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州区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监测净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1995-2008年,甘州区对9个新老疫区乡(镇)和13个非疫区乡(镇)的牛、羊、猪及全区奶牛进行了畜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应用血清学平板凝集、试管凝集反应共监测牲畜40811头(只),其中:牛18884头(含奶牛7205头)、羊19871只、猪2056头,检出阳性牛6头,阳性率为0.11%;应用细菌学方法分离培养流产犊、流产羔等病料346份,未检出布鲁氏杆菌。结果表明:畜间布病的阳性检出率在"稳定控制区"标准的基础上稳中有降,正在逐步向净化和消灭的目标挺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牛羊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开始出现反弹和回升,给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挑战。2015年青海省重新调整畜间布病防控工作,将全省分为监测净化区和免疫区,牛羊种畜和奶牛的监测净化和对其他牛羊的免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通过对2018-2022年青海省牛羊群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近年来青海省牛羊群布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系统评估畜间布病发生风险,指出了布病防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的防控建议,以期为制定本省布病防控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999年 12月 3 0日 ,经省州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鉴定验收 ,海北州牛羊布鲁氏菌病经多年的综合防制和监测考核 ,达到了卫生部、农业部规定的“稳定控制区”标准。现就其考核验收结果报告如下。1 考核方法 按照卫生部、农业部 ( 1988)卫地字第 2 1号文和农业部、卫生部 ( 1992 )农 (牧 )字第 43号文规定的布病诊断方法 ,疫区判定标准和控制区考核标准进行考核。2 考核结果 在 1992年牛、羊布鲁氏菌病防制同步达到“控制区”标准后 ,海北州在继续加强动物检疫、病畜淘汰和部分地区畜间免疫的基础上 ,重点开展了布病监测和防制效果考核。19…  相似文献   

4.
环青海湖地区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病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都有严重危害。至今,布鲁氏菌病仍是世界范围内严重流行的人畜共患病。本病在环青海湖地区曾广泛流行。1952年对牛羊布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绵羊自然感染率为29.36%,牦牛自然感染率为13.3%,人感染率15.39%,人发病率4.76%。为有效控制本病,从60年代初开展了牛羊布病的防治工作,先后采取布病19号苗预防注射、M5号苗气雾免疫等,经过20多年以畜间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取得了显著成绩。1992年经防治效果考核,牛羊布病达到了“控制区”标准。1995年到1997年又对牛羊进行了大面积的布病检测工作,3年共检测牛羊血清9360份,阳性率为0.053%,经有关部门考核达到了“稳定控制区”标准,从1998年起连续3年没有进行布病检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畜流动频繁,奶牛饲养量日益增大,增加了疫情传入和传播的机会。为此,2002~2006年对辖区的牦牛、奶牛、绵羊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曲阜市是山东省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重点疫区之一.多年来,我们采取畜间检疫、淘汰病畜、免疫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目前畜间疫情已完全得到控制.根据卫生部、农业部《关于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疫区判定和控制区考核标准》,1988—1990年连续三年对本市有病防制工作进行全面考  相似文献   

6.
广西是猪种布氏菌病流行的疫区.我们坚持以"检疫、免疫、淘汰病猪、推广人工授精"为主的综合措施防制猪布氏病,有效控制该病疫情.但在疫区应用猪型布氏菌二号弱毒菌苗免疫种猪,影响了猪布病的血清学诊断和对布病疫情的监测.为此,我们对猪种布氏菌强毒菌株C73攻毒和弱毒苗S2免疫种猪血清学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抗体消长的分析,提出了鉴别布氏菌免疫反应与强毒感染的合理检疫时间.  相似文献   

7.
正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牛、羊、猪种布鲁氏菌最为常见,其中羊种布鲁氏菌的致病力最强,约80%的人感染病例由羊布鲁氏菌引起。本文通过对2017~2019年88个山羊养殖场的饲养、引种等生产情况进行调查,采取检测-扑杀-监测-净化等综合防控措施,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c ELISA复核确诊,对山区家畜布病监测控制净化具有重大  相似文献   

8.
<正>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棘球蚴病是甘孜州的主要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畜健康。1甘孜州人畜共患病防控现状1.1布鲁氏菌病甘孜州布病防治工作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本着重点保护幼畜的原则,进行高密度、高质量的连片免疫,先后采用了M5、S2、M111号疫苗进行免疫,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以免为主,免、检、杀、消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至2007年,全州18个县均达到四川省布病控制区标准,其中有11个县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但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在我州曾广泛流行,对人、畜危害较大,自50年代开始,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取了以畜间基础免疫为主,免检结合,人间普种、普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到1992年全州牛羊布病率先达到“控制区”标准,1998年人间布病达到“控制区”标准。达标后各地在加强部分地区畜间免疫的同时,重点开展了检疫、淘汰、治疗和疫情监测等综防工作。1布病疫情回顾自50年代开始各地进行了羊布病感染情况调查,到50年代末共抽检羊168826只,平均阳性率达24.49%。1980年到1984年全州共抽检未经免疫…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4,(12):82-84
采用全乳ELISA、血清ELISA与胶体金试验检测奶牛布鲁氏菌病全乳和血清抗体,比较3种方法在布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同时探讨了全乳样品在冻融次数、保存时间等方面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等,为奶牛布病监测及净化方案制定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简称布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广西主要在猪发生布病[1],人也有被感染的报道.20多年来经过采取以监测、淘汰病畜、免疫和人工授精为主要措施的综合防治,广西人、畜间布病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健康高速发展.为进一步做好黄石市的布病净化工作,促进布病净化区域建设,2017—2020年黄石市畜牧兽医局按照"检测-扑杀-监测-净化"的技术路线持续开展了布病监测净化工作.监测结果显示,结合黄石市人疾控的数据和黄石市动物疫控的布病净化成效,在黄石市的羊场及牧区、农村和城镇居民中的布病阳性率都在逐年下降,种羊场已连续2年未监测到阳性个体,基本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黄石市羊场散养户居多且养殖户法律意识、生物安全意识依然淡薄,存在一定的风险.调查结果证明了黄石市布病净化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要想达到区域布病净化,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健康高速发展.为进一步做好黄石市的布病净化工作,促进布病净化区域建设,2017—2020年黄石市畜牧兽医局按照"检测-扑杀-监测-净化"的技术路线持续开展了布病监测净化工作.监测结果显示,结合黄石市人疾控的数据和黄石市动物疫控的布病净化成效,在黄石市的羊场及牧区、农村和城镇居民中的布病阳性率都在逐年下降,种羊场已连续2年未监测到阳性个体,基本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黄石市羊场散养户居多且养殖户法律意识、生物安全意识依然淡薄,存在一定的风险.调查结果证明了黄石市布病净化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要想达到区域布病净化,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本文对一起奶牛布病疫情的实验室监测、流行病学调查、防控处置措施等进行了介绍,以期为今后奶牛布病疫情的净化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迅速拔掉我省城镇奶牛布病疫源,使城镇居民食用牛奶及其制品安全,我省于1988年开展了城镇布病奶牛净化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奶牛布病采取了检疫、扑杀病畜和健康奶牛免疫等综合性防制措施,并调整了免疫程序、加强了监测和考核验收。1989年长春、吉林两市郊区布病奶牛首先净化。可见,我省城镇布病奶牛净化进展迅速,大有希望。 1.对奶牛布病坚决采取“检、免、杀”的原则 1989年对全省32个县(市、区)城镇奶牛布病进行了抽查,抽查结果请看下  相似文献   

16.
正1动物布病总体形势1.1布病疫区分布历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家畜布病呈普遍性流行。四川省其他19个市(州)农区和城市郊区的家畜布病主要是从疫区引进奶山羊、奶牛等种畜带进,呈散在性流行。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和疫区判定标准,全省目前共计有48个布病疫区县,分布在阿坝、甘孜州和成都、雅安、凉山、内江、绵阳市(地、州)。1.2畜间疫病情况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  相似文献   

17.
《兽医导刊》2008,(7):21-2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广西玉林市曾是布病的老疫区。玉林市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兽医技术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经过采取“加强监测、强制免疫、强化检疫、消毒灭原、扑杀病畜、推广人工授精配种技术”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奶牛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和结核病都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海北州布病已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为了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巩固综防成果,保证给人们提供卫生合格的牛奶及奶制品,海北州连续三年对上市供奶的奶牛布病和结核病感染情况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动物保健》2008,(7):21-2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广西玉林市曾是布病的老疫区。玉林市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兽医技术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经过采取“加强监测、强制免疫、强化检疫、消毒灭原、扑杀病畜、推广人工授精配种技术”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本省牲畜布病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2012~2016年,连续5年用试管凝集试验对全省所有存栏奶牛的血清及部分其他品种牛、羊、猪的血清进行了布鲁氏菌病监测,共监测血清703776份,阳性1192份,阳性率0.17%;2007-2013年监测阳性率分别为0.11%、0.28%、0.12%、0.19%和0.14%.监测结果表明:全省布鲁氏菌病监测阳性率总体较低,呈现良好的低位波动态势;不同动物品种间布鲁氏菌病监测阳性率差异较大;不同类型场点间布鲁氏菌病阳性率表现出随饲养管理水平提高而下降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