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刺槐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刺槐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生长的适宜生态条件,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林木,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刺槐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1)刺槐的Pn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第一个峰出现在9:00左右,第二个峰出现在15:00左右,第一个峰值明显高于第二个峰值。(2)Tr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孔的活动状态,Ci因为Gs的降低而减少,刺槐的光合速率控制因子为气孔限制。(3)Pn与Gs成极显著正相关,与Tr成显著性正相关。环境因子主要是影响叶片的Tr、Vpdl和Tl来影响Pn,PAR对Pn的影响较大,但可能不是导致刺槐光合“午休”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2.
光胁迫下欧洲荚蒾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欧洲荚蒾光胁迫处理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欧洲荚蒾100%和60%光照的Pn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第一个峰出现在9:00左右,第二个峰出现在15:00左右,第一个峰值明显高于第二个峰值;20%光照的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最高峰值出现在10:00左右。(2)100%、60%、20%光照的LCP和LSP分别为72.7、59.2、38.2和514.8、404.7、295.5μmol/(m^2.s),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为73.4、93.2、88.4和1073.4、1354.8、1128.0μmol/mol。(3)3个处理的光合能力为100%光照〉60%光照〉20%光照。  相似文献   

3.
16个柑桔品种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研究了 16个柑桔品种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及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供试的 16个柑桔品种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存在差异 ,其大小顺序为 :清见橘橙 >清家脐橙 >红肉脐橙 >丰脐 >姊良 3号脐橙>德尔塔夏橙 >卡特 >大三岛脐橙 >纽荷尔脐橙 >梦脐橙 >白柳脐橙 >红夏橙 >铃木脐橙 >福罗斯特脐橙 >Fallago橘>朋娜脐橙。大三岛脐橙、红夏橙的光饱和点最高 ,红肉脐橙、姊良 3号脐橙、梦脐橙、朋娜脐橙、白柳脐橙、德尔塔夏橙、卡特夏橙、清见橘橙、福罗斯特脐橙次之 ,纽荷尔脐橙、丰脐、铃木脐橙、Fallago橘较低 ;16个柑桔品种光补偿点在 8.4~6 6 .5μmol m- 2 s- 1 之间 ,福罗斯特脐橙的光补偿点最高 ,姊良 3号脐橙、朋娜脐橙、大三岛脐橙、德尔塔夏橙次之 ,其它柑桔品种光补偿点较低。供试柑桔品种在晴天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 ,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4.
营养液膜栽培生菜光合与蒸腾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营养液(NFT)栽培条件下散叶生菜光合与蒸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盛期前单位重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均为:下位叶>叶位叶>上位叶;生长后期中位叶>上位叶>下位叶。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出现午休现象。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时和15:00时左右;13:00时有一“低谷”即午休。高温低温是造成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蒸腾速率与气孔阻力呈正相当;多数情况下与光合速率有一定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茄子Pn日变化及光合“午休”的生理生态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两个品种圆茄(二苠茄和快圆茄)为试材,系统研究了其光合速率(Pn)日变化及影响光合“午休”生理生态因子。结果表明,茄子晴天Pn日变化无论品种是否相同(二苠茄和快圆茄)、生育期是否相同(苗期、初花期和盛果期)、叶位是否相同(上部叶片、中部叶片和底部叶片),无一例外地表现为“双峰”曲线,即有光合“午休”现象存在,只是“午休”的时间和程度上有差异;光合“午休”时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细胞间隙CO2浓度(Ci)、大气CO2浓度(Ca)均下降,而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叶片温度(TL)此时几乎处于最大值,茄子光合“午休”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引种于青藏高原的大田玉米研究: 光合作用日变化的特点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杨甲定  刘志民 《作物学报》2002,28(4):475-479
引种于青藏高原的大田玉米, 在拔节期其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一单峰曲线, 最大值39.03 μmol CO2*m-2*s-1出现在15:00; 而文献中生长在干旱半干旱交错平原区的同品种玉米, Pn日变化为双峰曲线, 最大值20.03 μmol CO2*m-2*s-1出现在12:00. 表明玉米从低海拔平原引种到高海拔地区使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大. 适宜的白天高温、充足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茄子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的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系统,研究日光温室嫁接茄株盛果期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茄子中上部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较明显的午休现象。第一峰值出现在11:30分左右,净光合速率Pn最高值为10.2μmol/(m2·s),第二峰值出现在13:00左右,峰值为9.4μmol/(m2·s)。气孔因素是造成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午时高光强、高温和低相对湿度迫使叶片气孔导度降低,表现为胞间CO2浓度降低,水蒸气压差升高,蒸腾速率增加,这些特定的环境与生理变化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光合特性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6400光合仪研究了苜蓿雄性不育株(系)杂交组合的光合日变化及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杂交组合Pn、WUE、Gs的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在13:00时左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Tr、Ci的日变化呈现“单峰”曲线.(2)根据Pn、Ci、Ls的变化方向,推测2×Ⅱ、13×Ⅳ光合午休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其它组合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3)牧草产量高的优势组合2×Ⅱ、12×Ⅰ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中亲优势率显著(p<0.05)高于牧草产量低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燕麦叶片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中午燕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明显降低(光合午休),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即在上午10:00和下午16:00净光合速率各有一个高峰,分别为17.106μmol CO2/m2/s和5.986μmol CO2/m2/s,下午的峰值低于上午.两峰之间有一低谷,最低值出现在下午14:00为1.61μmol CO2/m2/s.研究表明,各环境因子对先合速率(Pn)都有一定的影响.经相关分析发现,各环境因子与净光合速率(Pn)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相对湿度(RH)>田间CO2浓度(Ca)>大气温度(Ta)>光合有效辐射(PAR).各生理生态因子与净光合速率(Pn)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气孔限制(Ls)>叶片胞间CO2浓度(Ci)>叶片胞间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研究证明了气孔中午关闭是光合午休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2种不同树龄磨盘柿树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不同树龄、不同挂果量的磨盘树进行光合生理特性研究表明,不同树龄的磨盘柿,其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一天中最高值出现在上午10:00前后,次高峰出现在下午16:00左右;而光合午休持续的时间不同,15年柿树光合速率在下午13:00左右到达谷值后上升,而8年生柿树的光合午休提前和延长了1小时,即从12:00持续到14:00。不同树龄的磨盘柿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基本上为单峰型,峰值均出现在下午14:00左右。通过方差分析表明,在大多数测定时刻中,15年生柿树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14年生柿树。  相似文献   

11.
不知火杂柑叶片黄化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知火杂柑叶片黄化特征及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运用CI-34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田间的正常与黄化不知火杂柑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黄化不知火杂柑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叶面积显著低于正常不知火(P=0.045,P=0.003),其类胡萝卜含量却显著高于正常不知火(P=0.049);二者气孔均分布于下表皮,上午8:00二者间的气孔密度与气孔开度并无明显差异。两者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现出"单峰"曲线,正常不知火杂柑的Pn高峰出现在8:00,较黄化不知火杂柑早2 h,其中黄化不知火杂柑Pn峰值相对较低。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黄化不知火杂柑Pn影响显著的因子依次是气孔导度(Gs)、田间CO2浓度(Ca)、光合有效辐射(PAR)和蒸腾速率(Tr);而与正常不知火杂柑Pn呈显著相关的因子是Gs和Tr。结合线性回归分析及偏相关系数表明,正常、黄化不知火杂柑的Pn日变化均与PAR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4个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仪测定田间主要光合特性参数,同时期取样测定叶绿素含量,研究优良芝麻品种从初花期到终花期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个芝麻品种光合生理特性表现基本一致,但是不同品种在不同阶段表现的高低不同。各品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率(WUE)变化曲线一致,呈倒双峰曲线,蒸腾速率(Tr)呈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整个花期呈下降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变化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不同品种高含量值出现的早晚有差异,但都出现在盛花期。芝麻单株重与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叶绿素b呈正相关,光合速率与叶绿素a、叶绿素b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外源细胞分裂素调控小麦生长及衰老特性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BA处理(10 mg/L)使供试品种株高、单株叶面积、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有所降低。其中,处理后35 d的单株鲜、干质量明显低于对照。6-BA处理各品种的Chl a含量和Chl b含量在测定后期与对照相比表现增加趋势。6-BA处理各品种的光合速率(Pn)下降是其植株干质量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6-BA处理对各品种叶绿素合成和暗反应的负向效应较小,而气孔导度(Gs)表现与Pn趋势相同,表明底物CO2传输能力下降,是6-BA处理植株干物质累积量较对照植株下降的重要原因。6-BA处理增加了处理后期过氧化氢酶(CAT)活性,CAT活性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738 1*),表明6-BA处理下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的降低,较大程度上是通过增加CAT活性所致。研究表明,与细胞分裂相比,光合碳同化作用受到过量6-BA的抑制程度更大。生产中,应根据小麦的熟期和叶片衰老特征,合理施用外源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浓度和数量。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对棉花幼苗水分利用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转基因棉花品种农大棉8号和鲁棉研28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正常处理(CK)、轻度胁迫(LS)、中度胁迫(MS)、重度胁迫(SS)和极度胁迫(ES)5个水分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棉花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2个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率、叶水势、净光合速率(Pn)、光能利用率(LUE)、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呈下降趋势;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率(WUE)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上升趋势。两品种的Pn和NPQ的MS、SS和ES与CK相比差异显著,不同测定时期各胁迫处理的平均Pn比CK分别下降了11.5%、18.1%、32.1%和38.1%;平均NPQ比CK上升了24.1%、50.9%、79.4%和145.1%。表明棉花幼苗期持续轻度水分胁迫对叶片光合能力无显著影响,但高于中度的持续水分胁迫会造成叶片光合能力下降和光抑制加重。  相似文献   

15.
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光合指标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后大豆光合生理的变化。利用开放式自由大气CO2浓度富集系统(Free Air CO2 Enrichment)在高CO2浓度(550±60 μmol/mol左右)和对照大气CO2浓度(平均389±40 μmol/mol左右)及2种施氮水平下种植‘中黄35’和‘中黄13’大豆品种,测定了2个大豆品种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对大豆功能叶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存在品种差异,初花期‘中黄13’光合色素含量变化不显著,但在盛荚期光合色素显著下降,且在低肥处理下更明显,对‘中黄35’没有影响。大气CO2浓度升高后,2个品种大豆净光合速率均明显升高,气孔导度下降。大豆净光合速率提高将促使作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有利于作物生物量和产量的提高。气孔导度下降可能会使作物蒸腾作用减弱,有利于作物水分利用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叶面喷施KH2PO4对密植幼龄骏枣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疆密植枣园幼龄骏枣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了在开花坐果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KH2PO4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钾肥能够显著提高骏枣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但不同的供钾水平并不改变骏枣各项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规律。骏枣开花坐果期叶片Pn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无明显的“午休”现象,骏枣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一天中表现不同,上午14:00之前主要是气孔因素,中午14:00以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而叶面喷施钾肥能够提高骏枣叶片的非气孔因素的作用,而降低气孔限制作用。Gs和Tr日变化均呈“M”型,两者的日变化趋势表现较好的协同性,适宜浓度的钾肥有助于提高骏枣叶片气孔导度Gs应对变化剧烈的气象条件的缓冲能力。同时,叶面施钾也促进了骏枣叶片Pn与气孔限制值(Ls)的相关性以及Pn与(潜在水分利用率)WUEi的相关性,降低了Pn与WUE(瞬时水分利用率)的相关性。本试验范围内,适宜KH2PO4叶面肥浓度为0.6%。  相似文献   

17.
ALA对低温胁迫下西葫芦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毛丽萍  任君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6):142-145
为深入了解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西葫芦生长影响的光合生理机理,以‘早青一代’西葫芦为材料,研究ALA对低温胁迫下西葫芦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西葫芦幼苗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单株叶面积和物质积累极显著减少;60 mg/L的ALA可以减缓低温胁迫对西葫芦幼苗的影响,使总叶绿素含量增加29.96%,净光合速率(Pn)增加52.96%,叶面积增加39.80%,单株物质积累增加43.75%。60 mg/L的ALA缓解低温胁迫对西葫芦幼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叶绿素的增加和非气孔因素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土壤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盆栽方法,测定了土壤水分胁迫下拔节期和抽雄开花期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平均水平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抽雄-开花期下降幅度大于拔节期。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水分胁迫改变了玉米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规律。水分胁迫下,白单9的Pn,WUE,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叶面积明显高于白单31。  相似文献   

19.
光照强度对大豆叶片光合特性及同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套作荫蔽环境下, 光强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直接因素。本试验通过设定不同光照强度, 分析不同大豆品种的光合特性、光合同化物和叶片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昼夜变化, 明确光强对大豆叶片结构和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了解品种间差异, 以期为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耐阴品种南豆12和敏感品种桂夏3号为试验材料, 分别设置CK (正常光照, 遮光度0)、A1 (一层黑色遮阳网, 遮光度10%)、A2 (两层黑色遮阳网, 遮光度36%) 3个不同光照强度。结果表明, 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 2个大豆品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生物量均呈逐渐降低趋势, 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叶绿素b含量逐渐上升。同一大豆品种在相同处理下叶片蔗糖和淀粉含量昼夜变化差异显著。正常光照和A1处理下的大豆叶片蔗糖含量昼夜变化呈双峰曲线, 波峰分别出现在16:00和次日6:00, A2处理下南豆12蔗糖含量昼夜变化呈单峰趋势, 峰值出现在16:00, 为32.80 μg g -1。淀粉含量昼夜变化呈单峰曲线, 最高值均出现在21:00, 且耐阴品种大豆在A2处理下蔗糖和淀粉含量日变化幅度大于敏感品种大豆。大豆叶片超微结果表明, 弱光处理下大豆叶片叶绿体结构完整, 无破碎现象, 相同品种在同一处理下淀粉粒与叶绿体截面积比值昼夜变化显著, 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耐阴品种变化幅度大于敏感品种, 最大值均出现在21:00。因此, 随着遮阴程度增加, 大豆叶片生物量积累减少, 光合作用降低, 但耐阴品种在适度遮阴下通过调节光合器官结构的昼夜变化而保持良好的光合作用, 以更好地适应荫蔽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柠檬幼树对土壤pH值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扩大柠檬种植范围,确定其适生的土壤酸度范围。以1 年生柠檬幼树为试验材料,用盐酸和生石灰溶液浇淋盆栽柠檬土壤,以调节土壤pH值,测定柠檬叶片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土壤酸度对柠檬幼树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绿素a、b 和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pH 7~8 最高。同时,在此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在pH 7~8含量较高。适合柠檬‘云柠1号’栽培的土壤pH 7~8,而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柠檬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