调技术贮藏苹果,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可将红星、金冠等不耐藏品种贮藏6个月左右,果肉硬度10磅平方厘米以上。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果品入库初期和贮藏后期库温偏高,进一步提高果品的贮藏质量,难度较大。尤其在年平均温度高于12℃的苹果产区,苹果本身耐贮性差,长期贮藏难度更大。为了解决这一问  相似文献   

6.
1 适时采收,碘化淀粉指数在80%左右为最佳时期 苹果的采收期对贮藏质量影响很大,采收太早,果实外观色泽风味都不好,而且容易发生虎皮病、苦痘病、褐心病、二氧化碳伤害和失水萎蔫等;采收太晚,在贮藏中果实容易衰老,果肉发绵、褐变,发生斑点病、水心病、果肉湿褐病和腐烂.  相似文献   

7.
1 病症特点 黑点病多发生在套袋苹果的萼洼和果顶部位,严重时在果实表面及胴部也发生。发病初期,果实萼洼周围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针尖状小黑点,黑点直径不断扩大至1~3mm的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褐色凹陷斑,还有的在黑色斑点上有白色粉末状小点,病皮下1mm左右果肉变褐,坏死,口尝无苦味,不会引起果肉溃烂,贮藏期也不扩展蔓延。  相似文献   

8.
<正>1适时采收苹果的采收期对贮藏质量影响很大,采收太早,果实外观色泽风味都不好,而且容易发生虎皮病、苦痘病、褐心病、二氧化碳伤害和失水萎蔫等;采收太晚,在贮藏中果实容易衰老,果肉发绵、褐变,发生斑点病、水心病、果肉湿褐病和腐烂。一般而言,早熟品种一般在盛花期后100天左右采收,  相似文献   

9.
松本锦苹果是近几年被广泛推广的优良早熟大果品种.栽培中发现,在树势较弱的松本锦套袋苹果上容易发生水心病.此病于果心、果肉组织都可发生.发病果肉先呈半透明水渍状,味酸甜略带酒精味,后期果肉败坏变褐色.一般果肉已腐烂,果面才能出现变褐症状.水心病多于苹果采收前发生,在气温较高、气候干燥的条件下,病情发展很快,5~7天果实就可烂掉.水心病是由于山梨糖醇、钙、氮代谢转化失调而形成的一种生理病害,对其发生应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0.
咨询服务     
红富士苹果贮藏注意啥兼答山西读者刘明亮1 温度 红富士苹果在贮藏期间 ,温度控制在 10℃以下 ,基本不会出现烂果现象 ,若超过 15℃ ,烂果率就会很高。因此 ,红富士苹果贮藏的适宜温度为 -1℃~ 10℃ ,其中以 0℃最好。2 湿度 红富士苹果果皮薄 ,易失水皱缩 ,贮藏中要注意维持相对湿度 90 %左右。最好用 0 .0 3mm厚的无毒聚氯乙烯袋或聚乙烯袋挽口装箱贮藏。3 二氧化碳浓度 红富士苹果对二氧化碳比较敏感 ,贮藏环境中若浓度过高 ,就会发生果肉褐变 ,有的还会产生空洞 ,影响品质。试验证明 ,贮藏库(室 )二氧化碳浓度不能超过 3%。用塑…  相似文献   

11.
苹果果肉颜色及褐变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苹果品种在果实鲜切后果肉颜色变化及褐变程度,寻找抗褐变品种,选用40个品种的果实进行了果肉颜色和褐变多样性的研究,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苹果果肉颜色可分为黄、白、绿3种;初始色泽为黄色的切分1 h后大部分变为黄褐色;初始色泽为绿色和白色的,切分1 h后一般呈灰褐色,也有的呈黄褐色;苹果果实切分后褐变现象普遍发生,表型多样,品种间差异较大,而且成熟期越晚褐变渐轻。苹果品种华红、华冠是优良的抗褐变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卢振宇 《河北果树》2009,(6):12-12,14
1黑点病的症状与发生机理 1.1症状不论是套纸袋还是套膜袋的苹果都会发生黑点病,不套袋的果实一般不发生。发病初期,苹果萼洼周围出现一颗颗针尖大的小黑点,逐渐扩展至芝麻大乃至绿豆大。但黑点只出现在果皮表面,不深入果肉,口尝无苦味,不引起果肉溃烂,  相似文献   

13.
<正>1苹果树缺硼症状1.1果实最初常在苹果幼果背阴面出现水渍状、近圆形、半透明病斑,然后变褐硬化,干缩凹陷形成干斑。由于果实的增长,使病斑开裂并发生皱缩,有时其上覆一层白色粉霜,果实畸形,果肉汁少,质地坚而粗,重病果果形小,直径不大于2~3 cm时即脱落或果肉木栓化,一般症状多在落花半个月以后至采收前陆续出现,以生长后期发病多。起初在果肉内出现水渍状  相似文献   

14.
<正>苹果枝干轮纹病又称粗皮病,是仅次于苹果腐烂病的又一重要枝干病害,近年来随着苹果苗木流通不断加大,苹果枝干轮纹病在渭北长武开始发生危害,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在富士系苹果幼树上发生严重,部分新建幼园发病率在10%左右,轻者造成树势衰弱,重者导致整个植株枯死、果园毁灭。1发病症状苹果枝干轮纹病在主干(图1)、主枝(图2)、侧枝、小枝以及矮化中间砧上均有发生,但以主干、矮化中间砧  相似文献   

15.
<正>1苹果霉心病发病特点及发生规律苹果霉心病是从苹果果心长霉以及自果心到果肉部位霉变腐烂为特征。霉心病轻的病变范围仅限于心室及萼筒,重的则扩散到整个果心,导致果肉大部分腐烂且味苦,同时,病菌的侵染还会引起幼果大量脱落,导致减产。其病害分两种类型:一是霉心型。主要特点是心室发霉,在心室内产生浅绿、灰白、灰黑等颜色的霉状物,只限于心室,病变不突破心室壁,基本不影响果实的食用。二是心腐型。主要特点是导  相似文献   

16.
我们曾分析过辽伏和伏帅苹果枝条皮部、叶片和叶柄中过氧化物酶(PO)同工酶谱,发现枝皮和叶柄中PO酶谱较稳定,而叶片中的酶谱变化较大[1]。本文是在前文基础上的又一报道,进一步分析了花药、果肉和胚珠在不同时期PO酶谱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 于1984年4月12日分别采取辽伏小花蕾和大花蕾中的花药,4月20日取辽伏刚开放花的花药(还未散花粉)和伏帅小蕾与大蕾中的花药,4月25日取伏帅开放花的花药分别制样。另外,以盛花后半个月左右(辽伏是4月30日,伏帅是5月10日)直以果实成熟(6月30日,指采收成熟度)每隔10天取果肉制样。从盛花后1个月左右开始…  相似文献   

17.
《果树学报》1999,16(1)
气调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气调贮藏可显著抑制富士苹果果实硬度的下降,减少内源乙烯含量,贮藏寿命达8个月,并可保持其品质;富士苹果果肉褐变的主要原因是CO  相似文献   

18.
苹果出现“糖心”是怎么回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水心病又称糖心病、糖蜜病、蜜果病,多发生在果实成熟后期及贮藏期,是一种苹果生理病害.一般其发生比例在25%左右,在干旱以及高温的生长季节,个别产地水心病的发生比例可在80%以上. 1 症状表现有哪些? 病果剖开后,其内部组织的细胞间隙充满细胞液而呈水渍状(图1),在果实中心及其附近形成半透明状硬块(图2),形状像切开的菠萝成散射状,也有的发生于果实维管束四周和果肉其它部位(图3).病组织含酸量特别是苹果酸含量较低,并有醇累积,味稍甜;不但钙浓度反常的低,而且钾钙比明显高于正常果实.发病严重时,果皮半透明,隐约可见糖化果肉,有时会发生裂果(图4).  相似文献   

19.
1 苹果硼毒害的发生症状 据观察,苹果硼毒害发生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和新梢顶端。果实发生硼毒害一般于果实发育后期(着色期),从外观上看,有两种状态:一是果实外观病变主要发生于苹果的上部,靠近果柄处,形成大小不等的深褐色凹陷斑;二是果实着色差,表皮发黄,严重时也会出现褐色凹陷斑。削开凹陷斑表皮,可发现果肉内部发生褐色病变,发病严重的果实,从外到内果肉均为褐色,无法食用。  相似文献   

20.
报刊摘引     
防治苹果青霉病有办法苹果青霉病是贮藏期主要病害之一。此病多在果实的伤口处发生。初生黄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呈水渍状扩大,果皮皱缩,果肉软腐,发病后不到半个月就使全果腐烂,一触即瘫,呈水烂状,并具有霉味。当空气潮湿时,在病部即生出霉状物,初为白色,后变蓝绿色。这就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它是半知菌纲、丛梗孢目、青霉属的一种真菌的繁殖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