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蜂业》2020,(2):16-17
<正>寒来暑往,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年复一年。秋季培育的适龄越冬蜂怎样才能安全顺利度过漫长严寒冬天,多年实践证明:蜂室(窖)内越冬,让蜂群更安全度过东北漫长的酷寒冬季。一、蜜蜂室(窖)内蜂群管理蜜蜂刚入室(窖)和越冬末期容易伤热,会过分活跃增加饲料消耗,无法出巢排泄粪便,产生下痢,死亡率增加。越冬室温度控制在0℃~2℃,宁冷勿热,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为了保护蜜蜂安全过冬,多采用地下蜂窖越冬。地下窖较之地上越冬室和半地下越冬室具有温度稳定,温湿调节方便,造价低的特点。管理这种窖,是需要干湿温度计的,但近来市场上,不易买到,没有这种干湿计,要保持75~85%的湿度,颇  相似文献   

3.
我们黑龙江省宝清县是个平原地区,水位很高,挖一锹深就见水,建筑地下式蜂窖很困难,一般都采用室内越冬。为了取得在寒冷地区蜂群室外越冬的经验,我在1957年用7群蜂做了室外越冬试验。试验目的是研究蜂群在零下30℃—40℃的低温下越冬能不能安全生存下去,并且与室内越冬的蜂群作关于蜜蜂死亡率、食料消耗量、早春产卵等方面的对比。1958年春季解除蜂群包装的时候,室外  相似文献   

4.
在高寒山区,越冬室是保证蜂群安全越冬的重要条件之一。建筑一个适宜蜂群安全越冬要求的越冬室,能够避免损失降低成本,提高饲养强群的效率,是养蜂生产中的长远之计。在总结室内越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全地下越冬室保温隔热性能强、室温比较衡稳的特点,设计建筑了全地下双洞越冬室。经过一个冬天的实践,达到了安全越冬的目的。1980年初冬入室1,424框  相似文献   

5.
正黑龙江蜂群越冬期在140天左右,而在室内或在地窖内约120天。蜂群在室(窖)内期间不在箱内排泄,所以如何让蜜蜂既能存活又要吃的最少,这是越冬的关键。使蜜蜂吃的少、活动量少的条件就取决于蜂群临界温度。在谈临界温度前,要先谈越冬时蜂团的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的变化条件。根据前苏联塔兰诺夫的《蜂群生物学》记载,越冬蜂团的中心温度在6~21℃之间,蜂团表面温度在6~7℃最为合适。而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蜂群越冬期是11月至翌年3月。越冬场所是蜂群越冬的必需条件之一。利用越冬室让蜂群越冬比较安全。越冬室分地上越冬室、半地下越冬室和全地下越冬室三种。三种越冬室建筑形式虽有不同.但在使用上说基本是一致的,要求每个标准巢箱平均占0.6立方米左右的容积.每群蜂占有6平方厘米的进气孔和出气孔。越冬室的长度可根据放置蜂箱的个数而定。宽度分两种:一种是270厘米,可放两排蜂箱,一种是480~500厘米.可放四排;高度为240厘米。越冬室必须具有抗寒隔热的能力。气温最低时.能保持室温在外”以上.可不依靠人为取暖帮助升温;在…  相似文献   

7.
蜂群越冬期间,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开箱检查,根据蜜蜂的活动,蜂群的声音和蜂尸情况等现象,判断蜂群越冬是否正常。正常情况室外包装越冬的蜂群,蜜蜂停止巢外活动。越冬初期和后期,个别日子气温升高到5—8℃以上,有少量蜜蜂出巢活动。蜂群  相似文献   

8.
蜂群出窖蜂群出窖:蜂群出窖时间应在冰雪融化、河流解冻、清明前后选择晴暖无风天气将蜂群从越冬窖搬出来。但是,窖内温度高,湿度大,蜜蜂闹痢疾,蜂群骚动不安时,三月中旬就出窖放蜂,并注意保温。  相似文献   

9.
谈寒冷地区蜂群半地下室内越冬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韩福禄我在20年养蜂中,因几次搬家用过多种办法使蜂群越冬,觉得用半地下越冬室蜂群越冬安全、管理方便,节省饲料。蜂群半地下室内越冬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秋季培养好越冬蜂和蜂王,准备好合理的半地下越冬室,...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笔者几十年对高寒地区蜂群安全越冬对比和总结发现,在高寒地区因蜂群越冬时间长,普遍出现在同一地点,窖外越冬蜂群比窖内越冬的蜂群越冬期整群死亡率低、工蜂死亡比例小,在同等群势和同样管理方式窖内和窖外越冬蜂群差距较大。在无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窖内越冬的蜂群因通风不良缺氧造成损失占相当大的比例。很多蜂场蜂群越冬效果不佳,不是饲料不足,也不是螨害,更不是蜂群弱。饲料质量很好而越冬蜂群整群死亡率达30%以上,蜂群出窖后工蜂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东部、小兴安岭南麓的边缘地带,冬季气候寒冷,温度一般在-35℃左右,蜂群越冬期长达5个多月,以前蜂群越冬都是采用窖内越冬。室外越冬是根据原始蜜蜂冬天蛰居在树洞里的启示而实施的。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2.
尚书忠 《蜜蜂杂志》2009,29(10):19-20
寒地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当地有"蜂好养,冬难过"的说法.我认为越冬失败的原因有三:一是越冬窖、室过于简陋,不符合蜂群越冬要求;二是蜂群弱,经受不起长期寒冷和寒流侵袭;三是饲料不足,导致蜜蜂下痢、寿命缩短.没等子脾出房,越冬蜂所剩无几.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寒地的春季是冬天的延续,要到春夏之交,天气才会渐渐有些暖意.这时的气候特点是风大、干燥、寒流多,而且早晚温差大,好天气实无几日. 本地区蜂群越冬长达5个月之久.最宜用地下蜂窖越冬.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室内、室外越冬的情况郁存在.地下越冬的蜂群,温度均衡、蜂群稳定、节省饲料;室内越冬的蜂群.由于气温的变化,饲料消耗多,越冬后期往往南于饲料缺乏,又无适飞天气,蜂群饿死,而且都是强群.所以,室内越冬的蜂群,后期管理要特别注意,蜂群出室的关键时节不可坐失良机.  相似文献   

14.
我县地处北纬48度,冬季最低气温达-40℃,1月份平均气温-22.9℃,蜂群一般在10月以后即进入越冬期,直到翌年3月底,越冬期达6个月。蜂群的安全越冬问题,多少年来始终是阻碍我地养蜂事业稳步发展的一大难关。笔者多年的养蜂实践证明,蜂群越冬无论是窖内或室内,越冬饲料消耗多,蜜蜂保存率  相似文献   

15.
做好蜂群出窖前的准备工作 及时 清除蜂场积雪,撒草木灰可以加快冰雪的融化;排除场地积水,也可在积水处撒上树叶和稻草之类的漂浮物,以防淹死蜜蜂;附近的人畜粪便、垃圾等要清除或掩埋,保持蜂场的清洁卫生。 选择合适的排泄日 正常年份蜂群的排泄时间多在 3 月中旬。当白天最高气温达到 8 ℃ ,天气晴朗、无风时就可出窖;如果蜂群越冬正常、饲料充足,可以等到下一个回暖日出窖,这样可以减少蜜蜂空飞损耗。但是如果越冬饲料不足或者下痢的蜂群则必须尽早出窖排泄,以免造成更大损失。要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确保蜂群的排泄安全,有时早排泄一…  相似文献   

16.
高寒地区蜜蜂越冬时间长,给蜂群管理带来很多麻烦。正常气候条件下,我地首次出窖排泄在每年3月上旬,特殊年份气温回暖慢,可以推迟到3月中、下旬。在2月下旬到首次出窖排泄这个关键的越冬后期,由于管理不当蜂群饥饿,导致越冬失败。那么,怎样才能确保越冬蜂群安然无恙呢?笔者在学习别人的好方法、好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下防范措施,或许对蜂友在越冬蜂群后期的管理有所警示。  相似文献   

17.
葛平 《养蜂科技》2003,(5):15-16
蜂群安全越冬是来年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因管理不善常发生蜂王死亡、鼠害、缺蜜等现象。现谈谈笔者多年越冬管理中所采取的补助措施供蜂友参考。1 .检查越冬蜂群。通常情况下越冬室保持通风、黑暗、安静、温、湿度正常 ,蜂群能安全越冬 ,但在 1— 3月份 ,越冬蜂群有可能发生下列情况。1 .1丢失蜂王 :在稳定的 0℃— 4℃时 ,有个别蜂群不安静 ,时有喧嚷声 ,有时有个别蜜蜂冲击蜂箱 ,蜜蜂散团 ,这种情况往往是丢失了蜂王。1 .2鼠害 :如有老鼠潜入蜂箱 ,当检查蜂群时蜜蜂尸体腹和胸分开 ,死蜂一段段的或有啐巢脾现象。则无疑有老鼠危害蜂群。1…  相似文献   

18.
杨玉华 《蜜蜂杂志》2016,(11):44-45
(续上期)在黑龙江省蜜蜂的越冬期很长。如果蜂群从9月下旬喂完越冬饲料开始算起,到11月中下旬人窖,再到第2年的3月中下旬排泄,整个越冬期需要5个多月。蜂群在越冬窖里需要呆4个月。  相似文献   

19.
吕纪增 《蜜蜂杂志》2006,26(12):15-16
蜂群安全越冬是来年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但常因管理不善发生蜂王死亡、鼠害、缺蜜等现象。现笔者谈谈在多年越冬管理中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供蜂友参考。1检查越冬蜂群通常情况下越冬室保持通风、黑暗、安静、温湿度正常,蜂群则能安全越冬。但在每年的1~3月份,越冬蜂群有可能发生下列情况。1)丢失蜂王:气温0~4℃时,有个别蜂群不安静,时有喧嚷声,有时个别蜜蜂冲击蜂箱,蜜蜂散团,这种情况往往是丢失了蜂王。2)鼠害:当检查蜂群时,发现蜜蜂尸体腹和胸分开,死蜂一段段的或有碎巢脾,则无疑有老鼠危害蜂群。3)缺水:在正常温度下,越冬蜂群若发现有嗡嗡…  相似文献   

20.
<正>室外越冬是一种箱外包装的越冬形式,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利用麦余头、树叶、锯末、稻皮、碎草等做包装物,为蜂群适应外界气候而增强保温作用,让蜂群生活在自然的温度和湿度当中,再附加以人为管理措施,从而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室外越冬的优点是蜂群越冬安全,节省饲料,蜜蜂体质健壮,早春复壮速度较快;缺点是容易遭受鼠害干扰,每年需要准备较多的包装材料,不适合弱群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