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蒜种贮藏温度和空气湿度对大蒜生理及二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贮藏期间蒜种呼吸增强,乙烯含量降低,低温贮藏促进这些变化;随空气湿度增大,蒜种呼吸及含水量有增加趋势。鳞茎形成过程中鳞茎中游离氨基酸减少,蔗糖和果糖增加,低温贮藏蒜种加快了这一进程。贮藏温度效应大于湿度效应,低温(5℃)和高湿(75%或100%RH)贮藏蒜种对初级生长及二次生长促进最显著。贮藏温度越低,外层型二次生长(SGo)越严重;内层型二次生长(SGi)与蒜种贮藏温度呈‘V’型曲线关系。低温下,高湿贮藏蒜种较低湿(25%或50%RH)贮藏蒜种SGo及SGi均极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正>在大蒜生产上,常常见到很多不正常的鳞茎,而影响了大蒜的品质和产量。独头蒜、复瓣蒜及散瓣蒜,就是其中的几种主要的不正常现象。 独头蒜 指其鳞茎不分蒜瓣,只有一个圆球状的蒜瓣。产生独头蒜的原因有;①由次生鳞茎产生。因为次生鳞茎个体小,易形成独头蒜;②用小蒜瓣繁殖引起。由于蒜瓣很小,以致在鳞茎形成开始时期,生长量小;③在幼苗生长过程中,肥水不足或叶子有病虫危害,致使鳞茎形成开始时期生长量小。克服的办法有:首先选择较大的蒜  相似文献   

3.
一、发生原因 1、种蒜处理不合理。(1)种蒜的选用不当,应选用适宜本县种植的品种,种蒜应具备蒜头大,蒜瓣肥,且每瓣蒜分体明显,4-8瓣构成。(2)蒜种储藏场所的环境条件不当,若低温加上高湿将会使大蒜外层型和内层二次生长株率提高。(3)蒜种处理不当,有些蒜农喜欢在播前将蒜种进行冷凉或低温处理一下,然后再进行播种,认为这样会使得大蒜早出芽,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艳花独蒜兰(Pleione aurita)、云南独蒜兰(P.yunnanensis)和黄花独蒜兰(P.forrestii)的休眠假鳞茎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贮藏期间独蒜兰芽发育和生理生化的变化,为独蒜兰属植物的低温贮藏提供参考。【方法】将3种独蒜兰贮藏在(4±1)℃条件,在0、30、60、90、120 d时测定新芽长度、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结果】3种独蒜兰假鳞茎在(4±1)℃低温冷藏60 d后芽开始伸长。艳花独蒜兰假鳞茎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SOD活性在处理120 d时出现显著降低,POD活性在30~60 d时呈现明显下降,90~120 d再上升。云南独蒜兰和黄花独蒜兰假鳞茎可溶性蛋白呈增加趋势,而SOD活性无明显变化,POD活性在0~30 d时明显下降,30~60 d呈上升趋势。【结论】艳花独蒜兰、云南独蒜兰和黄花独蒜兰落叶休眠假鳞茎在(4±1)℃条件贮藏60 d后可进行栽培,POD活性的降低有利于三者新芽的萌动。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野蒜的植物学特征、生活史以及不同驯化栽培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一年生野蒜大棚栽培条件下其生物学产量最高,但鳞茎较小;二年生野蒜在露地栽培条件下鳞茎发育最好,生物学产量较高。人工栽培较野生状态下可明显提高野蒜的生物学产量,但对鳞茎发育的影响不同,可根据采收器官的需要,运用合理的驯化栽培技术提高野蒜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6.
蒜种冷凉处理对大蒜生理及二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冷凉处理反应敏感性不同;冷凉处理蒜种的呼吸强度、POD活性、乙烯、玉米素、GA3、IAA及ABA水平,鳞茎形成期光合强度及鳞茎中以上生理指标与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差异;对初级生长及二次生长有不同程度促进;对蒜薹及蒜头产量和商品性也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栽培措施对乐都紫皮蒜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栽培措施对大蒜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青海乐都紫皮蒜为材料,采用栽培方式(覆膜和不覆膜)和播期(春播和秋播)两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计,研究萌芽期至成熟期大蒜植株鳞茎、假茎、叶片、蒜薹等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特性。【结果】各处理栽培措施下,全生育期大蒜植株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而鳞茎部位干物质积累量自退母后开始上升,单株总干物质及鳞茎干物质积累量均至成熟采收期达最大;秋播覆膜栽培措施下总干物质及鳞茎干物质的最终积累量均最大;春播栽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总体高于秋播栽培。秋播栽培措施下鳞茎干物质的最终分配比例高于春播栽培,但其假茎、叶中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在生育后期低于春播栽培。在不同栽培措施下,蒜薹中的干物质输出均最多,其移动率相同但转运率表现为秋播栽培低于春播栽培。不覆膜栽培措施下,根中干物质的转运率及移动率均高于覆膜栽培。【结论】不同栽培措施对大蒜全生育期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量及分配比例的总体变化趋势没有明显影响,但其具体数值因处理组合不同而有所变化;秋播覆膜栽培措施下大蒜鳞茎干物质积累能力强,具有较充足的“源”,有利于大蒜高产。  相似文献   

8.
《天津农业科学》2017,(10):10-13
以分布于新疆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的野生棱叶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花盛期植株进行采集,计算生物量和繁殖分配。结果表明:植株高度大多分布在60~90 cm之间,其中71.9~86.6 cm高度的植株最具代表性;棱叶蒜在开花盛期花序生物量整体大于鳞茎生物量,棱叶蒜开花盛期植株对花序的资源投入大于鳞茎;生殖生长过程中,随着植株个体的增大,繁殖器官虽然从个体上增大,但植株对其的资源投入减少,存在着异速生长现象。  相似文献   

9.
大蒜生产通常用蒜瓣进行无性繁殖,新疆红蒜瓣数少、繁殖系数低,长期无性繁殖还导致品种退化。用大蒜的气生鳞茎繁殖,可提高繁殖系数,恢复大蒜品种的优良种性,提高品质和产量。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从蒜种选择、整地施基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等方面,总结吉木萨尔蒜区新疆红蒜气生鳞茎培育技术和气生鳞茎一代生产技术,以期为复优新疆红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大蒜冬性较强,保湿低温处理蒜种,可使碳水化合物向葡萄糖转化,促进生根发芽;同时也使幼苗通过了春化阶段,播种3~7天后就可出苗,而且生长快,比常规栽培的蒜苗高3.3~6.6厘米,产量高30%以上,每公斤蒜种可产蒜  相似文献   

11.
以35个春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各主要农艺性状春播和秋播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如株高、单株粒数、主茎节数、每荚粒数、有效分枝、总荚数、有效荚数、营养生长期和全生育期等性状在春播和秋播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表明秋播条件下对这些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效果较好,而对单株产量、百粒重等性状的选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冀西北坝上地区大蒜适宜的播种期,给当地大蒜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大蒜品种西八里为试验材料,设置A(3月22日)、B(4月1日)、C(4月11日)3个不同播期,测定了不同播期下大蒜的生育期、植株性状、蒜头性状、蒜薹和蒜头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播期B和C较播期A的出苗时间分别缩短7 d和11 d;播期B的植株性状、蒜头性状均优于播期A和C,播期B一级蒜的比例最高,较播期A、C分别高出11.0和27.6个百分点;播期B较播期A和C的蒜薹产量分别提高8.41%和40.82%,蒜头产量分别提高10.19%和16.08%。本试验条件下,坝上地区大蒜适宜的播种期为3月底至清明节之间。  相似文献   

13.
隆德县玉米全膜双垄覆盖沟播栽培技术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旱作农业区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不足、春夏干旱突出,设计玉米秋季全膜双垄覆盖、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全膜双垄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全膜双垄覆盖、播期常规半膜覆盖6种覆膜方式,对其水分效应、温度效应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6种不同覆膜方式中,以秋季全膜双垄覆盖的效果最好,早春全膜双垄覆盖次之。秋季全膜双垄覆盖在玉米播种期和出苗期0—20cm土壤含水量比播期常规半膜覆盖分别高4.7和3.3个百分点;在玉米每个生育期,特别是玉米生育前期全膜覆盖较半膜覆盖有较好的增温作用,尤其以秋季全膜双垄覆盖最为显著。由于全膜双垄覆盖水分、温度效应明显好于半膜平覆,增产效果显著。秋季全膜双垄覆盖、早春全膜双垄覆盖、播期全膜双垄覆盖分别较播期常规半膜覆盖增产56.71%、36.29%、31.29‰  相似文献   

14.
为综合评价中国优质大蒜品种的适应性,选择7个优质春播品种和10个优质秋播品种,分别在3个春播区和3个秋播区进行区域试验,测定品种的产量及大蒜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硒和锗元素的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估各个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春播区域试验中,甘05在山西大同和陕西太白试验点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新09和青02在青海西宁试验点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大蒜秋播区域试验中,G024在山东金乡、江苏邳州和陕西杨凌3个试验点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贵04在山东金乡试验点表现较好,川01、川02和贵02在江苏邳州试验点表现较好。研究结果为大蒜引种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 6个玉米良种进行了春、秋两季播种试验 ,结果表明 :春、秋玉米生态环境对各品种的产量、性状具有不同的影响 ,“农大 1 0 8”和“豫玉 2 2号”更适宜作春玉米种植 ,“掖单 2 0号”更适宜秋播 ,而“成单 1 8号”、“掖单 1 3号”和“成单 1 9号”作春、秋玉米种植均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种期对黄花蒿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黄花蒿双季栽培的可行性,对不同播种期黄花蒿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花蒿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春、秋季播种的在8月下旬花芽分化,夏季播种的在9月中旬花芽分化.春季播种黄花蒿在6月上旬进入营养生长旺盛期.夏季播种黄花蒿在8月上旬进入营养生长旺盛期,由于营养生长期短,植株矮小,叶产量低.秋季播种黄花蒿在第2年5月上旬进入营养生长旺盛期,比当年春季播种的早1个月.  相似文献   

17.
研究承德春播芝麻营养生长阶段(5月15日~7月31日)的有效积温与芝麻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可以为该区春播芝麻的种植管理及产业化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和2015年以冀航芝1号、冀航芝2号、冀航芝3号3个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承德春播芝麻营养生长阶段≥12℃有效积温对芝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芝麻品种,不同年际的株高和一次分枝数存在显著差异,每株蒴果数、千粒重和单株种子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芝麻营养生长阶段≥12℃有效积温与芝麻株高、千粒重和单株种子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株高与千粒重和单株种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始蒴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芝麻在营养生长阶段受有效积温影响显著,因此,在承德地区选择活动积温条件较优的区域种植并加强春播芝麻中前期栽培管理,对提高承德春播芝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效益与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不同覆膜方式效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20cm土壤温度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0~20cm土壤含水量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产量和效益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比常规半膜覆盖增产25%-30%,优势十分明显。通过玉米不同补灌时期试验、不同海拔玉米品种试验、玉米密度试验、玉米大垄中间套种其他作物示范。初步完善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期对玉米品种玉美头168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西南宁对玉美头168进行春播和秋播试验,以探讨不同播期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播玉米植株性状受气候影响较大,秋播玉米植株性状比较稳定。玉米品种玉美头168春播时随播期延迟生育期缩短,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百粒重和群体生物产量下降,生物产量日增长量递增;3月中旬以后播种秃尖增加,穗位有增高趋势。秋播播种过早时,气温过高,植株发育过快而瘦弱;播种过迟光温有所下降而生物产量减小。综合认为玉美头168春播适宜在3月10日前播种,秋播最适时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