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通过在流水中设置网箱进行细鳞鱼养殖,同时在水泥池中设置对照组,在水源相同,饲料相同,管理方法相同的情况下,探讨鱼苗生长速度及病害发生情况,为细鳞鱼大面积网箱养殖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网箱养殖细鳞鱼生长速度比水泥池快65%。在水质、环境条件许可情况下,细鳞鱼可在网箱中进行大规模培育,水流量大小是影响细鳞鱼生长速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细鳞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乌苏里江、牡丹江中采捕野生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亲鱼,暂养后催产获得的鱼苗饲养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观察和测定了水温2~18℃下人工养殖的细鳞鱼的生长和发育,自2003~2010年连续进行了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结果表明,在流水池塘养殖条件下,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可使细鳞鱼正常生长和性腺发育成熟,人工催产方式可以批量获得鱼苗,且生长速度、产卵量、发眼率与野生细鳞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细鳞鱼仔稚鱼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银环 《河北渔业》2003,(1):16-16,29
<正> 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 pallas),隶属于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cdei)、细鳞鱼属,目前已濒临灭绝。为拯救这一濒临灭绝的珍贵物种,我们对野生细鳞鱼的池塘驯养及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于2000年已获突破,并通过专家鉴定。为进一步摸索出细鳞鱼一整套人工养殖、繁育及苗种培育技术,达到人工养殖增殖目的,从2001年至2002年在围场,初步建设了细鳞鱼自然救护中心及人工繁育场,重点对细鳞鱼的仔稚鱼培育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吕志文  付鹏 《黑龙江水产》2006,(4):20-20,28
细鳞鱼属鲑形目、鲑科、细鳞鱼属,冷水性鱼类。喜栖息于水温较低、水质清澈、富含高溶氧的流水中,为肉食性鱼类。该鱼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肉质细嫩,肥美异常,堪称鱼中之上品,分布在黑龙江、图们江等水系。由于人们过度滥捕滥捞,破坏性的利用资源,使该鱼目前濒临灭绝,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因细鳞鱼本身营养价值很高,再加上非常稀缺,使得其食用鱼和鱼卵都极为名贵。食用鱼市场售价为120-160元/kg,但多是有价无货。正当人们逐步开始关注细鳞鱼细腻鲜香的口感和极高的保健价值时,细鳞鱼的人工养殖也就在近几年开始初露端倪。而利用河道养殖细鳞鱼的操作简便,无需投饵、用药,风险小,当年即可见效益,是一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实现降本增效的新型特色渔业养殖模式。该模式虽为人工养殖,却具备野生细鳞鱼的上等口感和极佳的品质,同时,也对拯救水生濒危物种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细鳞鱼引进、驯化、饲养管理及对环境条件、低温饲育管理,后备细鳞种鱼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试验结果,为大面积推广细鳞鱼养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细鳞鱼的保护开发价值及繁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细鳞鱼的分布及保护现状,分析了其市场价值与开发前景,并把现有的细鳞鱼繁殖、养殖技术进行简要说明,目的是为了有识之士共同探讨,共同保护和开发细鳞鱼这一前景广阔的冷水鱼品种。  相似文献   

7.
1 细鳞鱼增殖保护现状 细鳞鱼,学名秦岭细鳞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为做好细鳞鱼的保护工作,1995年承德市组织水产技术人员开始着手细鳞鱼驯化养殖技术研究.从1997年省市开始研发,2002年细鳞鱼人工繁育技术获得承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在农业部和河北省水产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围场机械化林场建设了细鳞鱼繁育场,养殖细鳞鱼亲鱼500余尾,年可孵化培育5万多尾细鳞鱼苗种.此后,每年承德市和围场县渔政部门都要联合开展细鳞鱼人工增殖放流,特别是2006年,国家、省、市、县四级渔政部门一次性在坝上小滦河流域放流细鳞鱼苗种5万尾,开创了全国之最.  相似文献   

8.
1998年—2000年,笔者在黑龙江省宁安渤海冷水鱼试验站进行冷水细鳞鱼养殖试验,初期主要投喂小型鮈亚科野杂鱼,后期投喂虹鳟鱼颗料饲料。1998年9月暴发细鳞鱼三代虫病,12天时间内死亡率达47%,经诊治取得较好效果,剩余鱼类生存健康。下面就该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谈一点体会。 一、三代虫并发肠炎病的发病原因 1.饲养冷水细鳞鱼的水泥池消毒  相似文献   

9.
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S.)prenanti(Tchang)](图见彩中插2),属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鱼类,别名雅鱼、细鳞鱼、鲤鱼。随着市场对齐口裂腹鱼需求量的增加,其天然资源量供不应求,为满足市场对齐口裂腹鱼的需要,四川、重庆一些地区已开展流水池塘和网箱养殖。齐口裂腹鱼的养殖近几年发展比较快,  相似文献   

10.
齐口裂腹鱼又名雅鱼,丙穴鱼,细鳞鱼。属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为高档食用鱼,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对齐口裂腹鱼进行流水养殖成鱼,取得了成功。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流水池条件1.水源条件齐口裂腹鱼生活于天然水流条件中,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环境稳定。我  相似文献   

11.
细鳞鱼属鲑形目、细鳞鱼属,是我国珍稀濒危的野生冷水性鱼类,生活在清澈的流水环境中。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淡水鱼类之珍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动物地理学研究价值,属北京地区土著物种。近年来由于人为的过度捕捞及自然环境的破坏,种群数量的减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依据GB/T18654,检测了东北细鳞鱼与北京细鳞鱼形态特征、生长特征、遗传特性的各项指标,检测及鉴定结果一致,确定两种为同一品种。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从吉林省引进细鳞鱼育苗3万余尾,驯养达到放流规格后放入了玉渡山水系,进行野外驯化,开启了北京市的细鳞鱼物种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试验是江苏省三新工程重点项目"池塘工程化养殖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之一。2014年,江苏启东市寅阳镇建丰村采用流水养鱼区与扣蟹养殖区(水质净化区)结合流水的方式,实现亩经济效益5248.4元。现将2014年项目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试验原理本试验是一种新型生态系统,即将鱼养殖池和扣蟹养殖池相互结合布置,实现鱼养殖池内水体和扣蟹  相似文献   

13.
野生细鳞鱼池塘驯养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细鳞鱼 ,又称细鳞鲑、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lenok) ,为鲑形目Salmoni formes、鲑科Salmonidae、细鳞鱼属。中国仅1属 1种 ,是一种名贵的鲑科陆封型冷水鱼。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已将其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细鳞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图门江、鸭绿江、松花江 ,向西经辽河、滦河、秦岭直至额尔齐斯河。近几年来 ,细鳞鱼资源急剧衰退 ,已濒临灭绝。因而 ,研究细鳞鱼的人工驯养、繁殖 ,继而开展细鳞鱼的人工养殖和增殖 ,拯救这一珍贵物种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题组…  相似文献   

14.
<正>6月9日-10日,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吴更雨率闫建民副局长以及水产养殖处、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有关同志到承德市围场县调研并督查指导细鳞鱼繁育工作。承德市农牧局及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牧局相关领导协助调研督查工作。调研督查组一行首先赶赴坝上全省唯一珍稀濒危水生生物细鳞鱼供苗单位——细鳞鱼繁育场,现场查看了细鳞鱼亲鱼采卵授精过程,勘查了亲鱼培育池、苗种培育池、  相似文献   

15.
<正>本研究对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进行了优化构建,开展了罗非鱼池塘循环流水高效生态养殖模式探讨,为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的优化以及罗非鱼养殖模式的拓展提供参考依据。一、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优化构建试验所用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总面积20亩,主体采用砖混结构,规格为34.0米×15.8米×1.8米,分别设立3条独立水槽,每条水槽的规格为22.0米×5.0米×1.8米,主养区配备遮阳及自动喷雾降温系统。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我国珍贵的濒危物种细鳞鱼人工繁育研究的进展和最新试验结果。试验采卵3300粒,受精率97.9%,发眼率80%,孵化率95%,但上浮率较低,仅24%。细鳞鱼苗的培育在不同水温下进行,经35d对比试验:平均水温16.4℃的A组由0.08g增至0.8g,成活率77.7%;平均水温11.6℃的B组由0.08g增至0.43g,成活率66.9%。本文为细鳞鱼的保护、资源恢复,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为细鳞鱼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养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北京市鲟鱼、鲑鳟鱼创新团队养殖岗位为拓展鲟鱼养殖方式,促进京郊鲟鱼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平谷区一室外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开展了鲟鱼养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经过210天的养殖,杂交鲟平均规格由250g/尾增重至750g/尾,养殖成活率达到96.5%,饵料系数为1.26,鲟鱼总产量为4342.5kg,系统内单位水体产量为17.37kg/m~3,单位水体经济效益为129.1元/m~3。试验结果表明,杂交鲟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下保持了较高的生长水平,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此说明在北京地区利用室外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开展杂交鲟养殖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1998年牡丹江市水产局承担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达的“细鳞鱼、哲罗鱼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试验”项目,经过专家论证和资料搜集,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并在亲鱼采捕、运输等研究内容上,首战告捷,共采运细鳞、哲罗亲鱼和后备亲鱼125尾,(细鳞鱼103尾,哲罗鱼22尾),正在进行池塘人工饲养亲鱼培育试验研究工作。 细鳞、哲罗鱼系冷水性鱼,栖息于水温较低、水质清晰的流水中,由于它不耐高温、耗氧  相似文献   

19.
孙青  汤志军 《内陆水产》1993,(12):15-15
鳜鱼又名桂鱼、桂花鱼,为凶猛肉食性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产量逐年减少,价格猛涨,每公斤鳜鱼相当于10kg细鳞鱼的价格。针对这一形势,我们在华容县幸福乡东浃河开展了网箱养殖鳜鱼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淡水鲨鱼工厂化温流水养殖技术,我站于2002年10月在彭城电厂进行了淡水鲨鱼温流水养殖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