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参地(参后地)永续栽参的土壤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是目前人参、西洋参栽培行业中急需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也是五十多年来众多参业生产者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由于人参、西洋参的生长需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林地土壤 ,在我国东北从 2 0世纪 50年代开始人们一直是靠毁林开地来发展人参和西洋参。由于该行业产值高、利润大 ,所以山林中具有最好的土壤和植被的地块几乎都被用做伐林栽参。据不完全统计 ,每年有近 6万亩林地被伐做栽参。由于人参、西洋参对光能的利用率很低 ,加之大面积土壤的裸露 ,因此参地的蓄水、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等森林生态效益日趋减少。…  相似文献   

2.
农田栽参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一直沿用毁林开地来种植人参 ,每年约有 6万亩林地被伐 ,用来栽培人参。人参忌连作 ,砍伐森林面积不断增加 ,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变干 ,气候干燥 ,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日本、韩国等国早已认识到这一点 ,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采取农田栽参。由于农田栽参便于实行园田化、机械化、水利化和管理科学化的管理 ,因此增强了战胜自然的能力。为人参生长发育创造最适宜的条件 ,是获得高产的首要因素。随着我国禁止毁林栽参政策的实行 ,农田栽参将是我国参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 施肥改土农田栽参应当选择土质比较肥沃 ,有机质含量高 ,质地疏松 ,湿度…  相似文献   

3.
西洋参原产于北美洲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和美国东部。原产地栽培西洋参大多不施用有机肥,主要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我国传统栽培人参中,也多不实行施肥的方法,认为施肥会烧须和烂根。而大多采用新开垦林地“伐林栽参”,伐林参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结构好肥力强,但是不利于生态平衡。目前,农田栽参是参业发展的方向。几乎任何良好的土壤,通过适宜的处理都能满足西洋参的生长。天津地区从1989年开始引种栽培,目前农田土栽培西洋参已获成功,有必要分析土壤理化性状,以便为高产栽培西洋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韩国人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栽培人参有千余年 ,一直采用伐林栽参的生产方式 ,由于人参忌连作 ,砍伐森林面积不断扩大 ,以至造成参、林矛盾 ,水土流失严重。韩国从本世纪 4 0年代开始采用农田栽参 ,其方法便于施肥改土、灌溉和其它田间管理 ,也便于实现参业生产机械化 ,有利于人参产业化生产。现在退耕还林人参下山势在必行 ,集国内 5 0年人参生产经验 ,引进了韩国现行栽培方法 ,推广平地栽参 ,是当务之急。高丽参在国际市场上负有盛名 ,其特点是 :平地栽参、人工施肥、栽培期短、质量好、产量高。韩国人参栽培有直播栽培和移栽栽培两种方法 ,直播栽培是把催芽的种…  相似文献   

5.
人参种植在阔叶林皆伐后的土壤里,种植一茬人参得砍伐一茬林木地,传统上需要30-50年的恢复后才能再种参。由于人参需要森林生态环境和林地土壤,从栽培人参开始至今,都是靠毁林开地来发展人参种植的。人们常常在林中选择最好的地形、土壤、植被来开垦参地;人参具有强烈的忌地性,  相似文献   

6.
老参地再利用研究--参参轮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几年的实施研究,建立了利用周期为1-3年的人参、西洋参短期互相轮作技术体系。采用了测土施肥,有益微生物菌剂处理土壤,调节土壤酸碱度等方法,经处理的老参地,人参和西洋参的长势、产量、病虫害及烧须情况,总皂甙含量等方面,与新林土栽参对照相比未见明显差异。经中试规模的推广应用显示,该参地短期轮作制的技术方法可行、实用、轮作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在长白山区自古一直采用皆伐林地栽培人参,而且只能栽培一茬人参,土地利用率很低、至今老参地大多荒废,参后还林也是近几年才采取的措施,研究解决老参地再栽参问题已是人参发展的关键。 传统的人参栽培技术,参地不使用肥料,怕烂参,但近十几年由于透光棚等一系  相似文献   

8.
正人参产业是吉林省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是东部山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重要名片。作为吉林省的特色产业,长久以来,人参栽培主要采用伐林栽参模式,每年都有不少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显而易见,伐林栽参模式下的参业发展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当下,伐林栽参的适参地资源已面临枯竭,而且每年政策允许伐林栽参的适参地指标又极为  相似文献   

9.
人参土壤改良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我国人参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土壤改良技术进行综述,从传统的伐林栽参、农田栽参、林下参栽培等方面阐述了人参土壤在改良过程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对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性药食两用植物,素有百草之王和灵丹妙药之美誉。传统的伐林栽参模式使森林生态破坏严重,随着新时代生态农业发展思想的提出与落实,现有的人参产业发展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调整、创新人参种植方式已势在必行。非林地种参是未来参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土壤改良、土壤消毒杀菌和灭虫、土壤微生物区系调整等措施,使土壤具有适宜理化指标,达到能够栽培人参并获得较高产量和效益是非林地种参的基本技术路径。按照非林地种参的技术路线,我们开展了白浆土农田地不同玉米秸秆施用量栽参试验,现将试验效果总结如下,旨在为非林地种参技术的推广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人类生活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人们不仅要服用人参、西洋参滋补身体,而且渴求品尝人参、西洋参的天然风味。这就要求广大参农种植出更多更好的,无公害、高品质的人参,西洋参。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传统的伐林栽参方式不断地得到改进。集安人参研究所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成功的研究出非林地栽参新技术,并且得到广大参农的认可,现以推广2万余亩。现将非林地种植人参、西洋参的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人参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 ,有农田栽参、山地栽参、林下种参等。最近一个时期在社会上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人参种植方式 ,就是在大缸里种植人参 ,即缸参。  目前对种植缸参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本文对缸参的栽培管理、费用等问题 ,作了具体的调查 ,为广大群众种植缸参提供初步的技术资料。我们于 2 0 0 0年 7月 2 6日~ 7月 2 9日对吉林省集安市财源镇、通化县和辽宁省新宾县、宽甸县、桓仁县等地的缸参种植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现就对种植缸参的调查和观察结果做一初步报道。1 缸参分布地区 ,数量及生长情况据调查 ,缸参主要分布以下几个地…  相似文献   

13.
农田栽参土壤改良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是我国传统中药,被称为"百草之王",自古以来在中医中被广泛使用,在吉林省中药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伐林栽参的栽培模式被国家禁止后,农田栽参成为人参产业发展的主要生产模式。文章对农田栽参中土壤改良技术进行了概述,讨论了物理消毒、化学消毒、施肥改土、绿肥回田的措施对参地的改善作用,文章对农田栽参模式的推广具有指导意义,为人参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老参地即栽种人参作货后的闲置地。人参有一重要特点,是不能连作,种过人参的参地,再栽种人参,则人参病害多,产量低。因此,老参地再利用一直是人参栽培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长期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由于我国老参地栽参和农田栽参技术一直没有重大突破,使我国人参栽培方式仍然限制在“伐林栽参”的原始做法上,极大地破坏了人参主产区的林业资源和生态平衡。科研工作者为解决老参地问题不懈努力30多年,已取得一些重要的进展,摸清了人参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土壤消毒、有机肥改土、绿肥轮作等技术,使人参轮作由33年缩短至6年左右,近年杨继祥等在人参与西洋参轮作方面又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解决老参地问题除了研究利用老参地继续栽种人参以外,尚有  相似文献   

15.
深化我国参业生产和管理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毁林栽参所带来的副作用,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建立农田栽参、林下种参两条腿走路的人参栽培生产制度,健全人参政策法规,促进人参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各位同仁 :我国发现和利用人参已有 40 0 0多年历史 ,可以说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生产人参的国家 ,目前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吉林省是中国人参的主产区 ,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85%以上。吉林省人参产地主要集中在通化、白山、延边地区。在这些地区 ,人参业已成为重要经济支柱。人参在吉林省种植业中产值排名第二 (玉米排第一位 ) ,是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在吉林省农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我国人参栽培历史已有 1 60 0多年 ,但目前仍是以传统的伐林栽参为主 ,致使大片的森林遭到破坏。每年因种值人参要毁掉的林地约 2 5…  相似文献   

17.
老参地、农田地土壤及作货人参、西洋参农残含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参地 ,即栽培过人参的土地 ,长期以来 ,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再栽培人参、西洋参。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对生态意识认识的增强 ,在广大人参栽培区已不允许再毁林栽参 ,这样就导致了栽培用地日益紧缺 ,现已影响到人参业的生存和发展。由吉林人参研究院承担的吉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研究”项目 (合同编号 :吉科合字第2 0 0 0 0 2 0 3 -0 4号 ) ,其研究内容就是利用处理的老参地、农田地栽培人参、西洋参 ,现已取得重大研究成果 ,该项目整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土壤改良菌剂、复合微生物菌剂和人参、西…  相似文献   

18.
人参是我国东北三宝之首 ,被誉为百草之王 ,多年来我国人参在栽培、加工、产品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韩国也是世界上栽培人参的主要国家 ,“高丽人参”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由于人参的忌地性很强 ,种过一茬人参的土壤不能再用做人参栽培之用。在我国主要是采用伐林栽参 ,这种做法 ,人参产量高 ,病虫害少 ,但却带来了极大的弊端 ,破坏了森林生态环境 ,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世界上韩国、朝鲜、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采用农田栽培人参和西洋参 ,他们的人参产量相对低 ,并且病虫害比较严重。为了解决人参栽培…  相似文献   

19.
靖宇县是中国的西洋参之乡 ,又是吉林人参的重点产区之一。近几年 ,全县人参和西洋参的留存面积每年都分别稳定在1 50万平方米左右 ,丰富的种参技术经验 ,为人参、西洋参安全越冬提供了保证 ,多年来 ,还未发生过人参、西洋参的大面积冻害。但 2 0 0 2年和 2 0 0 3年冬季的异常气候 ,不少种参户和参场不得不采取春播和春栽措施。为此 ,我们对两年来全县人参、西洋参冻害的情况作了调查 ,对产生冻害的原因作了具体分析 ,并提出了今后在异常气候频发的条件下确保人参、西洋参安全越冬的技术建议 ,为促进全县人参、西洋参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技术…  相似文献   

20.
2次实验结果表明,新土壤熏蒸消毒剂甲基溴在有一定坡度的林地老参地上应用效果不理想,仍然存在着烧须,烂根,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甲基溴熏蒸消毒平地农田土老参地土壤后再栽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人参的保苗率和存根率,并能使须根正常生育,产量增加和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