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兴安盟为北方大豆产区。近年来随着大豆播种面积扩大,大豆重迎茬面积及年限也随之增加,导致大豆孢囊线虫病、根腐病和根潜蝇(下称“两病一虫”)逐年加重发生。1996~1998年发生面积达8.78万hm2,损失大豆3290.1万kg。已上升为该盟大豆主要病虫...  相似文献   

2.
大豆根潜蝇OphiomyiashibatsujiKato又名豆根蛇潜蝇,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大豆和野生大豆,是近年来为害七台河市大豆根部的主要害虫之一。2000年大豆受害面积0.53万hm2,占播种面积的15%,被害株率轻者10%左右,严重田块达20%~30%。1为害症状成虫刺破和舐食大豆幼苗的子叶和真叶,取食处呈枯斑状。孵化后的幼虫蛀入幼苗根部取食,为害主根的皮层和木质部,造成条状伤痕。植株根部受害表现为根系不发达,根变粗、变褐,皮层开裂或畸形增生,或生肿瘤。其植株地上部表现为幼苗长势弱,植株…  相似文献   

3.
大豆根潜蝇(Ophiomyia shibatsuji Kato)又名豆根蛇潜蝇,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大豆和野生大豆,是近年来为害七台河市大豆根部的主要害虫之一.2000年大豆受害面积0.53万hm2,占播种面积的15%,被害株率轻者10%左右,严重田块达20%~30%.  相似文献   

4.
陈申宽 《植物保护》1994,20(6):44-45
大豆根潜蝇危害导致根腐病发生严重呼伦贝尔盟农区位于大兴安岭东麓,土壤肥沃,气候适于大豆生长,大豆播种面积达400多万亩。大豆根潜蝇和根腐病是大豆苗期的主要病虫害之一。1985年以来,随着大豆面积的增加,重迎茬种植普遍,导致大豆根潜蝇逐年加重,大豆被害...  相似文献   

5.
陈申宽 《植物医生》1996,9(3):16-18
甲基异柳磷拌种防治大豆病虫害的试验陈申宽(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扎兰屯市162650)内蒙古呼盟农区土壤肥沃,气候适于大豆生产,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95年已近500多万亩,随着面积的增加,重迎茬种植普遍,导致大豆根潜蝇、胞囊线虫病、根腐病的...  相似文献   

6.
1背景近年来,本市年种植荸荠233.3hm2。由于连年种植,病虫害发生十分严重,产量损失常年达30%~40%,品质变劣,加上农户盲目使用高毒农药,影响了消费者的食用安全,使本市荸荠的市场竞争力下降。为此,我们在1999~2000年进行了系统观察和试验,根据本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参照浙江省“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标准,制定了本市荸荠无害化生产技术,2000年示范面积6.7hm2,产量比常规生产田增加6.9t/hm2,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鲜果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兰溪市荸荠病虫…  相似文献   

7.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大豆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美国南部16州调查表明:1983~1987年大豆孢囊线虫引起的损失达3%。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在我国东北、黄淮海地区也造成严重危害。如在黑龙江省垦区,大豆孢囊线虫发生面积达400万亩,占播种面  相似文献   

8.
大豆疫霉根腐病及与线虫的关系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疫霉根腐病及与线虫的关系和防治措施陈品三(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00094)1寄生性及危害大豆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megaspermavar.sojae)是大豆毁灭性病害之一,50年代与更为严重的大豆孢囊线虫病(Heterodera...  相似文献   

9.
程云波 《植物保护》1989,15(2):26-26
大豆根潜蝇,又名豆根蛇潜蝇,是我省大豆苗期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奶部害虫。据调查,1987年长岭县流水乡、巨宝山镇和前七号镇种植的大豆长农四号,发生19500亩,占这3个乡镇大豆播种面积的55%。发生大豆根潜蝇严重的地块,植株被害率一般都在70—90%,减产10—3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选用厚垣轮枝菌G与3%呋喃丹G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厚垣轮枝菌G对大豆苗期病虫害均有较好的防效,对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根腐病防效分别为42.9%和68.8%,对大豆根潜蝇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药剂拌种后对大豆出苗没有影响,处理后大豆苗期根数分别较对照增加15.65%和1.13%;单株鲜重较对照增加6.3%,株高和鲜重下降;大豆产量增加12.38%。从总体效果看,厚垣轮技菌与呋喃丹沟施的差异不大,可在大豆生产中试用。  相似文献   

11.
大豆潜根蝇在丹东地区发生危害大豆潜根蝇Ophiomyiashibatsuji(Kato)又名豆根蛇潜蝇、大豆根蛆,属双翅目潜蝇科。国内黑龙江、吉林、河北及山东等省都有发生,是我国北方新发生的一种重要大豆害虫。1992-1993年,笔者在丹东地区调查大...  相似文献   

12.
2002年黑龙江中西部草地螟发生严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裕县地处黑龙江省中西部,属典型的半农半牧农业区。继1996~1999年草地螟大面积发生为害后,2002年再次严重发生,全县发生面积达17.3万hm2,占全县种植面积的72%,严重发生面积13.3万hm2。据6月24日调查,富海镇宏升村草地螟幼虫最高密度,大豆45头/株,葵花148头/株,甜菜48头/株,玉米32头/株,一般地块平均有虫210头/m2,草荒严重地块高达2000头/m2,是近年来发生最严重的1a。草地螟在本县1a发生2代,主要以迁入代幼虫为害。6月2日,外地虫源开始大量迁入本县,1盏黑光灯…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东亚飞蝗暴发情况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辽宁省连续干旱,造成河道、水库干,蝗虫孳生的有利环境条件增加,使得2001以来在辽西的葫芦岛、锦州、盘锦市发现东亚蝗大面积发生为害。这在本省最近70a来还第一次,对农业生产构成新的严重威胁。发生情况辽宁省东亚飞蝗2001年发生9.77万m2,重发面积4.67万hm2,防治11.3万hm2。中葫芦岛市发生8.77万hm2、锦州市发生1hm2。2002年全省发生7.74万hm2,重发面积.67万hm2,夏蝗防治2.28万hm2。除葫芦岛、州市继续发生外,还在盘锦市羊圈子苇场新现东亚飞蝗发生,其中重发生面积26…  相似文献   

14.
邱卫华 《广西植保》1999,12(4):23-24
1988年起,稻瘿蚊成为梧州市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1990年以来,每年全市发生面积为1.75~3.85万hm2,占晚稻种植面积的24.5%~53.6%,经防治后仍损失677.7~2038.5t。1 发生面积及其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态势  统计本市1985年以来的稻瘿蚊发生面积(见表1)看出,明显增加是从1988年开始,1994年再上一个台阶,达3万hm2以上;发生程度也呈加重趋势。如蒙山县1985~1987年的发生程度为轻或中等偏轻程度,1989~1998年均达中等偏重或大发生程度。发生情况的加重…  相似文献   

15.
大豆根潜蝇的防治陈申宽(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扎兰屯市162650)闫任沛(呼盟农研所扎兰屯市162650)大豆根潜蝇的防治大豆根潜蝇是呼盟农区大豆田苗期主要害虫,此虫以幼虫蛀根为害,导致根瘤、根数减少,地上部生育不良,引发根腐病发生,使大豆产量降低1...  相似文献   

16.
小麦根腐病 [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 Shoem.]近年在河北北部麦产区发生普遍,已成为制约小麦产量提高的─大障碍。迁安市2001年种植小麦2.3万 hm2,小麦根腐病发生面积达1.7万 hm2。─般减产10%~30%,严重的可减产30%~70%。 1为害   小麦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小麦根腐病为害,为害幼苗和成株期的根、茎、叶、穗以及种子。感病严重的播种后不能发芽或发芽而幼苗未出土便变褐而死;受害轻时病苗茎基部、叶鞘以及根部产生褐色病斑,幼苗瘦弱,叶片发黄。土壤潮湿病情加重,常引起烂根死苗。该病以春季小麦返青后发生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17.
36-1菌的固体菌体,液剂和液剂浓缩液分别参加大豆根腐病防治3种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苗开花时期以前防病效果为50%-62.98%,平均每公顷增产大豆331.6-334.5kg,增产幅度达17.4%-19.3%.在浓缩液参加防治大豆包囊线虫病和根腐病的10种药剂筛选试验中,大豆收获时考核结果显示,36-1菌剂处理大豆综合效果名列第五位。  相似文献   

18.
大豆根腐病,近几年在黑龙江垦区大发生。对35个国营农场调查,大豆发病率70—100%,病情指数20—60,感病面积达95%,大豆减产15—30%,是目前垦区最严重的生产问题。 一、症状和病原 症状:主要发生在大豆根部,发生初期,根表皮出现淡红色不规则的小斑,红色至褐色,略凹陷,后逐渐扩展以至包围整个根部,根皮枯死、腐烂,使继续生长发育的  相似文献   

19.
2002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二代黏虫在临猗县玉米、高粱田大面积严重发生。发生面积之广,虫量之大,为害之重为1976年以来之最。全县发生面积1.0万hm2,达到防治指标面积0.73万hm2。6月30日至7月1日调查,塬地玉米有虫株率10%,百株有虫8~12头;夏播玉米有虫株率35%~40%,百株有虫40~60头;饲草用高粱每平方米80~170头,最严重的猗氏镇百里店村达350~500头;荒地杂草被黏虫咬成光秆,与其相邻的玉麦收后未夏播的原茬地及玉米田、高粱田,采用快速、有效的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大…  相似文献   

20.
用30%毒死蜱·多菌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对大豆苗期病虫害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和种子比1∶50、1∶70、1∶90处理大豆后,对大豆根潜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100%和96.15%;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9.76%、40%和54.55%;对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高于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30%毒死蜱·多菌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个处理大豆苗期根瘤数分别较对照增加31.58%、27.63%和51.32%;株高、根长和植株干重较对照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