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自动基流分割法在北洛河流域的适宜性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流是枯水季节河川径流的重要补给来源,河川基流量及其变化对流域生态健康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确定适宜流域生态环境特点的基流分割法,在基流研究中是十分关键的工作。以北洛河流域上游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刘家河站的多年实测径流资料为基础,分析BFI,HYSEP、数字滤波等三类共9种基流分割法的适宜性,结果表明:BFI法和HYSEP法分割结果比较接近,所得基流指数在0.399 4~0.428 1。尤其修正BFI法估算的基流量及过程线,能够客观反映研究流域流量过程线退水段的物理规律。综合考虑变异性、稳定性、过程线吻合程度等方面,认为修正BFI法是黄土区水文研究中进行基流分割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2.
动水法观测渠道渗漏较静水法便捷,但由于动水法观测条件苛刻,通常使得动水法定义下的计算结果可靠性较差。该文通过对动水法观测问题及特点分析,建立了流量过程线推移法,通过数据平行检验,绘制有效数据的流量过程线,并对流量过程线进行顺流推移和逆流推移,从而获得某观测时段内上、下游观测断面的流量过程线差,进而算得损失流量。该文以石津灌区四干三分干南四支梯形混凝土衬砌渠道为例进行了分析,对该段渠道上6种衬砌形式进行静水法和流量过程线推移法观测。静水法分析得6种衬砌形式的渗漏量与渠道水深之间均表现为幂函数形式。流量过程线推移法通过平行检验得到19组数据,计算得到渗漏量,将其与静水法得到结果进行比较,得到有12组数据绝对误差小于10 m3/(km·h)。两种方法的渗漏量与水深相关分析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即渗漏量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该研究初步验证了流量过程线推移法在渗漏量计算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谢悉水库溃坝的水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县谢悉水库为例,假定发生漫顶溃坝,选择用局部坝宽瞬时全溃模型,计算了溃坝的水力参数和流量变化过程线以及下游演进分析,其结果可为水库管理和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林地优先流与地表径流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优先流与地表径流的关系,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选择了一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的天然次生马尾松林地作为试验场地。采用自记流量计记录优先流过程,在小流域出口处设置90°薄壁三角堰和水位计记录了地表径流过程,并对不同层次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优先流流量主要决定于产流次雨量及前期影响雨量。优先流峰值总是晚于地表径流峰值出现,从优先流与地表径流峰值出现时间的差异看,优先流的出现使得地表径流峰值出现时间推迟,历时过程延长。当优先流与地表径流流量过程线为双峰时,二者线性关系不明显。当优先流与地表径流流量过程线均为单峰时,二者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关系随着产流次雨量及前期影响雨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西部半干旱山丘区,第二牤牛河,建平县万寿镇小平房村平安地断面以上流域为例,计算其流域的地下蓄水量。选用直线斜割法,用分割实测流量过程线的方法来推求断面以上流域的地下蓄水量。最后得出年降水重现期为20 a一遇(频率95%)枯水期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1 332万m3,剩余水量为424万m3/a。2003—2015年叶柏寿年降雨量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为270.3 mm,低于设计频率值320.3 mm,水源地仍然能够满足年供水量需求。这一计算方法可为相似地区水资源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室内小流域降雨产流过程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该研究采用新型的小水流流量自动观测系统,在室内小流域模型上进行了不变雨强和变雨强模拟降雨试验,实时观测了模型流域各沟道的产流过程。试验进行了不同降雨强度(25、50、75、120mm/h)和不同降雨历时(5、10、15min)组合的12次降雨试验,同时进行了30-70mm/h和70-30-70mm/h的变雨强降雨试验。在不变雨强的条件下,仪器与人工测量所得稳定流量的最大平均相对误差仅为2.02%。测量得到的流量过程线呈现出起流、稳定和退水3个明显的阶段。其中,起流和退水过程涨落的剧烈程度、稳定阶段的流量大小随雨强增大而增大,稳定阶段的持续时间与降雨历时成正比。空间上,主沟出口的产流过程明显滞后于支沟出口的产流过程,且其两者之间具有一致的流量过程。在变雨强的情况下,流量过程线没有稳定的阶段,流量随雨强变化而变化。该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流域产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相关的模型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7.
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按照常规人为绘图方式将降水、水位和流量进行数字化绘图,对实时水情和历史洪水水文要素过程线可以直观显示线形、随意左右平移、放大、显示鼠标所在点的各种水文信息,如时间、降水量、水位、流量以及水势等,对指导水文测验、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情分析预报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8.
流域尺度与治理对产流模式的影响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次洪过程线分析及地下径汉分割计算,研究了流域治理后产流模式的变化和不同尺度流域间产流模式的差异,研究表明,治理后的流域其产流模式表现出变化的趋势,未治理状态下,不同尺度的流域,其产流模式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9.
自动基流分割方法在黄土区流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流是河川径流在枯水季节的主要径流来源.由于难以通过实测方法获得基流量数据,选择适合的基流分割技术对于基流研究至关重要.利用黄土区6个流域的多年径流量资料,选取PART法、滤波法及滑动最小值法等目前广泛使用的自动基流分割方法对区域内河流的基流量进行了分割,以检验自动基流分割方法在本地区的适用性,并应用选定的基流分割方法对黄土区流域的基流特点做了简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方法所获得的基流指数值有所差异,滤波法分割的基流过程与实际基流状况更为相符.因此,滤波法可作为黄土区流域基流的最优分割方法.应用滤波法得到的研究流域基流占总径流比重为37%~64%,而基流量在近50 a中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Brandt点源入渗柱状流物理模型和非迭代的交替向隐式差分法与牛顿迭代法相结合的数值方法对杨陵黏壤土滴灌水分入渗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同室内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小滴头流量条件下,数值模型能够精确地用于对滴灌入渗湿润锋、湿润体内含水率分布的模拟。由于本模型在对入渗边界条件的处理上忽略了地表积水的体积.在大流量条件下,地表积水区域大且其形成主要发生在入渗的开始阶段,导致该阶段数值模拟的湿润体内水量较实际值偏低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