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陕西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共有328.05万hm2,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位于北部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榆林沙地,面积321.45万hm2,是防治荒漠化土地的主体;另一部分是渭、洛河下游三角洲地带大荔沙苑的冲积沙地,面积5.6万hm2,全省有靖边、定边、横山、...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金昌市荒漠化土地现状的综合分析表明,金昌市是一个沙漠化土地扩展的地区,扩展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并分析了荒漠化防治中存在的限制因素和有关技术、政策问题,提出了今后防治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荒漠化和沙化是全球极为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还关系到全球社会稳定。湖南省现有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总面积865599hm^2,其中荒漠化土地面积807527hm^2,沙化土地面积58072hm^2。根据湖南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形成的主导成因进行归类,湖南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类型主要属于水蚀荒漠化类型。湖南省部分地区的特殊地形条件和土壤环境为水蚀荒漠化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丰富的降水条件为水蚀荒漠化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水力条件。  相似文献   

4.
略谈土地荒漠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危害刘槐荫土地荒漠化已被列为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目前,全球有9亿人口受荒漠化影响,主要分布在亚非拉等发展中地区。全世界有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危害。现在,全球荒漠化土地已达3600多万平方公里,并...  相似文献   

5.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人类对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土地退化。中国有2.62亿公顷土地正在荒漠化和已变成荒漠或沙漠,中国防治荒漠化的任务十分艰巨。荒漠化土地分类是防治的基础。这对于掌握土地退化规律,以及应采取的治理措施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呼和浩特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2009年),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情况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危害情况。同时,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与地形地貌的分布图叠加,对重点治理区域和治理旗县的特征、方向进行了分析。应采取分区域、分类型、重点突破的方式,推进生态体系、工程体系、产业体系、保障体系,构筑起防治荒漠化的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2004年、2009年两期TM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2004年巴彦淖尔地区荒漠化监测数据基础上,通过人机交互解译的方式,提取巴彦淖尔地区荒漠化信息,运用GIS手段,对巴彦淖尔地区荒漠化土地按荒漠化类型、荒漠化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巴彦淖尔地区以风蚀荒漠化为主,81.7%的荒漠化土地是风蚀荒漠化;巴彦淖尔地区风蚀、盐渍化荒漠化分别增加2.1万hm2和0.67万hm2,水蚀荒漠化减少0.01万hm2。  相似文献   

8.
为了定期掌握自治区东部区荒漠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信息,2004年开展了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文章通过对荒漠化土地监测范围、类型、程度、成因等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荒漠化土地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疆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 新疆是我国荒漠化及沙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也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新疆的土地荒漠化及沙化问题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新疆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已严重影响到我区各族人民的生存、生活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成为制约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防治荒漠化在新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为掌握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国家和自治区制定防治荒漠化和防沙治沙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自治区林业厅在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下,分别于1994年和1999年组织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工作,其成果为全区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并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0.
Key Strategies Against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其成因.提出了中国在防治荒漠化工作中所采取的主要战略措施,其中包括:(1)通过大众传媒加强荒漠化防治的宣传与教育力度;(2)加强法制教育和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3)通过加强先进科学技术推广与人员培训,促进荒漠化防治工作、巩固成效;(4)制定优先政策,加大投资力度,促进荒漠化防治工作的大力发展.最后,本文介绍了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地荒漠化防治技术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化防治技术体系包括荒漠化防治技术构建的理论基础、荒漠化防治技术及模式。从沙漠物理学、荒漠化的生态学机制、沙漠生物学3个方面,对荒漠化防治技术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明;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4个气候地带的区域范围,分析了我国荒漠化防治技术及模式,分析发现我国荒漠化防治技术及模式表现出3个特点:综合性、多样性、兼顾性。荒漠化治理应加强荒漠化土地承栽力、荒漠区水分平衡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荒漠化防治模式的效果与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研究。我国南方湿润地区岩溶荒漠化、风蚀荒漠化等现象也较严重。且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相关防治技术及模式也不多,因此还应加强对南方湿润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重视的环境问题之一。根据2004年监测结果,我省共有荒漠化土地298万多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5%。全省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榆林地区古长城沿线,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风蚀、水蚀和盐渍化并存,加重了荒漠化程度。二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三是植被较少,且分布不均匀。总体而言陕西省荒漠化土地面积比重较大,防治荒漠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国荒漠化发生发展的特点和国情决定了防治荒漠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预防为主,积极防治,科学合理利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生态脆弱度的灰色评判法建立了沙质荒漠化的干扰-应变关系,进而求算了不同荒漠化程度样地的生态脆弱度,结合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等特征指标对东北西部沙质荒漠化地区土地荒漠化作出评价:该区的土地沙质荒漠化可分为强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轻度沙漠化、微度沙漠化、潜在沙漠化五个级别,各等级及其相应的生态脆弱性、植被群落多样性、群落稳定性等指标可用于中小尺度的荒漠化土地评价图的绘制,其可作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与《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内容含义一致,为我国荒漠化监测服务的荒漠化土地分类系统。对我国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植被退化、盐渍化等土地退化过程及其地表形态类型作出客观反映。  相似文献   

15.
甘肃土地荒漠化与人类活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谭雅枝 《甘肃林业科技》2002,27(1):22-25,56
受到各国普遍关注的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大部分区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荒漠化土地分布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既有风蚀沙化为主的风蚀荒漠化,又有水土流失为主的水蚀荒漠化,还有以不合理灌溉等人为作用为主形成的土壤盐渍荒漠化。就甘肃省荒漠化土地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土地荒漠化现状、变化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搞清青海省荒漠化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治理提供依据,通过遥感数据解译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省荒漠化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青海省现有荒漠化土地1 913.8万h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6.7%,其中风蚀荒漠化类型土地面积为1 296.1万hm2,占荒漠化总面积的67.7%。青海省土地荒漠化总体呈现逆转趋势,近年来荒漠化土地年均减少0.6万hm2,年减率0.03%,但盐渍荒漠化增加3.3万hm2,年增率为0.36%,荒漠化林地增加33.6万hm2。根据青海高寒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现状及特点,主要采取生物与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金塔县的荒漠化概况 金塔县是甘肃省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县份之一。全县有荒漠化土地面积1815.7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4.39%。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765.2万亩,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50.52万亩,主要分布在县内南部白水泉、北部明沙窝、中部东沙窝和东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四大中温带干旱区。  相似文献   

18.
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我国北方地区现代风蚀荒漠化土地成因的基础上,指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激增及过度放牧、滥垦乱樵、水土资源过度开发等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为了有效地防治土地荒漠化,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利用水土资源,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综合治理与综合经营相结合,注重生态效益;把林草植被建设作为防治荒漠化的主体,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重视应用推广先进治理技术,坚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防沙治沙。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荒漠化土地特点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北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荒漠化面积最大,但荒漠化程度最高的是草地。由于河北省地处干旱、半干旱过渡地带荒漠化敏感区,其荒漠化土地的特点也受其特有的自然、历史和社会环境所决定,荒漠化土地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有其自己的规律。分析研究和掌握荒漠化土地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有助于更好的预防和治理荒漠化。虽然目前河北省总体沙漠化程度尚轻,但仍需提高重视,坚持因地制宜、多重效益并重的原则,加大投资力度,调整产业结构,科技兴农治沙,以确保河北省及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20.
以克拉玛依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荒漠化现状及2004年荒漠化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荒漠化土地在减少,在荒漠化类型及程度中,确定了研究区域以风蚀和盐渍化并存的荒漠化类型,10年间,风蚀和盐渍化荒漠化程度在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