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苗黄、苗弱、枯死现象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整地粗糙有些地块尤其是秸秆还田的地块未压实或整地粗糙、土坷垃较大,易造成麦苗根系悬空,水分、养分相对缺乏,引起麦苗黄小瘦弱,也会造成小麦出苗不齐,稀疏。二、播种密度过大播种容度过大会造成小麦群体过大,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养分供应不足,导致叶片发黄。麦苗过于稠密,麦苗之间发生争肥、争光、争水等现象,导致黄弱苗。应根据时节、温度适量播种。  相似文献   

2.
一、原因近几年,笔者发现部分地块小麦出现叶片发黄、干尖等黄弱苗现象。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土壤干旱造成的弱苗此类弱苗多发生于底墒不足或透风跑墒又未浇越冬水的麦田。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专家热线     
《农村新技术》2012,(8):63-64
河南读者徐海波问:小麦为何发生黄弱苗现象?答:其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如下。1.土壤干旱。麦苗根系不良,次生根少,叶片灰绿色,心叶迟迟不长,生长缓慢,分蘖困难。对此类黄弱苗应及时浇水,采取锄划等措施。2.播量过大,麦苗密。3.播种过深。可结合中耕,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生长发育,扒掉部分覆土,使分蘖节盖土厚度变浅,处于适宜分蘖的位置,增强分蘖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原因近几年,笔者发现部分地块小麦出现叶片友黄、干尖等黄弱苗现象。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不断有群众反映部分地块小麦出现叶片发黄、干尖等黄弱苗现象,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出现弱苗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是受干旱、渍水、晚播、脱肥、土壤板结、播种过深及栽培密度过大等因素的影响。在小麦生产中,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弱苗,采用对症管理技术,促使麦苗由弱转壮,以利春后早发,挽回产量损失。一、干旱弱苗这类弱苗主要受旱情影响,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1小麦倒伏的种类及原因1.1小麦倒伏从时间上可分为早倒和晚倒,从形式上可分为根倒和茎倒。根倒多发生在晚期,受损失较小;茎倒则在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是倒伏的主要形式,损失较大。1.2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品种选择不当,秸秆过高或缺乏弹性,抗倒伏能力差;二是种植密度过大,个体发育不壮,秸秆细软柔弱;三是中前期水肥(氮肥)施用量大或时间不当,群体过大,麦苗旺长,故而田  相似文献   

8.
1小麦倒伏的种类及原因1.1小麦倒伏从时间上可分为早倒和晚倒,从形式上可分为根倒和茎倒。根倒多发生在晚期,受损失较小;茎倒则在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是倒伏的主要形式,损失较大。1.2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品种选择不当,秸秆过高或缺乏弹性,抗倒伏能力差;二是种植密度过大,个体发育不壮,秸秆细软柔弱;三是中前期水肥(氮肥)施用量大或时间不当,群体过大,麦苗旺长,故而田间郁闭,通风透气不良,引起组织柔嫩,叶大节长,“头重脚轻”造成倒伏;四是后期浇水不当,或是种植基础较差,根系发育不好,一遇风雨或浇水遇风,易造成倒伏。  相似文献   

9.
<正>1小麦倒伏的种类及原因1.1小麦倒伏从时间上可分为早倒和晚倒,从形式上可分为根倒和茎倒。根倒多发生在晚期,受损失较小;茎倒则在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是倒伏的主要形式,损失较大。1.2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品种选择不当,秸秆过高或缺乏弹性,抗倒伏能力差;二是种植密度过大,个体发育不壮,秸秆细软柔弱;三是中前期水肥(氮肥)施用量大或时间不当,群体过大,麦苗旺长,故而田  相似文献   

10.
<正> 小麦出苗后,受气候、土壤、生产条件或栽培技术等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弱苗。由于造成弱苗的原因不同,所以其形态特征也不一样,可根据“长相”推断诱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徐孜 《农家顾问》2015,(3):40-41
早春气温回升,小麦将进入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小麦返青追肥关键时期也将到来。多数农民在追肥时随意加大追施返青肥量,造成小麦倒伏、减产。就此建议农民朋友追施小麦返青肥要"三看",确保小麦丰产丰收。一是看苗情施肥在追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苗情分类追施。一般来说,晚播苗、弱苗应重施肥,提高分蘖成穗率;壮苗则少施或不施返青肥。同时,对于冬季没有形成壮苗或  相似文献   

12.
<正> 砂礓黑土区土壤的特点是质地粘重,物理性差,耕性不良,适种期短;土壤上浸,湿度过大,渗透性差;土层瘠薄,氧气不足。这类土壤对小麦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弱苗面积比例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麦产量的增加。分析弱苗形成的原因,及时采取转化措施,培育越冬壮苗,成为提高小麦产量的关  相似文献   

13.
<正>1原因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1品种选择不当。小麦品种茎秆过高,缺乏弹性,抗倒伏能力差。1.2种植密度大。播种量过多加之前期水肥过量,导致群体过大,麦苗旺长,田间郁闭严重,光合生产率降低,有机  相似文献   

14.
浅谈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的因素,主要有播种量过大、秋冬气温低、土壤湿度不适、播种质量不高、施肥不当、播期不当等,针对以上原因提出提高分蘖成穗的措施,主要包括精细整地、适期播种、精少量播种、配方施肥、提高播种质量、精细田管等,以提高小麦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一年一度的小麦播种即将来临,小麦播种的深浅程度直接影响着小麦的长势长相,因播种深度不当造成的冬前弱苗、黄苗、独杆苗、早春死苗、缺苗断垄等现象屡见不鲜,有些群众误认为以上现象是播种过浅所致,因而播种时宁深勿浅,严重地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但是,播种过浅同样影响小麦的出苗和生长.下面就小麦播种深度和长势的几个关系分析如何因...  相似文献   

16.
韩素芹 《农技服务》2002,(10):11-12
<正> 小麦出苗后,受气候、土壤、生产条件或栽培技术等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弱苗。由于造成弱苗的原因不同,所以其形态特征也不一样,可根据“长相”推断诱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1、干旱弱苗 这种苗表现为分蘖出生缓慢,心叶短小,叶色灰绿,中下部叶片由下而上逐渐枯黄,根少而  相似文献   

17.
<正>小麦苗期是指从小麦出苗到起身拔节期这一段时间,期间经历小麦出苗期、冬前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几个生育阶段。生产上常出现由于耕作栽培、施肥、田间管理措施运用不当,造成田间幼苗发黄的情况,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应注意避免。小麦苗期叶片发黄常见诱因和应对措施如下。1.整地质量不好。表现为田间幼苗长势不均,弱苗根系发育不良、分蘖少、生长细弱,往往伴随有叶缘干枯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前茬秸秆还田时留茬  相似文献   

18.
<正>猕猴桃发生黄叶黄化的主要原因是连年栽培种植,不合理施肥,管理措施不当,防治病害不到位,分不清是原性病害还是生理性病害等造成的。为了防治黄叶黄化,要明确黄叶黄化的原因,适时适当防治。常见症状一种是:叶片边缘黄  相似文献   

19.
正小麦将进入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小麦返青追肥关键时期也将到来。多数农民在追肥时随意加大追施返青肥量,造成小麦倒伏、减产。在追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苗情分类追施。一般来说,晚播苗、弱苗应重施肥,提高分蘖成穗率;壮苗则少施或不施返青肥。一般追施三元素硫基复合肥300 kg/hm~2配合新高脂膜粉剂800倍液提高超强肥  相似文献   

20.
<正>小麦出苗后,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弱苗。为便于因苗、对症管理,现分别介绍如下。土壤干旱造成的弱苗多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