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前已证实酸酪乳和其它发酵乳制品,能在小鼠体内减少Ehrlich氏腹水癌细胞的数目。本研究比较多菌酛乳酪乳和酸酪乳在小鼠体内及Ehrlich氏腹水癌细胞培养物中的抗肿瘤性能. 在0天、小鼠腹腔内接种1×10~6Ehrlich氏腹水癌细胞。于1天起以酸酪乳或多菌酛乳酪乳代替饮水,于4、5及6天先后将小鼠杀死,计数腹腔液体内的癌细胞数目和测定DNA含量,以检定癌细胞的生长情况。腹水癌细胞的旋管培养物用酸酪乳及多菌酛乳  相似文献   

2.
酸奶是发酵乳制品中的一种,发酵乳制品分两大类,即乳酸发酵和酒类发酵。乳酸发酵是乳酸菌纯培养物加入经过灭菌的新鲜牛奶制成的。乳酸菌是一类可使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总称,已知有40多种,在乳品加工中使用最广的是乳杆菌属和乳链球菌属。从酸奶形态结构分凝固型...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更加丰富的乳酸菌资源,系统研究巴拉圭地区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的生物多样性,采用传统纯培养方法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和系统发育进化关系分析技术对巴拉圭地区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来自巴拉圭地区的8 份传统乳制品中共分离得到79 株乳酸菌,分属于4 个属、7 个种,其中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为巴拉圭地区传统发酵乳中的优势菌种,占总分离菌株的68.35%。  相似文献   

4.
发酵乳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的乳制品,人类食用发酵乳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传统的发酵乳制品。近年来,乳制品的种类不断增加,生产工艺由传统的手工制作发展到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酸奶制品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较晚,除了一些少数民族有其传统的自然发酵制品外,真正大规模生产酸奶制品是在八十年代后期。酸牛乳一般是由牛乳经乳酸菌发酵而成,含有人体健康和营养需求的有益物质,由于乳酸菌及其酶的作用,能增强消化,调节胃肠功能,防止腹泻,并能改善乳糖不耐症的代谢故障,增进免疫力,产品…  相似文献   

5.
发酵乳制品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酵乳制品已是我们食品消费的基础部分。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已经越来越被重视,消费者接受发酵乳制品的程度呈加速趋势。第22届国际乳制品联合会预测,发酵乳发展有以下几种趋势:①生产多种具有良好感官特性的发酵乳,在不久的将来,保健性会变得更加重要。②生产发酵乳时要选择能在牛奶中生长良好的并与胃肠微生物菌丛相互作用并产生良好代谢的微生物菌株。③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和癌症的预防是进一步探索的科研领域。④微生物的遗传工程和基因技术将应用在新型发酵乳中。⑤在维持和改进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发…  相似文献   

6.
乳扇制品中乳杆菌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扇是云南大理白族的一种传统乳制品,本文对乳扇及其酸乳清样品中的乳杆菌进行调查,由36份样品中共分享到116株乳杆菌,鉴定出21种(亚种),其中干酷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及植物乳杆菌等四种73%,确认是乳扇制品中的优势种群。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发酵性能测定,发现部分菌株有较好的产酸产香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找优质的发酵乳制品生产菌种,同时分析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分布状况,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传统乳制品制作和食用较多的牧区采集传统发酵乳制品29份,通过选择性分离,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的方法对分离到的乳酸菌种进行鉴定及同源分析。对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产酸性能测定、传代稳定性检测、菌株生长活力检测。结果共得到148株乳酸菌,其中各属型的数量为乳杆菌属53株、肠球菌属48株、明串球菌属37株、乳酸乳球菌属8株、片球菌属2株。这些乳酸菌属型中,乳杆菌是优势菌群(35.8%),其次依次是明串球菌(35%),肠球菌(32.4%),乳酸乳球菌(5.4%),片球菌属(1.4%)。在所有的菌种中,植物乳杆菌是优势菌,占全菌的26.4%。以产酸能力、传代稳定性、生长活力为指标,从分离到的菌株中获得发酵性能较好的乳酸菌9株。本研究初步阐明了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区传统乳制品中的乳酸菌群落的多样性分布,获得9株发酵性能较好的乳酸菌,为发酵剂的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驴乳是与母乳营养成分相接近的特色乳,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驴乳发酵后其营养价值、风味口感和生物活性进一步提升。近年有关发酵驴乳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主要对驴乳的营养保健性、发酵性及发酵驴乳制品的风味、益生特性提升,加工技术和功能特性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论述。展望了发酵驴乳制品的发展前景,为其产品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青海玉树牧区牦牛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山草甸草场上,牦牛在天然草场终年放牧。以牦牛乳为原料自制凝固型酸奶在当地牧区历史悠久,由于凝固型牦牛乳酸奶是用优质的原料乳经品质优良的乳酸菌发酵而成的,因此质地紧密、风味独特、口感香甜,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乳制品,深得当地牧民群众的喜爱。而乳酸菌是决定发酵乳制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1],乳酸菌的酸化能力、后酸化能力、胞外多糖和风味物质的形成等发酵性能对最终发酵乳产品的质地、风味及营养功能的发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乳酸菌不仅可以改善食品的风味,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名词释义:1奶酪:奶酪又名干酪、芝士或乳酪(英文名Cheese),是乳凝聚后的浓缩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和维生素,味道独特,易运输保存,有较长的货架期。奶酪是种类最多的乳制品,全世界奶酪种类有800多种。2鲜奶酪:鲜奶酪是鲜奶经发酵剂发酵或凝乳酶凝乳之后,排除乳清得到的产品,不经过成熟,质地细腻,色泽洁白,吃起来有淡淡的咸味和清新的乳香  相似文献   

11.
<正>酸乳(发酵乳)已连续3?年成为新疆销量增长最快的乳制品,且市场份额以每年20%以上的幅度增长。新疆奶业协会名誉理事长、乌鲁木齐市奶业协会理事长陆东林介绍,2016年全疆发酵乳总产量约为18?万t,占当年乳制品总产量的34.2%,占液体乳总产量的35.9%,2017年发酵乳的产量和占比预计会更高。陆东林表示,根据调研,保守估计全疆人均发酵乳年消费量在10?kg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发酵乳是益生菌的重要载体,可保护菌株免受环境影响。鼠李糖乳杆菌是目前国际上文献记载最多、应用最广的益生菌之一。该菌耐酸性强,可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定植,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预防龋齿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但鼠李糖乳杆菌在发酵乳制品中发挥的作用及功能的研究和资料相对匮乏。综述了鼠李糖乳杆菌在发酵乳中的作用特点,以期为进一步探索鼠李糖乳杆菌在发酵乳制品的研究和开发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牦牛乳业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牦牛是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特有的畜种,具有乳、肉、毛、役兼用的多种经济用途。牦牛乳的特点是干物质和脂肪的含量高,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目前,牦牛产区多采取传统加工方式生产牦牛乳制品———酸奶、奶油、干酪素、其他乳制品(酥油及酥油糌粑、奶饼和奶皮子)。但开发特殊功能的奶产品和新型商业奶制品,提高牦牛的产奶性能,是我国青藏高原奶业生产和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牛乳饼的制作 牛乳饼是一种民间传统乳制品.以广东顺德的金榜乳饼最为有名,其特点是奶味浓郁,香味可口,营养丰富,耐于贮存。  相似文献   

15.
干酪是以乳与乳制品为原料,通过添加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使乳中的蛋白质凝固,排除乳清,再经一定时间成熟而制成的一种发酵乳制品。干酪营养丰富,除蛋白质和脂肪外,还含有糖类、有机酸、常量矿物质元素钙、磷等和微量元素铁、锌,以及脂溶性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世界上乳制品的主要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6.
酸奶是以乳与乳制品为原料,通过添加乳酸菌发酵而制成的一种发酵乳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这种产品由于经乳酸菌发酵,牛奶中的乳糖大量分解成乳酸,具有抑制肠道中有害微生物,促进钙、磷消化吸收和预防多种疾病的作用,特别适宜于乳糖不适应症者饮用。目前,酸奶在我国大中城市普遍生产,消费量逐年上升,是发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61~2016年全球及主要国家乳制品生产数据,文章分析了乳酪、黄油、全脂奶粉、脱脂奶粉、乳清粉等5种乳制品的生产布局变化,并对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5个主产国主要乳制品的生产布局演变趋势进行了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分品种看,近55年乳酪一直是世界第一大乳制品,印度已经成为黄油第一生产国,乳清粉是产量增长最快的乳制品,全脂奶粉产量增速次之,脱脂奶粉生产集中度呈现分散趋势;分国别看,美国、德国、法国乳酪和乳清粉产量比重明显上升,新西兰全脂奶粉产量大增,澳大利亚脱脂奶粉产量扩张。  相似文献   

18.
益生菌发酵剂对于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开发与应用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一株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益生菌干酪乳杆菌LC-15(Lactobacillus casei LC-15)进行生长发酵特性的研究。通过对干酪乳杆菌LC-15的生长及发酵特性的测定:确定了干酪乳杆菌LC-15在复原脱脂乳中凝乳需10h,12h时pH达到4.5,滴定酸度达到81.5°T,最适生长温度为38℃;药敏实验表明,干酪乳杆菌LC-15对四环素、氯霉素和红霉素高度敏感;该菌发酵乳所含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酮类物质与各类挥发性脂肪酸总含量分别达到了35.91%和52.52%;干酪乳杆菌LC-15发酵乳在前期发酵中酸度变化不大,有一定程度的后酸化现象;在pH4.0的PBS缓冲溶液4℃贮存10d总菌落下降近一个数量级;干酪乳杆菌LC-15在与其他发酵菌以3:1:1混合培养时,在39℃培养条件下6h开始凝乳,比干酪乳杆菌LC-15单菌发酵缩短4h。  相似文献   

19.
发酵乳制品营养丰富、易于人体消化、适口性好且便于保藏,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发酵剂是影响发酵乳制品发酵风味及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酸奶常见发酵剂有: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本文对这些益生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用继代乳酸菌发酵牛乳,在pH值为4.0时分离乳酪得其乳清汁。以乳清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或果汁,用氢氧化钠溶液将基质酸度调至pH值为4.5~5.0,进行杀菌,再加入牛乳,经乳酵母恒温发酵。结果表明,发酵液在pH值为4.5~5.0、糖度为14%时,乳酵母菌添加量10%,发酵温度37℃,主发酵期在接种后6~7天,发酵效果最佳,可获得色泽微黄透明、口感较好的含醇乳清低度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