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珍稀油料树种琴叶风吹楠种子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双版纳采集并且经过风干处理的琴叶风吹楠种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脂,测定种仁含油率,并对所提取的油脂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其中的脂肪酸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34株琴叶风吹楠种子种仁舍油率为52.48%~71.09%,平均62.97%,属高含油量种子,不同单株间含油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油中含有17种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几种酸分别是十四烷酸(70.19%)、十四碳烯酸(20.37%)、十八碳烯酸(3.95%)、十六烷酸(2.30%)、十八碳二烯酸(1.20%)、十二烷酸(0.63%),其他酸含量极低.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占73.51%,远高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一种良好的工业原料植物.不同单株间含油量及成分存在差异,有望从中选出含油率高、特定成分高的单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琴叶风吹楠种子性状及含油率。[方法]对采集于西双版纳且经过风干处理的琴叶风吹楠种子测量其纵径、横径、千粒重、出仁率等性状,并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脂,测定种仁含油率。[结果]各单株间的纵径、横径、千粒重、出仁率、含油率间存在很大的差异,34株琴叶风吹楠种子横径为1.33~2.35 cm,平均为1.69 cm;纵径为2.48~3.60 cm,平均为2.99 cm;纵横径比值在1.48~2.31,平均为1.78;千粒重为2 354.16~5 505.87 g,平均为3 329.59 g;种仁率为78.23%~86.75%,平均为84.36%;含油率为52.48%~71.09%,平均62.99%。[结论]琴叶风吹楠属于高含油量种子,各单株间的含油率达到极显著差异,有望从中选出种仁含油率高的单株,为该树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取新疆产地的迪西型鹰嘴豆的油脂,测定脂肪酸含量及组份,并测定迪西型鹰嘴豆的分级蛋白和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方法]以新疆产地的迪西型鹰嘴豆为试验材料,提取其种仁油脂。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微量定氮法和分级提取法测定粗蛋白和分离蛋白,并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鹰嘴豆中油脂含量高(为18.2%),油脂以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为主要成分,占脂肪酸总量80%以上,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鹰嘴豆中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3.71%,以球蛋白和清蛋白为主,占蛋白质总量的80%以上,而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比较低。其蛋白质均含18种氨酸酸,属完全蛋白质。谷氨酸含量最高,占蛋白质的15.8%。天冬氨酸含量占10.7%。此外还有精氨酸(9.30%)、亮氨酸(7.56%)和赖氨酸(6.34%),其次为苯丙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氮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最少。鹰嘴豆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结论]新疆迪西型鹰嘴豆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氨基酸含量丰富的豆类作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疆沙蓬籽中脂肪和蛋白质的组分。[方法]以新疆产地的沙蓬籽为试材,提取其种仁油脂,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微量定氮法和分级提取法测定粗蛋白和分离蛋白,并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沙蓬籽中油脂含量高(13.70%),其中以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为主要成分,占脂肪酸总量的80%以上;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沙蓬籽中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4.37%,其中以球蛋白和清蛋白为主,占蛋白质总量的80%以上,而谷蛋白、醇溶蛋白、残渣蛋白含量较低。其蛋白质均含18种氨基酸,属完全蛋白质,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18.30%),精氨酸含量占9.46%,此外还有天冬氨酸(9.27%)、亮氨酸(6.67%)和苯丙氨酸(5.04%);其次为丝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和缬氨酸;胱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最少。沙蓬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结论]为新疆沙蓬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疆沙蓬籽中脂肪和蛋白质的组分。[方法]以新疆产地的沙蓬籽为试材,提取其种仁油脂,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微量定氮法和分级提取法测定粗蛋白和分离蛋白,并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沙蓬籽中油脂含量高(13.70%),其中以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为主要成分,占脂肪酸总量的80%以上;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沙蓬籽中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4.37%,其中以球蛋白和清蛋白为主,占蛋白质总量的80%以上,而谷蛋白、醇溶蛋白、残渣蛋白含量较低。其蛋白质均含18种氨基酸,属完全蛋白质,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18.30%),精氨酸含量占9.46%,此外还有天冬氨酸(9.27%)、亮氨酸(6.67%)和苯丙氨酸(5.04%);其次为丝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和缬氨酸;胱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最少。沙蓬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结论]为新疆沙蓬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取新疆产地的迪西型鹰嘴豆的油脂,测定脂肪酸含量及组分,并测定迪西型鹰嘴豆的分级蛋白和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方法]以新疆产地的迪西型鹰嘴豆为试验材料,提取其种仁油脂。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含量及组分;采用微量定氮法和分级提取法测定粗蛋白和分离蛋白,并对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鹰嘴豆中油脂含量高(18.2%),油脂以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为主要成分。占脂肪酸总量80%以上,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鹰嘴豆中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3.71%,以球蛋白和清蛋白为主,占蛋白质总量的80%以上,而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较低。其蛋白质均舍18种氨酸酸,属完全蛋白质。谷氨酸含量最高,占蛋白质的15.8%;天冬氨酸含量占10.7%;此外还有精氨酸(9.30%)、亮氨酸(7.56%)和赖氨酸(6.34%);其次为苯丙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氮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最少。鹰嘴豆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结论]新疆迪西型鹰嘴豆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氨基酸含量丰富的豆类作物。  相似文献   

7.
臧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250-8251,8264
[目的]为新疆石榴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正己烷为溶剂提取新疆石榴籽中的油脂,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油脂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采用微量定氮法和分级提取法测定油脂的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结果]石榴籽中油脂含量较高(18.2%),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0%以上。石榴籽中粗蛋白的平均含量为14.27%,其中谷蛋白和残渣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80%以上,而球蛋白、清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较低;石榴籽蛋白质中谷氨酸(23.4%)、精氨酸(13.6%)、天冬氨酸(7.91%)、甘氨酸(5.83%)和亮氨酸(5.87%)含量较高,其次为丝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而胱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低。[结论]新疆石榴籽中油脂含量较高,而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8.
全缘叶栾树种子脂肪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全缘叶栾树种仁含油量及其油中脂肪酸成分。[方法]用索氏抽提器提取全缘叶栾树种子油,计算种子含油量;种子油脂肪酸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成分。[结果]全缘叶栾树种仁含油量达54.04%。种子油中含5种饱和脂肪酸和3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5.26%,主要包括油酸(31.07%)、二十碳烯酸(35.07%)和芥酸(9.12%)。全缘叶栾树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种子油中不含营养价值更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而且含有不易消化的芥酸和花生酸。[结论]全缘叶栾树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其能否作为食用油,还需进行相关的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菠萝蜜种子的脂肪酸成分,为其种子及果实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菠萝蜜种子为研究对象,用乙醚回流提取种子中的脂肪,经皂化和甲酯化,用气质联用仪分析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试验得出,菠萝蜜种子含油量约为0.88%,采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其主要脂肪酸组成,其中亚油酸含量55.20%、棕榈酸含量30.50%、亚麻酸含量5.96%、硬脂酸含量1.81%、二十二酸含量1.7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63.56%。[结论]分析显示,菠萝蜜种子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可为寻找可食用的热带亚热带植物营养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西特色植物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油脂中保健性脂肪酸的含量,探讨利用蒜头果种质资源开发保健油脂的价值。[方法]从广西巴马采集成熟蒜头果果实,取新鲜的蒜头果果仁,破碎并经冻干制成干粉,再用石油醚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脂,提取的油脂经硫酸-甲醇甲酯化后用GC-MS分析各种脂肪酸含量。[结果]蒜头果果仁油脂含量达65%(对果仁重);油脂中神经酸含量高达50.71%(占总脂肪酸);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达36.56%。[结论]蒜头果油脂含有丰富的保健性脂肪酸,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是生产保健油脂的极好资源。  相似文献   

11.
白木香种子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白木香种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 g白木香种子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种子油含量,采用GC-MS法对种子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白木香种子油含量为68.5%,远高于其他木本植物的种子。白木香种子油中含有7种脂肪酸,其中油酸的含量最高,占62.75%,硬脂酸次之,占15.92%,再次为棕榈酸,占14.52%。油酸和硬脂酸分别是含量最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总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含量的68.52%,饱和脂肪酸占31.48%。SFA∶MUFA∶PUFA为1.00∶2.04∶0.13。[结论]白木香种子含油量极高,且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可为我国的生物质燃料油工业提供丰富的可再生原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求续随子种子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提取方法和条件。[方法]分别采用挥发油测定法、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从续随子种子中提取续随子油,对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对提取产品甲酯化和续随子种子油甲酯化后的脂肪酸产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3种提取方法中,挥发油测定法的最高产率为0.45%,索氏提取法45.46%,超声提取法47.20%,它们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最高含量分别为9.09%、85.28%、85.72%,表明超声提取法的提取效果优于其他2种方法。GC-MS分析表明,续随子种子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类,达到总脂肪酸90%以上,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结论]超声提取法是最佳的提取方法,正交试验表明其最佳条件为: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10,提取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13.
紫色杂交水稻米糠油提取条件探索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紫色杂交水稻米糠油的提取条件进行探索,并分析其脂肪酸成分组成情况。[方法]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紫色杂交水稻米糠油,甲酯化后运用GC-MS分析其脂肪酸组分,与II优725杂交水稻米糠油、花生油和菜籽油成分比较后利用DP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紫色杂交水稻米糠油最佳提取条件为:粉碎度50目,米糠含水量8%,料液比1∶5;采用2次脱色工艺,快速过滤,真空度0.08 MPa,第1次白土添加量为4%,温度为90℃,时间为30 min;第2次白土添加量为3%,温度为80℃,时间为15 min。最佳脱臭条件为:真空度0.07 MPa,温度170℃,时间1.5 min。GC-MS共检出10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6种,以软脂酸、硬脂酸为主,相对含量为26.32%;不饱和脂肪酸有4种,以油酸、亚油酸为主,相对含量为67.66%。紫色杂交水稻米糠油与II优725杂交水稻米糠油成分和含量相比,不相似性约0.94%,但与花生油和菜籽油差异较大。[结论]索氏抽提法提取紫色杂交水稻米糠油可达国标3级油标准,且其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