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壤中的钼及其植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从土壤中钼的含量和分布、土壤钼的存在形态、有效钼和有效性、钼的吸附和解吸、土壤钼的迁移和淋洗、植物中的钼及对钼的吸收、钼在植物体内的移动、钼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功能及植物中钼缺乏和中毒等方面综述了土壤中的钼及其植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土壤和植物中的镍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鹏新 《农业环境保护》1993,12(5):213-216,212
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土壤中镍的来源、含量、镍在土壤固相和溶液中的化学组成;镍在作物体内的含量,镍对作物的作用及其在作物体内的迁移;土壤镍和植物镍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8植物激素调节(续八)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几类微量有机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它们在植物体内部分器官合成后转移到其它植物器官,能影响生长和分化。在个体发育中,不论是种子发芽、营养生长、繁殖器官形成以至整个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4.
Cd污染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00,自引:1,他引:100  
通过盆载试验及对植物体内生理生化活性的调查表明,Cd污染可使植物叶片SOD、CAT、POO、POD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下降,但在性作物体内,这些酶的活性可以维持;Cd污染可使叶绿体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降低,但因作物种类不同而异;Cd污染使作物叶片DNA的合成受阻,并在DNA提取物中检出Cd。  相似文献   

5.
环境硒与健康关系研究中的土壤化学与植物营养学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硒是环境中重要的生命元素,世界范围内的土壤和植物缺硒已导致多达40多种人畜疾病。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1)土壤有效性硒而非土壤全硒是决定食物链硒水平的关键因素。2)硒在植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作用,硒可能是高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3)植物性产品中硒的含量和可利用程度因作物品种而异,在非积聚硒的植物中硒主要以硒蛋氨酸蛋白结合态存在于非可食部位中。4)硒在植物体内有一定的移动能力。向低硒带土壤-植物系统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氮素养分,氨基酸作为大多数植物体内主要的氮素运输形式,影响植物整个生命活动。氨基酸转运蛋白负责氨基酸在组织和细胞间的跨膜运输,其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氨基酸稳态,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能力。近年来,氨基酸和氨基酸转运蛋白在植物免疫和抗病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研究进展。我们详细阐述了氨基酸运输、代谢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总结了参与植物免疫的氨基酸透性酶家族(AAPs)、赖氨酸组氨酸转运蛋白家族(LHTs)、阳离子氨基酸转运蛋白家族(CATs)以及多种酸进出转运蛋白家族(UMAMITs)基因在病原菌侵染植物过程中的调节机制。转运蛋白LHT1不仅介导植物根系氨基酸的吸收和地上部氨基酸的转运,还参与了植物生长和免疫调节。本文以LHT1为例,对比了拟南芥和水稻lht1突变体植物在感染病原菌后自身的免疫过程,突出其在参与植物感染活体营养型和死体营养型病原菌过程中功能的差异性,构建了氨基酸转运蛋白调控植物免疫过程的基本分子模型。未来研究需要重点解析:1)哪些氨基酸是植物防御机制的关键营养或信号物质;2)病原菌侵染植物后,植物体内氨基酸信号的传导过程;3)植物氨基酸转...  相似文献   

7.
谷酰胺合成酶是高等植物体内NH4^+同化过程中的关键酶。本文计介绍了目前已克隆的微生物和植物的GS基因及有关GS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和转基因植物获得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导入异源GS基因以获得在氮盆瘠的土壤中能正常生长的转基因植物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植物耐铝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铝毒害是酸性土壤上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和森林大面积退化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植物耐铝性机制研究的进展,指出在植物体内存在多条耐铝性途径。  相似文献   

9.
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分泌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单克隆抗体在植物病毒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对植物病毒的检测、种下分类级别划分、抗原决定簇鉴定、非结构蛋白功能分析、体内病毒含量测定及病毒纯化等。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长阁  于涛  傅桦  赵同科 《土壤》2007,39(2):181-189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对金属的耐性,增加金属在植物体内的累积被认为是进行污染土壤生态恢复以及减少食物链金属污染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随着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金属在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机理的认识及相关基因的不断鉴定,应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和积累量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分子水平上植物体内金属新陈代谢机理及基因技术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对高岭土矿,铜锌矿废弃尾矿的植物分布及体内金属元素的积累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新废弃劣质高岭土,呈酸性,寸草不长,但堆放了5-6年后,稀有植物分布,可生长狼把草(Penniserum alopecuroides)一种植物,被铜锌矿尾矿污染的土壤,仅生长柔枝萎竹(Microstegium vimineum(Trin.)A.Camus) ,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两种植物,柔枝萎竹能富集锌,锰,铜,铁等离子,稗草可富集锌,锰离子,狼把草可生长在酸性环境,也可富集锌,锰离子。  相似文献   

12.
在烟草中表达拟南芥GAI基因获得矮化的烟草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霉素(GA)能控制植物茎的伸长,从而决定植物的高度(Schomburg et al.,2003)。一些植物的矮化突变体是由于体内GA缺陷、GA不敏感引起的(Ross et al.,1997)。因此,改变植物体内GA的浓度和对GA的敏感性都可能改变植物的高度,获得矮化植株。GAI是一个在拟南芥中发现的GA应答的负调控因子,过量表达引起植株矮化(Peng et al.,1997.Fu et al.,2001)。本研究克隆了拟南芥GAI基因,在烟草中表达获得了矮化的烟草植株。  相似文献   

13.
植物适应重金属Cd胁迫的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机理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对植物适应Cd胁迫的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机理进行了综述,包括Cd在植物细胞内的区室化;体内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的提高以及诱导植物络合素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14.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长期互作过程中,逐渐演化形成了植物-微生物相互适应的协同调控机制。植物种类和根系分泌物可以影响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而根际微生物群落反过来也可以影响植物对土壤环境中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植物磷饥饿(耐低磷)响应机制和抗病(免疫)机制研究在农业生产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根际微生物可以介导植物对营养物质识别(饥饿响应)和病原防御系统(免疫)分子机制的整合调控。本文综述了本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详细解析了植物体内磷胁迫调控与免疫调控两个重要网络在根际微生物群落影响下发生的整合调控,探讨了植物体内分子应答与根际生态的互作机制,对开展作物耐低磷及抗病机制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狼尾草、龙葵、空心菜、苣菜、芥菜和鱼腥草6种植物对土壤中十溴联苯醚(BDE-209)的生理响应及其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BDE-209污染条件下,供试植物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表明植物受到一定的毒害作用,而在植物抗逆境机制作用下,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在供试植物生物量方面,BDE-209对龙葵、空心菜和狼尾草地上部有促进作用,而对苣菜、芥菜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种修复植物体内均检测出BDE-209,且地上部与根部BDE-209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狼尾草根部干重含量高达16.93mg·kg-1;修复60d后,土壤中BDE-209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最高去除率可达40.44%,且根际土与非根际土BDE-209去除率有显著差异。修复效果依优劣次序为狼尾草〉龙葵、空心菜〉鱼腥草〉芥菜〉苣菜。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土壤中硒的存在形态及其与植物吸收的关系,论述了植物对硒的吸收和代谢机制、硒在植株体内的存在形态及其生物学效应,讨论了低硒地区食物链中硒水平调节的方法和效果,提出了土壤-植物-食物链系统中硒素研究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7.
Pb、Cd复合胁迫下4种植物抗氧化防御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植物在Pb、Cd复合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响应, 研究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龙葵、印度芥菜和非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玉米和萝卜在Pb、Cd复合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 Pb、Cd复合胁迫下超富集植物印度芥菜和龙葵的叶生物量显著减少, 根和茎生物量在低浓度处理下减少不明显; 非超富集植物萝卜和玉米的生物量随重金属浓度升高显著降低。超富集植物的SOD活性随重金属浓度升高逐渐升高; 4种植物POD活性随重金属浓度变化规律各不相同, 非超富集植物玉米和萝卜POD活性总体上随重金属浓度增加而提高; 超富集植物叶片MDA含量随重金属浓度升高逐渐升高; 印度芥菜和萝卜的总GS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植物。超富集植物的SOD、MDA、TAST、总GSH和PC与土壤重金属毒性系数呈显著相关; 非超富集植物玉米的POD和总GSH与重金属毒性系数呈显著相关, 而萝卜的TAST和PC与重金属毒性系数呈显著相关性。不同植物的解毒机制并不相同, 因而进一步了解超富集植物的相关酶基因调控对阐明解毒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超富集植物是植物修复的基础。迄今虽发现超富集植物480种,但绝大多数属于镍超富集植物(329种),而锰超富集植物仅有13种。还从重金属的活化与吸收、运输与转移及其在植物体内的调控三方面综述了超富集植物的生理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   

19.
铜的植物毒性与植物蓄积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王狄  李锋民 《土壤与环境》2000,9(2):146-148
重金属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铜是其中毒笥大、分布广的和种。本文介绍了铜对植物的毒性与植物蓄积之间的关系,认为植物对铜的蓄积部位和络合方式能极大地影响铜的毒性。过量的铜能影响细胞膜的透性和细胞内酶系统的活性。影响光和色素的合成及光合作用过程。细胞壁是植物蓄积铜的重要部位,植物体内的络物质能在细胞内将铜络合而解毒。  相似文献   

20.
美国西部许多地区土壤中晒的含量过高,这些富硒土对动植物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利用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富硒土进行植物改良,把土壤中硒的含量降到无毒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些植物能够大量地吸收、积累和分解硒。积累在植物体内的硒,被植物分解挥发及收割植物而带走,从而降低了土壤中硒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