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1概念和历史沿革 1.1概念 农作物的品种名称,是按照特定规则,标示某个农作物品种区别于已知品种的特定文字组合。它可以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名称(如授权品种、审定品种和转基因品种),也可以是品种持有者(或育种者)自行确定的名称。  相似文献   

2.
1目前品种推广的基本情况1.1新品种数量不断增多,丰富了种子市场《种子法》实施后,植物新品种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选育的品种得到推广应用,育种者依法获得了相应的经济利益,改变了过去育种者无偿育种的局面,激发了广大育种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农作物新品种尤其是“两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新品种育种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3.
水稻不同品种分期播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两因子随机区组试验,对五个不同品种(组合)、三个不同播期及品种与播期的互作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地及气候类似地区,宜推广早中熟杂交稻组合金优晚3等;适宜的播种期为谷雨节左右;早中熟品种(组合)宜在适期播种,晚熟品种(组合)宜适时早播。  相似文献   

4.
《作物育种信息》2005,(11):F0003-F0004
埃及棉花研究所是棉花科研的权威机构,下设以育种为中心的5个研究室和以纤维品质检测及纺纱性能测试为主的4个研究室以及品种资源室(有152个品种)。该所的育种室是棉花育种的主要单位,埃及绝大多数棉花品种由此育成。此外,种性保纯研究室(提纯复壮室)、区试研究室(区试站)、地区研究站以及植保所、植病所等单位在进行研究、试验工作的同时,也协助进行一些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甘蔗(Saccharum spp.)是一种热带植物。在印度,开始于20世纪初期的系统育种育成了适宜亚热带环境的品种。尽管有较长的育种历史,但系统育种者并不了解这些品种的遗传结构。本研究采用扩增片断长度多态(AFLP)方法,鉴定了暇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栽培的28个商品甘蔗品种。研究中所用的12个选择性引物组中有11个可以逐个地相互区分全部品种,这表明了这些引物组在鉴别甘蔗品种方面的有用程度。  相似文献   

6.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许多育种工作者的主要育种目标就是鉴定和创造抗锈资源。本文报道了与‘Otane’品种持久成株抗性连锁的SSR标记的检测工作,‘Otane’自1984年在新西兰释放以来就具有这种抗性。试验材料为‘Otane’与感病品种‘Tiritea’组合的加倍单倍体群体,在温室和田问目测评价106E139(+)条锈病原的成株侵染类型(IT),在田间目测评价最终病害严重度。  相似文献   

7.
石建尧 《种子》2006,25(3):70-71
我省地处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而土地资源却相对较少,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高效农业和外向农业的发展,积极鼓励各地开展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利用,推动了我省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了我省育种水平的提高(丰富了育种材料、提高了育种目标)。农产品“来料”(种植进口品种生产的农产品)加工出口已发展为我省的农业优势产业,出口企业和广大种植户通过种植进口品种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赵县实验基地以烟农19 为母本、师栾02-1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育成优质、高产、抗寒、抗倒伏、早熟小麦品种轮选49。该品种于2021 年分别通过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审定(国审麦20210150)和黄淮冬麦区南片河南省审定(豫审麦20210044),2023 年进入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介绍了轮选49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栽培技术要点及育种经验体会,并对今后优质强筋小麦育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两淮麦区小麦品种穗发芽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风  肖文言 《种子》1994,(4):1-6
对两淮麦区40年来代表性小麦品种穗发芽敏感性进行了全面研究,主要结果是:(1)黄熟期的培养皿种子发芽、水层纸巾穗发芽、延期收获田间穗发芽调查和α-淀汾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对鉴别小麦品种穗发芽敏感性都有显著的效果;(2)经改进的水层纸巾7天穗发芽度试验是简便、有效、功能全面和适用性好的鉴定方法;(3)小麦品种穗发芽敏感性有4种类型:种子深休眠的低敏型、种子浅休眠与其它机制联合作用的低敏型、种子浅休眠的中敏型和无任何保护机制的高敏型;(4)低敏型和中敏型都有红、白皮两类品种,高敏型全是白皮品种;(5)红色种皮除有助于种子休眠外,还有延缓和减轻田间穗发芽的效应;(6)、1980年代以来的小麦品种抗穗发芽性有严重退化趋势,抗性品种只占12.5%,而50-70年代的供试品种有81.8%是抗穗发芽的;(7)就其重要性,抗穗发芽育种的地位不应低于抗病育种,应改善沿淮、淮北小麦品种布局,重视选择推广红皮品种;(8)小麦抗穗发芽育种选择指标─黄熟期7天穗发芽度;高抗<1.15、中抗<1.70;(9)推荐红皮品种博爱7023和马场2号、白皮品种丰产3号和百农3217为小麦抗穗发芽鉴定试验的标准品种。  相似文献   

10.
赵红  范和君 《种子》1994,(1):35-38
该文利用1980-1992年全国黄淮南片及河南省水地小麦区试验资料,分析了“六五”和“七五”黄淮南片麦区育成品种特点及在生产上的应用情况,根据该区的生态条件,生产发展水平等一系列综合条件,提出大面积(亩产350-450公斤)生产条件下对丰产稳产广泛适应性品种性状的要求和今后的育种目标,并在选育广泛适应性品种的方法和途径上,与育种者商榷。  相似文献   

11.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展抗枯、黄萎病育种以来培育的105份骨干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20个AFLP引物组合在该品种群体中扩增了1498个AFLP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232个,占总标记数的15.5%。单一引物组合扩增的DNA标记数变幅在49-111之间,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的总标记和多态性标记分别为74.9和11.6。  相似文献   

12.
自2009年2月开始.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承担了科技部《中巴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联合研发》项目。为此,公司针对巴基斯坦气候特点.共筛选了19个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组合)。于2010年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进行了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由巴基斯坦玉米育种家MobsinRaza先生承担.以期鉴定出集团公司的玉米品种在巴基斯坦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性状.为公司玉米品种走出国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豆育种学家已经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改良了缺铁失绿(IDC)抗性,然而许多IDC抗性品种的产量都低于IDC敏感品种。环境在IDC抗性表达方面的重要性阻碍了IDC抗性育种进展。不依赖于环境的选择策略,如标记辅助选择可能会提高育种效率。本文旨在研究以前报道的位于控制IDC抗性数量性状位点的SSR标记是否与育种群体的IDC抗性有关。本试验在衣阿华检测了与8个控制IDC抗性QTL遗传连锁的108个SSR标记。本研究所用育种群体是由Pioneer9254与A97—770012的组合建立的。  相似文献   

14.
植物品种保护的技术标准(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品种保护的技术标准(上)农业部农业司吴晓玲1品种保护需要的条件植物育种家权利(PBR)的有效实施需要对其主题及被保护的品种加以明确的说明,以便按照世界种子与植物产业的经验来鉴定受保护品种的样本。对一个品种的描述要符合以下几个要素:①该品种应与其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在水稻基础研究和水稻品种培育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水稻基础研究和育种技术的全面提升.Peleman等提出了水稻“设计育种”(Breeding by designl的育种理念,即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水稻生物体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以达到育种目标.最大化满足人类对水稻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品种设计与商业化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江 《种子》2001,(6):39-41
本文讨论了商业化育种过程中,品种选育的方法问题,通过对当前育种科学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商业化育种状况的分析,提出了以品种设计为基础的商业化育种方式,文章简要阐述了品种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对未来商业化育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甘肃省天水市种子管理站(741020)林晓霞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将育种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在当前实施“种子工程”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正确认识区试工作的重要性1.区试是整个农作物育种工作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8.
大豆育种方法影响品种选育的成败与效果,分析已育成品种的育种方法,既可以总结过去又可以指导未来,在大豆品种改良创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已育成合丰(合交、合农、佳豆)号系列大豆新品种119个,其中有性杂交育成品种97个,系统选择育成品种6个,无性嫁接育成品种2个,有性杂交与辐射育种结合育成品种7个,有性杂交与航天育种结合育成品种4个,杂优利用育成杂交大豆品种3个,说明常规育种仍是最有效的育种方法。大豆分子育种代表了大豆育种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目前,我国大豆分子育种技术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尚未在育种上广泛应用,推进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育种技术结合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淀粉及全粉加工型马铃薯陇薯6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甘肃省传统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当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大多是粮菜兼用型品种,十分缺乏各类加工专用品种。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针对这一突出问题.积极开展马铃薯加工专用型品种的育种,至2003年选育出淀粉与全粉加工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6号(原代号L9408—10)。该品种具有抗病、高产、  相似文献   

20.
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原浚县种子公司)玉米研究所成立以来,在玉米育种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先后育成了丰黎98、丰黎2008、丰黎99、丰黎8号等玉米新品种,通过了陕西省、河南省、北京市和湖南省审定,对促进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和产量的提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近几年,我们通过引进和改良品种资源,针对目前生产需要,选育了一批优良杂交组合,通过参加河北、山西等省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其中有3个(品种)组合顺利通过了2008年在河南省、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审定,这3个品种是:丰黎9号、丰黎58、丰黎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