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从家蚕5龄幼虫和蛹期不同发育阶段提取雌、雄蚕血液总蛋白质,采用一维电泳-液相色谱-质谱(1DE-LC-MS)技术分析家蚕血液蛋白质的差异性表达及差异蛋白组分。在家蚕血液蛋白质含量与种类方面检测到与性别及发育相关的差异性表达,数据库检索结果共获得96个相匹配的候选蛋白质,剔除冗余部分后鉴定其中的27个蛋白质组分,分别属于13种蛋白质或其亚基。雌、雄蚕之间的差异组分主要出现在分子质量70~100 kD之间,其中芳基贮存蛋白、卵黄蛋白原、抗胰凝乳蛋白酶因子为雌特异性表达组分。30K蛋白家族是家蚕血液中高丰度表达的蛋白组分。这些差异蛋白质的鉴定与功能分析为研究家蚕性别发育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用“金鹿三眠素”一类的生物活性化学物质添食早龄家蚕幼虫,可人为地诱导成三眠蚕,这可能是由于该类化学物质有抑制家蚕幼虫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及加速蚕幼虫脑发育、提前分泌脑激素(促前胸腺激素),促进前胸腺合成释放蜕皮激素所致。本研究观察到药物诱导而成的三眼熟蚕的脑和前胸腺体积均比对照组相同经过时间的正常四龄三日蚕大,与后者相比较,前者前胸腺的内质网较为发达,游离核糖体也较为丰富,而与正常五龄熟蚕的情况很相似,表明药物诱导三眠熟蚕前胸腺细胞内的合成和分泌活动很旺盛。本观察研究结果与上述推测“金鹿三眠素”一类化学药物的作用机理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一种昆虫抗保幼激素(Anti-Juvenile hormone,简称AJH)的蚕业应用研究正在兴起,村越(1975),木内信(1985)、浅野(1984)、木口(1984)、陆雪芳(1985)、庄大桓(1985)等报道了应用抗保幼激素活性物质诱导三眠蚕试验结果。应用抗保幼激素活性物质诱导三眠蚕,控制茧丝纤度,生产超细纤度茧丝,为缫制高品位生丝和开发薄型丝绸新产品创造了条件。同时,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和抗保幼激素的配合应用,为进一步阐明家蚕生长发育的激素调节机理、提高养蚕实用技术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本文简要报道抗保幼激素活性物质——“抗20”调控蚕儿生长发育及其对茧丝质影响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抗保幼激素类似物诱导三眠蚕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用化学物质(AJH)诱导三眠蚕,以生产细纤度的蚕丝,并试与合成纤维混织的报道,已有赤井弘的“抗保幼激素活性物质对蚕茧及茧丝的效果”、木内信等的“抗保幼激素添食诱导三眠蚕及其蚕茧计量性状的研究”、神田俊男等的“抗保幼激素活性物质的‘KK-42’诱导早熟三眠蚕和细纤度三眠蚕绢丝织物的利用”、ShojiAsano等的“3龄蚕添食抗保幼活性物质1—香茅醇—5苯基咪唑的效果”等.1985年3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抗保幼激素对三眠蚕的诱导效果,本试验通过优化诱导条件,以400ppm药液处理桑叶,给3龄和4龄饷食家蚕添食,3龄诱导区和4龄诱导区的三眠诱导率分别为94%和96%;全龄期分别为17d∶19h和15d∶19h,与对照相比龄期缩短2~4天,诱导的三眠蚕体质增强,茧丝纤度分别为1.224D和0.785D。  相似文献   

6.
刘彦群  孟刚 《北方蚕业》1999,20(4):28-29
在柞蚕3龄起添食抗保幼激素金鹿三眠素可诱导四眠蚕变为三眠蚕。诱导三眠蚕的3龄经过延长1~2日,4龄延长6~7日,由于没有5龄期。其全龄经过缩短8~9日。诱导三眠蚕的全茧量、茧层量及茧层率均小于四眠蚕,茧丝长短于对照,茧丝纤度为4.157D,比对照细1.522D,获得了细纤度柞蚕丝。诱导三眼蚕的单蛾产卵数、产卵量低于四眠蚕,但其产出卵率明显提高:卵的形状、大小、孵化率无明显差异。诱导三眠蚕的子代仍为四眠蚕,其产量、质量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7.
“金鹿”三眠素在蚕桑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雪芳 《蚕桑通报》1993,24(3):1-3,6
前言国外对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未见在生产上应用报导.我们在1985年从杀菌剂中发现一种既有防病效果又有抗保幼激素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定名为SM-1.将SM-1在桑蚕3龄或4龄添食,能把四眠蚕诱变为三眠蚕,结成小形蚕茧,缫制出细纤度生丝.继SM-1后,与有关单位合作,通过药物化学结构的变换,又筛选出一种水溶性更好,结构更为简单的三眠蚕诱导剂,定名"金鹿".三眠素几年来已推广应用于蚕业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应用昆虫抗保幼激素活性物质(YA_(20))调控家蚕生长发育和对茧丝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龄蚕添食YA_(20)液30—50ppm,三眠蚕诱导率很低;二龄到四龄蚕24小时前任何时间起连续添食48小时(30ppm),均能100%地诱导出三眠蚕,龄期经过当龄延长1—2天,而全龄则缩短2天、3天、4天以上;五龄蚕后期添食YA_(20),全茧量、茧层量可提高。(2)YA_(20)诱导的三眠蚕茧的全茧量、茧层量依二龄蚕添食>三龄蚕添食>四龄蚕添食而变化。(3)三眠蚕单位饲料转化率高于对照的4%—9%,单位饲料的生产量为对照的75%—90%。(4)三眠茧的解舒优,茧丝纤度偏差小,生丝强力、伸度、抱合力好,可缫制出4A—6A级高品位细纤度生丝。  相似文献   

9.
家蚕眠性既受染色体上主基因的控制,又受其它伴性成熟基因的调控,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探讨环境因素改变家蚕眠性的分子机制,以四眠蚕品种898黄绿、D92黄绿和三眠蚕品种三眠A为材料,通过催青期或小蚕期温度、湿度、营养等因素的调控诱导眠性变化,利用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技术,对这些家蚕正常个体和眠性变化个体大眠蜕皮前后的血液蛋白质表达差异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获得转铁蛋白、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SCI-I、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2、27 kD糖蛋白前体、核糖体蛋白L20和线粒体核糖体蛋白L2等13个上调或下调的可能与家蚕眠性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为进一步从蛋白质水平深入了解家蚕眠性变化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咪唑类化合物YA20对家蚕眠性和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大桓  朱湘雄 《蚕业科学》1989,15(4):196-201
本文探讨了咪唑类化合物YA20对家蚕第四龄及熟蚕的生理效应。(1)第四龄48小时的蚕经结扎去头,导致去头蚕产生蛹态,用1000ppm的YA20或50-1000的保幼激素类似物738的丙酮液分别浸渍处理,去头蚕在蜕皮后保留幼虫态,若用100-1000ppm的YA20丙酮液浸渍熟蚕,则熟蚕蜕皮后产生幼虫态,表明YA20具有保幼激素类似物的效应。(2)四龄蚕初期连续添食YA20 48小时,可有效诱导三眠蚕,与正常四龄蚕相比,三眠蚕血淋巴中蜕皮激素的滴度高峰期被明显推迟。但是,用植源性蜕皮激素及YA20同时添食,则可完全抑制三眠蚕的发生,还讨论了YA20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抗保幼激素、抗蜕皮激素及保幼激素类似物等三种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丰倩  黄君霆 《蚕业科学》1989,15(3):139-143
用SDS-聚丙烯酰腔凝胶电泳(SDS—PAGE)法,观察了家蚕不同发育阶段血液主要血浆蛋白质浓度的发育变化,比较了不同的地方性三眠蚕品种间主要血浆蛋白质组成及浓度的异同。比较家蚕与野桑蚕、蓖麻蚕、樗蚕及柞蚕血浆的电泳图谱,发现家蚕与野桑蚕的电泳图谱相似而不同于蓖麻蚕、樗蚕和柞蚕。后三者之间的电泳图谱很相似,它们不存在类似于家蚕及野桑蚕中的分子量为30KD的一组蛋白质,但也存在分子量相当于家蚕贮藏蛋白质的成分。用精制的家蚕贮藏蛋白质、30K蛋白质和卵黄磷蛋白分别制备免抗血清,并使之与五种试验蚕的血液分别进行了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相似文献   

12.
昆虫外源激素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仲争  庄大桓 《蚕业科学》1993,19(4):213-216
用昆虫保幼激素(JH),蜕皮激素(MH)和抗保幼激素(AJH)给家蚕添食、体涂或注射,进行调控其生长发育的试验。结果表明:(1)2龄、3龄和4龄蚕应用外源激素处理,AJH与MH之间存在明显的拮抗关系;而AJH与JH间未表现出拮抗关系。(2)第5龄蚕应用外源激素处理,JH与MH间的拮抗关系明显。(3)AJH(YA_(20))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抗蜕皮激素和类似保幼激素的生理效应。在第4龄添食AJH诱导3眠蚕的情况下,利用JH延长3眠蚕的龄期经过,是提高3眠蚕茧丝产量的技术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有利于生产细纤度茧子的抗保幼激素(KK-42)的实用化,因而进行了投放抗保幼激素的方法和投放后的饲育条件与三眠蚕发生及其幼虫、茧质关系的研究。材料与方法供试时期是1986年春蚕5月10日收蚁,早秋蚕7月18日收蚁。设立喷雾丙酮为对照区,而试验区设有幼虫体表喷雾区(在3龄蚕座上直接喷抗保幼激素到幼虫体上),桑  相似文献   

14.
4龄期使用抗保幼激素,当龄经过延长,全龄期缩短,并诱导出100%的三眠蚕;5龄后期使用抗保幼激素,全龄经过稍延长,茧质丝质优于对照,巨纤度细。5龄前期使用蜕皮激素全龄期延长,5龄后期使用蜕度激素,则龄期明显缩短,蚕的强健性、茧质、丝质均较差。抗保幼激素处理后咽侧体细胞内有大量的脑神经分泌物,但腺体细胞本身缺少内质网,而处理后的前胸腺则边缘绒毛层明显,具有大型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发达。蜕皮激素的作用则相反,处理后前胸腺边缘不规则,内质网不甚发达,合成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5.
家蚕5龄幼虫不同时期中部丝腺细胞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对5龄家蚕不同发育时期的中部丝腺细胞蛋白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发现与丝胶蛋白分泌有关的功能蛋白质。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发现同一区段的家蚕中部丝腺细胞在5龄第2天、第4天和熟蚕期的蛋白质组成具有显著差异:中部丝腺前部区段5龄第2天表达的特异性蛋白质斑点有8个,第4天有16个,熟蚕期有24个;中部区段5龄第2天表达的特异性蛋白质斑点有9个,第4天有33个,熟蚕期有30个;后部区段5龄第2天表达的特异性蛋白质斑点有10个,第4天有7个,熟蚕期有25个。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开辟蚕丝新用途,日本蚕业界非常重视选育特细纤度和特粗纤度的蚕品种,以及三眠蚕细纤度生丝和合成纤维的复合丝绸织物的利用.对三眠蚕品种的研究,早在1946年,大(氵尺)孝三和田岛弥太郎等就有三眠蚕品种研究的详细报告,文章列举出三眠蚕品种利用的优缺点,特别指出三眠蚕丝长长、丝细、经过短、用桑量少,对一定桑叶的产丝量不比四眠蚕低等.最近,日本农林水产省蚕丝试验场一方面研究三眠蚕的实际利用的可能性;一方面从蚕生理角度出发,采用抗保幼激素处理四眠蚕,同样可以诱导三眠蚕发生(100%).本文仅介绍抗保幼激素诱导三眠蚕与绿蚕上蔟(四眠蚕)对茧丝质影响的部分成绩,供国内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734—Ⅱ及738等,于家蚕五龄中期喷蚕体可获得稳定的增丝效果。作者等(1981)曾应用~3H—标记保幼激素类似物738(JHA—738),测定了其在蚕体内吸收、分布和排泄的情况,发现喷后3—6小时内吸收已达最大值,血液是JHA及其代谢物运输、交换的主要场所。Kramer等(1973)发现烟草角虫血液中具有一种对保幼激素有特异结合力的蛋白质,并进行了纯化。Nowock等(1976)认为这种载体蛋白是体内保幼激素调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试验主要探讨JHA对家蚕血液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试图从一个侧面研究JHA的增丝机制。  相似文献   

18.
抑咽侧体神经肽(Allatostatin,AS)和促咽侧体神经肽(Allatotropin,AT)是控制昆虫保幼激素合成的激素.本研究应用BlastP程序,鉴定了家蚕基因组中的AS及AT,并发现它们只有一个拷贝.利用家蚕表达特征的全基因组芯片数据,调查了AS及AT在家蚕的组织和发育表达特征.结果发现,AS在5龄3天至上蔟的发育阶段以及5龄3天的头部组织表达,相反,AT则没有表达,这与保幼激素的活动规律较一致.但AS在中肠的高表达是否有特殊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些分析为我们深入研究AS及AT在家蚕中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蚕业科学》2012,(3):585
<正>昆虫血液的功能与脊椎动物血液的功能基本相同,能运输各种代谢中间产物及激素等小分子物质,也是蛋白质的临时贮藏场所。昆虫和脊椎动物的血液中都有一些含量丰富的蛋白质。鳞翅目昆虫家蚕的血液中有卵黄原蛋白、贮藏蛋白和30K蛋白3种高丰度蛋白。其中,30K蛋白因其分子质量而得名,是家蚕末龄后期至蛹期血液中含量最高的一类蛋白质,因此引起了蚕学研究者们极大的兴趣。目前,家蚕30K蛋白的同  相似文献   

20.
SD—Ⅲ三眠素诱导家蚕三眠化的效果及对茧丝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D—Ⅲ三眠素具有极强的抗保幼激素和抗蜕皮激素生理活性。应用SD—Ⅲ300ppm浓度的药液喷体,适宜时期在三龄饷食后1天,三眠诱导率可在95%以上,蚕儿发育齐整,虫蛹生命力,50公斤桑产茧、茧层较四眠蚕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茧丝纤度细、综合均方差小,原料茧性状好,宜缫制高品位细纤度生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