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紧凑型玉米湘玉7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湖南玉米生产的特点,从1993年开始,对紧凑型玉米新品种湘玉7号在播种期、密度、施肥量、施肥时期及N,P,K合理配比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湘玉7号产量在500kg/667m^2以上的主要栽培技术为:3月20 ̄4月1日直播,播5000株/667m^2左右,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施纯N20 ̄22kg,P2O56.5 ̄7.0kg,K2O14.0 ̄14.5kg,全部的P肥和K肥作基肥,  相似文献   

2.
玉米氮,磷,钾吸收量与施肥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相同土壤条件和施肥量下,对玉米,烤烟进行盆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抽雄吐丝期地上部吸收氮,磷,钾量的顺序为N〉K〉P,玉米田间小区施肥试验表明;氮,磷,钾肥对玉米的增产效果为N〉K〉P,与其吸收量大小是一致的;而氮,磷,以的优化配比为中氮中磷高钾处理(N:P2O5:K2O=1.0:0.5:0.8-1.0),即施N15-16kg/667m^2,P2O57.5-8.0kg/667m^2,K2O12  相似文献   

3.
覆膜马铃薯平衡施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文家 《耕作与栽培》1999,(6):49-50,52
采用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对米拉马铃薯进行N,K肥料效应试验研究。借助于CASIO fx-3600P型计算器,建立了肥料效应方程。最佳施肥量为N8.22kg/667m^2.K2O12.08kg/667m^2,最佳产量为2002.30kg/667m^2,肥料配比N:K2O为1:1.47,肥料增产量530.10kg/667m^2,纯收益424.08元/667m^2,投产比1:3.98。指出在施有P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试验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黔油10号制种产量与栽培措施的数量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作了增产效应分析及有关措施的优化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尿素:10.0~25.8kg/667m^2,种植密度:1.4~1.8万株/667m^2。氯化钾;2.5~6.0kg/667m^2,过磷酸钙;36.0~50kg/667m^2,可望获得75~100kg/667m^2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5.
棚栽鲜食玉米适宜密度与施氮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小区试验指出,大棚栽培苏玉糯1号玉米、必须合理配置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要获得的756-805kg/667m^2,与4588-4742元/667m^2的产量与产值,密度与氮肥最适组合为4000-4500株,25kg/667m^2。  相似文献   

6.
紧凑型玉米不同品种密度与产量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玉米在栽培上与产量直接相关的主要是品种、密度、施肥水平。为了探讨紧凑型玉米在我县的适宜种植密度,特设置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密度增加而产量增加。即栽4500株/667m^2〉4000株/667m^2〉4000株/667m^2〉3700株/m^2〉3700株/667m^2。  相似文献   

7.
遵义市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肥料利用率和不同肥力水稻土土壤地力(无肥区)产量两大参数。在本市主要的水稻土类中实施氮、磷、钾化肥丰缺指标田疃试验和平衡施肥同田对比试验,得出水稻N、P、K化肥配肥处理化肥利用率平均值为N32.4%、P2O527.1%、K2O66.3%;上、中、下等田的N、P2O5、K2O利用率大小趋势为上等田〈中等田〈下等田。地力产量:上等田平均产519.2kg/667m^2、中等田平均产416.6kg/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番茄制种常因营养状况差,尤其是P、K肥缺乏而使得植株衰弱,从而导致各种病害的发生,造成种子产量低、效益差。在此,提醒各地区番茄制种同仁,在番茄制种的整个过程中要实行配方施肥,以确保番茄制种高产。1 定植前施足底肥施优质有机肥5000kg/667m2~8000kg/667m2,磷酸二铵75kg/667m2,钾肥20kg/667m2~25kg/667m2,尿素10kg/667m2~20kg/667m2,或者施腐熟菜(棉)籽饼200kg/667m2~300kg/667m2,鸡粪500kg/667…  相似文献   

9.
皇草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用田间试验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皇草高产与主要栽培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了有关数学模型并作了增产效应分析。在试验条件下,皇草产量要达到216345kg/hm^2,种植密度应为39724窝/hm^2,配施纯N为572.25kg/hm^2,K为187.75kg/hm^2,P为269.48kg/hm^2,达到皇草高产目的。  相似文献   

10.
肥料,密度两因子对油菜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肥料用量,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菜生长发育情况及疸的影响。糖果表明。4种处理中,以施用50kg/667m^2高浓度复合肥,种植密度为9000株/667m^2的处理对油菜生产效果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水稻氮磷钾配施产量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3414”试验设计,探讨本县坝区氮、磷、不同用量配施对不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67m^2施用尿素21.74kg,普钙42.86kg,氯化钾8.0kg时,肥效较好,单产可达659.7kg氮、磷、钾三元主效为y=458.26+11.34X1+7.58X2+2.57X3667m^2适宜配方为N:P2O5:K2O=10 ̄12:6 ̄9:4 ̄6。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结果表明,单施N肥比不施肥增产14.3%,在施N肥基础上配施P、K肥,则增产率上升为23.8%。单施N肥、N肥利用率仅为20.1%,在施N肥基础上配施P、K肥,则N肥利用率上升为33.5%。PK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1.8%入44.4%。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单施N肥667m^2纯收益为56.7元,在施N肥基础上配施P、K,则667m^2纯收益上升为75.5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等肥力大土泥土上玉米氮、磷、钾3因素4水平试验研究得出,要使玉米产量获得较好收益,其施肥量为尿素28.0kg/667m^2,过磷酸钙30.7kg/667m^2,氯化钾17.8kg/667m^2。  相似文献   

14.
运用“3414”回归设计,研究N,P,K肥对毕节地区油菜产量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施肥模型。结果表明:在毕节地区对油菜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肥〉K肥〉P肥,每667m^2最佳施肥量为:N9.26kg,K3.50kg,P1.77kg。  相似文献   

15.
毕节地区马铃薯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铃薯施有施肥试验,得出毕节地区马铃薯667m^2施有机肥1200kg,化肥最佳施用量:N8.78kg,P2.45kg,K5.95kg,N:P:K为1:0.28:0.64。对不同海拔、不同土壤养分马铃薯N、P、K施用量可进行调整,在低海拔地区P、K比例可适当降低,高海拔地区P、K比例可适当提高。试验表明,了佳施一及氮、磷钾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显著,肥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6.
多元磁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元磁肥是一种以粉煤灰为磁性载体,以N、P、K养分为基质在一定强度的磁场作用下生产制造的一种新型复合肥料。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油菜施用多元磁肥较末磁化肥增产11.5 ̄29.20kg/667m^2,增产7.9% ̄19.80%,差异显著,每667m^2净增值23.00 ̄58.40元,效益明显。同时可提高单位养分产量0.58 ̄1.46kg。  相似文献   

17.
北疆高产棉花养分吸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7,他引:38  
本文以新陆早4号为材料,研究了北疆高产棉花群体(1800kg·hm-2)条件下棉株N、P2O5、K2O养分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棉花茎枝、叶片、花蕾、铃壳、子棉中的N、P2O5的含量随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K2O含量在铃壳中呈上升趋势,在其它器官中呈下降趋势。棉株对N、P2O5、K2O的吸收均呈Logistic曲线变化,养分吸收的快增期出现在出苗后58~97d,此期吸收了约养分总量的60%,是需肥最大的时期。棉株对养分的吸收分配中心与干物质积累分配中心一致。在本试验中,公顷产1800~1900kg皮棉从土壤中吸收N为245.0~270.1kg,P2O5为72.4~75.5kg,K2O为269.5~271.9kg。  相似文献   

18.
1997 ̄1999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pH值黄泥土施用磷石膏50kg/667m^2,100kg/667m^2,150kg/667m^2,pH4.30黄泥土玉米产量比对照增产7.8% ̄22.9%,pH5.01黄泥土增产8.5% ̄17.1%,pH5.65黄砂泥土增产7.5% ̄11.5%,pH6.07砂石黄泥土增产5.9% ̄8.3%,投产比值在1:2.7以上。土壤pH值随石膏用量增加而提高,土壤水解酸含量随磷石膏用量增加而降低。磷石膏适宜用量为50 ̄100kg/667m^2与农家肥、氨、磷、钾肥配合作底肥施用。可以认为磷石膏是一种改良酸性黄泥土的新型调理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毕节地区现有粮烟轮作制下玉米二种种植方式在不同密度下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3000~4000株/667m2),每带无论种植2行还是3行玉米,产量都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在4000株/667m2条件下,3行种植产量高于2行种植,而在3000~3500株/667m2,2行种植产量高于3行种植,但差异都达不到显著水平;3行种植的各密度对产量的效应大,而2行种植的各密度对产量的效应小。  相似文献   

20.
对沿海地区种植苏棉8号的适宜密度和最佳施肥量进行了复因素试验,结果每公顷的适宜密度为60000株,最佳施肥量的纯氮22.5kg/hm^2。若劳力紧张,则以密度52500株/hm^2,肥料300kg/hm^2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