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利用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了土壤重金属与土壤动物多样性抑制率的相关性。根据含重金属土壤动物多样性的生态毒性特性,将土壤重金属对土壤动物多样性抑制效应进行了分级,按照不同土壤类型对土壤重金属质量的要求对土壤重金属质量进行分级。利用土壤重金属对土壤动物多样性抑制率建立土壤重金属的评价标准并与现有评价标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土壤重金属对土壤动物多样性抑制率建立土壤重金属的评价标准更能真实地反映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工厂和居民区混杂的典型老城区上海世博会规划区,对其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下附属绿地土壤的重金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样点的Ni、cr、Cu、Zn、Pb和cd含量超标,Hg和As的含量均没有超标;大部分绿地土壤没有出现重金属的污染,其中清洁安全和尚清洁占了69.83%和6.94%,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分别占了12.87%、2.56%和7.81%;周边利用类型不同的附属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别很大,居民办公区的绿地土壤没有出现重金属污染,试剂溶剂类工厂局部有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造船厂、机械厂、钢铁厂等重型工厂的附属绿地;利用类型不同,绿地土壤重金属的相关性也不同,重金属的相关性基本与产生污染的土地利用类型一致;与污染源的距离以及对污染源保护不当是导致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注意对污染源的集中堆置或采取隔离措施,能有效减少重金属对绿地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与危害特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及其特点,以及重金属对环境危害和在土壤中的化学作用,概述了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探讨了物理、物理化学、化学和生物过程等影响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因素,重金属形态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可给性、活性的关系,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与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兰州市蔬菜基地土壤中的重金属Pb、Zn、Cu、Cr和AS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深爱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性;不同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性。对兰州市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进行了聚类分析,将五区三县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聚类结果分为了三大类。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害人类健康,影响环境质量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的净化污染土壤,维持可持续的对土地的利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问题之一,利用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保护环境是当今的热点课题。本文就利用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原理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植物选择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土壤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决定其生物有效性及毒性,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分类及其提取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影响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与迁移转化的因素,表明土壤pH值、有机质、外源重金属量和人为活动干扰影响最显著,并展望了土壤重金属形态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姜军  成杰民 《绿色科技》2013,(6):217-219
指出了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是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对土壤采取保护措施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济南经济开发区土壤取样,并对土壤中Cr、As、Cu、Hg、Pb、Cd、Zn、Ni等8种重金属含量测定分析,按照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根据国家土壤二级标准,对开发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开发区内土壤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8.
土壤重金属危害及修复措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涵及特点出发,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土壤动物、土壤酶以及通过食物链对人类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措施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及微生物修复等。可以预料,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将向着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的方向发展,并且多种修复方法的综合使用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李卓 《绿色科技》2014,(1):179-180
指出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是通过对土壤进行全量分解的方法,彻底破坏土壤的矿物晶格,使试样中的待测元素全部进入试液中。然后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最佳测定条件下测定各种重金属的含量,因此土壤重金属的消解过程是影响测定结果准确度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分析了消解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矿山开采等众多原因造成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峻,土壤当中积累过多的重金属会对植物、动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并最终进入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威胁。因此,如何有效的从土壤中去除重金属,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EDTA可以有效活化土壤中的重金属,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因此,被广泛用于强化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提取修复。文章从EDTA活化土壤中目标重金属机理,以及EDTA诱导下,植物对目标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机理出发,综述了EDTA在重金属污染强化植物提取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使用EDTA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环境污染还比较严重。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增加碳汇、净化空气等方面具有显著效应。森林生态系统对重金属的净化效应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文中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林冠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对降水过程中重金属浓度和形态的影响规律,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中重金属富集和释放的影响因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今后应重点开展长期、系统的定位研究,深入探索森林对重金属污染的净化功能和净化机制,加强重金属对生物的影响研究,重视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对降水过程中重金属的响应与净化效应,以期为精确评价森林环境效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林地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及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如今大气干湿沉降、矿区及工业生产污染以及有机肥超量施用等造成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正日益威胁着森林生态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微生物在林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对其修复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中综述林地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微生物修复机制,介绍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累积,通过代谢过程对重金属进行氧化、还原、甲基化、去甲基化等生物转化,以及通过矿化、络合作用钝化重金属来修复重金属污染等修复机理,并提出研究展望,以为后续林地土壤微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车辆尾气、汽车磨损等造成了道路环境的重金属污染。道路林具有生物量大、生命周期长等优点,在重金属监测及污染防护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中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道路林对重金属污染的监测,道路林对重金属的吸收、防护作用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阐述了道路林带在防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竹类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受到全世界关注。植物修复技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已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及难点。当前,竹类植物被逐渐运用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中。竹类植物以其快生长、大生物量、易栽培、高经济效益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修复重金属污染潜力的物种。文中系统阐述了竹类植物的分布、形态、生物量、生态和经济价值等特点,以及国内外关于竹类植物在重金属修复方面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桉树作为耐性和适应性较强的木本树种,在修复重金属污染方面具有较大潜力。文中综述了国内外菌—植体系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研究报道。菌—植体系与桉树可以形成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及提高抵抗外界胁迫能力的共生系统,具有固定与去除土壤重金属的2种功能,能通过改善根际环境和改变土壤重金属形态,增强桉树适应性和抗逆性,从而增强桉树吸收、转运和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建立菌—植体系,可以发挥有机载体、桉树与益生菌种三者的功能优势,提高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即仍需从基因分子层面对桉树应对重金属胁迫的具体信号传导和响应机制以及菌—植体系各部分间的互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木麻黄属(Casuarina Adans.)植物是常绿被子植物,作为一类经济植物,其生长快,适应性强,耐盐碱、耐贫瘠,在改善生态环境、防沙固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城市,木麻黄属植物不仅在园林绿化、美化中应用广泛,而且具有一定的环境修复潜力,对部分重金属累积能力强、净化效果好。文中综述近年来木麻黄属植物重金属耐性及积累特性的相关研究,并提出木麻黄属植物对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水体重金属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重金属的来源和毒理作用及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阐述了重金属的毒害程度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探讨了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和加快重金属毒理作用研究是减轻污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态系统植物重金属(Cu、Zn、Cd)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重金属(Cu、Zn、Cd)污染的研究现状以及植物在重金属监测与防治中作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途径及其危害性,并且进一步详细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最后对土壤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旨在为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维护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修复技术被认为是治理重金属污染最为绿色的方法,因为此技术成本低、实施方便、无污染。超富集植物的研究是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重点,然而一种植物由具有富集重金属特性到应用于现实的重金属污染修复并非易事。研究表明,在现实条件下,植物修复技术应用于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存在一些约束。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目前超富集植物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通过分析超富集植物在现实条件下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不足,提出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