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 2 0 0 0年甘肃省开展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生态系统建设研究 ,对全省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 10 3条小流域从治理方略、规划设计、生态建设、效益开发、经营管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和探索 ,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均治理程度由 3 8 86%提高到 77 70 % ;农、林、牧用地比例由基期的 43 17∶12 5 8∶4 5 0调整为 3 8 5 3∶2 9 0 5∶14 19;年人均纯收入由3 82 87元增长到 110 6 3 5元 ;推广应用面积达到了 73 11km2 。  相似文献   

2.
小流域综合治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鲁山县是 1990年国家确定的特别贫困县。 1978年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 ,2 0年来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60 6km2 ,共增加粮食产量 173 0 9 5万kg ,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共增加产值 4412 2万元 ,增加的产值由 1980年占全县农业产值的 0 2 %提高到 1998年的 8 7%,年均递增 0 5 %。水土保持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 ,是山丘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20世纪 8 0年代初以来 ,山西省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林草植被覆盖率由 1 983年的 7 2 %提高到 2 0 0 3年的 1 9 9% ,新增水土流失治理保存面积 1 86万km2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保存面积达到 4 75万km2 ,治理度达 44 %。 2 0 0 3年减少土壤流失 1 1 1亿t,比 1 983年降低 2 4% ,其中减少入黄泥沙 0 9亿t。今后要把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导入“以大流域为规划单位、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新的发展轨道。介绍了 2 0年来水保生态建设经验 ,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4.
重庆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 5 2万km2 ,年进入江河的泥沙量达 1 4亿t。“长治”工程实施 12年来 ,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1 5 18万km2 ,已治小流域年土壤侵蚀量减少近 80 % ,农民年人均增收 2 0 0元。全市建立健全了水土保持监督机构 ,培养出一支能征善战的行业骨干队伍。新世纪初期拟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 ,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 ,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水土保持投入 ,强化监督执法 ,提高水土保持的科技含量 ,依法开展水土流失监测预报。  相似文献   

5.
柳西小流域自 1993年被列为国家水土流失防治重点 ,8年来共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面积 10 0 7km2 ,治理程度达 80 %以上。综合治理使流域年土壤侵蚀模数由 1940t/km2 下降到 480t/km2 ,年人均经济收入由 1992年的948元提高到 43 0 0元。该流域水土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生态环境已趋向良性循环。介绍了具体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6.
自 1999年以来 ,河南省共有 6个县、89条小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和示范小流域。据统计 ,6个示范县平均治理程度达到 5 8% ,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 74% ,河流减沙率 6 0 % ;89条小流域平均治理程度达到 86 % ,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 84% ,土壤侵蚀减少率 79%。  相似文献   

7.
皇甫川流域重点治理开发的成效与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皇甫川流域自 1983年实行重点治理 ,至 1999年底共计开展重点小流域治理 75条 ,治理面积 2 0 10 8km2 。据对已验收的 64条小流域进行分析 ,水保措施年拦蓄径流总量为 5 0 82 14万m3 ,年拦截泥沙 1767 0 2万t ,二者分别提高了 7 0倍和 6 0倍。年人均产粮由 2 70kg提高到 886kg ,年人均收入由 2 94元增加到 1774元。重点治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样板作用 ,必将推进全旗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呼斯太河流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实施期为 8年 ( 1994~ 2 0 0 1年 ) ,总投资 85 0 0万元 ,将完成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 0 2 7km2 。截至 1999年底 ,6年共完成治理面积 2 3 5km2 ,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 ,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2 4%提高到 72 9%,土地利用率由 3 2 %提高到 82 0 %,植被覆盖度由 2 5 %提高到 72 %,土地生产力由 1741元 /hm2 增加到 3 75 0元 /hm2 ,人均收入由 62 8元增加到 2 485元 ,已显示出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2008—2012年凌源市8条小流域被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区共实施综合治理面积150km2,占下达指标的101.5%。验收保存面积为137.90 km2,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为91.9%。经过5 a治理,林草覆盖度提高18.7%。蓄水效率为59.2%,保土效率为86.1%,土地利用率达到99.5%,土地产出增长率达到69.9%,商品率达到81.2%。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累计增产值为15 022.47万元,平均净增产值3 004.49万元/a,人均纯收入达到5 515元,比治理前增长54.5%。预计到2022年,累计增加产值将达到160 803.11万元,人均年净增产值2 545.80元,人均收入将比2007年增长2.7倍。治理期效益费用比为2.91。运行期效益费用比为31.1。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莒南县是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县 ,全县已治理小流域 76条 ,防治水土流失 76 4 6km2 ,水保监管卓有成效。治理区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 16 5 %提高到 36 % ,农民人均年占有粮食由 315kg增加到 46 5kg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 6 80元增加到 2 5 6 0元。全县逐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
经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南充市华凤镇滑滩河小流域呈现出勃勃生机 ,昔日的荒山荒坡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 ,水土流失面积由 10 .82km2 下降到 4.5km2 ,林草覆盖率由 2 5 .5 8%增加到 46.2 8% ,农业总产值由 0 .76亿元增加到1.43亿元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 1970元上升到 3 15 9元。其主要经验是 ,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型农业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 ,重民利、重实效 ,把实事办实  相似文献   

12.
世行贷款昕水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建设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行贷款昕水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自 1994年正式启动以来 ,共完成投资 180 3 9 5 7万元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 2 63 9 94hm2 。通过 8年的建设 ,项目区年人均社会总产值由 64 6元上升到 3 884 4元 ,增长 5倍 ;年人均纯收入由 3 91 6元上升到 12 43 81元 ,增长 2 2倍 ;土地利用率由 5 1%提高到 5 6 6%,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项目区植被覆盖率由 3 0 6%提高到 3 7 7%,治理度达到 46 1%。  相似文献   

13.
经过5年治理,义县2008—2012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50.01 km2,共治理了10条小流域,治理措施保存面积148.24 km2,完成水土保持总投资5 874.13万元,治理程度达到76.1%。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组织和监管、注重队伍培养和后期管护、实行内业管理档案化等措施,使项目区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周颖璞 《中国水土保持》2020,(1):F0003-F0003
老乐山生态清洁小流域位于河南省确山县城西8 km处,痂域面积47.33 km^2,治理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群众居住环境差,经济发展滞后。2013年,老乐山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启动,分三期进行建设,累计投资4500万元,综合治理面积达到320 hm^2,修建溢流坝83座、塘坝4座,形成景观水系,结合旅游产业进行移民安置,高标准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回收设施。  相似文献   

15.
馒头营子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馒头营子小流域位于朝阳县西部台子乡境内,总面积19.03km2,水土流失面积10.80km2,占56.8%。该流域自2003年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大凌河流域老虎山项目区后,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治山治水活动。5a间完成综合治理面积795.4hm2,治理度达到了78.32%,林草覆盖率达到35.37%。2008年粮食总产198.83万kg,人均产粮803.35kg;经济总收入569.46万元,人均收入2300.85元。流域治理的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隋栋梁 《中国水土保持》2008,(2):F0002-F0002
马耳山小流域位于山东省诸城市南部低山丘陵区郝戈庄镇,流域总面积18.4km^2,水土流失面积12.7km^2,2004年被列为山东省水土保持补助资金项目,2年实施期内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5k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26.38%提高到77.56%,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348kg,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 13 75万km2 ,年平均输沙量 9 2亿t ,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 1/5 ,截至 2 0 0 0年底 ,全省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 5万km2 。 1999年遥感普查 ,土壤侵蚀面积仍有 12 89万km2 。退耕还林还草要把草灌作为陕北植被重建的主体 ,纳入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议水土保持在观念、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都要创新 ;国家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统一管理 ,依法由水土保持部门主管。  相似文献   

18.
余姚市通过抓好小流域治理、山区水库上游治理、平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四荒”开发等项目 ,整体推进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截至 2 0 0 1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4 4 78km2 ,治理程度达 5 4 5 %。其主要做法是加强宣传教育 ,搞好规划 ,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 ,建立多种形式的管理体制和多元化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9.
大通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 000~5 000 t/(km2.a)。近年来,大通县先后开展了重点小流域工程、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共治理小流域24条,完成治理面积718.69 km2,使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36.3%。截至2008年底,林地面积达到64 360 hm2,草地面积达到41 830 hm2,林草覆盖率达到34.4%,梯田面积达到22 978 hm2。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人均产粮482 kg,人均纯收入2 510元。介绍了大通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效、具体做法和今后工作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永春县针对山区山地资源多、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低,农村经济发展慢的实际问题,多年来探索实践出一条治理水土流失与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成功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1985年440km2减少为247km2,治理区土壤侵蚀模数由3 103.78t/km2.a减少为545.86t/km2.a,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52.3%提高到67.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65元提高到4 543元,农村呈现出山绿水清农民富的优美景象。全县已治理小流域35条,其中有狮峰、吾江、岵山、湖洋4条小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