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2001年在盐碱次地上定植冬枣1hm2,株行距1m×3m,通过砧木选择、开沟覆膜抗盐碱定植、强化肥水管理、抹芽、枣头和二次枝摘心、拿枝软化,留辅养枝环剥、环割座果等措施,定植第2年结果,第3年667.7m2 产冬枣555kg,第4年666.7m2 产冬枣1500kg。  相似文献   

2.
冬枣主产于山东省沾化县。 1998年原运城地区引种栽植 ,树木生长量和枣果品质优于山东。该枣是我国枣树资源中比较名贵的鲜食品种 ,它以极佳的品质和特有的成熟期而著称。冬枣树势强旺 ,定植后 3年即可形成树冠 ,定植第 2年单株产量 1kg~ 2 kg,第 3年可达 5 kg~ 10 kg,且果个大小均匀、成熟期较为一致 ,无裂果现象。经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分析 ,冬枣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 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蛋白质 1.6 5 % ,总黄酮 0 .2 6 % ,烟酸 0 .87mg,维生素B0 .1% mg/ kg,维生素 B2 0 .2 mg/ kg,含维生素 C最为丰富 ,是苹果的 70…  相似文献   

3.
在山西省高寒区进行日光温室大棚枣栽培试验,试验表明,设施栽培能够达到或略超适生区太原市、晋中市露天栽培的条件,完全可以满足枣树生长发育的要求,达到经济栽培的目的。1月15日至30日为扣棚时间,7月以前的保温调控技术是关键技术。与适生区露天栽培相比较,萌芽期为3月下旬,提前了20 d~30 d;新梢生长提前10 d~15 d,但其它物候期与实生区接近。2年生时0.5 m×1.0 m园内鲜枣产量达1 067.2 kg/667 m2;1 m×2 m园内鲜枣产量达500.3 kg/667 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苹果冬枣、新冬枣、梨枣、相枣是北方枣产区名优品种,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经济价值高。特别是苹果冬枣、新冬枣11月份成熟,品质极佳,目前市场价20~60元/kg。怀化有枣树栽培传统,现有枣树面积0.38万hm2,总产量481.4万kg,都集中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成熟,市场价1~4元/kg。普遍存在品质差,难储藏,经济效益低等一些问题。因此,引种北方名优枣品种进行高接换种,改造南方低产低质枣园,达到提高品质,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优质抗裂金丝小枣新品种‘沧金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金1号’由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选育。果实圆形,个大,纵横径平均为2.61 cm×2.58 cm,成熟果实紫红色,平均单果重8.3 g,最大单果重12.7 g,制干率60%,鲜果含可溶性固形物32.08%,Vc451 mg/100 g,干枣含糖量73.5%;味甘甜微酸,品质上等,可食率97%,肉厚核小,制干率60%,适于鲜食和制干。株行距3 m×5m,嫁接后连续3 a开甲,株产鲜枣20.5 kg,产量13.84 t/hm2;较普通金丝小枣增产10%;连续4 a开甲,株产鲜枣21.5 kg,产量14.51 t/hm2,较普通金丝小枣增产13%;连续5 a开甲,株产鲜枣23.5 kg,产量15.86 t/hm2,较普通金丝小枣增产12%;耐瘠薄,抗盐碱,抗病能力强,抗裂果,裂果率低于3%;2010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于2011~2020年对京枣39大枣进行了丰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京枣39果个大,早实性强,产量高,肉脆、耐瘠薄、耐干旱、抗病,经济性状良好,丰产、稳产,定植后第2年开始结果,产量293.10 kg/亩,第6年进入盛果期,产量达2169.3 kg/亩,2011~2020年平均每年的纯经济收入为9771.30元/亩,与当地普通枣园相比,经济效益可观,在当地成为一个有发展前景的枣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我们利用初果期以上树龄的金丝小枣改接冬枣,嫁接当年枝长可达1.5 m,第2年株产8~10 kg,第3年株产20~30 kg,且果实优质无公害.此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当地枣资源优势,使枣农快速致富.  相似文献   

8.
花椒不同造林密度成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水地区温暖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对花椒不同造林密度成效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花椒成活率影响不明显,但对生长量和结果量影响显著。营造花椒经济林,采取3 m×4 m、3 m×3 m株行距,花椒树生长快、树形成型早,定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第6年实现丰产,平均产花椒果皮1 350kg/hm2以上;营造花椒生态经济兼用林,株行距采取2 m×4 m、2 m×3 m,第4年按隔株挖除的方法调整栽培密度,能增加枝量,扩大树冠,第6年花椒果皮产量可达到1 200 kg/hm2。  相似文献   

9.
冬枣是我国的名优品种之一,皮薄酥脆,含糖量高,风味独特,市场前景看好,不少老枣园想改接冬枣,以提高经济效益.2001年兴安镇贾村50亩15年-20年生的婆枣和铃枣进行多头高接冬枣,嫁接成活率为96%,当年新枣头的生长量为100-130厘米,取得了一年嫁接,二年结果,三年亩产35公斤的好收成。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江西本地2年生的杜仲栽培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平地设置0.5 m×0.3 m、0.5 m×0.5 m、0.5 m×0.8 m和0.5 m×1.0 m 4个种植密度,在丘陵地设置2 m×1 m、2 m×2 m和2 m×3 m 3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叶用杜仲林叶产量和质量(绿原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地种植稀疏的杜仲单株叶产量较低,而绿原酸的积累则有所增加,种植密度为0.5 m×0.3 m时,杜仲的单株叶产量最高(200.90 kg/hm2),而种植密度为0.5 m×1.0 m时,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最高(27 153.26 ug/g),综合产量和质量两方面考量,推荐0.5 m×0.5 m为杜仲叶用林在平地的最佳种植密度。丘陵地3个种植密度对杜仲单株叶产量和质量没有显著影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密植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收益。  相似文献   

11.
冬枣是品质特优的鲜食品种 ,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等地 ,以沾化冬枣品质最佳。冬枣果大、皮薄、核小 ,汁多 ,肉质细嫩酥脆 ,果实圆形或扁圆形 ,成熟时呈褐红色 ,平均单果重 1 7.5g,最大单果重 35g,枣核呈纺缍形。鲜枣含糖量高达 34% ,含 Vc30 .3mg/kg。冬枣树势中庸 ,发芽率中等 ,4月上旬发芽 ,果实生长期 1 2 5~ 1 30 d,1 0月下旬至 1 1月上旬成熟。新乐市 1 998年引进冬枣 2万株 ,经过新乐市林业局人员对冬枣示范园科学管理 ,达到两年见果 ,三年丰产目的 ,4 a生的冬枣树平均每公顷产冬枣 1 .6万公斤 ,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把我们的…  相似文献   

12.
西安是鲜食枣主产区,以梨枣、秦宝冬枣和阎良脆枣等良种为主的鲜食枣种植面积已达1200hm2。2004年始在高陵、阎良开展了鲜食枣节约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整形修剪技术:栽植密度为株行距2×3米,树形主要采用自然开心形。栽植当年从嫁接口上10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在沂水县开展了晚熟枣优良品系选择与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通过3年筛选,筛选出了丰产适应性强、品质好的沂水大雪枣和沾化冬枣2个晚熟枣优良品系,并为其丰产栽培提供了完整的配套技术。筛选出的沂水大雪枣达到当年结果,3年生平均30469.5kg/hm2;沾化冬枣3年生平均28471.5kg/hm2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冬枣(又称沾化冬枣、苹果枣、冻枣)是一种大果、晚熟、鲜食枣类珍稀果树品种资源。因果实大,赭红光亮,皮薄肉脆,细嫩多汁,甘甜清香,营养丰富,品质极佳,市场开发前景广阔。山东省滨州市是冬枣栽培最佳适生区,现有冬枣栽培面积5.47万hm^2,年产量45万t,产值27亿元,栽培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沾化县下洼镇等冬枣主产区,枣农人均年冬枣纯收入超过6500元,冬枣产业已成为滨州市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太谷县小白乡、明星镇、侯城乡等9个壶瓶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开展优树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复选出的12株壶瓶枣优树在产地具有典型代表性。在丰产指标上,12株优树的冠幅产量达0.28 kg/m2,平均株产47.63 kg,表现出优良的丰产性状,其中,2号和11号的冠幅产量较高,均在0.5 kg/m2以上;在果实经济性状上,12株优树枣果的平均糖含量为28.11%,平均VC含量为462.86 mg/100 g,平均可食率为97.71%.对入选的12株壶瓶枣优树的10个性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优树表现出显著的变异特征,这种变异将为优树的综合评价、优中选优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银枣1号"是白银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果树技术人员从靖远小口枣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鲜食制干兼用枣新品种。该品种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定植第7年平均株产7.97kg,折合产量885kg/667m2,较小口枣增产15.6%;在甘肃白银市,果实10月上旬成熟。2013年1月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银枣1号"。  相似文献   

17.
于2001~2003年在东陇海地区的邳州市进行了金太阳杏和凯特杏日光温室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凯特杏比金太阳杏树势旺,成花少,单株产量低,成熟期比金太阳杏晚,但果实比较大,平均单果重110 g,而金太阳杏只有60 g左右。栽后第2 a(2002年),金太阳杏5月1日成熟,有40%左右的植株结果,平均产量0.29 kg/m2;凯特杏5月11日成熟,有35%左右的植株结果,平均产量183.2 kg/666.7 m2。栽后第3 a(2003年),2品种所有植株全部结果:金太阳杏4月26日成熟,产量1.48 kg/m2;凯特杏5月3日成熟,产量1.40 kg/m2。日光温室杏栽培经济效益高,栽后第2 a获得产值3.00元/m2,栽后第3 a产值高达14.43元/m2。  相似文献   

18.
冬枣作为第2代鲜食枣品种,以汁多、味甜、质脆、无渣等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是我国目前综合性状最好的鲜食品种,在我国北方枣区面积迅速扩大,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许多枣农还沿用传统的梨枣管理模式,对冬枣进行管理,这就推迟了冬枣的丰产期,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为了使冬枣得到科学栽培,发挥其最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冬枣的生物学特性冬枣属晚熟鲜食品种,与其他品种相比,树势中庸偏弱,树枝开张,发枝力中等,枝叶较密,易造成树冠内堂郁闭,通风透光不良。以3~8年枣股结果最好,每个枣股上抽生3~10个枣吊,枣…  相似文献   

19.
<正>沂水县位于山东省沂蒙山区腹地,其境内山区酸枣面积达15330hm~2。近年来,沂水大力发展大枣经济林产业,积累了丰富的鲁北冬枣等枣品种生产经验。为利用成功的技术来开发酸枣资源,我们于2012年始,在泉庄镇石旺峪村进行了利用野生酸枣在野外实地嫁接鲁北冬枣、并进行早期丰产管理技术的试验。结果表明,用野生酸枣野外嫁接冬枣,成活率高,节省成本,可丰产,2年树平均株产4.06kg,3年树平均株产8.10kg,投入产出比1∶52.30,经  相似文献   

20.
3个枣品种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通过引进优良枣品种沾化冬枣、梨枣、骏枣,并以湖南省良种鸡蛋枣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方面,3个枣品种均弱于鸡蛋枣;在结果方面,3个品种早果性和早期丰产性均优于鸡蛋枣,其中冬枣表现早果性好,梨枣、骏枣早期产量较高,沾化冬枣早期产量较低,但果实品质最优,果实病害最轻;梨枣在各个性能上均优于鸡蛋枣;骏枣单果是3个引进品种中最大的,果实品质尚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