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进入2003年后,农产品加工业无疑是我国最有魅力的强势产业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巨头将目光瞄向了中国的农产品加工市场,重要的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更多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脱颖而出。市场、劳动力、信息、成本、服务、技改、政策等将成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七度空间”。1.市场空间与劳动力空间尚未饱和农产品加工品在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国内外对加工后农产品的需求量仍未饱和。从国内市场看,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趋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正>过去最便宜、最不起眼的粗粮,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们的"心头好",在餐桌上刮起了一股"健康风"。中国是世界杂粮的主要产地,有"杂粮王国"之称,安徽省合肥市虽然不是杂粮的主产地,但却培育了中国粗粮行业的领军企业——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之坊"),并以其特有的"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和全国范围内的"农超对接"经营方式,带动了近30万农户改变种植结构,从事杂粮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国务院近日下发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2013至2015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农用生物制品产业化,推动高品质植物免疫诱抗剂、生物杀菌剂或杀虫剂、天敌生物等生物农药产品产业化。加快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需要从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大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力度,以"铁的手腕"坚决禁止农药生产和经销单位生产经营高毒、高残留农药;  相似文献   

4.
苹果加工产业的现状 存在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资源利用率较低,加工技术水平不高,特别是产业化程度比较低,成为限制苹果梯度加工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加快提高我国苹果加工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的步伐,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胡前毅 《种子》2000,(5):37-40
种子产业化是指以科技为先导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目的 ,依靠种子龙头企业的带动 ,将种子选育、生产、加工、经营、推广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利益互补机制 ,实现种子管理法制化、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经营集团化、育繁推销一体化的一种新型种子经营方式。当前种子产业化面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 WTO的大好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为此 ,就我省种子产业化发展问题谈点肤浅认识。1正确把握国内外种子产业化发展趋势目前 ,国际国内种子产业化形势发展很快 ,种子产业已发展成为农…  相似文献   

6.
用自熟式粉丝年糕机加工粉丝和年糕,是粮食就地转化增值、实现粗粮细吃的一种好方法.其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进入2014年,国内稻米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趋涨态势,终端需求偏弱,加工企业开工率整体不高,政策性稻谷购销支撑等成为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随着新产稻谷陆续收获上市,托市政策成为市场收购的主导,并带动主产区稻谷价格企稳上涨。随着托市收购的继续推进,以及元旦、春节的临近,预计短期内国内稻米市场整体将以坚挺平稳运行为主;托市收购结束之后,市场有效提振因素不足,稻米价格将回归弱势低迷,市场整体将继续保持"稻强米弱"、"优强普弱"特点。后期需重点关注2014年产稻谷托市收购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8.
我国柿子资源丰富,但由于加工利用品种单一,加工技术水平落后,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浪费,优化传统加工工艺,利用新技术开发新的柿子加工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柿子干燥产品、柿子发酵产品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我国柿子产品综合利用的现状,简要阐述了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柿子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土鸡蛋、柴鸡蛋、粗粮蛋、草鸡蛋……近日,名目繁多的概念蛋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但是,据某养殖场负责人透露,市场上号称"散养鸡"所产的蛋中,50%以上都非真实情况。业内人士建议,近几年概念化食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要避免消费者为食品中的假概念花冤枉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细化行业标准。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让公众不得不去寻  相似文献   

10.
正新疆产业化经营引领农业提质增效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等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享誉全国、走向世界,红枣、核桃、巴旦木等一批主导产业品牌在全国市场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全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加快发展,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2018年,新疆以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为主线,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更好更快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自治区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茂材 《耕作与栽培》1993,(1):63-64,F003
玉米生产的出路在于综合利用和加工增值。近年来,有些地方兴办了玉米加工业,把低值的粗粮,转化成高档食品和工业产品,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玉米以原料出口进入国际市场,80年代后,玉米原料出口减少,加工产品增加。美国1980年玉米原料出口量6315万吨,1986年减少到2710万吨,减少57%;1975年玉米用于加工数量为1326万吨。1987年为3112万  相似文献   

12.
秸秆袋装微贮饲料加工机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袋装微贮饲料是一种营养价值高、采食和吸收率高、便于贮存和中长距离运输的饲料,是秸秆产业化的一项新技术。研究了商品化秸秆袋装微贮饲料加工机械,并提出了相应的饲料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的带动能力和示范效应明显提高,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进一步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重要作用,农业部决定从2006年起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记者就此采访了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多元化已成为主流趋势,鲜食糯玉米因其特有的香、糯风味,营养丰富,蒸煮食用方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糯玉米的生产开发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等特点而得到重视,发展迅速,其产业化生产经营正在发展形成,糯玉米的种植和加工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农、工、贸结合的链式产业.开展优质糯玉米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研究,既符合我区调优农业种植结构的政策,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选育出一个品质好、株型好、外观商品性好、产量高的杂交糯玉米新品种,对满足市民生活和生产需要、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已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也是农业生产用种的主力军。如何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用种需求,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湖北省宜昌市辖区内 53 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用种来源、种植规模以及收购加工等情况进行调研,基本掌握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用种现状,并从品种推广模式、育繁种体系、种子市场监管以及农产品加工收购等角度,提出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种需求的对策,对类似地区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种需求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马铃薯淀粉加工是马铃薯加工利用最重 要的方式。新疆马铃薯种植适宜地域都在边境的冷 凉地区,虽然陇海铁路线与216、217、218、312、314、 315公路线交织,交通方便,但离内地加工企业甚 远,运距长。深秋加工时间短,需防冻贮存,这虽成 为我区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但利用优质高淀 粉品种生产,将成为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 益的措施之一。为配合兵团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新 疆天合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兵团发改委及兵团 农业局的工作部署,筛选了目前国内淀粉含量较高 的适合淀粉加工的专用型马铃薯品种(系),在新疆 兵团选择具有四大马铃薯产区生态环境代表性的 团场布点试验,以验证引试高淀粉马铃薯品种(系) 在新疆各产区推广的可行性,并筛选最佳品种供当 地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7.
芙蓉李及其产品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芙蓉李及其几种产品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芙蓉李鲜果中所含蛋白质、脂肪、Zn、Fe和Mg丰富,尤其VC和Mn含量较高。加工后的芙蓉李制品,营养成分普遍比鲜果高,主要原因是,芙蓉李加工品的水分降低。在芙蓉李的加工过程中,加入一些人体缺少的营养成分,可使食品的营养价值提高,但加工后制品的氨基酸成分则比鲜果低。  相似文献   

18.
甘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营养丰富,具有抗癌、抗氧化及增强免疫等功能,在国内外均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明星食物"之一。随着对甘薯的深入研究和人们对甘薯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甘薯加工制品。对甘薯营养保健及我国甘薯食品的加工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食用粗粮已成为现代人的新时尚,然而粗粮只有细做、细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过多地食用粗粮会影响消化,导致肠道阻塞等病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现年45岁的王德文,在白山市八道江区大镜沟乡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用老百姓的话讲,他是一个大能人。他硬是靠玉米做出了一篇大文章。他现在已是固定资产约20多万元的加工厂的厂主,生产的粗粮产品销往全市各大粮油店,走出了一条粗粮加工的致富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