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大肠杆菌O157∶H7属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是EHEC的主要血清型。感染大肠杆菌O157∶H7可使人患腹泻、出血性结肠炎,也可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及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并发征。笔者运用胶体金免疫(Colloidal gold immunoassay,GIA)检测卡和荧光PCR技术,对东莞市108份冻肉中的大肠杆菌O157∶H7进行了检测,并对2种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东莞市各镇(区)冻肉库中的冻肉,共108份。大肠杆菌O157∶H7、O1、O48、沙门菌等菌株,由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郭霄峰教授惠赠…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O157:H7属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是EHEC的主要血清型。感染大肠杆菌0157:H7可使人息腹泻、出血性结肠炎,也可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及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并发征。笔者运用胶体金免疫(Colloidal gold immunoassay,GIA)检测卡和荧光PCR技术,对东莞市108份冻肉中的大肠杆菌O157:H7进行了检测,并对2种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基因工程苗预防仔猪大肠杆菌病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性的,到50年代以后,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用O:K:H表示,一般使仔猪致病的血清型为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中的F4(K88)、F5(K99)、F8(987P)类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4.
正大肠杆菌O157∶H7血清型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代表菌株,为革兰氏染色阴性菌,具有较强的耐酸性,可产生大量的Vero毒素,是主要的致病因子,能引起人的出血性腹泻和肠炎,患者大多数急性起病,严重的感染者一周后可发生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并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惊厥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可导致死亡。该病多发生于夏秋两季,主要以散发性为主。大肠杆菌O157∶H7的携带者可能是海鸥、羊、猪、马、鹿、鸽子、牛、鸡等动物,畜禽肉食品供应链中牛肉是主要的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制一种快速、准确诊断大肠杆菌O157:H7的PCR方法,试验根据GenBank收录的大肠杆菌O157:H7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对可扩增rfbE(O157)和Flic(H7)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双重PCR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并研制出检测试剂盒。结果表明:该检测试剂盒对大肠杆菌O157:H7能特异性地扩增出rfbE和Flic基因的目的片段;对大肠杆菌O157:H30、O157:H9、O157:H25、O157:H19只能扩增出rfbE而不能扩增出Flic基因的目的片段;对大肠杆菌DH5α、猪链球菌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没有扩增出任何目的片段;细菌DNA的最低检测极限是50 pg;在-20℃条件下保存1,3,6,9,12个月后,其敏感性都没有发生改变,均能检测到50 pg的大肠杆菌O157:H7DNA模板。  相似文献   

6.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是世界上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在EHEC众多血清型中,O157:H7是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最常见血清型,不仅可引起人类腹泻、出血性肠炎(HC),还可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IP),甚至死亡。牛、羊、猪、野生鸟类等是EHEC的天然宿主。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O157:H7出血性肠炎是近年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肠道传染病。自1983年美国Riley等首次报道大肠杆菌O157:H7出血性肠炎以来,相继在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出现暴发性流行病例。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一个主要血清型,牛、羊、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6,(8):73-76
根据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O157∶H7的O抗原编码基因rfb E和H抗原编码基因fli C分别设计引物,建立双重PCR方法。饲料样品人工污染EHEC O157∶H7后进行增菌培养,利用双重PCR进行检测EHEC O157∶H7。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能够特异性扩增出目的条带,敏感性可达到100 cfu细菌。双重PCR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饲料中人工污染的EHEC O157∶H7,人工污染饲料样品经4 h预增菌处理后,该方法的检测下限为20 cfu细菌。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快速、特异地检测出饲料中污染的EHEC O157∶H7,可用于饲料中EHEC O157∶H7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ler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86~24为始发菌株,利用自杀性载体pCVD442,根据同源重组的原理敲除了染色体上的ler基因,构建了O157∶H7 ler基因缺失突变菌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表明,始发菌株对HEp-2细胞的平均黏附数量是突变菌株的17倍。试验也证实了ler基因对LEE致病岛毒力基因的正调控作用,这为O157∶H7基因缺失突变弱毒疫苗株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性腹泻是人类新发生的传染病,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研究证实,家禽、家畜是大肠埃希菌O157:H7的重要宿主。近年来,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它能引起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等临床症状,致病性强、死亡率高,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根据GenBank公布的大肠杆菌O157∶H7的Flic(H7)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选择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一个用于大肠杆菌O157∶H7快速定量检测的实时定量PCR方法。该方法的最低检测极限是103CFU/mL,敏感性比常规PCR提高10倍。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重复性检测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只能检测大肠杆菌O157∶H7,对非大肠杆菌O157∶H7血清型细菌、猪链球菌2型、副猪嗜血杆菌无反应。利用此方法对模拟样本进行定量检测,其结果与平板细菌计数基本一致,表明此方法可作为大肠杆菌O157∶H7快速诊断和疫情监测的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12.
猪源大肠杆菌O157:H7广西分离株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肠杆菌O157:H7是否在猪场存在,采集有拉稀症状猪的粪便,接种到新生霉素mEC增菌肉汤,增菌培养后转接到O157:H7显色培养基上,对可疑菌株用因子血清和PCR方法做进一步鉴定,实验结果证实得到5株大肠杆菌为O157:H7血清型。动物试验发现,5个分离菌株对小白鼠的致死率为33.3%—100%之间。调查结果证实广西猪群中存在强致病性的O157:H7血清型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3.
大肠杆菌O_(157)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 coli 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最有代表性的血清型,感染后能够导致人的出血性结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1].  相似文献   

14.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菌。为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的O157∶H7新型检测技术,以O157抗原基因(rfbE基因)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叠氮溴化乙锭(ethidium monoazide bromide,EMA)处理菌液,沸水浴法制备细菌裂解液,优化PCR条件,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O157∶H7活菌EMA-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EMA-PCR可从rfbE基因阳性菌株CVCC248和两株临床分离菌株cd0912、cd0803中扩增出大小为495 bp的特异性条带,检测灵敏度可达12 CFU/mL。经EMA处理,从含有1%~100%O157∶H7 CVCC248活菌混合悬液制备的DNA中均可扩增出目的片段。因此,成功建立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EMA-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避免因分析的样品中含有死细菌而造成的假阳性检测结果,检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较传统PCR大大提高。O157∶H7 EMA-PCR技术的建立为O157∶H7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饲料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可分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非致病性大肠杆菌两类,二者在菌落形态、染色反应、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抗原构造不同.迄今已知大肠杆菌有菌体抗原(O)171种,表面抗原(K)103种,鞭毛抗原(H)60种,表现为许多血清型.在引起畜禽肠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和肠出血性大肠杆(EHEC)4种.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通过畜禽的消化道感染,在畜禽中可引起多种综合征,包括羔羊和犊牛痢疾,马、绵羊流产,家禽败血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输卵管炎,仔猪水肿病等.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计划的实施,我国的畜牧业生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各大、中、小饲料厂也相继不断发展和壮大,为了进一步了解青海省饲料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布情况,2004年3~4月,笔者等对西宁市某饲料厂的饲料随机抽样并进行了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以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对家兔进行试验感染,观察了大肠杆菌O157:H7对家兔的影响,通过玻片凝集试验分析了粪中大肠杆菌O157:H7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肠杆菌O157:H7可导致兔的肠道反应和腹泻,在腹泻期排出的菌体最高,并可维护较长时间的带菌,说明家兔依然是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的易感性动物、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1 概述 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其血清型极多,菌体抗原(O)141个,荚膜抗原(K)80个,鞭毛抗原(H)49个,禽类中最常见的血清型是O_1,O_2和O_(78),按致病力大小可将其划分为:致病性、非致病性和条件性3种类型。 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在临诊上表现为肝周炎、心包  相似文献   

18.
仔猪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型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变化,本研究运用凝集试验、PCR和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等方法对分离的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以O138、O87血清型为主,占定型菌株的60.8%;其中6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检出毒力基因,检出率为79.5%,可分为8种毒力基因类型,分属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和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毒力基因eaeA、elt和escV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8.5%、28.2%和21.8%;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高度耐药,均为多重耐药株,耐药种类可达8种以上。结果表明,当前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且基因型复杂,耐药性严重。本试验结果可为规模化养猪场防控仔猪腹泻提供基础资料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仔猪水肿病是由肠道内特殊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为急性散发性传染病。其发生是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猪小肠,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猪体抵抗力迅速下降,病原菌在猪肠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毒素被吸收入血而导致全身中毒,故又称此病为大肠杆菌性肠毒血症。  相似文献   

20.
针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的stx基因,通过PCR扩增出缺失了183bp的s灯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自杀性戢体pCVD442中,然后通过接合性转导将重组自杀性质粒pCVD442::△stx从大肠杆菌SMIO转到O157:H7中,利用抗性标记和PCR方法筛选出O157:H7 stx基因缺失突变菌株。Vero细胞毒性试验证实,该突变株不能产生完整的Stx。动物试验表明,与强毒株相比该突变株的致病性明显降低。该突变株的构建为研究志贺毒素在EHEC O157感染中所起的作用和研制O157的基因工程减毒活菌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