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黄瓜3叶1心时期,叶片喷施1.0、2.0、3.0、4.0 mmol/L水杨酸(SA)溶液,进行10℃/6℃低温处理,研究外源水杨酸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黄瓜幼苗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加,但适宜浓度SA处理能显著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维持膜的稳定性,提高黄瓜幼苗的抗冷性,其中以2.0 mmol/L SA处理效果最佳;在低温胁迫下,对照幼苗叶绿素含量降解较快,受低温影响严重,渗透调节能力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幅较小也影响其渗透调节能力。喷施2.0 mmol/L SA溶液可缓解低温胁迫对幼苗的伤害,提高黄瓜幼苗的抗冷能力,延缓叶绿素降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方法]制备自然(CK)、0、0.5、1.0、1.5、2.0mmol/L SA盐溶液(0.1mol/LNaCl),研究SA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盐胁迫条件下SA能提高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相对干重增长速率、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缓解了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其中,以1.5mmol/L SA缓解效果最好。[结论]利用SA提高小麦幼苗抗盐性是可行的,为建立新的抗盐调控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香蕉主要栽培品种巴西蕉的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对提高蕉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香蕉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均能显著降低香蕉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维持较低的膜透性,提高蕉苗叶片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及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从而提高了香蕉幼苗的抗低温胁迫能力,在本试验设置的4个浓度处理中以磷酸二氢钾15 mmol/L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番茄品种金棚10号为试材,分别用0.3 mmol/L水杨酸(SA)、0.25 mmol/L亚精胺(Spd )、0.5 mmol/L没食子酸丙酯( PG)引发处理1 d,待幼苗长至2叶1心时进行低温处理。结果表明,SA、Spd、PG引发种子处理能显著降低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增强幼苗耐冷性,其中以PG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对巴西蕉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土壤水分胁迫下巴西蕉幼苗生理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4个SNP处理浓度(0.05mmol/L,0.1mmol/L,0.5mmol/L,1.0mmol/L)均能显著降低干旱条件下巴西蕉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体率及MDA含量,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从而提高巴西蕉幼苗的抗旱性。综合表现来看,以0.5mmol/L的处理浓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外源NO对Pb胁迫下亚麻幼苗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0.1mmol/L、0.5mmol/L和1.0mmol/LSNP溶液处理Pb(Ac)2胁迫下亚麻幼苗,测定不同时期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NO缓解了Pb胁迫下亚麻幼苗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升高,促进脯氨酸含量升高,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且保护效应与SNP的浓度相关,0.1mmol/LSNP处理效果显著优于1.0mmol/LSNP处理。  相似文献   

7.
5-氨基乙酰丙酸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0、0.05、0.5、1、5mg/L5个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两叶一心的黄瓜幼苗后,再于5℃下低温胁迫4d,研究了ALA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以0.5mg/LALA处理的幼苗叶片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最低,SOD、POD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冷害指数较小,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积累量及根系活力较高,说明0.5mg/LALA处理的幼苗能够明显增强黄瓜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8.
将分别经0.3、0.5、0.7、1.0 mmol/L水杨酸(SA)于常温预处理的香水百合(Lilium casablanca)幼苗置于5℃下进行低温胁迫试验,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处理0、6、12、18、24 h后测定其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叶片喷施一定浓度的SA可缓解低温对香水百合幼苗的伤害,与对照相比,喷施SA的幼苗在低温胁迫下叶片中丙二醛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升高,SOD、CAT和POD活性升高.综合比较,以0.5 mmol/L SA处理后低温胁迫12h的抗低温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5、1、3、5mmol/L)的蔗糖,研究外源蔗糖对NO;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0mmoL/L NO3-胁迫下,外加1mmol/L蔗糖处理后7d,黄瓜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说明外加1mmol/L蔗糖增强了黄瓜幼苗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幼苗生长势增加,对高浓度NO3-胁迫的抗性增强;当蔗糖浓度高达5mmol/L处理后7d,其叶片SOD、POD、CAT和APX活性均开始降低,MDA含量增加,黄瓜幼苗受害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香樟幼苗抗寒性的影响,为香樟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引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一年生盆栽香樟幼苗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SA后,再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电导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外源施用SA能够抑制香樟幼苗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提高光合速率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植物组织电导率;2 mmol/L的SA处理对香樟幼苗施用效果最好;而5 mmol/L的SA对香樟叶片的正常生长发育可能存在抑制作用。【结论】适宜浓度的外源SA能够减弱低温对香樟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丽霞  曹红星  肖勇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2039-2045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椰子幼苗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提高椰子幼苗抗寒能力及选育抗寒椰子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为研究材料,分别喷施100.0、150.0、200.0和250.0 mg/L外源SA,测定分析其4℃低温胁迫1~5 d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结果]4个外源SA处理的椰子幼苗在4℃低温胁迫5 d内,叶片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均高于相应的清水对照(CK),且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均低于CK,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4℃胁迫第2 d,喷施150.0 mg/L SA的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叶片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P<0.05,下同),MDA含量最低,均显著低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其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同一低温胁迫时间不同浓度SA处理中,总体上也以150.0 mg/L SA处理各椰子品种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MDA含量最低,在4个椰子品种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其次为200.0和250.0 mg/L SA处理,100.0 mg/L SA处理的5个抗寒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喷施150.0 mg/L外源SA能提高椰子幼苗的抗寒性,尤其对文椰78F1幼苗的抗寒效果更佳,可在椰子抗寒育苗及抗寒椰子新品种选育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凤银  陈禅友  雷刚  黄骏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48-17449,17452
[目的]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SA)在低温胁迫下对藜豆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用0、1.0、2.0、3.0、4.0、5.0 mmol/L SA处理两叶一心的藜豆幼苗,测定低温胁迫下藜豆幼苗的Pro含量、MDA含量、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除5.0 mmol/L SA使幼苗鲜重下降外,其余浓度SA对藜豆株高和鲜重没有显著影响;随着SA浓度增加,藜豆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Pro含量及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而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中2.0 mmol/L SA处理藜豆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Pro含量及POD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结论]SA可以增强藜豆幼苗的抗冷性,并以2.0 mmol/L SA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水杨酸(SA)对茉莉生长、开花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盆栽茉莉为试验材料,对其幼苗叶片喷施不同浓度的SA溶液,分析其幼苗部分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喷施不同浓度SA溶液均能促使茉莉叶片和花的数量增多,且增幅均高于对照组,浓度为0.8 mmol/L的SA处理组叶片数量上升最为明显,浓度为1.2 mmol/L的SA处理组花数量上升幅度最大;SA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茉莉叶片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喷施一定浓度的SA可促进茉莉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增加,SA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增加。[结论]喷施适宜浓度的SA溶液可增加茉莉叶片膜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其抗逆性,对茉莉的生长和开花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喷雾方法,研究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JA)对棉花幼苗(3~4真叶期)内相关抗虫酚类物质(黄酮、单宁和总酚)质量分数的诱导作用,以明确SA和MeJA对酚类物质的诱导时间及浓度效应。结果表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SA和MeJA处理后棉叶酚类物质质量分数先升后降,对棉叶诱导作用分别可持续4~8d和12d。MeJA对棉叶酚类物质质量分数的诱导作用较SA显著,且这两种外源物均明显影响棉叶内黄酮、单宁和总酚质量分数。5mmol/L SA和0.5mmol/L MeJA处理棉叶第4天对黄酮、单宁、总酚质量分数的诱导作用显著高于其他浓度和时间处理。总之,外源信号物质对棉叶内酚类物质质量分数的诱导作用,具有激发子差异性、时间持效性和浓度依赖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外源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酸枣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及其生理机制,以酸枣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制试验,对100 mmol·L-1 NaCl处理下酸枣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A(0、0.4、0.8、1.2、1.6、2.0、3.0 mmol·L-1),分析净光合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筛选出缓解效果最佳的SA浓度,并测定植株组织离子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A喷施能提高盐胁迫下幼苗的净生长高度和净光合速率(Pn),喷施0.8 mmol·L-1SA 较T100分别提高了111.4%和100.5%,缓解盐胁迫的效果最佳。外源喷施SA降低了叶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在0.8 mmol·L-1SA处理下MDA比T100处理组降低了34.7%;同时也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提高抗坏血酸(AsA)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较高浓度SA会抑制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叶面喷施0.8 mmol·L-1 SA显著减少盐胁迫下酸枣幼苗体内Na+含量,提高Ca2+的含量,S0.8比T100处理组幼苗地上与地下部分Na+含量分别降低了8.1%和10.0%。外源SA能够提高酸枣幼苗抗氧化能力,清除活性氧,保护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减少植物对Na+的吸收和促进Ca2+的积累,缓解盐胁迫对酸枣的伤害,提高植株净光合速率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16.
水杨酸对小麦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水杨酸(SA)对小麦幼苗抗寒性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材,用0.1 mmol/LSA作叶面喷施处理,清水作对照,当小麦幼苗第1片叶展开时,将各组各1/2幼苗分别置于常温(20℃)和低温(4℃)下培养,5 d后对小麦幼苗进行耐寒生理指标测定。[结果]0.1 mmol/LSA显著提高了低温胁迫下小麦幼苗细胞内SOD酶的活性。与低温对照处理的小麦幼苗相比,低温胁迫下0.1 mmol/L SA处理的小麦幼苗的SOD酶活力提高了10.95%,脯氨酸含量增加了42.80%;MDA含量减少了5.00%,膜透性降低了6.00%。[结论]SA显著提高小麦幼苗细胞内SOD酶的活性,增加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减少了低温对细胞的伤害,增强了小麦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7.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和氯化钙(CaCl2)处理番茄品种东农11537幼苗,处理3 d后进行干旱胁迫,在干旱的第1、3、5和7天观察植株表型,测定叶片相关生理指标,并比较2种处理的抗旱效果、最佳抗旱浓度。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喷施去离子水的对照组相比,适宜浓度的SA和CaCl2处理均能有效缓解番茄叶片相对含水量的降低,抑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同时,提高番茄叶片SPAD值、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效提高番茄幼苗的抗旱性。0.3 mmol·L-1的SA和10 mmol·L-1的CaCl2处理提高番茄幼苗抗旱性的效果较佳,0.3 mmol·L-1 SA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藜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条件下藜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用蒸馏水浸种的藜豆种子置于15,20,25,30,35,40 ℃可控温培养箱中培养,4 d时测定发芽势,7 d时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的芽长、主根长、侧根数,确定其适宜的萌发温度。分别用0,0.5,1.0,1.5,2.0,2.5 mmol/L的SA浸泡藜豆种子,然后进行培养,萌发时温度控制在15 ℃,幼苗生长温度控制在20 ℃,4 d时测发芽势,7 d时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2片真叶时测定幼苗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S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结果】(1)藜豆种子萌发适宜的温度为25~35 ℃。(2)低温胁迫下,随外源SA浓度的增大,藜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幼苗叶片的POD和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SA浓度为1.5 mmol/L达最大值,而MDA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藜豆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在不同SA浓度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实际生产中,应将藜豆种子萌发的温度尽可能控制在25~35 ℃。外源SA能提高藜豆的抗寒性,其浸种浓度以1.5 mmol/L为宜。  相似文献   

19.
外源水杨酸对西葫芦幼苗耐热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胜  刘建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848-2850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西葫芦幼苗耐热性的影响。[方法]以翡翠2号西葫芦幼苗为材料,用浓度75μmol/L的水杨酸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对照喷蒸馏水,24 h后进行40℃4、8 h的高温胁迫,并测定叶片各生理指标。[结果]经浓度75μmol/L的水杨酸预处理的幼苗,在高温胁迫下,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对照,而MDA含量低于对照。[结论]浓度75μmol/L的水杨酸可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西葫芦幼苗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20.
水杨酸对铬胁迫下绿豆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水杨酸(SA)对铬胁迫下绿豆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SA对10mmol/L铬胁迫下绿豆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25~0.50mg/L SA均能提高铬胁迫下绿豆幼苗的株高、鲜质量、根长、根系活力指数、叶绿素含量,降低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明显缓解铬胁迫对绿豆幼苗生长的抑制。其中,以0.50mg/L的SA缓解效果最好。因此,利用SA可以缓解铬胁迫对绿豆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