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邵玉昌 《养蜂科技》2003,(3):14-14,16
蜂场常规管理中向蜂群内介绍蜂王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一个蜂场在一年的春、夏、秋三个季节里随时都有失王群的出现 ,或者更换老劣蜂王。一般来说 ,诱王不外乎 2种方式 :一是直接诱入 ,二是用王笼诱王 ,诱王时一成不变的一条就是蜂群有失王感和混合气味。不同群里的蜂王与工蜂都是靠气味来区别的 ,诱王除了气味混合外还与节气、外界蜜粉源是否充足以及蜂王的颜色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节气工蜂对蜂王的依赖程度不同 ,外界蜜粉源充足时期 ,可直接放王 ,因为每个蜂箱内的气味都是同一种蜜源的气味 ,缺蜜时期可用王笼诱王。如果外界又缺蜜源时 ,即…  相似文献   

2.
《养蜂科技》2006年第2期载有《诱王后蜂群出现工蜂咬杀现象探析》一文,是篇难得看到的文章。老养蜂作者时集成把数十年的诱王成败作了介绍,使初养蜂者增加了不少知识。懂得虽然小如一个蜂群,但内部却是十分复杂的。介绍蜂王时就看得出来,有的工蜂欢迎新王,有的工蜂就不接受新王,成为两派,一派要保卫蜂王,一派要刺杀蜂王。以小喻大来讲好,好比一个民族,没有了首领,有的主张本民族中选举,有的就欢迎外来领导。就是本民族选举,复杂的要经过几次选举,然后才能选出。诱王成败的原因很多有蜂性、气温、花源、环境、节令等等。蜂性就是有和善与凶…  相似文献   

3.
《中国蜂业》2011,62(8)
将蜂王囚人工蜂不能进入的王笼里,放在继箱的框梁上,让蜂群饲喂。24小时后,如工蜂不围王笼,可将王笼换成工蜂可自由出入的竹王笼,仍放在原处。如果工蜂不围攻蜂王,就可将蜂王放出,让蜂王产卵。两天后将蜂王带脾放人巢箱无王一侧。  相似文献   

4.
王德朝 《蜜蜂杂志》2005,25(10):27-27
王笼在养蜂生产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给无王群介绍1只新蜂王,需要将蜂王扣在铁纱王笼内保护起来,让工蜂咬不到蜂王,待蜂王与工蜂的气味融合后,再放出蜂王。在囚王断子杀螨期、越冬期,均要将蜂王关入竹节王笼内。标准的竹节王笼栅栏孔为4.30m m,工蜂能自由出入王笼,饲喂蜂王,同时将蜂王信息从王笼内带出来,传播到整个蜂群,而蜂王则爬不出王笼。目前市售的竹节王笼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栅栏孔为3.38m m。笔者曾经用这种王笼代替铁纱王笼给无王群诱入1只种王,结果个体小的几只工蜂钻入笼内把种王咬死;后来又用该种王笼囚王断子杀螨,许多工蜂拼命地…  相似文献   

5.
处于亲密阶段的蜂群也会从亲密阶段返回冷落阶段再至敌视阶段,这种现象从我们囚王、放王失败后的蜂群中表现出来。当我们把1只产卵蜂王用王笼囚(或扣)一段时间放出后,经常出现工蜂围王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蜂群活动季节较为明显,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蜂王被囚后即...  相似文献   

6.
较长时间失王蜂群的诱王方法较长时间失王的蜂群多数会发生工蜂产卵,“浆蜂”更甚。生产王浆的失王群,工蜂不筑造王台,也不产卵。这样的蜂群,诱入蜂王的成功率极低。据观察,诱入时蜂王似被接受,但数小时之内几乎100%被围杀或驱逐出巢,且巢前不出现围王的迹象,...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春、夏、秋季节,蜂群常发生围王的现象,以致影响蜂群的繁殖和生产。蜂群围王的原因:一是受惊,因检查操作不慎使蜂王受惊,行动慌张,类似陌生蜂王,会引起工蜂围王;本群处女王交尾回来,因气味和行动异常,有时也会引起围王。二是异己,发生在直接诱入时不接受,处女王交尾投错群,蜂王诱入时受惊飞逃投错群等情况。三是保护,偶然在继箱上出生的小蜂王,企图钻下隔王板攻击产卵王,此时工蜂为了保护产卵蜂王,群起围攻这种劣而小的处女王,常被其围攻致死。四是混乱,因盗蜂、治螨或者其他敌害侵入,造成混乱而引起围王。解救法:1)投水解围将被围蜂…  相似文献   

8.
诱王时把失王群每脾两面的蜂身上都喷上"绝螨二号"药液,把准备诱入的蜂王身上也喷上药液,马上放在正嗡嗡作响的蜂群中去,工蜂不围攻,蜂王很安全.  相似文献   

9.
李乐丰 《中国蜂业》2004,55(3):15-15
很多养蜂人都有体会"扣王容易,放王难".本人业余养蜂10多年,对蜂群越冬采取过自然断子法,两次扣、放王断子法和一次扣王断子法.总结十几年的经验教训,深感一次扣王放王断子法是最理想的.一是蜂王被扣在王笼中,箱内一冬无子,蜂群安静,越冬蜂死亡率低,工蜂寿命长,春繁蜂群壮."立春"后,蜂王有产卵欲望,只要放开蜂王便开产.  相似文献   

10.
谈谈诱王     
我们知道,有无蜜源对诱王成功与否的影响很大,哪怕外界稍有蜜源,无论什么方法都容易成功。但在外界没有蜜源的情况下,能不能直接诱王成功?本人经过多年的摸索,采用直接诱王,效果较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在傍晚蜜蜂大部归巢后,将需换王的蜂群打开,将老蜂王取出,放在一个王笼里,然后挑选一个正有幼蜂出房、上面幼蜂多、适合蜂王产卵的老子脾放在一边。再从小群里把有新蜂王的巢脾拿来,捉住新蜂王放在手上,手靠近已挑好的老子脾,让新蜂王爬到上面去。稍观察一会儿,如果工蜂不咬新蜂王,(工蜂把新蜂王围成一圈没有关系,只要不咬就行。)就把这个脾轻轻放回群内,直接和其他巢脾靠好,不必间隔空隙,位置要在边蜜脾的里面,然后盖好。巢门口不发现叼出来死蜂,就是无问题,过一日就可打开蜂  相似文献   

11.
人工育王     
许忠林 《蜜蜂杂志》2004,(12):26-26
1 育王前的准备工作只有在天气、蜜源、蜂群群势3个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才可培育出优质蜂王。一般在气温不低于15 ℃,蜂巢温度为32~35 ℃和相对湿度为75 %的条件下较适宜;在蜜粉充足的时期,挑选适龄蜂最多的蜂群为育王群;育王前将所选群的蜂王囚禁9天以上,做到群内无虫。2 选择优质王台2.1台基的大小先要选好优质适宜的王台基,最好用蜡制台基,台口直径以8~9 mm为宜,王台基太小影响处女王在台内的发育;太大育出的处女王个头反而小,也不健康。2.2 利用自然王台基在同一条件下,蜂群自然分蜂培育出的自然王的体质要比人工育出的好,其婚飞时间…  相似文献   

12.
关山峰 《蜜蜂杂志》2007,27(2):27-28
(接上期) 3 人工育王的小窍门、注意事项和简易工具 3.1人工育王的小窍门 窍门一中蜂人工育王可采用自然台基和王台条嵌脾方法.分蜂季节,在中蜂强群中经常可见到建造完整厚实的自然台基,应留意取下保存,可代替人工王台使用.实施人工育王时,先将自然台基蜡粘在正方形小木块上,木块长、宽各22 mm,厚4~5 mm,后将小木块蜡粘在杉木台条上,王台条长370 mm,宽15 mm,厚10 mm,每条8~10个台基.人工育王开始,先从育王群中取出一张老一点的蜜粉脾(使用1年以上,巢房中有茧衣带黏性)作育王脾.  相似文献   

13.
关山峰 《蜜蜂杂志》2006,26(11):42-43
(上接2006年第8期)1.5精心挑选组织好育王群1.5.1定向选群大场3~5群,小场2群以上。基本条件是生产力强,生活能力旺盛,繁殖发展复壮快,抗病害能力强,性情温驯方便管理,高产性能稳定等。定向条件还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尽量满足和服务于社会。如产蜜性、蜜浆并重性、快速发展种蜂种王的能力等。一句话,定向选群就是在集团群中挑选育王群,做到优中选优,并灵活掌握。1.5.2群强蜜粉充足预定在一个主要蜜粉源盛花期实施人工育王,必须在移虫前1个月挑选好育王群,并精心饲养成强群,移虫前3~5日组成育王群,其群势应有15框足蜂,其中应有8框以上封盖子…  相似文献   

14.
关山峰 《蜜蜂杂志》2006,26(8):33-34
人工育王可以精选良种、杂交繁育,按照人们的意愿培育适应生产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品种品系。按计划定时定量成批培育蜂王,为组织完成完善人工分蜂、换王、储存蜂王等提供方便。1蜂王人工培育“春育一只王,全年一箱蜂”“王优、群强、场旺”,这些谚语说明了良种蜂王的作用,以及促进和提高养蜂生产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人工育王是养蜂致富必不可少的重大技术措施之一,被当今养蜂生产和科研单位广泛应用和研究,并在不断完善、发展和提高。1.1精选良种使用良种是人工育王之基础。蜜蜂良种的来源:一是向品种优良、信誉好、实力强、效益佳的国内外良种…  相似文献   

15.
关山峰 《蜜蜂杂志》2007,27(1):34-36
(接上期) 2.2 产卵王的管理和使用 人工培育蜂王具有成批操作、时间统一、可控制与精选育王的数量和质量等优点.新王产卵后,除自然分蜂或迁移飞逃外,终身在蜂巢内生存产卵,不再飞去,其全身尤其是腹部逐渐变得粗而长,行动变得稳健规全,工蜂圈围护理饲喂,产卵由少到多,子脾规则齐整,呈圆圈形扩大等,这表明产卵新王正在逐步发育成长壮大,整个生殖系统,全部产卵器官,及其各项功能正在发育完善.由于蜂王是在体内受精,并能控制受精或未受精卵的产出,且在前5月内产雄蜂卵较少.这些优点特征和性能,为综合管理与合理使用产卵新王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提供了一些方便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6.
宋福仁 《蜜蜂杂志》2011,31(4):22-22
首先要解释一下标题,“仿生学育王法”是模仿蜜蜂生物学特性,把各蜂群都育王,这样育出来的蜂王质量好、成功率高,做好了能达到百分之百省工、省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关蜂王问题,蜜蜂刊物上不断刊登有关的文章,有的还开展了大讨论。无疑这对养蜂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养蜂人在实践中体会到,在相同的条件下,蜂群发展的快与慢,蜂产品收获的多与少,关键在蜂王。其中,蜂王抗病抗逆能力的强与弱,能否维持大群,是否温驯等因素,都是由蜂王的品种和遗传基因的优劣决定的。为此,养蜂人不惜千里迢迢,花重金购买优良种蜂王。对于改良蜂王的品质,提高蜂产品的产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的一位养蜂师傅,为了提高蜂王浆的产量,前些年,从浙江省平湖市(浆王)种蜂场邮购来种王在全场更换蜂王后,王浆产量…  相似文献   

18.
19.
笔者在40多年的养蜂经历中,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诱王方法,现介绍给同行根据具体情况选用。1直接诱王法在黄昏时,把要介绍的蜂王轻轻捉住放在巢门口,任其自行慢慢爬入巢内。也可在蜂王体上滴几滴蜜(糖液),使蜂王进入巢内后吸引工蜂舔食,有利于气味融合,消除敌意。这种方法简单,且蜂王进巢后即可产卵。倘若外界蜜粉源缺乏、盗蜂猖狂,则不能采用此法。2用纸盒诱王选择火柴盒1只(也可用硬纸板自制纸盒),抽出盒芯,在两头用剪刀剪米粒大小的几个小孔,把要诱入的蜂王放进盒内;盒子两头可浸点糖液,随即放进巢内,夹在两脾的中间,工蜂当即爬向盒子两…  相似文献   

20.
蜂王产卵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为实验材料,在2 h内观察蜂王标记产卵,20天后取样.运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分子技术和NTSYS聚类软件分析各个卵之间的亲缘关系和亚家庭数组成.结果表明:蜂王在短时间内不会固定产某一个亚家庭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