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黑龙江省依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1987~1989年连续三年试验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新方法,取得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1990年经大面积示范又取得全面高产。现在这项新技术已通过技术成果鉴定,为夺取北方玉米高产提供新途径。并在1991年确定为全县推广,在全市列为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2.
根据玉米专家张玉林先生等的研究,以及河南省淇县未来农业示范园作物的实践,玉米高产的临界线“不是德期,而是苗期”,黑玉米种植也是同理。有鉴于此,黑玉米高产栽培需特别调前重型栽培,即苗期管理。土壤深松目前各地玉米种植耕作深度一般不足20厘米,久而久之形成了坚硬紧实的犁底层,造成土壤肥力变劣,从而抑制了根系的发育;降低了土壤蓄水能力,影响玉米高产。有鉴于此,黑玉米种植应改翻耕为深松,改一年一翻耕为三年一深松;选用鼠道型深松器.深松50厘米,消灭犁底层,这样可提高土壤蓄水能力2倍以上,为黑玉米高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甜糯玉米具有很高的营养品质和经济价值,其用途和食用方法有类似于蔬菜的性质,常被称为"蔬菜玉米".在生产中,合理的肥料运筹是促进甜糯玉米壮苗早发,调节群体植株生长的整齐一致,防止早衰,建立高效高产群体,调整营养状况,提高甜糯玉米品质及风味,实现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地处半山区,属于高纬度寒冷地区,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低,热量资源不足。低温是限制作物产量提高的重要因子。而林区土地面积相对较小而且分布零散,地块间隔较远,林木自然隔离,比较适于玉米亲本繁殖和杂交种子生产,隔离条件符合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较高.适合玉米生长需要。利用玉米“大双覆”技术,可以解决玉米生产中低温与高产这一矛盾,通过地膜覆盖,改善了玉米生长发育需要的光、热、水、肥、气等条件,使玉米早生快发,苗齐苗壮,早熟高产。使不能种植中晚熟期玉米品种的林业地区,种植玉米变成现实。给玉…  相似文献   

5.
复合微生物有机肥料在玉米施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为高产的四碳植物,植株高大且根系发达。玉米的净光合效率一般为三碳作物如水稻的2~3倍,可见其增产潜力较高,所以对玉米施肥的应用研究将对其高产质优产生深远的意义,同时为加快复合微生物有机肥的推广应用,以通过施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本文结合应用实例验证复合微生物有机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效果显著,复合微生物肥料值得在玉米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行业走势     
国家科委推出了15个“九五”重中之重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这些项目在“九五”期间将因管理上的加强协调、技术上的加强集成和经费上的多渠道增加投入而取得突破性进展。 农业项目:“粮食增产综合技术大面积推广”,“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主要农作物良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新农药创制研究与开发(组建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这些项  相似文献   

7.
干果、药材、调香料高产优质示范基地和名特优经济林高产优质示范基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林业部造林经营司陈蓬干果、药材、调香料畜产优质示范基地和名特忧经济林高产优质示范基地项目,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内容。项目以创建高产优质示范样板为目标,以普及常规技...  相似文献   

8.
1991年全区农业技术推广重点项目十三个,总面积1650万亩,总产量46.43亿公斤,约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具体内容如下:一、玉米大面积高产攻关面积300万亩,单产600公斤。实施地点在西辽河下游平原灌区。二、旱地玉米高产综合栽培面积100万亩,单产280公斤。实施地点为大兴安岭东南麓。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巴盟地区主要高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0万亩左右.近年由于盟委实施科技兴农发展战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显著提高.但是玉米价格下跌,出现卖玉米难,玉米生产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应该引起重视.一、巴盟玉米品种的现状多年来巴盟种植玉米以带田套种为主,其中小麦带田套种玉米90万亩左右,其余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玉米总产量也在不断增多。但是,若要真正实现玉米高产,还必须对其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等进行具体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泰来县的庄园式沙地防护林网为试验基点,对防护林网内的主要作物玉米的产量、防护林网的增产效果及防护面积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沙地防护林网内以系统聚类法分成的高产区、增产区和平产区,玉米的茎高、穗长和底径的差异极显著,高产区可增产310.5%,增产区可增产142%,防护作用明显.为增加防护面积,达到防护面积90%以上的防护目标,应在网格内增设复合林带,在樟子松林带内栽植杨树大苗,以进一步提高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12.
1、光能利用 在黑玉米产量中,90%~95%的有机物是从光合作用中产生的,光利用对黑玉米高产关系极大。光能利用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黑玉米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二是提高黑玉米的光合能力,如供应充足的矿物质肥料和水分,适当提高CO2浓度,改善光照条件,包  相似文献   

13.
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湖南省林科院主持的"非耕地工业油料植物高产新品种选育及高值化利用技术"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湖南林业再添骄人成果。据悉,该项目针对我国非耕地发展工业油料产业存在高产品种缺乏、加工技术和装备落后、产业效益较低等难题,历时15年,在蓖麻、光皮树和油桐的高产新品种选育、非耕地矮密化栽培和油料高值化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实现了  相似文献   

14.
由国家级星火计划下达的高产优质桃良种基地开发项目,近日由上饶地区科委组织专家组通过了验收。该项目推出的雪雨路、87-1-7、东52、9-1-13、x-1号和安农水蜜等6个品种已在全区全省大面积推广种植,表现为高产、果大、质优、抗性强等性状,经济效益十...  相似文献   

15.
跨世纪林业项目贷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林业资金仍处于短缺的总体判断出发,认为利用项目贷款应当作为林业资金的重要融资渠道。针对林业项目贷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非公有制的贷款投入、优选项目、扶持高产林业、做好项目评估、加强贷款监督等化解林业信贷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庄园式沙地防护林网的防护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泰来县的庄园式沙地防护林网为试验基点 ,结合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嫩江沙地治理与示范” ,对防护林网内的主要作物玉米的产量 ,防护林网的增产效果及防护面积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沙地防护林网内以系统聚类法分成的高产区、增产区和平产区 ,玉米的茎高、穗长和底径的差异极显著 ,高产区可增产 310 .5 % ,增产区可增产 14 2 % ,防护作用明显。为增加防护面积 ,达到防护面积 90 %以上的防护目标 ,应在网格内增设复合林带 ,在樟子松林带内栽植杨树大苗 ,以进一步提高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17.
豆麦间作互促高产,已经为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所证明。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地力和空间的利用,我们结合大面积豆麦间作,一方面搞了不同豆麦品种搭配试验,以便找出更有利于双高产的搭配品种;同时我们还在麦间作的大豆垄上进行了串带玉米的试验。(每车1.5吨),拌过石500斤。小麦于3月29日播种,机播随播随起垄,施氨水每垧1000斤。大豆于4月30日播种,串带玉米的播完大豆随即串带。三铲四趟。生育期中及时  相似文献   

18.
曲恒 《技术与市场》2010,(10):161-161
近日,因为"汽车与百姓争玉米"导致国内今年上半年首次出现玉米净进口状况,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已上书国家发改委,呼吁立即叫停国内的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在这种情况下,纤维素乙醇、生物柴油、林油一体化等非粮生物液体燃料再次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大枣是辽西地区农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项目之一,是山区农户增收的一条有效的途径。结合辽西大枣生产的实践,简要总结了大枣的形态学、生长习性、地理分布、营养价值等方面的特性,并提出了大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辽西地区大枣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玉米栽培中的种植密度是影响产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参照近年来玉米品种的“高产综合栽培模型研究”的试验结果,对不同类型(平展型和紧凑型)品种的适宜密度进行研究,为玉米生产提供依据. 一、试验方法试验设在本所试验田,土质为黑五花土,肥力均匀.试验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和“最优设计”,并在当地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并进行跟踪调查,对模式加以验证和订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