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菇杂交新品种‘申香16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春艳  刘德云  尚晓冬  谭琦  项寿南 《园艺学报》2010,37(11):1887-1888
以香菇品种‘939’和‘135’为亲本,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采用对称杂交和非对称杂交方法进行杂交,通过多年多点栽培试验,从79个杂交组合中筛选获得香菇新菌株——‘申香16号’。该品种改良了‘939’菌柄偏长和‘135’抗性差、产量不稳的不足,推广过程中表现出菇形好,产量高,优质出口菇比例高,易管理,适应性广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2.
香菇杂交新品种"申香16号"的选育及示范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菇939菌株、135菌株为亲本,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取得单核体,采用对称杂交和非对称杂交方法进行杂交,通过数年栽培试验筛选获得一株高产、高抗、短柄的新菌株--S605,审定名为"申香16号".该品种改良了939菌柄偏长和135抗性差、产量不稳的不足,示范推广中表现出转潮快、产量高、易管理、优质菇比例高的突出特点,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著,深得菇农喜爱,推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3.
灰色关联度法在杏鲍菇优良杂交菌株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 6号和ACCC50894为亲本,分别采用单孢杂交和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方式获得65和37个杂交子,观测杂交子及亲本菌丝体生长情况,选择长势好及生长快速的杂交子进行栽培出菇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生长势较强的杂交子从7个性状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单孢杂交获得的杂交子D12、D18、D20、D30、D19、D31、D17和D48关联度排名先于两亲本,农艺性状和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菌株Y29和Y30关联度排名介于两亲本之间.  相似文献   

4.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食用菌良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食用菌良种选育中的应用是食用菌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大进展。它使蘑菇科学和现代遗传工程靠拢了一步。这种技术使食用菌的远缘杂交,相同交配型的杂交以及共生菌根类蘑菇的驯化栽培成为可能;同时,在遗传学的理论与实践中,赶上酵母菌和丝状真菌的水平。原生质体融合的技术研究属于细胞工程的范畴,它的开展约有20多年的历史,随着近年来遗传学的戏剧性发展,更推动了这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细胞壁消解后的原生质体,虽然失去了原有的形态,变成球体,但是它依然具有原生质膜和整体基因组,依  相似文献   

5.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诱变技术、单核化技术以及转化技术等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并简述了原生质体融合后融合子的几种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香菇申香10号菌种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香菇栽培种26的原生质体单核体,选用栽培种菌香为供体,通过非对称杂交,选育出申香10号。它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已开始在我国香菇主产区应用,成为香菇主栽培之一。由此证明,非对称杂交技术在香育种上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原生质体融合在食用菌交配型鉴定、遗传规律研究、新品种选育、菌种复壮、野生菌驯化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概述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融合方法以及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食用菌菌株改良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应用,展望其未来应用前景,为食用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绝大多数为具有极性性的高等真菌,共分三种极性类型:二极性同宗配合,二极性异宗配合及四极性异宗配合。其杂交模式分别为(A,a等代表不同极性)下表所示: 单孢杂交育种是常用的食用菌育种方法之一,其基本含义为:对从不同品种分离筛选的担孢子产生的单核菌丝杂交,从而筛选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从该定义中可知,单孢  相似文献   

9.
田娟  郭岩 《食用菌》1999,21(1):12-12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已应用于食用菌育种和基础研究。原生质体融合再生率低,影响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上的应用与推广。远缘杂交原生质体融合再生高低,除与两亲本亲缘远近有关外,具体的操作技术对再生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为此笔者进行了这方面的初探,获得如下体会,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香菇金针菇原生质体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质体技术的应用为食用菌育种开辟了新天地,国内外均进行了以原生质体为材料的食用菌育种的研究。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是开展以原生质体为材料育种工作的基础。笔者在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的同时,也重点研究酶解时间、渗透稳定剂和再生培养基对香菇、金针菇的野生型和营养缺陷型单核体菌株原生质体释放、再生的影响,以及它们的再生过程,为食用菌原生质体的融合育种、诱变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戴秉丽(农学农机系农业微生物室130062)(二)食用菌原生质体变系统另一类原生质体研究是与常规诱变手段相结合的,统称为食用菌原生质体诱变系统。一些研究应用该系统产生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这类工作大多旨在为原生质体融合...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育种中的有性杂交与无性杂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生活史中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无性世代的质配阶段是生活史中的主要过程,而有性世代的核配和减数分裂则发生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短暂时期.因此,在食用菌的杂交育种中,根据亲本材料的来源,可分为有性杂交和无性杂交两种方式.以担孢子萌发产生的单核体或同核体做为亲本的杂交方式称为有性杂交.其主要特点是这些单核体或同核体均是减数分裂后形成的有性后代;而以无性孢子或原生质体单核化后形成的单核体或同核体做为亲本的杂交方式称为无性杂交,其主要特点是这些材料均是有丝分裂形成的无性后代.本文对这两种杂交方式的特点及差异  相似文献   

13.
总结分析了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原生质体融合的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和混合法;融合子鉴定中的生物学鉴定法、生化鉴定法、分子生物学鉴定法及各种方法的相关问题;分析提出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现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利用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进行食用菌育种的研究中,我们对平菇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做了一些初步研究,摸索出了较适宜的方法和条件。在PDA或MDA(麦芽汁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复盖灭菌玻璃纸,接  相似文献   

15.
同工酶在食用菌领域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已成为食用菌分类、鉴定及生理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菇类的双核菌丝及子实体已成为较普遍的同工酶研究材料。但对作为食用菌菌丝杂交、原生质体融合、辐射诱变等育种材料的单核菌株的同工酶研究报道尚少。因此,对单核菌株在同工酶等生化指标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将对食用菌的基础研究及菌种选育等工作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由于平菇具栽培简单,抗逆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其在食用菌中的重要地位已不可忽视。作为一种四极性异宗结合的担子菌,平菇杂交、融合所用的单核菌株仅能以交配型来区别。本实验试图运用同工酶技术寻找更精确的差异标志,为更方便、更准确地进行以单核菌丝为材料的平菇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松茸与香菇原生质体融合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获得利于半人工或人工栽培优良松茸菌株为目的,利用松茸与香菇分离纯化的再生原生质体[1]对潮霉素自然抗药性的差异,结合原生质体灭活为融合子筛选的依据,在PEG、Ca^2 系统中以30%PEG4000、30℃处理25分钟,诱导松茸与香菇两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获融合子5株(F1-5)[2],对融合子进行了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7.
平菇与香菇融合子的综合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质体融合研究,属于细胞工程重大理论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都想利用生物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来探讨原生质体融合后基因重组遗传规律,在理论上和学术上均具有重大意义。在实践上也为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为选育新品种提供一条可能的途径。 众所周知,平菇具有生长周期短,易栽培,产量高等特点,但其品质较差,香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但香菇生长周期长,产量低,抗逆性差,北方很少栽培。长期以来人们就设想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但因亲缘关系较远,靠常规杂交不可能实现。 本项研究以平菇和香菇为材料,进行两者原生质体融合遗传规律研究。首先分离并纯化平菇和香菇单孢系(单孢克隆成一个无性系),测定单孢系基因型,以锁状联合作为筛选融合子的细胞标记。用溶壁酶将平菇和香菇单孢系制备出原生质体,而后以PEG作为融合剂使两者异源原生质体融合,利用基因互补原理和细胞标记筛选出融合子,进一步将融合于材料培养出子实体。现将融合子综合分析和鉴定如下: 1.观察统计融合子形成的子实体,其菌伞的形态、颜色、生长习性具有双亲性状。 2.对融合子的氨基酸含量测定,其氨基酸含量有  相似文献   

18.
以4个生产上常用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株为亲本,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取单核体材料,按4个组合在不同亲本的单核体间配对杂交,以锁状联合为细胞标记共选出17个杂交子,比较了这些杂交子的菌丝生长速度、摇瓶培养菌丝的三萜和总糖量,为后继的育种工作提供亲本材料选择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许多文献已论述了有关真菌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技术,然而从食用菌中分离原生质体的报道却很少,关于食用菌原生质体回复至今还未见报道。在本研究中,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相似文献   

20.
香菇单核原生质体的交配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配型是四极性异宗结合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一个重要遗传标记.在制备香菇单核原生质体的基础上,我们测定了7个菌株单核原生质体的交配型比例,研究其交配型等位基因的规律.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均按潘迎捷等的方法(食用菌,1992:4).(二)单核原生质体的交配型的测定每个菌株取10个单核原生质体再生菌落做10×10的交配实验,对峙培养后,以交界处菌丝是否出现锁状联合做为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