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业循环经济是走向集中和联合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体系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关键性、基础性环节。本文分析了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总结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思齐  崔金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638-13640
介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四川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四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四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通过政府助推、农业企业及农户的积极推广和社会公众的倒逼来改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各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从而有效实现四川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循环经济是走向集中和联合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体系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关键性、基础性环节。本文分析了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总结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阐述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湖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根据目前湖南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湖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提出了加快湖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实施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80-468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恶化,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分析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论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提出了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韬  林鹏  赵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734-3736
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建设新农村的相互关系,表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促进的;实现农业循环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指出了秦皇岛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薄弱;政府政策指导不足;技术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树立全民的循环经济意识;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模式创新;加快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化步伐。  相似文献   

7.
要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要遵循4个原则: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和再思考,并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本文分析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就上述4个原则进行了详述,展望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传统农业已经很难满足现有经济的发展模式,该文分析了浙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归纳总结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及对策,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刘延 《吉林农业》2012,(9):9-10
文章分析了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吉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结合吉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条件,构建了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0.
浅谈青海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青海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青海省农业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青海省农业发展现状出发,依据其地域特点,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几种可供选择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针对青海省实际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941-4943
分析了吉林省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并根据地区特点,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策略: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指导,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循环经济认识水平;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型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化节能降耗,发展清洁能源;加强循环型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张学霞  王茂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92-10895
资源的有限性促使人类只有改变传统资源耗竭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其最适宜发展循环经济,如何将循环经济思想与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是目前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分析表明,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清洁生产,建设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农业循环经济。以北京密云西田各庄镇为例,诊断农村现有产业结构,提出发展生产、加工、销售绿色经营模式,并认为发展精准农业、三色农业、农业生态科技园是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郭荣朝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103-2104,2112
在阐释循环经济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科学规划,重点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及时进行乡镇企业空间重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依法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浙江农业循环经济分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浙江农业的资源消耗较高、废弃物利用较少、环境污染较严重等问题,对69个县(市、区)进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聚类分区,共分为4个类型区,分别提出了各类型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模式,并就农业循环经济分区与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内在驱动表现为:通过生态农业建设抑制生态环境的恶化,解决群众生存问题;控制环境污染,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提升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以实现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西部地区应强化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快生态技术的开发与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生态服务体系,推进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增加生态农业建设投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并利用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发展模式。文章在阐明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的涵义基础上,指出生态农业实质上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上的运用和体现:通过对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分析,得出中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客观必然性;最后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农业生产自身循环规律和农业产业化内在循环特性角度,构建循环型农业的理论模型;强调循环型农业是解决甘肃河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之一;并提出河西地区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关键环节和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8.
WTO对湘西州农业的信息引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WTO对湘西自治州农业具有巨大的信息引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3)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草畜业、园艺业、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4)加速农业信息化。作者认为:湘西州应走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的路子,发展循环经济;湘西州极宜发展人工牧草种植;食物安全比粮食安全更符合湘西州的实际。  相似文献   

19.
荣建英  冯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19-10021
为了协调好农业高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淮安市淮阴区为载体,分析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及制约因素,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农业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运用农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学及食物链原理,对淮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进行探讨,以期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潘红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3):184-186
针对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生态脆弱、农业生产及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论述了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指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与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