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冀张薯12号"马铃薯新品种是由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2001年以大西洋为母本、99-6-3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薯2011002),2014年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薯2014004)。该品种适宜河北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等华北一季作区种植,马铃薯晚疫病重发区慎用。  相似文献   

2.
抗病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薯7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的马铃薯品种,该品种具有抗病、优质、高产等特点,适宜西北一季作区的青海东部、甘肃中东部、宁夏中南部种植。  相似文献   

3.
春茬马铃薯提早上市可弥补市场空缺,后茬可种植燕麦草或蔬菜等作物,进行轮作倒茬防止马铃薯连作病害发生,且一年双季栽培效益较高。但春茬马铃薯种植缺少适合的品种,为筛选出适宜承德冷凉山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2017年引进7个马铃薯品种,以荷兰15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春茬马铃薯因为早收,商品性相对较好;张薯12品种适应性强、稳产性好;中薯3号、圣禾田品种具有明显的抗病性、适应性;这3个品种表皮光滑、薯块大、芽眼浅、耐旱性强,均适宜冷凉山区春茬推广栽培,具有高产、稳产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1.选种关.在种植秋马铃薯时应选择优质、高产、早熟、休眠期较短(40-50天)、适宜二季作区种植的品种,如郑薯五号、郑薯六号、中薯三号、费乌瑞它、东农303、克新四号、早大白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进8个冬作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引种试验研究,旨在筛选出高产、优质、市场需求大、适宜于玉溪市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结果表明:参试马铃薯新品种丽薯6号、靑薯9号和丽薯10号产量和产值较高,薯形外观较好,品质好,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优良,市场需求大,特别是马铃薯新品种丽薯6号和丽薯10号在玉溪种植潜力较大,可作为玉溪市冬作马铃薯种植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6.
中薯20号和中薯7号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是马铃薯中原二季作区的典型区域,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对于带动整个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的更新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费乌瑞它为对照,在安徽开展了中薯20号、中薯7号马铃薯新品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薯20号、中薯7号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56.42和60.82 t·hm-2, 分别较对照增产34.75%和45.29%;其生育期分别为65 d和67 d,蒸食口感好, 且较抗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卷叶病毒病。适宜在安徽全省种植,可在马铃薯二季作区参考种植。  相似文献   

7.
安徽是马铃薯中原二季作区的典型区域,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对于带动整个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的更新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费乌瑞它为对照,在安徽开展了中薯20号、中薯7号马铃薯新品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薯20号、中薯7号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56.42和60.82 t·hm-2,分别较对照增产34.75%和45.29%;其生育期分别为65 d和67 d,蒸食口感好,且较抗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卷叶病毒病。适宜在安徽全省种植,可在马铃薯二季作区参考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龙岩市春种的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中薯157、中薯170、08CA0687、闽薯1号、费乌瑞它、中薯3号6个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以费乌瑞它作对照,从生育特性、丰产性、抗病性和商品率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薯157、中薯170、闽薯1号、中薯3号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表现较优,适宜龙岩市春季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赵娜  贾景丽  周芳  张昱 《湖北农业科学》2016,(24):6364-6366
引进13个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3号、克新22号和克新23号生育期在90 d以内,为中早熟品种,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 995.7、2 583.2、3 063.1 kg,较对照增产57.37%、35.70%、60.90%,比较适合在二季作地区种植推广;克新18号、克新19号和中薯17号生育期在90 d以上,为中晚熟品种,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 922.9、2 871.0、2 505.5 kg,较对照增产53.54%、50.81%、31.61%,适合在一季作地区推广种植。克新21号、中薯1号、中薯7号产量较低,不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马铃薯是德江主要作物之一,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通过费乌瑞它、鄂薯3号、威芋3号与当地品种大黄洋芋进行比较,筛选适宜我县种植的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费乌瑞它、鄂薯3号、威芋3号、本地大黃洋芋。1.2试验设置:试验设4个处理费乌瑞它(处理1)、威芋3号(处理2)、鄂薯3号(处理3)、本地大黄洋芋(处理4、对照),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0m2。  相似文献   

11.
为探求全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7号适宜的种植密度,以陇薯7号脱毒原原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5个密度处理,分别为每亩种植2 500株、2 875株、3 250株、3 625株、4 000株。结果表明:全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7号适宜的种植密度每为2 875株/亩。  相似文献   

12.
‘晋同薯08-252’是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所以‘晋薯13号’为母本,以‘9802-4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适宜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北、陕西北部的一季作区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也可以在高寒山区、二阴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笔者主要介绍了‘晋同薯08-25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陇中地区马铃薯主粮化品种引进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陇中地区对10个马铃薯品种(系)鲜薯品质及产量等性状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在甘肃中部地区,陇薯9号、陇薯10号、陇薯14号3个品种适应性好,产量较高,适宜作为甘肃省中部地区马铃薯主粮化专用薯种植。  相似文献   

14.
豫东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选用费乌瑞它等8个马铃薯品种与河南主栽品种郑薯5号进行田间对比试验,采取田间观察和不同时期实产验收等方法,分析考察供试品种特性,从中筛选出比对照郑薯5号更适宜豫东二季作区栽培的马铃薯新品种。结果表明,参试8个品种块茎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成熟期为59~70 d,属于早熟品种,在二季作区能正常生长,其中,洛薯8号、费乌瑞它、郑薯6号3个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均优于对照,可以作为豫东二季作区主栽品种替代郑薯5号,中薯3号、中薯5号可作为搭配品种,东农303、早大白不适宜豫东种植,建议在豫南地区试种。  相似文献   

15.
以中薯5号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河南郑州对引进的7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728-04、05HE5-43、F04046较对照中薯5号增产15.88%~26.76%,商品薯率为71.3%~81.0%,适宜在河南春季种植;F00070较对照中薯5号略有减产,但抗病性较好,皮色为黄带紫色,可以作为特色马铃薯进一步试验筛选;08CA0710、08CA0623和CS74109-8较对照中薯5号分别减产7.27%、47.06%、19.92%,不适宜河南种植。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同薯20号国审中晚熟马铃薯品种,出苗至成熟100~110天。块茎圆形,黄皮黄肉。生长势强,抗旱耐瘠,产量潜力大;薯块大而整齐,商品性好,耐贮藏;可蒸食、菜食,品质优。华北、西北、东北大部分一季作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地区对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统一繁育种薯,并在盆周山地、平坝浅丘、盆地平原设3个不同光照试验点,种植‘黑美人’、‘川芋彩1号’和‘蓉芋紫5号’等3个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品种,测定其花青素含量和主要品质指标。【结果】小金县(海拔3000 m)繁育的紫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生产种薯,在金堂县(海拔452 m)种植后,商品薯的花青素含量降低11.62%~33.66%;而马铃薯品种‘川芋彩1号’同一批原种分别在小金县和新都区(海拔472 m)种植,所繁育的生产种薯块颜色差异极显著。不同生产季节影响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将在光照条件较好的春马铃薯季收获的‘黑美人’和‘蓉紫芋5号’原种,在光照条件较差的秋马铃薯季播种,收获的生产种花青素含量分别降低34.24%和30.48%。【结论】不同光照地区影响秋作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含量,盆周山地强光照区(北川试点)收获的‘黑美人’和‘蓉紫芋5号’生产种,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成都平原弱光照区(游仙试点和温江试点)。  相似文献   

18.
低温阴湿区马铃薯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育成和引进的马铃薯品种的特征特性的比较研究,筛选出适合宁夏南部低温阴湿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为该区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庄薯3号、冀张薯8号作为淀粉型品种,青薯9号作为兼用型品种,宁薯13号、宁薯12号、宁薯8号作为鲜食菜用型品种,中薯8号作为设施种植的早上市菜用型早熟品种,在试验所代表的低温阴湿区推广种植,可获得较好的生产效益。而陇薯6号、晋薯7号、948-A、中心22、中心24等5个品种因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产量低,不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江西红壤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提供参考,对12个马铃薯品种(华薯2号、华薯3号、华薯11号、华薯1号、中薯5号、华薯4号、兴佳2号、中薯7号、华薯8号、华薯5号、费乌瑞它和华薯9号)在江西省南昌市种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表现进行比较,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中薯5号产量最高,达33.58t/hm~2;中薯7号还原糖含量最低,为0.28%;华薯8号商品薯率、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均最高,分别为82.6%、22.12%和17.06%;单株薯重与商品薯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还原糖含量与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单薯重与商品薯率、淀粉含量与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不同指标,中薯7号和兴佳2号较适宜江西红壤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第一部分160个主导品种 1 水稻(30个) 1.1长江流域 (1)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2)新两优6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3)中浙优1号:适宜于在长江流域作单季稻种植. (4)五优308:适宜中北稻作区和粤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国家审定:适宜广西区中北部、广东省北部、福建省中北部、江西省中南部、湖南省中南部、浙江省南部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