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供试水牛类群血中的Tf、Alb及Hb等蛋白质,有相同的多态性.各位点的基因频率与其生态环境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牛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Ⅰ·血液蛋白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泳法对我国12个类群1093头水牛的Hb、Tf、Alb、AmyⅠ、AmyⅡ5个位点的多态性进行遗传检测,并予Hb和Amy新的命名。  相似文献   

3.
根据12个类群1093头水牛血液蛋白多态性的遗传分析结果认为:中国水牛的遗传结构极其相似,遗传变异性小,欧氏遗传距离短,亲缘关系近,可被视为同一类群。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泳法对滨湖水牛血红蛋白、血清运铁蛋白、淀粉酶、白蛋白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血红蛋白多态型表现为AA、AB、BB三种类型,其频率分别为0.012、0.058、0.930,并且发现一头三条泳带的稀有变异体,基因HbA、HbB频率分别为0.041、0.959。运铁蛋白多态型表现为AA、AD、DD、AE、DE五种类型,频率为0.058、0.356、0.517、0.012、0.058,基因TfA、TfD、TfE的频率为0.2414、0.7241、0.0345。淀粉酶多态型表现为AA、AB、AC、BC四种类型,频率为0.1282、0.1026、0.7179、0.0513,基因AmyIA、AmyIB、AmyIC频率为0.5385、0.0789、0.3846。白蛋白多态型表现为AA、Ax、Bx、xx四种类型,频率为0.0804、0.2988、0.0230、0.5977,基因AlbA、Albx、AlbB频率0.2300、0.7586、0.0115。对滨湖水牛遗传变异性研究表明其杂合度较低为0.2578。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牛血清淀粉酶多态性及型命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首次对我国12个水牛地方品种共1014头淀粉酶多态性 进行检测。其结果是:①首次发现了水牛淀粉酶Ⅱ多态性并对其多态型进行命 名;②我国水牛AmyI受AmyIA、 AmyIB、 AmyIC三个等位基因控制. AmyⅡ受 AmyⅡA、AmyⅡB、AmyⅡC三个等位基因控制,并分别计算了各等位基因的频率, ③AmyI位点各基因频率聚类分析表明,中国水牛各地方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小, 而丘陵和平原类牛群与高原类牛群间的遗传距离相对两类的内部各地方品种间 的遗传距离较大。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供试水牛类群血中的Tf,Alb及Hb等蛋白质,有相同的多态性,多位点的基因频率与其生态环境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四川水牛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对四川水牛不同地方类群的血清运铁蛋白及血红蛋白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血红蛋白电泳区带扫描定量,发现存在量的多态性。血红蛋白有AA、AB、BB三种基因型,受Hb~A、Hb~B等显性等位基因控制,基因频率分别为0.048、0.952。血清运铁蛋白有AA、AD、DD三种基因型,受Tf~A、Tf~D等显性等位基因控制,基因频率分别为0.296、0.704。  相似文献   

8.
海子水牛是江苏北部沿黄海的大型地方良种水牛.该牛血液蛋白多态性至今未进行过研究.为了海子水牛的选育、保种及合理利用,特对该牛的血红蛋白、运铁蛋白和淀粉酶的多态性,以及血清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材料与方法(一)材料血样采自江苏省东台市种畜场40头健康的2.5岁以上母牛.(二)方法运铁蛋白和淀粉酶的多态性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垂直板电泳法.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含量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两者由泳区带均采用CS—930双波长扫描仪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牛血红蛋白多态性及命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醋酸纤维薄膜法首次系统分析了中国12个水牛地方类群1071头水牛的血红蛋白多态性。结果表明,中国水牛血红蛋白受Hb^A,Hb^B,Hb^C3个等位基因控制,其频率分别为0.0761,0.8852和0.0387,Hb^C基因系首次命名。聚类分析表明,中国水牛名地方类群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0.
两种类型水牛额窦内部都呈拱桥式薄壳结构。摩拉水牛额窦发达,小隔板数多,有2—3层,拱桥结构明显。四川水牛额窦较浅,小隔板数少,仅1—2层,仍为拱桥结构但不如前者明显。  相似文献   

11.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家族(STATs)是一组介导靶细胞内多种肽类激素和细胞因子活性的转录因子。因此,STAT5A基因近年被确定为一个与普通奶牛泌乳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但目前在水牛中该基因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本研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60头河流型水牛和300头沼泽型水牛样品的STAT5A基因外显子7,8,9,13和16序列及内含子8序列、内含子16部分序列进行了群体变异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群体遗传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在水牛STAT5A基因中共检测到12个SNP位点,其中在外显子中检测到4个SNP位点,内含子中检测到8个SNP位点。在外显子8和外显子13中各检测到2个SNP位点,在外显子8中为c.924CT和c.975CT替换,在外显子13中为c.1485AG和c.1551CT替换。它们均为同义替换,只存在于河流型水牛中。在内含子8中检测到7个SNP位点,在内含子16中检测到1个SNP位点。在内含子中检测到的SNP位点全部存在于河流型水牛中,在沼泽型水牛中只存在其中的2个SNP位点(c.989+144GT,c.989+177AG)。本文结果揭示河流型与沼泽型水牛STAT5A基因SNP位点群体遗传组成不同,在河流型水牛中检测到的SNP位点大多在沼泽型水牛中已纯合。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显示,水牛与普通牛、牦牛和绵羊的STAT5A基因序列差异较大,水牛具有不同的SNP位点分布模式,但水牛与普通牛和牦牛在氨基酸序列水平上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2.
四川于1971年开始引进摩拉种公牛杂交改良本地水牛,至1985年已约有杂交水牛55,000头。杂交一代水牛在体格、役用能力、产肉力及产乳力上均优于本地水牛。第一代杂交母水牛第一胎泌乳期产奶置为1096.65公斤,含脂率8.5%,相当于1842.37公斤标准奶,而本地母水牛仅产奶441.41公斤,含脂率9.75%,相当于812.19公斤标准奶,杂交一代母水牛第一泌乳期产奶量较本地母水牛高127‰故水牛为一种潜在的遗传资源,杂交育种是向乳用方向改良本地水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云贵高原水牛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盐津水牛遗传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有关要求对盐津水牛的现况进行调研,调研发现,盐津水牛体型中等,成年公母牛体重分别为(546.10±54.36)kg和(437.25±89.68)kg,屠宰率为48.3%,繁殖年限长达20余年。近些年群体数量骤减,目前存栏仅剩1700多头,约为2010年存栏数的1/20。因此该文就其抢救性保护和规划提出建议,以期为盐津水牛抢救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在乳脂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水牛DGAT1基因第17外显子遗传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的关联性还不清楚。本文采用PCR-SSCP结合DNA测序方法对48头德宏水牛和93头产奶杂交水牛(F1: 摩拉水牛×德宏水牛)的第17外显子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并结合乳成分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在水牛DGAT1基因第17外显子发现1个SNP位点,即c.1350C>G,其为同义替换。该SNP位点在德宏乳用和非乳用水牛中群体遗传组成相近,且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乳糖率、乳脂率及乳蛋白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该SNP对水牛乳糖率、乳脂率及乳蛋白率等无显著影响。序列比对显示,水牛、普通牛、瘤牛、山羊和绵羊DGAT1基因第17外显子间仅存在1个编码氨基酸差异,揭示其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7.
巴基斯坦水牛业一、概况水牛是巴基斯坦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有水牛1830万头,仅次于印度、中国为世界第三水牛大国。在巴基斯垣,水牛主要有两个品种,都属河流型水中。一是尼里/拉菲(NILI-RAVI),占水牛总数的70%,是世界著名的乳用水牛品...  相似文献   

18.
水牛DGAT1基因第8外显子群体遗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DGAT1基因的第8外显子的群体遗传差异和特征,采用PCR-SSCP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11个水牛群体402份样品进行了群体变异检测,并结合GenBank数据库上已发表的牛科物种DGAT1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DGAT1基因第8外显子序列一致,序列全长为75 bp;与普通奶牛序列相比,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DGAT1基因第8外显子都为K等位基因,揭示其与水牛的高乳脂率、低泌乳量有关。序列比对发现K等位基因在牛科物种中普遍存在。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水牛中DGAT1基因第8外显子的遗传特征,可为其奶用性状选育利用提供遗传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巴基斯坦的尼里/拉菲水牛、印度的么拉水牛与中国水牛进行育成杂交或级进杂交的繁育方法,几年来已繁殖乳肉兼用型杂交水牛3527头,现有母牛1684头(其中尼杂一代水牛453头、三品杂水牛979头、三品杂横交子一代水牛252头)。三品杂水牛一个泌乳期309.7±45.6天的平均产奶量2389.9±700.20公斤,优秀个体305天最高产奶量达到3820.9公斤。平均乳脂率8.11±1.11%。24月龄公、母牛体重分别是612.7±102.9和485.2±51.5公斤。18–24月龄公牛屠宰率、净肉率和骨肉比例分别是52.4±1.8%、42.4±1.5%和1∶4.3±0.5。这种杂交水牛的生长、发育、繁殖、产乳、产肉等生产性能表现良好,适应性能强,经选择的个体遗传特性也较稳定,是比较理想而有发展前途的,可以育成为乳肉兼用型水牛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浙江省温州水牛的遗传多样性,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采自浙江平阳、瑞安、永嘉、乐清、温州等地温州水牛血液样本。从22条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引物,9条ISSR引物共获得ISSR位点186个,其中多态性位点154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L) 为82.80%,等位基因数(Na)为1.842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702,Neis基因多样性(H)为0.3108,Shannons指数(I)为0.4687,均高于个体水平;种群内和种群间Neis基因多样性计算遗传分化水平(Gst)为0.1840,表明温州水牛种群间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中有1840%发生于群体间。UPGMA聚类分析结果同样也表明温州水牛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的个体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