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饲养模式对商品肉鸡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影响。试验共设3种饲养模式,分别3层笼养、网上平养和地面平养。结果表明,笼养模式的肉鸡出栏时间显著早于平养模式的肉鸡(P0.05);与平养肉鸡相比,笼养肉鸡平均出栏重、料肉比和药费有显著降低(P0.05),其中,笼养肉鸡的平均料肉比也显著低于网养肉鸡(P0.05);与网养和地面平养肉鸡相比,笼养肉鸡只利润和欧洲效益指数略有提高(P0.05)。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液体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同一时期两个相邻批次的1日龄肉仔鸡共27.65万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分为7个重复,每个重复20000只;试验组分为7个重复,每个重复19500只鸡。两个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自由饮水,试验组1~10日龄肉仔鸡在饮水中添加0.1%的液体微生态制剂,试验期共45 d。在第7、14、28、35、45天分别记录成活只数和鸡只重量,出栏时计算出栏重、成活率、总耗料量、料肉比和欧洲指数。结果表明:(1)从第4周试验组平均体重超过对照组(增加2.0%),但差异不显著(P 0.05);第5周试验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增加5.3%,且差异极显著(P 0.01);45 d出栏时试验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增加6.2%,且差异极显著(P 0.01);(2)肉鸡养殖前5周对照组和试验组平均成活率差异不明显;45 d出栏时试验组平均成活率比对照组增加0.9%,差异极显著(P 0.01);(3)试验结束后,平均每天每只鸡采食量增加3.8%,增重增加4.3%,料肉比降低0.02,欧洲指数增长9.3%。综上所述,幼龄阶段(1~10日龄)在饮水中添加0.1%液体微生态制剂可以明显提高育成阶段肉鸡的体重和成活率,从而提高肉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选取1200只AA肉鸡,研究日粮添加0.5%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鸡促生长效果显著,全期采食量、日增重、出栏重和成活率均比对照组有显著增加(P0.05),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P0.05);肉鸡全程发病率降低了90.46%(P0.01);每只鸡出栏盈利增加0.69元(P0.05)。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1日龄商品艾维茵肉仔鸡6000只,研究日粮添加0.1%的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添加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鸡促生长效果显著,全期采食量、出栏重、日增重和成活率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73.47g、221.22g、5.26g和6.57%(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了6.25%(P〈0.05);肉鸡全程发病率降低了90.82%(P〈0.01);每只鸡出栏盈利增加1.09元(P〈0.05)。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鸡具有较好的抗病、促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从肉鸡盲肠黏膜中分离的益生菌在商品肉仔鸡日粮中的使用效果,对大连、天津、沈阳、辽宁等地10个肉鸡场,饲养规模4376257只商品肉鸡使用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使用从肉鸡盲肠黏膜分离的益生菌后,每只肉仔鸡出栏平均体重提高了5.22%,成活率提高1.39%,料肉比降低了4.69%,每只肉仔鸡平均饲料、添加剂及投药费用降低了24.41%,每只肉仔鸡平均毛利增加了0.81元。从肉鸡盲肠黏膜分离的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饲粮中添加蚯蚓肽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日龄科宝商品肉仔鸡9900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650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添加0.1%的蚯蚓肽。准确记录1~21日龄、22~42日龄肉鸡的采食量、死淘率,并分别于21d和42d,每个重复随机抽测肉鸡体重,计算料重比。研究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0.1%的蚯蚓肽有提高肉鸡22~42d和1~42d阶段平均采食量的趋势(0.05P0.1),但差异不显著;能够显著降低肉鸡(22~42d和1~42d)的死淘率(P0.05);显著降低肉鸡(1~21d、22~42d和1~42d)的料重比(P0.05);肉鸡屠体重显著提高3.38%(P0.05)。饲粮中添加0.1%的蚯蚓肽,每只肉鸡可以增加净效益0.28元。肉鸡饲粮中添加0.1%蚯蚓肽可以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降低死淘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生产效果和经济收益的影响。试验各选用3幢鸡舍进行笼养和网上平养试验。结果表明:(1)笼养组全程平均成活率98.7%,网上平养组全程平均成活率95.4%,笼养组比平养组平均成活率提高了3.3个百分点;(2)42日龄出栏均重笼养组平均为2.62kg,比平养组高0.04kg;(3)全程平均料肉比笼养组平均为1.62∶1,而平养组平均为1.75∶1,笼养组料肉比比平养组低0.13;(4)肉鸡笼养和网上平养只平均分别获利6.1元和2.43元,肉鸡笼养比网上平养每只鸡多获利3.67元。综合分析表明:笼养与网上平养相比不但能显著降低肉鸡全程料肉比和提高平均出栏体重,而且采用笼养方式还能显著提高肉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新型生物饲料添加剂群体感应N-乙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淬灭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择健康、体重接近的肉仔鸡256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试验周期42 d。结果表明试验组肉鸡在1~21日龄饲喂淬灭素组肉仔鸡比对照组料肉比显著降低了0.05(P0.01);试验组肉鸡在22~42日龄添加淬灭素组比对照组料肉比降低了0.04;试验组肉鸡1~42日龄肉鸡日增重比对照组平均值提高2.23 g,日增重提高3.37%(P0.05),饲喂淬灭素组比对照组料肉比显著降低0.04(P0.05),1~42日龄肉鸡试验组饲料转化率提高2.30%。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在肉鸡饲料中添加500 g/t N-乙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可以提高肉仔鸡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600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个处理组。试验分1~21日龄和22~42日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照组日粮只添加豆油,试验组用等量的功能脂肪替代豆油;第二阶段对照组添加动物油,试验组使用功能脂肪替代20%的动物油。结果表明,使用功能性脂肪替代肉鸡日粮中的油脂,可以显著降低1~21日龄期间的料肉比(P0.05),显著增加21日龄肉鸡体重(P0.05);显著增加肉鸡出栏体重(P0.05),但对全程料肉比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有降低趋势,且有降低肉鸡腹脂率的趋势。综上所述,功能性脂肪提高了肉鸡生产性能,为肉鸡生产过程中优化日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养殖场采暖方式是影响肉鸡养殖成本的一大因素。为选择经济理想的采暖方式,选取同一养殖场两个规格一致的鸡舍,将同批次肉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肉鸡个体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采用生态养殖恒温机供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燃气锅炉供暖。采集养殖过程中禽舍内不同位点温度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鸡舍平均温度高于对照组,且禽舍前、后温差小于对照组;统计分析整个饲养周期加热费用,结果表明:每只肉鸡平均耗费为0.46元,比对照组减少耗费0.15元,耗费降幅达25%;实验结束后对两组肉鸡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料肉比降低9.2%,平均出栏体重实验组增加3.2%,在饲养后期实验组死亡率得到降低,肉鸡成活率得到提高。结论:装备生态恒温机在提高肉鸡舍内温控水平、肉鸡生产性能和降低加热耗费上明显优于燃气锅炉。  相似文献   

11.
植物性饲料添加剂(Phytogenic Feed Additives,PFA,以下简称为PFA)是指从各类植物中可提取得到一系列少量或微量植物源性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家禽日粮中添加适量的PFA可满足家禽饲养全期的营养需要,能够改善营养物质的吸收率,提升家禽生产的养殖效益,同时降低氨气排放,改善鸡舍环境,减少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抗生素使用。本试验以1日龄健康麻黄鸡母苗为试验对象,对鸡生长的三个时期(小、中、大)日粮中添加150g/t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与不添加PFA的对照组相比,鸡的出栏体重提高4.24%,日增重增加4.35%,日采食量提升2.17%,料肉比降低0.05,出栏肉鸡试验组比对照组屠宰率高0.04,提高屠宰合格率2.57%。本试验表明,黄羽肉鸡饲料中添加植物性添加剂能明显提高肉鸡出栏体重、日增重、采食量,降低料肉比,提高肉鸡养殖经济效益;同时,也改善了黄羽肉鸡的屠宰合格率、断翅率、白油率等屠宰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在龙口市刘甲峰肉鸡场进行了肉鸡笼养与网养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肉鸡笼养较网养能够显著降低肉鸡的发病率,提高肉鸡的成活率,降低药物费用,增加肉鸡的只均出栏重,降低料肉比,证实了肉鸡笼养比网养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在玉米-杂粕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的肉鸡复合酶对817肉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每个处理添加不同来源和剂量的复合酶,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肉鸡日增重、成活率、料肉比等指标,并评估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试验全期内,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鸡只日采食量提高3.45%和1.60%;日增重提高3.62%和3.15%;出栏重提高3.53%和3.06%;成活率提高3.4%和2.6%;料肉比降低0.002和0.024;效益方面,试验1组和试验2组鸡利润增加0.1元/只和0.3元/只。复合酶Ⅱ的使用效果优于复合酶I;其中复合酶Ⅱ的添加量为600 g/t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4.
黄羽肉鸡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对饲料能量需求高.特别是在生长后期是黄羽肉鸡增肥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需大量能量来满足自身的生长需要.为满足肉鸡在生长中对能量的需求,在这项饲养试验中,用水溶油通过饮水来快速的补充能量.试验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比对照组出栏质量提高16.77%(P<0.05),料肉比降低22.76%(P<0.05),每只鸡增质量提高25.47%(P<0.05),死淘率降低51.19%,呼吸道疾病发生率降低86.67%.以当时的产品市场价格计算,使用水溶油可使1 000只三黄鸡多获得2 259.96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商品肉鸡零添加抗生素的健康养殖技术,采用新型生物饲料(益酵素)添加饲喂和运用高效生态养殖(处理好通风和温度关系)措施,对肉鸡健康养殖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统计,结果显示,采用该种技术饲养的商品肉鸡,41d出栏的平均体重达到2.83kg,比普通饲养管理方式增加9.70%;料肉比为1.57:1,较普通饲养管理方式降低15%;成活率为99.42%,较普通饲养管理方式提高5.53%;新型生物饲料成本为1元/只,比兽药使用成本节约0.5元/只,可累计增加经济收益1.5元/只。此外,出栏肉鸡因大小匀称、鸡肉品质好、口感独特等因素收购价格相对高。  相似文献   

16.
林下人工草地放牧养鸡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索林下人工草规模化放牧养鸡,把牧草作为肉鸡生产的主要饲料来源之一,达到节约精饲料投入,减少生产成本的目的,进行了饲养试验.结果人工草全放牧养鸡的养殖方式料肉比为1.63:1,比传统舍饲的养殖方式(料肉比2.76:1)降低精料消耗40.94%;出栏成活率97.5%,比舍饲的92.5%提高了5%;单只纯利润达5.45元,比舍饲的1.84元提高了196.2%.林下人工种草规模化放牧养鸡的肉鸡养殖模式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用2862羽肉鸡与4000羽蛋鸡进行试验,探讨“京福龙”动物酵素对肉鸡生长和蛋鸡产蛋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添加“京福龙”动物酵素的肉鸡出栏重平均每只较对照组增长9.45%,料肉比降低0.21,死亡率降低2.2%,蛋重的平均增长率较对照组增长1%,产蛋率增加了5.0%,死亡率降低6%,可见“京福龙”动物酵素能降低家禽的疾病发生情况和促进肉鸡生长、蛋鸡的产蛋率。  相似文献   

18.
康晖 《饲料研究》2014,(7):46-48,66
试验旨在研究蔗糖脂肪酸酯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脂肪消化率的影响。选取360只1日龄的AA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g/t蔗糖脂肪酸酯,试验2组添加300 g/t蔗糖脂肪酸酯。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试验2组与对照组相比,均能提高肉仔鸡各个阶段的平均日增质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与对照组相比,能降低肉仔鸡前期和后期的料重比,能提高肉仔鸡前期和后期脂肪的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能显著降低肉仔鸡全期的料重比3.87%(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降低肉仔鸡前期、后期和全期的料肉比3.08%、7.32%和6.63%(P0.05),分别显著提高肉仔鸡前期和后期的脂肪消化率7.25%和6.61%(P0.05);试验2组与试验1组比较,平均日增质量和脂肪消化率方面在各个阶段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料肉比在肉仔鸡前期和后期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全期的料肉比上差异显著(P0.05);3组间各个阶段的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肉鸡猪油日粮中添加蔗糖脂肪酸酯对肉仔鸡的平均日增质量、饲料效率和脂肪的消化率均有提高,添加300 g/t时在改善饲料效率和脂肪消化率方面效果更显著。至添加量,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研究出栏前停用预混料对猪肉重金属残留、生产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出栏前7 d停用预混料,能有效降低猪肉及猪肝中的重金属残留(P<0.05),对猪的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和平均日增质量无明显影响,但平均背膘厚与板油质量呈增加趋势.出栏前15d停用预混料,猪肉及猪肝中重金属残留量进一步降低(P<0.05),但趋势较缓,对胴体性状与生产性能影响显著,表现为屠宰率、瘦肉率和眼肌面积明显降低,平均背膘厚与板油明显增加.2期试验中,对照组采食量与料肉比明显低于试验组,但停用预混料提高了养殖效益,特别是"玉米 麸皮"型日粮组养殖效益增幅显著.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罗斯308肉鸡,笼养,共73 080只,分为3栋鸡舍,每栋鸡舍24 360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照组、试验组饲喂相同基础饲粮,按照肉鸡每日采食量计算复合益生菌制剂的使用量,试验1组、试验2组分别按照100、200 mg/kg添加剂量,将复合益生菌制剂添加到饮水系统,供鸡饮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1日龄时,试验1组、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62%、2.61%,料肉比(FCR)降低4.05%(P0.05),死淘率分别降低26.0%、18.0%(P0.05);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略有提高(P0.05),腹脂率下降显著(P0.05);肉品质指标中,肌肉失水率下降显著(P0.05),肌肉剪切力略有下降(P0.05)。由此可见,在肉鸡养殖过程中使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可降低肉鸡料肉比及死淘率,提高鸡肉品质,但对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