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好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本文主人公,有治国安邦的杰出政治家,有名垂青史的清正官吏,有誉满九洲的文人墨客,有清高不俗、超脱红尘的隐士,也有出身行伍、戎马一生的武夫。虽然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播种绿色,蔽萨后世。他们的美德成为千古佳话,为后人称颂。诸葛孔明去种草司马仲达来抢夺诸葛亮是妇孺皆知、种机妙算式的人物。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故事流传千古,但有关地植树种草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京剧“失空斩”就是写诸葛亮误用马稷,导致“街亭失守”,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方通…  相似文献   

2.
兰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它象征着清高坚强的品格,以卓越潇洒的风姿赢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是“花中之王”、“百花之英”,是一种杰出的奇丽的观赏植物,花色丰富艳丽,色泽多变,有粉红、桃色、红色、深紫、黄色、绿色、白色等,变化无穷,且大多鲜艳明媚。兰花的花形奇特,虽仅有简单的花瓣六片和一扁柱形的雌雄合药  相似文献   

3.
肖晓 《绿色天府》2019,(4):60-61
兰花是中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的品种。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独爱兰花,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他的爱兰情怀也一直影响着后人。  相似文献   

4.
梅,它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历代文人和画家以此来比拟正人君子的气节操守。梅花,雪侮霜欺香益烈,它以亮丽的色彩和诗化的韵律,深情地向世人唱着春天的“浩然正气”之歌。“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朝诗人林和靖,他隐居孤山,不结婚,不做官,以种梅养鹤为主,人称梅妻鹤子。他有一首咏梅诗,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是咏梅名句,画家以“暗香疏影”来形容梅花,就是由这两句而来。君不见,月下梅花,是何等清逸雅致。梅,“清高”而胸怀大吉。古人云:“梅花本是有情物,郁香散作万里春。”品梅应先视其神韵,光有梅…  相似文献   

5.
如何实现“三不欠”张良,徐文英,于霄辉前提:清正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在全国的林业企业都程度不同地陷入经济危困时,绰尔林业局却实现了不欠职工工资、不大国家税利、不欠林管局上缴的“三不欠”;福利费、医疗费不挂帐,在银行无贷款,反有存款1840万元。1987...  相似文献   

6.
<正>仲夏时节,绿意盎然。走进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政府院落,“关峡苗族乡林长制工作办公室”“关峡苗族乡林业工作管理站”两块牌子格外醒目。该乡林长办主任、林业站站长刘树清正忙着查看邵阳智慧林业信息平台上生态护林员巡林轨迹,线上联系护林人员了解巡林现场情况,并即时进行调度,精准指导每一个人、每一个山头解决问题。这是湖南省邵阳市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统筹推进乡镇林长办与林业站“五化”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7.
冬末岁首,群芳俱寂,唯有水仙花凌寒吐艳。它那银盘似的花朵,翡翠碧玉般的叶丛,亭亭玉立的秀姿,冰清玉洁的神韵,幽雅沁人的芳馨,给千家万户带来了盎然的春意。水仙一般多在春节期间开花,故有“一盆水仙满堂春,冰肌玉骨送清香”的赞誉。古往今来,人们素把“玉质金相翠带围”的水仙花作为吉祥、美好、纯洁、高尚的象征。百卉中唯水仙最清高,一带翠薄之裳,不施胭脂,素影绰约,绿意娉婷;天然的冰肌玉骨。一盏清水,几颗卵石,独处淡雅,自有天地。水仙花素洁清雅,超凡不群。它那“含香体素欲倾城”的美姿,“不许淤泥侵皓素”的品质,“不怕晓寒侵”的…  相似文献   

8.
竹子种类繁多,姿态婀娜多姿,其迷人的生态美、色彩美、风韵美。深受人们喜爱,故在中国园林中。几乎无园无竹。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又是清高、刚直、虚心和气节的象征,故中国的文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甚至到了“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程度。即使寻常百姓,也大多择地而种竹,享受着修篁绕屋、尘氛不入的清幽和宁静。  相似文献   

9.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出自唐大诗人孟郊之口,孟郊是德清人。著名的红学专家俞平伯享誉大江南北,俞平伯是德清人。沈约、管道升等古今名人也出生于德清。在这里,还有千年古刹云岫寺、觉海禅寺等一批历史遗迹。今天,这方宝地上的德清竹业,带着历史文化的底蕴,让世人赞叹。  相似文献   

10.
“借新债还旧债债债不清,拆东墙补西墙墙墙是洞,”横披“岁岁见亏”。这曾是6年前人们送给当时亏损、欠外债达87万元的扎兰屯市林业局的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11.
撒播的杉苗,我省一般不进行“清棵蹲苗”。因此苗木立枯病严重,质量较差。杉苗“清棵蹲苗”的作用,主要是改善苗地的土壤通透性能,清除田间杂草,为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苗木生长。土壤通透性不好,不利于苗木生长,但适宜于立枯病菌的繁殖,所以土壤环境对苗木立枯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县实践证明,撒播杉苗不但需要进行“清棵蹲苗”,而且也能够进行“清棵蹲苗”。进行“清棵蹲苗”主要掌握三个环节:1.要做适宜宽度的苗床  相似文献   

12.
朱迅 《中国林业》2014,(6):30-31
宿豫区是江苏省宿迁市的辖区,也是宿迁中心城市“一体两翼”的东翼,是苏北有名的“杨树之乡”、“蚕桑之乡”和“生态乐园”。这里是绿都翠海,这里有楚风水韵,清清骆马湖滋润着自然生态,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宿豫,盛赞这里为“第一江山春好处”。宿豫历来看重林业生态建设,倾力营构平原林海氛围,打造绿色天然氧吧,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宿迁市大力开展的统筹“三大发展”、推动“九比竞赛”活动中,宿豫以推进培育林木资源、打造绿色屏障为抓手,  相似文献   

13.
导闻中国茶道饮誉于世,首序繁杂,颇具匠心,几送茶馆后发现许多值得回味的茶文化。所谓功夫茶,茶杯壶很注重集诗词联句子其上,得以“杯随字贵,字随林传”,有的写“清心明目”四字,随便从哪个字破读,皆可成句,如:“心明目清”、“明目清心”、“目清心明,”意皆不变。此外还有写“可以情心也”的,这一回文句也可读为“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有的茶具上题书七个字作环形排列:“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也是一句别出。心裁的回环佳句,无论从任何一字读起皆能成文,如:“一日无此君不可”、“此君不可一日…  相似文献   

14.
北芪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林区不产茶。人们喝茶大都到商店去买,什么“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应有尽有。但以我父亲为首的几个林子里的叔叔大爷们,喝不惯那种昂贵的南方茶,他们喝的茶是自己制的。 我父亲他们常喝两种茶,一种是黄芩茶,另一种是黄芪茶。黄芩茶沏出茶汤是红色的,像云南风庆“101”。黄芪茶颜色橙黄,像桔子汁,不过非常清  相似文献   

15.
“清华池”的名字在北京的老百姓中可谓家喻户晓。即便是没有去过清华池洗浴的人,也知道清华池的修脚技术高超一流。  相似文献   

16.
一钱太守后汉会稽太守刘宠居官清廉。离任时,山阴县五六位老人以一百钱相赠,刘宠婉言拒绝。最终因盛情难却,只接受一钱,时人誉为“一钱太守”。二不尚书明朝内阁大学士范景文为拒亲朋好友相求,在门上贴出“不受嘱,不受馈”六字,以明心迹,获“二不尚书”美称。三场巡抚清朝江宁巡抚汤斌这为官清正,安于清贫,一日三餐,常以豆腐汤仁佐食,因而百姓送他一个“三场巡抚”的雅号。四知先生后汉东莱太守杨震路经昌邑,县令正密以十金相赠,并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厉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退出。时人称其…  相似文献   

17.
上饶,因“山郁珍奇上乘富饶”而得名,是一座有着2230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素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上饶资源丰富,生态秀美,名胜众多。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视察时,盛赞“三清天下秀”。上饶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气候,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63.1%。  相似文献   

18.
最近,南京林产工业学院方有清副教授编译了一册资料,题名为:“我国台湾省森林资源和土地利用及其航测调查方法”。本刊摘要其中“森林资源”、“航铡调查方法”两节内容,分两期介绍给读者。这期简略介绍台湾省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9.
奉节县实施封山育林工程后,实现了“有山皆绿,有水皆清,生态良好,环境清新”,并且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显著,是一项费省效宏加速绿化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盛夏说芭蕉     
赤日炎炎,那苍翠宽大的蕉叶为小窗送来一片清荫;绿风蕉雨,更增添庭院的憩静。“蕉不落叶,一叶舒则一叶蕉”,故名芭蕉,它还有“绿天”、“扇仙”、“甘露”等雅号。芭蕉似树非木,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台湾和日本琉球群岛。园林种植多为观赏,汉以后,庭院种蕉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