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正> 以往在我省石质山地多采用侧柏造林。不仅树种单一,而且由于侧柏生长慢,造林后易遭羊群、毒蛾危害,致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较低,严重影响了山地造林的进展速度。为丰富石质山造林树种,探讨铅笔柏适生范,围加速石质山绿化进程,我们于1978年在肖县凤虎山林场的所里山、藏马峪、郭楼等石质山地营造了铅笔柏、侧柏对比试验林。经调查,1978年铅笔柏造林成活率为95%,侧柏为62%;1983年调查,6年生时,山坡上、中、下部平均生长情况:铅笔柏高2.59米,地径7.18厘米,侧柏高1.32米,地径3.83厘米。铅笔柏高、径生长  相似文献   

2.
藏柏(Cupressus torulosa D·Don)又名西藏柏木、喜马拉雅柏木,为柏科柏木属的常绿高大乔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藏柏树干通直,木材纹理直,结构细密,材质坚硬,有香气,耐用,易加工.树冠苍翠挺拔,是珍贵的速生用材和庭园观赏树种.为了解藏柏引入本地区的适应性和生长规律,我场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藏柏年高生长有2~3次高峰,在9月前后生长最快,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与柏木比较,其高生长变化规律亦有不同,造林后第3年树高、胸径年生长绝对值达到最大值,高、径生长均优于引进的绿干柏、地中海柏、滇柏、墨西哥柏和乡土种柏木.  相似文献   

3.
在I-69杨、马尾松、侧柏、滇柏等造林树种育苗中,应用ABT生根粉进行处理育苗试验,试验结果:I-69杨扦插苗的苗高,地径全年生长期延长一个月,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大59%和38%,马尾松,侧柏,滇柏苗的苗高,地径分别比地照大1.4cm,0.16cm,2.45cm,0.03cm,2.11cm,0.13cm.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香椿抗寒速生种质,以3年生山东种源的香椿优树实生苗为材料进行生长变异研究及早期优选。T检验显示,香椿实生苗的株高、地径和胸径的株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变异系数为0.2042~0.3011。相关分析显示,株高与地径、株高和胸径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两个主成份的贡献率分别为60.936%和23.818%,Y1主成份与3个指标均呈现正相关,Y2主成份与株高和地径呈负相关、与胸径呈现正相关。按照M+4S标准综合筛选出4株香椿优株,其树高、地径和胸径平均为281.5 cm、46.0575 mm和23.79 mm,遗传增益较M+4S分别增加8.08%、0.40%和7.46%,入选率0.8%。综合以lyz10香椿优株最佳,其树高、地径、胸径遗传增益分别较M+4S增加32.84%、4.46%和29.14%。  相似文献   

5.
以辽西地区造林常用树种侧柏和油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土壤水分胁迫来比较两种树苗的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侧柏幼苗的株高和地径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油松幼苗株高虽然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地径在初期变化不显著,后期生长缓慢,以60%的土壤含水量处理增加最多。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省开远市浑水塘试验地设置了35个20 m×20 m的标准地,对标准地内4 a生的主要造林树种墨西哥柏及4个供选伴生树种(羽叶山黄麻、新银合欢、直干桉、赤桉)地径、树高、胸径、冠幅分别进行测量,选择平均木,对平均木生物量、生长量进行测定.经数据分析后认为,新银合欢生长速度慢于墨西哥柏且枝少叶疏,适宜作为墨西哥柏的伴生树种,羽叶山黄麻冠幅虽大,但枝叶稀疏,可作为墨西哥柏的次适宜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盆栽2年生铅笔柏(Sabina virginian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的叶片(枝条)的保水力、根冠比、根系活力、叶绿素、蛋白质、SOD超氧化物歧化酶、饱和吸水时总体原初渗透势π_0、初始质壁分离时的总体渗透势π_p、零膨压时的相对渗透水含量ROC、质外体相对含水量RWC等11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对铅笔柏、侧柏的抗旱性强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叶片保水力:铅笔柏侧柏;根冠比:铅笔柏侧柏;根系活力:侧柏铅笔柏;叶绿素含量:铅笔柏侧柏;蛋白质含量:侧柏铅笔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铅笔柏侧柏;饱和吸水时总体原初渗透势π_0:铅笔柏侧柏;初始质壁分离时的总体渗透势π_p:铅笔柏侧柏;零膨压时的相对渗透水含量ROC:侧柏铅笔柏;质外体相对含水量AWC:侧柏铅笔柏;失膨点渗透水和饱和渗透水比值V_p/V_0:铅笔柏侧柏。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2个树种的抗旱能力做综合评价,铅笔柏在抗旱能力方面强于国内乡土树种侧柏。  相似文献   

8.
林业案件查处过程中,滥伐或盗伐的林木无法测定树木胸径,通常是根据经验直接估计树木胸径后查阅《一元立木材积表》算出材积。如何利用树木地径科学地计算胸径和材积,本研究选择了马尾松、杉木、柏木、麻栎4个常见树种,通过实地随机抽样测量、数据分析、建模估算、分析汇总、实地验证,在三峡库区秭归县分析得出各树种地径与胸径的关系,编制出4个树种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并在Excel中编制程序代入相关数据,制作出了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计算表,选择树种后输入该树种的地径数值即得该树木的胸径和材积,实现了在办案过程中科学、快速、准确地测算立木材积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墨西哥柏造林一年幼树生长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昌县森林所,1985年初,于墨西哥柏、川柏、滇柏3个品种造林对比试验,1986年元月29日在试验林、按每个小区随机抽测10株幼树高和地径,3个品种造林仅1年,高、径生长就显示出很大差异。 试验林简况 试验林在隆昌县油房乡王家大山,土壤性质微酸,PH值6左右。试验按拉丁方排列周边设保护行。共3个区组9个小区。1985年元月营造所用3个品种苗木,系在同一苗圃、同一育苗措施、同时培育的树苗,试验地立地条件相同,栽后管理措施一样。  相似文献   

10.
柏类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柏类4个树种墨西哥柏、绿干柏、垂柏、巨柏共12个种源的引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和种源树高、胸径增长最大年份分别出现在造林后第4年和第5年;造林后10a,各树种和不同种源树高、胸径生长差异显著,以墨西哥柏3、2、6、7号种源生长最快,树高、胸径平均值在10.4m和15.2cm以上,其中3号种源树高最大,为11.09m,6号种源胸径最大,为16.9cm,分别比垂柏增加9.9%和27.1%。各树种和种源都有倒伏现象,倒伏程度与造林树种、林龄、立地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塞罕坝林场4个树种(樟子松、落叶松、白桦和山杨)的胸径、地径调查材料,利用胸径、地径之间存在的显著直线相关关系,分树种建立经验方程,求算出各径阶的胸径、地径对应值,通过一元立木材积式,导引出一元立木地径材积式(表)。  相似文献   

12.
在镇宁县通过对引种十年的藏柏(Cupressus torulosa)在石漠化地区的造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藏柏与同期营造的香椿(Toona sinensis)、楸(Catalpa bungei)和干香柏(滇柏)(Cupressus duclouxiana)对比,在退耕地上比香椿长势差,比楸和滇柏好;在荒山荒地和白云质砂石山地上比其余三个树种树长势好。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合沿黄土石山区的优良造林树种,在府谷县郝家寨村进行彰武松、班克松、长白落叶松、油松、侧柏等5个树种的造林试验,调查分析不同树种的存活率及相关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除长白落叶松存活率极低外,其他树种的存活率均达到70%以上,坡中位置彰武松成活率最高(86.47%);株高数据中,彰武松>班克松>油松>侧柏;地径数据中,彰武松>油松>班克松>侧柏;新梢生长数据中,彰武松与班克松相近,均高于油松。无论存活率、株高还是地径,不同树种生长指标均为坡中位置的高于坡上位置。整体而言,彰武松在沿黄土石山区很适合栽植,班克松更适合在沿黄土石山区的坡中位置栽植,油松、侧柏生长也较好,不建议栽植长白落叶松。  相似文献   

14.
滇柏适生范围广,经济性状良好。对比分析表明:苗期其高生长量是柏木的2,5倍以上,地径生长量是柏木的1,5倍左右;同龄幼树其树高与胸径的生长量分别是柏木的3.1倍和2.5倍左右,可以作为广元培育中小径材的目标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山柏是从墨西哥柏群体中选育出来的优良栽培类型,其适应范围广,生长快,对土壤要求不严。2年生苗年平均高生长量为80-90厘米,最高单株达117厘米;7年生大树年平均高生长量86厘米,径生长量1.8厘米,而同龄的铅笔柏年平均高生长量只67厘米,径生长量1.2厘米。在含石率高达70%、土层仅30厘米的土壤上,中山柏2年生苗年平均高生长量仍达69厘米。在我场,中山柏2月下旬开始萌动,11月底才停止生长,生长期长达28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正> 剑阁柏木(Cupressus Jiangeensis N. Chao)是在剑阁古驿道两旁的行道树一“皇柏树”中发现的,仅有1株。该树种枝叶向上挺拔,远看似松,近看为柏,果实形如松果,果鳞形状和一般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相近,当地群众形象地叫它“松柏树”。为尽快选育出柏树良种类型,防止基因丧失,从1978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对该树种的试验研究。一、形态特征剑阁柏为常绿高大乔木,树高27米,枝下高17.7米,根径1.29米,胸径1.16米;树皮褐  相似文献   

17.
在镇宁县通过对引种10年的藏柏(Cupressus torulosa)在石漠化地区的造林效果进行分析,与同期营造的香椿(Toona sinensis)、楸(Catalpa bungei)和干香柏(滇柏)(Cupressus duclouxiana)对比,结果表明:藏柏在退耕地上比香椿长势差,比楸和滇柏好;在荒山荒地和白云质砂石山地上比其余3个树种树长势好。  相似文献   

18.
接种菌根菌对桉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尾叶桉和巨尾桉为材料 ,1993和 1994年在广东省开平市镇海林场建立了 2个外生菌根菌接种试验 ,均采用裂区设计 ,4次重复 ,每试验均 2个树种为主区 ,菌根菌处理为副区。试验 1有 8个外生菌根菌处理 ,每处理小区 6株或 9株 ,试验 2有 3个外生菌根菌处理 ,每处理小区 9株。造林后 ,定期观测树高、地径或胸径。试验结果表明 :树种内菌根菌效应分析发现 ,巨尾桉所有指标在菌根菌间存在显著差异 ,尾叶桉只是某些指标在菌根菌间有显著差异 ,表明两树种对相同菌根菌处理的反应不同 ;树种联合方差分析表明 ,试验 1中所有指标在区组间、树种间、菌根菌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 ,从方差分量看 ,树种效应 >树种×菌根菌互作效应或菌根菌效应 ;试验 2中树高指标在树种间和菌根菌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而 2 4个月时胸径指标在树种间无显著差异 ,但胸径在菌根菌处理间有极显著差异 ,树高指标的方差分量为树种效应 >树种×菌根菌互作效应或菌根菌效应。胸径的方差分量为菌根菌效应 >树种×菌根菌互作效应 >树种效应。分析表明树种×菌根菌互作效应存在时间上的不稳定性 ;同时 ,讨论了外生菌根菌应用中树种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干香柏(Cupressus duciouxianaHickei)别名冲天柏、滇柏,属柏科,柏木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1米,木材结构紧密,刨面光净,收缩变形小,加工干燥性能好,为家具及建筑、造船等优良用材。干香柏自然分布区主要在云南省及四川省的西南部,是我国柏科树木中垂直分布较高的一个树种,可达海拔3400米.干香柏对环境条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生长  相似文献   

20.
Pt菌根剂在落叶松、樟子松造林中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t菌根剂1ml/株、2ml/株、5ml/株三种不同剂量分别在落叶松、樟子松造林上试验,3年后观测结果表明(以2ml/株剂量为例),落叶松地径、苗高、当年高生长分别比对照提高15.00%、30.12%、41.10%;樟子松地径、苗高、当年高生长分别比对照提高26.72%、25.98、28.62%。Pt菌根剂在这两个树种造林上应用效果显著,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