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荪是著名的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鹿寨县四季菌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栽培竹荪简单易行,桑枝、甘蔗渣、木薯秆、玉米秆、花生藤(壳)等均可作为原料。只要将这些原料制成粉状,即可在桑园里的桑树脚、果园里的果树脚等位置栽培竹荪,春、夏、秋季均可生产,适合普通农户种植。栽培竹荪过后的废料可作有机肥,直接施放在桑园、果园。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菌糠是利用秸秆、木屑等原料进行食用菌的栽培,收菌后的培养基剩余物俗称食用菌菌渣或余料,是食用菌菌丝残体及经食用菌酶解,结构发生质变的粗纤维等成分的复合物。近年来,我国食用菌栽培行业发展的十分迅猛,但我国食用菌菌糠后处理现状并不是很理想,大量的菌糠被随意丢弃,乱堆乱放。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食用菌栽培原料的筛选、开发和优化成为我国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点。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种类众多,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具有巨大优势。但是目前,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产业壮大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通过对我国农作物秸秆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利用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优势及目前存在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食用菌种类多达936种(包括野生种类),利用农作物秸秆作原料生产食用菌,增加种植业附加经济效益,投产比高[1]。传统的蔬菜秸秆利用率低,大多是直接焚烧,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多个问题。将蔬菜秸秆进一步发酵利用栽培食用菌,从根本上解决因为秸秆长期浪费带来的矛盾和问题。蔬菜秸秆栽培食用菌充分发挥了秸秆使用价值,使其变害为利,符合农业健康发展的要求。综述了国内外蔬菜秸秆料栽培食用菌研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结合汕头市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缺乏、食用菌栽培广泛等情况,提出应充分利用本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积极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充分利用本地农作物秸秆作为基础原料进行种植,减少和避免焚烧农作物秸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把有限的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再循环与再利用,通过做大做强食用菌种植产业,增加农村的经济实力,促进社会效益的提升,从根本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6.
<正>菌糠又叫菌渣,是指以棉籽壳、锯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及多种农作物秸秆、工业废料(如酒糟、醋糟、造纸厂废液及制药厂黄浆废液等)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后的废弃培养基[1]。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菌糠的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据报道,我国食用菌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年产量在400万吨以上,年产菌糠量不少于300万吨[2]。菌糠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丢弃或燃烧,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大力推广食用菌菌糠的综合  相似文献   

7.
无纺布,又称非织造布、丰收布等,是以热塑性高聚物为原料制成。目前在我国农业上应用很广,特别是在蔬菜生产中应用的更多,效果明显。食用菌作为绿色无公害蔬菜中特殊的类别;栽培中无纺布应用鲜见,本文就无纺布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方法作一介绍。1无纺布在培养料发醇上的应用 食用菌在常规开放式发酵法是用麻袋类遮盖,由于麻袋类块小,且吸水后很重,来回打开又盖上很麻烦而且费力,菇农就不用遮盖物,堆后敞开发酵。一般需15~20天,培养料营养消耗过多,降低菇产量,特别是在室外容易造成失水过多,接种时培养料过干。如临时补水,易引起污染,从而造成损失。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发酵,虽然可以缩短发酵时间(7~10天),可是,由于薄膜不透气,使得  相似文献   

8.
秸秆栽培食用菌基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秸秆是食用菌栽培的重要基质,其木质素在菌丝生长中大量降解,秸秆栽培食用菌是秸秆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从我国秸秆资源的现状、秸秆栽培食用菌栽培技术、菌渣综合利用、菌丝木质素酶系及降解转化研究等方面综述了秸秆栽培食用菌基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目前,侧耳属(Pleurotus)各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及培养料的配方多种多样,获得的生物学效率也各不相同。国内普遍采用的培养料有:秸秆、稻草、棉籽壳、甘蔗渣、废棉、玉米芯、木屑等,而用废纸栽培侧耳属各种食用菌则未见有详细的报导。现将废纸栽培侧耳的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利用普通的干玉米芯栽培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已取得成功。但随着甜玉米在全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一些专门加工甜玉米工厂应运而生。玉米芯价格十分便宜、营养丰富,为食用菌栽培提供大量原料。研究用新鲜玉米芯栽培食用菌,试验证明鲜甜玉米芯栽培平菇、草菇、金针菇、秀珍菇是完全可行的,其产量和用棉籽壳栽培相近,在一些种甜玉米的非产棉区,用甜玉米芯栽培食用菌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玉米秸秆种植草菇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赵建选  王玲燕 《食用菌》2006,28(5):51-51
玉米秸秆做为农业生产的主要下脚料,随着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也愈来愈多,无法有效利用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肥料使用的减少,焚烧秸秆现象越来越严重,焚烧秸秆不仅已成为公害,而且浪费了大量的农业再生产资源。我所在进行草菇种植高产技术研究的同时,也着力于栽培原料代用料的研究,通过对目前草菇种植所使用的多种原料应用比较研究,玉米秸秆不仅来源广、好收集,而且营养丰富、成本低,是目前食用菌生产中一个比较好的代用原料。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是世界上栽培较广、产量较高的一种食用菌。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因此享有“植物肉’的美称。我国目前栽培双孢蘑菇仍以稻草、麦秸等原料为主料,限制了双孢蘑菇在玉米产区的发展。而作为玉米种植的副产品玉米秸大部分被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自1997年,我们用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经4年的试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北方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的技术,其生物转化率在33%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双孢蘑菇菌丝在8~27℃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0~22℃;子实体在8~…  相似文献   

13.
陈晖  李承芹  崔文留 《食用菌》2004,26(5):15-16
目前我国双孢菇的生产主料为棉壳、玉米芯等作物秸秆。玉米面、麸皮是种植双孢菇不可缺少的辅料,这就给菇农增加了成本,同时造成争粮的问题。据调查我区抗生素厂、味精厂、淀粉厂厂家每年有上千吨淀粉渣因得不到利用而废弃。为综合利用这一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2000~2003年笔者进行了玉米芯添加淀粉渣栽培双孢菇等其它食用菌试验,并从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秸秆资源状况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减少对秸秆资源和林木资源的过度依赖,研究食用菌专用原料植物培育技术及其配套生产技术,构建食用菌生物反应器体系.利用栽培后的菌料开发家禽和鱼类的养殖饲料.加工、生产土壤有机肥料,使食用菌生物转化产业真正纳入生态经济和农村循环经济的体系中。  相似文献   

15.
介绍我国食用菌栽培产业和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发展秸秆食用菌产业的生态、经济价值,认为发展秸秆栽培食用菌对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助力"2030年达到峰""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婕  肖扬  边银丙 《中国食用菌》2011,30(4):66-66,68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栽培场所连年种植,以及人为环境污染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食用菌病害发生日益严重,不仅造成产量的严重下降,影响食用菌种植的经济效益,而且使产品质量安全面临威胁,极可能严重影响产业发展。2009年至2010年,对湖北、河南、四川、河北等地平菇、毛木耳严重发生几种病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菌糠肥料及其在种植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糠是以锯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稻草、甘蔗渣及多种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后的废弃培养基。在菌糠里面残留着大量的菌丝体。这些菌丝体中含有不少蛋白质、粗纤维、脂肪、氨基酸、酶类,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8.
利用棉秆栽培食用菌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由于栽培食用菌的主要原料———棉籽壳的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栽培食用菌的需求,加之棉籽壳货少价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解决的思路是从现有的农副产品资源中开发新的有效的食用菌代料资源。我校食用菌基地自1994年起就对我场资源丰富、并...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在京郊都市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产业主要利用农林业生产中的秸秆、枝杈等副产品,生产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为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减少了秸秆的剩余量,降低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食用菌采收后的菌渣还可生产出大量的有机肥,有利地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京郊广泛推广,在工厂化栽培、农民散户栽培的基础上,依据北京地区气候特点,开展了反季节栽培、林下仿生栽培等各种新模式。着重介绍了食用菌产业在生态循环农业中的作用,目前京郊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并以通州区、昌平区为例,介绍京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反季节栽培与林下仿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菌糠的营养价值及生态循环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菌糠又叫菌渣,是利用秸秆、木屑等农副产品下脚料进行食用菌栽培时,鲜菇采收结束后剩余的培养基,是食用菌菌丝残体及经食用菌酶解、结构发生质变的粗纤维等成分的复合物。据检测,菌糠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及其他营养成分,随意丢弃或堆放不仅浪费资源,还会造成霉菌和害虫滋生,污染环境。因此,如何循环利用食用菌废菌显得尤为重要。灌南县作为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和江苏省食用菌生产基地,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中心,已集聚发展食用菌工厂化周年生产企业50余家,2012年制作各类菌包9亿袋(瓶),年产鲜菇31万t,已成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但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