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厦门荔枝品种比较单一,以中熟品种乌叶、兰竹为主,产期过于集中。为加快荔枝品种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厦门市集美区良种场从2001年4月至2002年8月引进14个荔枝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厦门市及闽南地区推广的优质晚熟荔枝品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通过品种认定的晚熟荔枝品种以及优秀的地方晚熟荔枝品种,供品种结构调整时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福建省漳州市漳浦乌石荔枝种植历史悠久。由于该品种品质优良,成熟期适中,在荔枝品种中,乌石荔枝仍然居于数十个荔枝品种之上,属上乘之品,被称为"荔枝皇后"。漳浦乌石荔枝在六七月份成熟,鲜果甜而不腻,味道清香,品质极佳,明清时代被列为朝廷的贡品。目前,全县已发展荔枝15万亩,年产量6万吨,1999年6月,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漳浦县"中国荔枝之乡"。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是我国内陆荔枝的主产区 ,其栽培历史悠久 ,品种资源丰富。但生产上长期采用实生繁殖 ,品种单一 ,品质良莠不齐 ,目前已形成大面积栽培的 ,除大红袍 (广东又名大造 )品种外 ,其他品种仅为零星栽培。大红袍荔枝存在成年树不稳产 ,幼树投产迟和适龄树“花而不实”等问题 ,制约了我省荔枝的大面积发展。近几年来 ,我省虽从沿海地区引进了许多优良品种 ,但需经过驯化适应阶段 ,远远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开展了荔枝新品种选育工作 ,从本省现有实生荔枝中选育出“桂味”荔枝 ,该品种丰富了我省荔枝品种资源 ,成为当地果…  相似文献   

5.
加快荔枝新品种培育,选育出品质优良又丰产稳产的品种是改造传统荔枝产业,提高荔枝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致力于荔枝新品种的选育,通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品质优且丰产稳产性较强的荔枝新品种贵妃红,对缓解和改变广西区优质品种荔枝的产业发展瓶颈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桂味荔枝是华南地区的优质荔枝品种,在众多种植区存在低产问题,但从其在珠三角近些年的表现看,较另一优质品种糯米糍荔枝不仅产量高且挂果稳定,更受种植者的欢迎。桂味荔枝也因其肉脆、味香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市场上的售价要远高于一般品种。如能了解其低产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克服,便能更好地发挥该品种的优势,对发展荔枝产业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多年的桂味荔枝管理经验基础上,分析导致低产的主要原因,提出丰产稳产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荔枝品种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应用AFLP技术,对39个荔枝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类研究。筛选出适于荔枝AFLP分析的最佳引物组合3对,分别为EcoRI AAC+MseI CTG,EcoPd AGC+MseI CAT,EcoRI ACC+Msel CAT。在分子水平上,荔枝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非形态学性状所体现的那样丰富。AFLP分析将39个荔枝品种分成了6组,与传统的以果皮龟裂片隆起类型为分类标准的分类没有一致性。初步建立起荔枝主要栽培品种的分子标记标准图谱。应用AFLP技术对来自两个不同地方的两个荔枝品种(桂味、妃子笑)进行了鉴别。  相似文献   

8.
福建莆田县是著名的古老的荔枝之乡,但对于普遍栽培的荔枝是何品种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命名.而目前广泛流行的书本(包括教科书)、杂志都认为是陈紫荔枝,甚至认为在本世纪初由蒲威廉(Willian N Brewster)引去美国的蒲氏荔枝即为陈紫.按陈紫是宋蔡襄《荔枝谱》最称颂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之一,与其它水果相比,保鲜难度更大,加上上市集中,销售期短,国内保鲜处理技术不到位,制约了海内外市场的扩大。本文结合实际调查,分析影响荔枝保鲜的主要因素,并探讨扩大鲜荔枝出口的途经。1影响荔枝保鲜的主要因素1.1品种的耐藏性荔枝不同品种之间的耐藏性有一定的差异,三月红、黑叶、淮枝等品种较耐藏。故筛选适合保鲜的荔枝品种十分必要。1.2果园管理在荔枝生产过程中,要做好保果壮果、防裂果、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以获得无病虫害的优质果,为保鲜提供质量保证。在许多产区,出口荔枝的果园要进行当年及往年病虫发生及防…  相似文献   

10.
荔枝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特色果树之一,商业栽培历史悠久,在世界其他地方商业栽培甚少。荔枝在广东栽培面积最大,栽培品种也较多,达57个,名品种有糯米糍、桂味、白糖罂、妃子笑以及名优品种增城挂绿、新兴香荔等。福建、广西荔枝发展规模仅次于广东,台湾也是我国荔枝主产区之一;另外,云南和四川等地也有少量的荔枝栽培。虽然广东荔枝在栽培品种、面积和产量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品种优劣不一、产量不稳、上市期短和贮运保鲜技术难度大等因素,常常影响着荔枝业健康发展。本通过分析广东荔枝生产差异性形成的因素与潜在优势,探讨广东荔枝产业升级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