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灰色聚类法在海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仙隐  沈新强 《海洋渔业》2006,28(4):326-330
应用灰色聚类法对海水水质进行评价,参照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通过灰类白化权函数描述海水水质分级界限,确定了各参评指标对不同等级的聚类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海水水质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模型,以此对2004年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渔业环境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与综合指数法相比,灰色聚类法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灰色聚类法在胶州湾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照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和海水的富营养化特点,选取活性磷酸盐(PO43--P)、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和叶绿素a(Chl-a)为评价指标,将富营养化程度分为3个级别,利用灰类白化权函数描述海水富营养化的等级界限,确定各指标在灰类中的聚类权及聚类系数,确定各聚类对象的等级,在此基础上建立海水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模型。以胶州湾为研究对象,对2009年5月和8月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胶州湾东部海域已达到富营养化,西部和北部海域处于中度营养水平,湾中和湾口附近海域处于贫营养水平,这与沿岸河流、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的排放、湾内海水与外海水的交换速率以及水域水深条件密切相关。灰色聚类法评价的胶州湾水域的富营养化状态与真实情况接近,因此,利用灰色聚类法评价海水富营养化是一种快速、简便、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灰色系统理论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骏 《水利渔业》1997,(4):9-12
简介了灰色聚类方法,并应用了湖泊富营养化的评价中。对我国8个湖泊的富营养化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重富营养湖泊由强致弱为:东山湖〈玄武湖〈甘棠湖〉西湖〉巢湖;中富营养湖泊为:邛海〉博斯腾湖;中营养湖泊:洱海。  相似文献   

4.
灰色聚类分析在水库水质科学管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冬启  熊邦喜 《水利渔业》2000,20(3):41-42,47
灰色聚类法是在模糊聚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聚类方法。本文选取TP、TN、COD3项因子作为评价因子,对石河水库的水质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石河水库已处于中营养时期。最后对石河水库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聚类法评价广西左江佛耳丽蚌自然保护区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对广西左江佛耳丽蚌自然保护区8个点的水质进行了2次调查监测,选择DO、CODMn、TN、TP4个污染物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应用灰色聚类法对其水质状况进行评价,计算出各监测断面水质类别。结果表明:江州区内核心区河段水质为Ⅲ类,不符合自然保护区水质要求;龙州县内核心区河段水质为Ⅰ和Ⅱ类,符合自然保护区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6.
鲆鲽类白化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鲆鲽类体色白化,在苗种生产过程中常见。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然而关于白化的机理仍然不清楚。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鲆鲽类白化机理的研究从营养、遗传、环境、生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阿什河流域上游是西泉眼水库的主要集水区,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到水库水质。2010年9月对阿什河流域上游8个断面的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灰色关联评价法对阿什河流域上游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灰色关联评价法的结果显示8个断面中除R8为Ⅱ类水质外,其它断面均为Ⅰ类水质,断面水质较清洁。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仅可反映出某种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而不能反映出整个水体的污染程度;相比于单因子法,灰色关联评价法能充分利用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分析水体污染程度。灰色关联评价法优于单因素法,其评价结果更接近于阿什河上游流域水体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以抚仙湖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对象,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保护区6个采样点、5个重要污染因子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6个采样点中笔架山、湖心、大湾、矣渡5月份水质为Ⅰ类,8月份水质为Ⅲ类;明星鱼洞水质较差。结合水质监测结果和评价结果,保护区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和总磷,丰水期输入湖泊的氮磷负荷较大,亟待整治;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客观反映水环境的质量状况,评价结果为保护区的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湖泊治理相关建议,为环保政策制定和措施落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鱼类行为量化过程中运动阴影区域去除难的问题,以金鱼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去除噪点及孤立数据点、使用马氏距离作为距离度量方法、明确聚类个数以及初始聚类中心点选择等方面对传统K-means聚类算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算法的金鱼阴影去除及图像分割方法。在室内正常环境下,使用相机采集玻璃鱼缸中金鱼图像,首先等比例压缩10倍,使用中值滤波方法对样本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其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Lab颜色空间,最后提取a、b分量并使用改进的K-means算法进行聚类。试验结果显示:和传统K-means聚类算法及FCM(Fuzzy c-means)聚类算法进行比较,改进算法对于图像阴影去除及分割具有更好的效果,在200幅具有不同阴影的金鱼样本图像中,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算法的平均误分类的像素比率和平均运行时间分别为2.48%和0.87 5s,能够满足离线鱼类行为量化过程中图像预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阿什河流域上游是西泉眼水库的主要集水区,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到水库水质。2010年9月对阿什河流域上游8个断面的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灰色关联评价法对阿什河流域上游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灰色关联评价法的结果显示8个断面中除R8为Ⅱ类水质外,其它断面均为Ⅰ类水质,断面水质较清洁。单因子污染指数...  相似文献   

11.
目前,已发现十多种龟鳖动物有白化现象,以红耳彩龟、中华花龟、乌龟、中华鳖等种类较多,蛇鳄龟、庙龟等种类较少见.除白化红耳彩龟外,其他种类的白化龟是从数百只、数千只、数万只、甚至十万、二十万只龟苗中偶然获得的有限个体.近十年来,国外已批量繁殖白化红耳彩龟,每年都有数十只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直未能成功繁殖.2011年7月,中国最大观赏龟养殖企业——海口泓旺农业养殖有限公司经过5年多饲养培育的白化红耳彩龟成功繁殖后代,32只白化红耳彩龟陆续破壳而出,填补国内繁殖空白.现将有关白化红耳彩龟人工繁殖技术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灰关联分析法在大沽河青岛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大沽河干流青岛段6个水质监测控制断面2003~2007年的年均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灰关联分析法,通过各断面水质的多个水质评价因子与水质标准的距离综合分析,依据关联度计算结果全面系统的评价了大沽河干流青岛段水质总体状况与变化趋势,并结合单因子法评价结果,对采用灰关联分析法与单因子评价法两种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和探讨,为科学合理评价总体水质状况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白化现象是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2009年,采用大菱鲆育种标准化苗种培育方案培育大菱鲆子二代全同胞家系32个,选取其中白化较为严重的16个全同胞家系(包括6对半同胞家系组合)作为样本家系,抽样测定统计各家系85日龄(dph)幼鱼的形态指标,比较了各全同胞家系白化和正常鱼的形态特征,以及全同胞家系间生长的差异.大菱鲆幼鱼体色分为完全正常、局部白化和完全白化3个类型,白化率统计时将部分白化幼鱼归于白化幼鱼一类.16个全同胞家系的白化率处于17.2%~86.7%范围内,6对半同胞家系组合的白化率差别较大,姊妹家系间白化率差值0 ~ 46%,因此认为白化可能受到母系遗传或卵子质量的影响.多数家系的白化与正常幼鱼的全长、体长、总高、体高、全重差异不显著(P>0.05).16个全同胞家系样本中,除2个家系外,其余家系的白化与体色正常鱼的可比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将各全同胞家系抽样的全部90尾鱼的全重平均值作为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全重的生长差异在全同胞家系间表现较为明显.因此,白化鱼与原色鱼的生长和身体形态整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还获得速生候选家系1个,高体型候选家系3个.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大菱鲆白化现象发生的原因,认为虽然遗传不是大菱鲆白化与否的决定因素,但却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洱海稳态阶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态转化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系统的变化,也常常用于描述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状态发生本质、渐进和持续的转变过程。对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而言,研究其变化过程及驱动因子将有助于理解当前水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为水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撑。为了确定典型高原湖泊洱海所处的稳态阶段及其转换取向,在野外调查研究及文献资料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尝试用模糊评价法分析洱海所处的稳态转换阶段。评价结果表明,洱海1985-2001年处于清水稳态,2002年系统发生跃迁,2003年退化到藻草共存、草藻共存的过渡态。从2009-2010年洱海各阶段的隶属度来看,系统仍有可能转化为藻型浊水稳态,警示对洱海的保护和治理工作不可松懈。在缺乏水生物数据的条件下,模糊评价法可用于稳态转换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朱杰 《水产学报》2004,28(1):74-78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相同养殖条件下生长的正常和白化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皮肤和肌肉组织中的DHA和EPA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和白化褐牙鲆的皮肤和肌肉中EPA含量相近,但白化个体皮肤中DH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个体,约为后者的1/2。而两者肌肉中的DHA含量则没有显著差异。同时,白化个体皮肤和肌肉组织中的DHA/EPA比值略低于正常个体。这一结果证明白化褐牙鲆皮肤蓄积或利用DHA的能力要低于正常褐牙鲆。关于鲆鳔类白化现象同鱼体对饵料中脂肪酸类物质的利用率之间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大型底栖动物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最常用的生物类群。本文以武汉市浅水湖泊为研究区域,分析近20年(1998-2018)野外调查的104个湖次底栖动物数据,初步构建适合我国中部浅水湖泊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的多参数指数MMI (Multimetric Index),包括36个群落结构性参数和35个功能性参数共71个生物参数,经筛选武汉湖泊MMI指数由总分类单元数、腹足类个体数%、功能趋异指数和穴居者%共4个核心指标组成。通过比值法将健康状态划分为5个等级:健康、亚健康、一般、差和极差。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MI指数不仅与富营养化指标关系显著,能够反映湖泊营养状态的变化;而且能够显著区分城市湖泊与农村湖泊,城市湖泊的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农村湖泊。基于MMI的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湖泊健康状况一般,其中34.6%湖泊健康状况亚健康以上,41.3%的湖泊健康状况处于一般水平,24.1%湖泊健康状况较差。本研究构建的包含功能性状参数的MMI完整性指数,可在湖泊健康评价中推广应用,也为湖泊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氮污染的环境损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引言关于湖泊富营养化的评价,国内外均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特征法、参数法、生物指标法、营养状态指数法等方法。有关湖泊水质的评价方法就更多,这些方法大都是以某种污染物浓度或参数先进行单项评价,进而取权值得到一个综合指数。这些指数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并且未能与湖泊的使用功能相联系,难以更科学、更直观地为湖泊功能的保护提供有效手段和方法。氮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其在洞庭湖水体中污染比较突出。本文依据洞庭湖总氮污染状况,结合洞庭湖的潜在使用价值或资源量,得出洞庭湖氮污染引起的资源或其价值的损失量,从…  相似文献   

18.
陕西红碱淖湖泊渔业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1年实际监测数据,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及营养状态指数法对红碱淖湖泊渔业环境水质进行评价,并结合以往监测数据和资料分析了红碱淖湖泊水质污染趋势和盐碱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红碱淖湖泊渔业环境水质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pH、非离子氨、TP、TN和CODMn;湖泊处于富营养状态,氮为富营养化的限制因数;在2005年-2011年,污染呈上升趋势;自80年代起,湖泊盐碱度及硬度持续升高,已对淡水鱼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我国市售虾酱产品的品质现状,探究不同品种虾酱之间的品质差异,采集了32种市售虾酱,进行了感官评价和水分、盐分、蛋白质、氨基酸态氮等理化指标的检测,对品质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进一步采用电子鼻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对气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市售虾酱色泽和质地差异相对较小,而气味差异较大。理化指标中,市售虾酱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变异系数为33.91%,离散程度最大。在主成分分析中,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2.32%,表明能够涵盖虾酱品质的基本信息,水分、氨基酸态氮、气味是影响虾酱综合品质的关键指标。电子鼻聚类热图表明,在欧式距离4.03处可将32种虾酱聚为4类,原料是影响聚类的主要因素。对海银虾、蜢子虾和白虾3种原料的虾酱进行GC-IMS分析,共鉴定出6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醇类。研究结果可为虾酱产品品质评价与生产工艺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型湖泊精养高产试验研究项目,自1989年至1990年,经过三年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了使该项技术推广到鄱阳湖区其它湖泊,以促进我省湖泊精养的发展,为此,我们将试验所获得结果,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一些评价。本文就该项技术在养鱼生产过程中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即成本、相对经济效益、投资与回收期,湖泊鱼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