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了位于江西省北部鄱阳湖湖滨的沙岭沙山,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数不多的洲滩沙地,因地表存在大面积的沙质沉积物,现已逐渐发展成南方的荒漠。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了鄱阳湖沙岭沙山的成因,结合当地风能等资源优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水上发电"、"特色地质旅游"等绿色生态开发路径,在防治山岭沙山的基础上,为地区生态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研究山西森林公园建设总体布局和规划入手,对森林公园建设的地域、层次、类型及森林旅游线路的开辟等做了总体战略规划,并对规划的实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认为,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山西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只有依据自身特点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把森林旅游纳入全省旅游产业的大循环中,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稳定的森林旅游热线,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山西森林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形成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管涔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现状,存在旅游配套设施落后、专业人才缺乏、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策略:科学规划、有序建设,制定人才引入机制,加大旅游宣传力度,组织多样化旅游路线,发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充分调查茫荡山景观资源与现有旅游附属设施的基础上,就景区划分,旅游路线安排,景点、景物保护与建设,服务设施建设,道路建设以及旅馆建设等方面进行森林旅游规划研究,并提出规划建设方案与实施建议,旨在为发展茫荡山森林旅游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对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主要湿地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的基础上,从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区位、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产品差异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总体定位,提出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形象定位。并以湿地公园内丰富的湿地生态景观和湿地文化为依托策划"水域观光湖滨休闲游"、"湿地科考候鸟观赏游"、"渔事农耕生态体验游"、"湿地探索体验游"等四大生态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湿地文化资源分析与开发建设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拥有广阔的水面和悠久的历史,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文化。其湿地文化涵盖饮食、建筑、农耕、渔俗、水运、节庆、戏曲等多方面,有别于其他湿地文化,是一个较为独立而又完整的湿地文化,在中国内陆淡水湖泊类湿地文化中占据有重要地位,并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如何利用如此多样的湿地文化资源带动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是政府及民众多方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鄱阳湖湿地文化的实地调查,对鄱阳湖湿地文化的旅游价值进行了较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开发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鄱阳湖为研究对象,简要概述了鄱阳湖经济与环境间存在的问题,从宣传力度、监督管理、生态农业、环境监测等方面针对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策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8.
黄丽燕 《绿色科技》2019,(7):256-257
指出了林下经济不但是传统的经济形式,也是新兴的富民产业,宾阳县作为南宁市的重要林业经济发展基地,为确保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充分利用自身已有资源开展建设了名山森林旅游项目。以陈平镇的陈平名山养生休闲度假区为例,探讨了当地基于林下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开发的名山森林旅游项目建设,着重对它的建设规划思路、建设项目内容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展开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察北牧场第一分场旅游规划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原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种,既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可有效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而日益成为许多草原牧(农)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河北省察北牧场第一分场的草原旅游资源丰富且特点突出,旅游开发价值很高。该旅游规划案例对于草原旅游,尤其是河北省的草原旅游,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文侧重介绍了察北牧场第一分场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规划思路等内容,旨在探讨地理过渡地带开发草原旅游之路,以期实现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旅游产业商品化观念,规划了长白山自然风光四条精品旅游项目,并就旅游这一特殊产品的市场定位、目标客户确定及相关营销策略等进行了详细论述,试图为全面进行森林旅游建设找出切入点,从而加快旅游产品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千岛湖园林生态经济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千岛湖园林生态经济具有区位优势明显、景观资源丰富、旅游效益明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污染和破坏风景资源现象严重、环境容量超负荷、景区景观档次低、维护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提出了进行深层次保护和开发建设、重点抓好度假休闲和养生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实施大环境绿化战略、完善旅游设施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林业资源管理》2015,(5):151-156
自然资源和它们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3S技术和生态功能区划理论,对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湿地的生态旅游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具有较好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较大。由于湿地地理空间的差异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功能在地理空间上也呈现不同的适宜性。生态旅游功能最适宜区域是进贤县、鄱阳县和星子县,面积约1 300km2,占鄱阳湖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通过SWOT分析表明,3个县在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各自存在一定的优势和挑战,这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和产业结构优化进行完善,从而实现湿地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浅析深层次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市“旅游西进”战略,山东孔子、孟子故里开发,广东鼎湖山“品氧谷”产品开发等为例,论述了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其旅游规划必按旅游开发链的原理进行谋篇布局,编制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旅游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4.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陵是他的安寝之地。炎帝陵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炎帝陵旅游资源有利于促进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文中从炎帝陵区森林旅游开发、炎帝陵旅游理念的创立、开发炎帝陵旅游区的建设规划和创建旅游线路的设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武汉经济圈共推无障碍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经济圈包括5个省的35个城市,约40万km^2。介绍了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以及明显的区位优势。进行了区域旅游合作共推无障碍旅游的必要性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区域旅游合作的保障机制、制订旅游发展规划、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旅游经济是黄山市最大的特色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通过依托自然山水、优质生态、厚重人文等乡村旅游资源优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富民强市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分析了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取得成效的一些经验做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黎明是丽江的一个山乡,距丽江县城约120公里。丽江的玉龙雪山、大研古城、宁蒗泸沽湖等早已名满天下,黎明风光之美丽神奇世所难寻,却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而很少为外界所知。所幸云南省政府已将此景区的旅游开发提上了旅游大省规划与建设的盘子,有关景区建设的各项...  相似文献   

18.
对广西龙峡山森林公园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森林公园建设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公园功能定位、做好科学规划、丰富旅游资源等森林公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监督中心是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全国乙级旅游规划设计资质的主要承担科室,承担各类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市、县级);各类旅游景区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全省各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设计、旅游专项规划(森林旅游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开发规划、营销规划、建设方案);各类旅游可行性研究报告(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申请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旅游相关研究和生态旅游监测监督。  相似文献   

20.
森林公园开发规划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森林旅游的特点,结合本省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森林公园开发规划应遵循的重点、多元、可行、生态和协调等五项基本原则,对于提高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质量和开发建设成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