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依据语言学家莱克夫的定义,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语言是概念隐喻的外在表现形式。[1]与隐喻相关的术语包括源域、目标域、映衬等。隐喻中很多文化现象,汉维隐喻的翻译其实就是文化传真的过程。由于文化不同,在翻译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以达到忠实原语的等效翻译。汉维的隐喻相关文献有很多,集中体现在动物、植物的隐喻对比研究、人体器官词语的隐喻认知研究,其他隐喻研究等。本文以隐喻为理论基础,研究汉维"风"在隐喻运用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的。分析汉维翻译中"风"隐喻采取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医名词术语蕴含丰富的隐喻思维和独特的文化特征,本文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中医常用名词术语中的隐喻认知机制及其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中医隐喻术语适用回译性翻译策略以保持民族文化特色,部分特殊征候术语及诊疗术语则适用科学性翻译策略以保留其医理信息避免荒唐,还有部分中医独有概念术语则可采用创造法、硬译法及音译法等规定性翻译策略加以翻译。  相似文献   

3.
传统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隶属于修辞学的范畴;现代隐喻观则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隶属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隐喻以其特有的信息筛选功能和感情移就功能被广泛运用于政治语篇中。由于人的思维活动是动态的,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详细阐述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作用,为政治语篇的解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隐喻的翻译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ewmark提出隐喻翻译有七种方法。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知识,其中文化对隐喻理解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隐喻的翻译中,应根据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使用不同的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5.
隐喻是一种在特定文化背景中产生的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采用文献方法简介英语中的概念隐喻、陈腐和新鲜的隐喻、显露式和非显露式的隐喻、单层和多层隐喻等类型;探讨采用直译、归化、意译、异化、功能对等以及增补型等英汉翻译策略。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隐喻的结构,对于恰当地使用汉译策略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概念合成是一种极其普遍的认知过程,它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理论是认知语言学隐喻研究的最新视点。本文尝试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汉语惯用语中隐喻意义的动态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7.
概念隐喻能力是语言理解、推理和运用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以及跨文化意识的综合体,是人类语言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英美文学作品中蕴含大员的隐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了解和培养大学生的隐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论文基于概念隐喻的基本理论从词汇、翻译、篇章和语法等方面阐述了概念隐喻理论对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荆菁 《河南农业》2016,(9):58-60
隐喻来源于文化,反映在人们的思想和语言中。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通过讨论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的植物隐喻,从映射方式角度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植物种类和植物器官等隐喻意象的不同,分析造成这些英汉植物隐喻差异的主要因素,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商务合同是涉外经济贸易中的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件,由于合同翻译直接涉及到各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对译文有很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商务合同的准则来展开。具体来说,商务合同准则主要归纳为三点:准确、简练、通达。从商务合同的恰当选词和严谨句法入手,在商务合同翻译中提出了同义词连用、选用正式的词、枝状结构、特殊句型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荆菁 《河南农业》2016,(6):58-60
隐喻来源于文化,反映在人们的思想和语言中.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通过讨论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的植物隐喻,从映射方式角度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植物种类和植物器官等隐喻意象的不同,分析造成这些英汉植物隐喻差异的主要因素,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体类型,就翻译而言,新闻报道有着不同于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翻译中常用的两大策略。从汉英新闻报道文化翻译的文本特点出发,研究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汉英新闻报道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隐喻不仅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工具,而且在情感概念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现代认知隐喻理论的框架下基于一定的语料对英汉两种语言中5种基本情感隐喻——爱情、快乐、伤悲、愤怒和恐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英汉两种语言情感隐喻表达式背后的概念隐喻在类指层面上存在许多相同之处;在特指层面上存在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词汇空缺现象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因为它给英汉互译造成一定障碍。本文通过理论和举例分析了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英汉互译时处理词汇空缺现象的一些合理的方法:(1)音译法;(2)直译法;(3)意译法;(4)替代法;(5)用泛指词或特指词。  相似文献   

14.
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 ,以“功能对等”原则为理论基础 ,提出“译诗为诗”的原则。诗歌翻译是在两种语言、文化中进行选择和取舍 ,即在内容和形式上 ,以语言、文化为标准进行取舍 ,以求达到原诗和译诗的平衡和对等。译诗以原诗为依据 ,但并不等同于原诗。因此 ,诗歌翻译是在译与不译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最恰当地传达原诗的意旨。  相似文献   

15.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现象。空间方位概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被广泛的应用于隐喻。垂直空间概念是最基本的空间方位范畴,汉语中"上/下"及其相对应的"up/down"有大量的隐喻用法。这些隐喻的产生是有理据性的。  相似文献   

16.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不同于通常的汉英翻译,它肩负着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因而更需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独特的文化背景出发,更加准确、更加鲜活的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事务及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通过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的本质差异和中国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文化,论证了在这一形势下中国英语出现的必然极其重要意义。同时证明中国英语其构成和适用范围远比中国式英语丰富和广泛,它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具有中国特点,它属于规范英语。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传播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着力从文化遗产的民族特色角度,阐述中国文化遗产特色词汇的文化隐喻及其翻译技巧。指出采用异化翻译法既有助于彰显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亦有助于实现文化交流的多元性、包容性与平等性。  相似文献   

18.
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研究了英语和汉语中引喻的基本形式与作用 ,并对引喻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对语言的理解过程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隐喻性语言因其特殊性,使得对它的理解更加依赖语言使用者的文化积累。本文将选择隐喻为视角,以英语和汉语为例,说明人类思维过程中的文化印痕  相似文献   

20.
不同语言在词汇层面上的差异和不对等性给汉英互译造成了很大困难,应在正视英汉语言文化背景差异、正确理解原文意义的基础上,采用音译法或音译加注法、意译法、直译法或直译与加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