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地处川北边陲的山区剑阁县合林镇,近年通过大力发展栽桑养蚕业,闯出了一条以发展蚕桑为主,桑、猪、粮并举,其它产业为辅的富镇之路。今年春茧上市,该镇蚕农出售春茧达9万公斤,蚕农售茧收入逾100万元。 自1989年以来。合林镇就把发展蚕桑作为该镇、村、组三级干部的目标管理,使全镇蚕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该镇的桑园面积由1989年前的不足500亩发展到1994年的8810亩。产茧量由1992年的11.505万公斤  相似文献   

2.
<正> 中江是四川省蚕桑基地大县,近几年来由于各级党政的重视,广大蚕桑技术干部、蚕农的努力,蚕茧产量有大幅度的增长,1993年全县发放蚕种31万张,收购蚕茧695万公斤,蚕茧产量的增加带动了丝绸工业的发展。1993年全县丝绸工业总值2.9亿元,利税达1304万元,桑茧丝绸行业产值3.5亿元,利税2100万元。1994年在遭受特大自然灾害情况,全县仅发放蚕种31.2万张,生产蚕茧780余万公斤,收购蚕茧635余万公斤,蚕农茧款收入9200余万元,取得了较好收成,茧丝绸工业产值达到5.2亿元。桑茧丝绸已成为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的骨干产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以来,睢宁县把发展蚕桑生产和省产业富民工作结合起来,重点打造桃园蚕桑特色小镇,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桃园镇在原有基础上出台系列蚕桑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推动桑园集中连片,并配套建设桑苗繁育基地、标准化蚕舍和小蚕共育示范点,引导蚕农发展蚕桑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桃园镇已新拓桑园1万多亩,全镇规模桑园面积达到2.5万亩。今年桃园春茧平均收购价格在54元/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4.
塑料大棚养蚕方法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如东县蚕桑生产自1988年以来,桑田面积由5万余亩,逐年拓植到1994年的10万余亩,蚕茧产量从4000余吨,增加至8000吨,排列全省10名以内。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蚕桑生产面临着比较效益的竞争,形势比较严峻,如我县马塘区,14万人口,1994年工农业总产值15亿多元,人均产值超万元,但养蚕劳力年创产值超万元还有较大难度。如何适应形势,只有走省力化养蚕这条路。我县孙窑乡跃港村一组蚕农谢国贤,从1989年起率先搞起了塑料大棚养蚕,到1994年又发展到九川村、旺渡村等,几十户蚕农年饲养量近千张种。利用蔬菜大棚作蚕室,春夏秋季饲养地蚕,冬季在大棚内种植返季蔬菜,起到充分利用大棚,达到养蚕省工、省本、增产增收,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目的。现将有关事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东台市的蚕茧生产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富东镇又是江苏民星公司辖区范围内的第二蚕桑大镇,桑园面积2万亩,产茧250万kg,蚕茧收入7 000万元。单蚕茧这一项,户平增收3 800元,人平增收超千元。从调查的情况看,该镇原来7 000亩低产桑园也同样实现了亩亩高产、户户增收的阶段性目标。笔者根据该镇蚕桑产业的具体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我县从1989年开始狠抓了桑蚕茧科技示范基地村建设,现已初见成效.名山镇东升村率先突破了50吨,达到了60吨.通过抓科技示范基地村,推动了全县蚕桑生产的发展,使全县蚕茧产量由1990年的98.8万公斤,上升到1994年281.3万公斤,增加2倍多.若按东升村人平养蚕1.4张,产茧40.8公斤,收入333.4元计,全县养蚕人口58万,可养蚕78.2万张,产茧可达2340万公斤,蚕农可收入19372万元,工业产值可达15.26亿元,丝绸行业可实现税利9818万元,即使按1/3计算,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相似文献   

7.
<正> 新津县在开发河滩、调整产业结构中,大力发展蚕桑生产。1990年至1992年改造开发河滩,集中成片规模发展密植桑园3500余亩,并建立全心全意为蚕农提供“一条龙全方位”服务的体系,调动了蚕农和积极性。该县1989年养蚕发种仅61张,产蚕1500余公斤;1993年发种9000张,比1980年增长146倍;产鲜茧247  相似文献   

8.
<正> 武隆县长坝镇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蚕桑生产发展快,经济效益好。1993年发种888张,产茧525担,蚕农收入30.56万元,1994年发种1465张,产茧924担,蚕农收入53.83万元,1995年发种2344张,产茧1500担,蚕农收入80万元。1995年发种、产茧、蚕农收入分别比93年增长163.9%,185.7%和162.3%,保持了全区蚕桑生产增长第一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在市场疲软,丝绸行业困难,蚕农养蚕积极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1996年春发种比95年同期增长25%,蚕茧产量增长24.8%,蚕农增收23%,养蚕单产超30公斤,全镇蚕桑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9.
<正>如东县1994年桑园面积曾达10.4万亩,1995年以来,由于茧丝绸行情不好,蚕茧价格直线下跌,蚕桑效益大大低于粮棉,毁桑改种颇为严重,到1995年秋,全县桑园面积仅剩4万亩.为此,如东县采取切实措施,扶持蚕桑生产.1.县茧丝绸公司于1996年对秋茧实行斤茧斤肥奖售,每吨尿素补贴1000元给蚕农;2.继续实行蚕农监督制度,对桑田负担的粮食征购任务一律减免;3.从1997年起桑田上缴金额标准与粮棉油面积一样对待;4.建立蚕桑发展基金,保护蚕农利益.  相似文献   

10.
江津市石门镇不断充实完善蚕桑生产服务体系,坚持蚕农就是上帝,切实为蚕农解决后顾之忧.近三年来.蚕桑生产呈现出“打滚翻”的好势头.今年春夏两季发种近5000张,收入150万元,是1992年同期的两翻.该镇地处丘陵,气候适宜栽桑养蚕,养蚕一直是当地农民的大宗收入之一.1992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立足服务,把引导蚕农发展“三高”蚕业作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来抓.充实壮大了蚕桑科技队伍,健全了镇、村、社蚕桑技术服务网络,一支由25  相似文献   

11.
<正>村级蚕桑技术员是指导蚕桑生产和开展蚕桑新技术服务最基层、最贴近蚕农的一支队伍,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近几年来,东台市富东镇蚕桑生产发展迅猛,亮点不断,到2006年底,全镇新老桑园面积达到2.1万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40.4 %,这个比例超过了全国茧都富安镇,去年全镇发放蚕种5.5万张,生产蚕茧4.2万担,栽桑养蚕业已成为致富农村、富裕农民的主要产业,富东镇蚕桑生产取得如此好的成效,与该镇配备、配全、配强村级蚕桑技术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1 实行科技养蚕的重要性随着蚕桑生产蓬勃发展,蚕茧质量、单产逐年提高.但这两年由于蚕茧收购价格下降,严重影响了蚕农生产积极,蚕农不愿养蚕,更不愿加大科技投入,科学养蚕技术不能应用推广,蚕茧质量、单产随之大大下降.以我县为例,去年蚕茧单产由1994年的21公斤减到13公斤.春茧试缫鲜茧上车率仅65%,茧丝长850米,公斤茧700粒.夏秋茧差距更大.如此质  相似文献   

13.
1 全南县蚕桑的简要回顾全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 ,是个边远山区小县 ,全省重点蚕桑基地县。 80年代末以来 ,蚕桑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 1984年 ,全县蚕桑生产以 8户农户 ,8亩桑园起家 ,经过 17年风风雨雨 ,蚕桑生产几经起伏。 1992~ 1994年是全南县蚕桑业鼎盛时期 ;1992年全县种桑养蚕发展到 18个乡 (镇 )场 ,99个村 ,10 2 4 3户 ,桑园面积 175 4 2亩 ,养蚕 4 130 2张 ,产鲜茧 966吨 ,产值 92 7 36万元 ;1994年 ,蚕桑呈现产量和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投产桑园 82 10亩 ,养蚕 38374张 ,产鲜茧 110 1吨 ,全县 5 987户蚕农 ,户平蚕茧收入 2 75 9元 ;县缫丝厂生产白厂丝 93 2吨 ,实现工业产值 1675 5 0万元 ,创税利 199 2万元。但是由于前几年茧丝绸行情滑坡 ,我县蚕种饲养量 ,鲜茧产量也逐年下降 ,蚕桑生产面临着种种问题。1996年全县投产桑园 5 188亩 ,养蚕 175 81张 ,产鲜茧 65 6吨 ;1997~ 2 0 0 0年 ,蚕桑生产步入低谷 ,每年在养蚕 85 0 0张、...  相似文献   

14.
修水县三都镇 ,52 70户农户 ,2 30 0 0人 ,2 2 667亩耕地 (水田 144 31亩 )。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 ,三都镇扬长避短 ,抢抓机遇 ,加快蚕业发展 ,去冬一举栽桑30 0 8亩 ,桑园已发展到 60 0 0亩 ,坪段村去冬新栽桑657亩 ,桑园已达 12 57亩。今年 ,全镇蚕茧丰产丰收。养春种 2 2 80张 ,收购春茧 160 0担 ,张种产茧 35kg,蚕农春茧收入 134 .4 0万元。坪段村曾献民户 ,桑园 12亩(新桑 1.5亩 ) ,10 .5亩投产桑园养春种 11张 ,产茧 4 4 9kg,一季售茧收入 790 2 .2 4元。预计全镇今年产茧 50 0 0担 ,蚕农收入 4 2 0万元 ,镇财政可获鲜茧特产税 3…  相似文献   

15.
<正> 大竹县在春茧获得丰收的同时,全县再接再厉,再夺丰收,夏季又收蚕茧 64750公斤,同比增产 75.4%;蚕农收入75万元,是去年同期的2.6倍。至此,春夏两季收茧量已超去年全年总产量,九七年增产增收已成定局。 据了解,为确保夏茧增产增收,全县各级党政一是狠抓了技术承包服务工作,从县蚕桑指挥部成员到乡蚕  相似文献   

16.
<正> 今年五月中旬,我随省委书记张勃兴同志到安康地区调查农桑业生产,在石泉县听取了发展蚕桑的汇报。对石泉这个仅有30.4万亩耕地、15.5万农业人口的小县,现已有桑园面积3.8万亩,1989年发种4.18万张、产茧125万公斤,桑苗、蚕茧、生丝总产值达2300万元的巨大成就,并跃居全省第二的事实,说明发展蚕桑事  相似文献   

17.
毛业炀 《四川蚕业》2011,39(2):10-10,31
<正>我市按照"政府引导、能人牵头、农民参与"和"三民"、"四自"的原则,大力发展蚕桑专合组织,走出了一条"专合组织+农户"、"公司+专合组织+农户"的道路,实现了蚕桑发展、蚕农增收、企业增效。目前,我市已发展蚕桑专合组织96个,覆盖全市50个基地乡镇,吸纳5万余户蚕农入社,辐射带动农户8万余户。2010年,入社农户发种20万盒、产茧700万kg(入社农户占  相似文献   

18.
汾口镇是由原龙川乡、界川乡、汾口乡、杨旗镇三乡一镇合并而成的,是淳安县最大的镇,也是淳安县蚕桑生产的发源地.1993年桑园面积达6299亩,年饲养量达14884.25张,产茧量达522吨,产值达521.7万元,蚕茧产量突破了500吨(万担)大关,成了我县最重要的产茧基地,也荣获了杭州市唯一蚕茧产量达万担镇的光荣称号.但是自1995年以来,由于受政策、体制和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原料茧价格直线下降,挫伤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生产积极性,毁桑、弃桑、荒桑现象十分严重,蚕桑生产出现了大滑坡.1997年经县里统一桑园普查,现净有桑园面积3192亩,年饲养量为6656张,产茧量为240吨,产值为379.00万元.与1993年相比:桑园面积减少49%,年饲养量下降55%,产茧量减少54%,产值减少27%.如此高的比差,大幅度的下降,使该镇  相似文献   

19.
<正> 5月28日,全市落下了春茧收购的帷幕。共收购鲜茧2561.2担,春茧平均单产36.5公斤,单张产值达52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单产增加 1.2公斤,单张产值增加 78元,发种量减少 786张,总产却增加了 188.2公斤,实现了97年蚕桑生产开门红。 去年以来,市茧丝绸总公司针对茧丝绸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把“狠抓质量,以质量求发展”作为发展本市蚕桑生产的指导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乡镇发展蚕桑生产,让利于蚕农的优惠政策。通过一个冬春的奋战,全市桑园管理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春蚕统防统消面和小蚕共育面均达100%,并一次性成功推广了纸板方格簇,推广面达 47%。  相似文献   

20.
<正> 商州市大荆镇3318户、13412人,有耕地8760亩,人均仅0.65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的镇。1988年以来,大力发展养鸡生产,到1991年8月底,全镇养鸡6万多只,比1989年增长3倍,比1990年增长37%。规模养鸡专业户迅速发展到289户,养鸡2.4万只,占全镇养鸡总数的40%,其中50只以上241户,100只以上48户,200只以上22户,500只以上11户,1000只以上5户,最多1户达2800只。全镇年产鸡蛋39万公斤,收入达120多万元,人均89元。养鸡已成为该镇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